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生活需要孤独感:自律的极致就是孤独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生活需要孤独感:自律的极致就是孤独

第五章 生活需要孤独感

书籍名:《生活需要孤独感:自律的极致就是孤独》    作者:李思圆



我们一直害怕孤独,越是长大越是感到孤独。这个时代,孤独成了现代人的流行病。



带着精致的孤独感去生活


在这个浮躁、世俗、功利的时代,很多人都认为,一个人的出身背景和机遇,直接决定了他们的命运。

谈起读书,虽然大家都觉得它还是有点用,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有人还宣扬“读书无用论”。

但当你真正融入书的世界,就会发现,原来读书的好处远比你想象中更实用,更强大,更神奇。

01  读书会变美

曾经我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怀疑自己的审美有问题。因为我喜欢的男神,从形象上来看,真的不那么对得起观众,比如王小波和高晓松。

记得李银河曾因为王小波长得丑,差点决定要分手;作家刘心武也说,王小波的丑相中带一点凶相。

我第一次看他的照片,还以为是个犯罪分子。

但就是长得这么丑的人,他写的《黄金时代》曾经被誉为所有热血青年都该读的书,他的《沉默的大多数》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爱你就像爱生命》成了恋爱男女的情书的典范。

有人形容他是: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而他的有趣,很大程度源于饱读诗书,是读书给他带来了丰富的内在,独到的见识,潇洒的人生态度。

如果他不读书,在这个看脸的社会,几乎不会受待见。

再来说说,那个长得肥头大耳,还特别爱自拍的高晓松。

记得有一次,人家谈及他的长相。他毫不避讳地说:“每次做节目,化妆是我最头疼的,不仅浪费人家很多粉,化了半天也没看出有什么变化,人家还得打光。费半天劲,我这张脸怎么打光,都和拿手电筒打没什么区别,浪费灯泡和电力。”

虽然他是在自嘲,但大家不会觉得他是谦虚,因为他说的就是大实话。

但是高晓松为什么还如此圈粉?因为他有内涵,有思想,有见识。而这一切,大部分也归功于读书。

他生在一个书香世家,读书可以说已经是长在他骨子里的生活习惯。他唱的“同桌的你”,会让你情不自禁地忆起青春。他说出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成为无数人精神的向往。他提出的“名校是镇国重器”,让无数名校生深刻反思。

有网友说,无论他长成什么样子,本质上,还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

曾经我们总把,人丑就要多读书当作一句玩笑话,其实还真是这样。

读书,也许不能纠正你的五官,但是可以改变你的三观,不能重塑你的形象,但可以美化你的心灵。

而当一个人的内在变美了,在言谈举止间,就会让人感到顺眼和舒服,散发出无限的人格魅力。

02  读书会变好玩

你对读书人,是怎样的看法?

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还是孤僻,固执,没趣味的木头人?甚至还有人提出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说法。

其实爱读书的人,远非你想的那样呆板。

读书人,会开玩笑。

之前,网络上有个段子很火:“这两天国庆放假,我送室友坐高铁。临上车前,我淡淡地说:‘我去买几个橘子,你就站在此地,不要走动。’

室友愣了一下,幽幽地望着我:‘都快走了,你还不忘占我的便宜!’”

看了这个段子,懂的人人嘿嘿一笑,故作神秘,不懂的人一脸茫然,不知所云。

而这个梗,是出自朱自清的《背影》,而这样不露声色的调侃,远比直接说,我是你爸爸更幽默。

读书人,玩法自然多。

许多人热爱旅行,可是每次出行回来后,他们几乎都会感到无比失望。

因为在他们眼里,日月星辰,山川湖海,奇峰异景等,无论在哪儿,都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可是有些人,即便半夜醒来,也可以感知川端康成笔下的“海棠花未眠”,即便蜗居在家,也能感受到,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比如清代的读书人沈复和妻子芸娘,即便在柴米油盐中也能发现诗意。他们种水仙,没有灵璧石点缀,便拿像石头的木炭取代,用冷米汤和上石菖蒲籽,喷在上面,长出绿茸茸的苔藓。

他们为了打造亭台楼阁,以叠石为假山,以梅树当篱笆,种长藤铺满墙壁。

他们去赏油菜花,自带锅碗瓢盆,渴了喝热茶,累了喝热酒,既赏了美景,也饱了肚子。

不读书也可以因为有钱环游世界,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玩法,可就如有句话说的那样:没有读过书,行万里路都只是个邮差而已,灵魂没有趣味,日子怎么过都一个样。

可是爱读书的人就不一样,哪怕他们足不出户,在平淡无常的日子中,也能因为肚子里的诗词歌赋,自找乐趣,创造出无限美好。

03  读书会变开心

在生活中,无论你是达官贵人还是凡夫俗子,无论是富甲一方还是穷得喝粥,反正生而为人,有磕磕绊绊不如意,是最正常不过的了。但是你会发现,在同样的境遇里,上帝更青睐读书人。

因为他们总是很少唉声叹气,很少感到绝望,甚至心大到遇到糟心事过目就忘的程度。

其实倒不是读书有多大的魔力,只是读书这个过程,它会让你的心态更积极乐观,让你更具有正能量,让你的格局更开阔。

俞敏洪曾说,他大三得肺结核时,在医院是读书拯救了他,那一年他总共读了八百多本书,读书不仅帮他消磨了时间,做了有意义的事,还让他忘了生病的痛苦。

而我自己也有这样深刻的体会,每当我感到迷茫和焦躁时,就会随手拿起一本书,看完以后,我不仅忘了要生气这回事儿,甚至许多不顺心的事,也会很快烟消云散。

也许不读书,对物质生活并没有任何影响,可是想要过得开心一些,还是需要多读书。

其实读书的人,通常都活得比较通透、从容、乐观。

因为当你读的书多了,就会发现,在无涯的知识海洋面前,再大的烦恼也只是沧海一粟。

当你看了那么多励志名人的经历,就会发现,自己的小烦忧,是多么不值一提。甚至你还能学会苦中作乐,拥有普通人没办法达到的思想高度和境界。

04

读书,也许不会让你变得更富有,也不会让你升职加薪,在你穷困潦倒时也不能给你提供任何实际的帮助。

可是读书可以给你带来许多看不见摸不着的好处。

即便你长得很丑,也可以通过读书提升气质;即便你包里没钱,也能依靠读书丰富自我;即便你身陷囹圄,也能借助读书向阳而生。

对于普通人而言,在有限的物质条件下,想要过上不一样的人生,唯读书是最便捷,最有效,且成本最低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