乐读窝

生活需要孤独感:自律的极致就是孤独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生活需要孤独感:自律的极致就是孤独

你对待家庭的态度,决定了你人生的修行

书籍名:《生活需要孤独感:自律的极致就是孤独》    作者:李思圆



01

昨天我去表姐家给小侄儿庆生。去了以后,表姐的婆婆热情地招呼我,这让我感觉有些“坐立难安”。

因为表姐的婆婆是出了名的怪脾气、爱计较的人,可这几年,表姐跟婆婆相处得越来越友好,拌嘴、红脸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

我侄儿出生以后,表姐就一直坚持用母乳喂养。为了保证母乳的营养价值,表姐在那段时间不顾体型,吃了很多补品,然后将多余的奶水保存好放在冰箱冷冻,一直坚持了半年。

直到表姐哺乳期结束开始上班,婆婆就把之前冻在冰箱里的母乳温热给小侄儿吃。可小侄儿刚吃了第一口就吐了。

当时婆婆很生气,还打电话去埋怨表姐。直到表姐下班回来,才发现问题出自婆婆。

原来婆婆平时很爱吃烟熏腊肉,于是买了很多冻在冰箱里,但她忘了冰箱里放着母乳,结果放在冰箱里的东西就串味了,表姐辛苦攒了半年的母乳也全部浪费了。

当时她婆婆心想自己一定会被媳妇臭骂一顿。因为如果换作是她,估计早就把房顶都掀了,谁知道我表姐当时一点怪婆婆的意思都没有。

表姐说:“婆婆也不是故意的,再说了,她其实也很愧疚。既然事情都已经发生了,就没必要再撕破脸,让大家心里都难受。”

自古婆媳关系在每个家庭中,总是老大难的问题。有这么一种说法:一个家庭是否幸福80%取决于女人。

通常,如果一个家里有两个女人,关系若是处不好,那日子就会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很多时候,家庭的矛盾和问题,其实都源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这个时候,只要有一方肯抱着宽容的心态去处理,懂得原谅对方的无心之过,不咄咄逼人。那家庭氛围就会从紧张变轻松,一家人也更能其乐融融地过生活。

02

我有个朋友叫妮子,性格比较急躁,遇事容易急躁。大家都说谁要是娶了她,日子一定过得乌烟瘴气。

但她老公并没有过分指责她急躁的缺点,反而是用一种春风化雨般的方式不断地帮她改正。

有一次两人乘地铁去医院看望生病的舅舅,因为当天地铁里人很多,又要排很长的队过安检。于是妮子就决定让老公把包给她,然后让老公走“无包通道”,先一步赶到医院。

妮子过安检的时候放了两个包进去,出来时因为着急,就把老公的包给忘在了安检处。而那包里有舅舅以往的病历,非常重要,本准备今天拿去给医生看的。

直到妮子气喘吁吁地赶到医院,才想起包忘了拿。妮子当时真的特别着急和愧疚,然后立马跟老公回去找。

在路上,妮子忐忑不安,本以为老公会对她很失望,要责怪她一番,可老公却安慰她不要紧张。幸好,他们最后找到了那个包。

当时妮子的老公心平气和地嘱咐她,遇事一定要冷静,同时也让她谨记教训,而且言语里没有高高在上的教导和盛气凌人的责备。

平日里,妮子总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可每一次她老公总是对她包容和理解。后来,妮子也改变了不少,做事也沉稳了许多,不再像以前那么毛躁,夫妻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好。

妮子的老公总说,家人之间要讲爱多一点,讲理少一点。谁又没有犯迷糊的时候呢?我们对外人尚且要学会宽容,对家人、爱人更应该如此啊。

《菜根谭》里曾言:“家人有过,不宜暴怒,不宜轻弃。如春风解冻,如和气消冰,才是家庭的典范。”

很多时候,当我们的爱人犯一点错时,我们更多的是火冒三丈,是咬牙切齿,是言语伤害。

可当你懂得去包容,懂得去谅解,而不是一味地生气,那夫妻之间的关系就会越来越牢固,不会因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影响彼此的感情。

03

我的邻居玲姐,她的公公虽然年纪有些大了,但因为在单位当了多年的领导,退休后,他还总是还带着那几十年的官架子,脾气性子依旧未改。

比如有一次玲姐做好饭请公公吃,他不仅不体谅媳妇的辛苦,还挑三拣四,然后每道菜都要点评做得不好的地方,那样子像极了一个老师正在训斥不听话的学生,一点不给玲姐留面子。

如果换做是其他人,估计早就生气了,然后甩一句:“你爱吃不吃。”但玲姐却安安静静地听公公说完,然后淡定地回了一句:“知道了。”

还有一次,玲姐想利用空闲时间学学毛笔字,培养个兴趣爱好。于是就在家里买了字帖和笔准备临摹,她公公知道后,又是一顿言语打击,说练毛笔字要从小就开始,如今太晚了,也弄不出什么名堂。

但玲姐听了以后,也不反驳,依旧自得其乐,只管自己写自己的,不会跟公公正面较劲儿。

当别人问她,怎么能忍公公的个性和脾气?

她说:“公公在家里居高临下的态度,有时确实让人很不舒服。可他毕竟是老人,他的想法是大半辈子形成的,我不可能再去改变他的思维,唯有去接受,去理解,没必要耿耿于怀。只要知道公公其实并没有恶意,也并不是有意针对她就行。”

有时候长辈说的话有些严重了,做的事有些生硬了,下的结论有些武断了,但作为晚辈的我们,是否应该对老人多一份宽容呢?

如今很多人,都处理不好长辈和晚辈之间的关系,因为他们存在着一些观念上和沟通方式上的差异。

其实上了年纪的人,也有时候做事欠考虑,处事不周到,或者没有顾及到别人感受。如果你能以包容的心态去看待,长辈才能在家安度晚年,家才会和气、平顺地过下去。

04

家是一个人的避风港。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处理不好与家人之间的关系,要么是婆媳大战,要么是夫妻反目,或者晚辈和长辈观念不合导致的家庭纷争。

一旦家庭成员之间有了小疙瘩、小问题、小矛盾,互相不懂得忍让,问题越积越多,无法释怀,最终就会导致因小失大。

其实在一个家中,只要遵循大事要讲原则、讲底线,小事不要去太计较,这样一个家就会越来越和谐。

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闵子骞幼年时亲生母亲便离开人世,于是父亲又娶了妻子,然后,后母生了两个儿子。

有一年的冬天,闵子骞的父亲见天气严寒,就让妻子再为孩子们准备几件棉袄。

隔天,后母便开始缝制棉袄。由于私心的驱使,她给自己亲生儿子的棉袄里塞进了厚厚的棉花,而给闵子骞穿的,里头竟然是芦絮。

几天后,闵子骞的父亲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非常生气,准备赶走妻子。

这时,闵子骞走到父亲面前跪下,向父亲苦苦哀求:“爹,请您不要把娘赶走,娘在家,只有我一个人穿不暖罢了,可是一旦娘离开这个家,我和两个弟弟都失去了娘的照顾,都要受饥寒啊!”

这之后,后母痛改前非,对待三个孩子都一视同仁,从此一家人过上了平淡且安稳的日子。

我们都听说过家和万事兴,如果一个家庭里的戾气和怨气少一些,幸福和快乐才会多一些。

我想一个家庭是否和睦,并不是取决于每个人是否完美,而在于是否有人懂得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