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做人活一点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做人活一点

第26章 头脑“活”一点儿——遇事莫钻牛角尖(2)

书籍名:《做人活一点》    作者:张艳凯


  著名的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机遇往往都属于有准备的人。”那些没有头脑的人,即使遇到来到了他们身边,他们也会视而不见,眼睁睁地看着机遇从自己的身边溜走。

  那些聪明的人往往比普通人更为高明,最主要的差别就是这些人头脑灵活,思维敏捷。当大多数平凡的人还在苦苦寻觅机会、探寻成功之法的时候,这些人却在平凡的事情中捕捉到了机会的影子,并牢牢地将机会握在自己的手中,从而成就自己的辉煌人生。

  因此,如果你是个资质平平的人,正在成功的路上探索些,不妨让自己机灵一点儿,脑子活一点儿。这样,你成功的几率就会更大些。

  4.抓住关键问题,分配好你的时间

  事情与事情不同,他们既有不同的重要性,也有不同的时效性。不同的事情是不同的重要性和时效性的组合。

  对待事情要按照它的重要性和时效性区别对待,而不能一视同仁。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的事情,就是对事件不加以区分,随机地或者按照时间顺序任意地加以处理。这样有可能丢了西瓜抓了芝麻,只是做了些琐碎小事,而真正重要的事情没有做;也有可能错过了解决紧急的问题,而去不着边际地处理无关痛痒的事件。我们要避免这两种情况,根据重要性和时效性来区别对待事件,首先保证重要的事情能够及时的完成。其次,满足多数原则。

  总之,排好重要事情最晚开始行动的时间,然后先做琐碎急事,然后做重要的事情。

  假如越是紧迫的事,其重要性愈高,越不紧迫的事,其重要性愈低,则依循以上的优先次序办事并无不妥。可是在多数情况下,愈是重要的事偏偏愈不紧迫。例如参加管理技能训练、向上级提出改进营运方式的建议、培养接班人、甚至管理者个人的减肥、戒烟、身体检查、补牙、立遗嘱等计划都是重要的,但却不是紧迫的事。它们往往因不具紧迫性而被无限期地延迟办理。至于许多紧迫的事,则往往不具重要性。例如不速之客的拜访、外来的电话等皆是。

  按事情的“缓急程度”办事的管理者不但使重要的事情的履行遥遥无期,而且使自己经常处于危机或紧急状态之下。按紧急程度为标准来安排事情,使得你不由自主地总是似乎处于“急事”的包围之下,经常是弄得焦头烂额、苦不堪言。

  “好钢用在刀刃上”就是提醒我们要把主要的精力用在最见成效的地方。

  美国企业家威廉·穆尔在格利登公司做销售员时,第一个月仅挣了160美元。通过分析销售记录,他发现他80%的收益只来自20%的客户,但他却在所有的客户身上花费了同样的时间。在他的要求下,穆尔名下36个最不活跃的客户被重新分配给了其他销售员,而他自己则把精力集中到最重要的客户身上。后来,他一个月就赚到了1000美元。穆尔对这一原则的坚持促使他成为凯利-穆尔油漆公司的主席。

  一个人优秀与否往往取决于他是否能够高效地工作。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所有的工作都既有紧急程度的不同,同时也有重要程度的不同,根据这两个维度,我们可以把工作和生活中的事情归类到这四个象限中。

  四个象限的划分不是文字游戏,不同象限的事具有不同的特性:

  第一象限:重要且紧迫的事往往是突发的危机时间而且关系全局;

  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紧迫的事往往能决定组织或个人成败的核心时间;

  第三象限:不紧迫也不重要的事往往是些琐碎的小事、外来干扰事件;

  第四象限:紧迫但不重要的事多是时间性强的外来事件。

  偏重第一象限事务的人是“救火队长”式的高压人,他们由于方法不当,缺乏规划和计划,抓不住工作重点,不善于科学授权,因而在工作中漏洞百出,整天陷入似乎既紧急又重要的事务之中。这些人压力巨大,超负荷运转,但工作成效有时却微乎其微,即使取得了一些工作业绩,也是用自己的精神压力、身体健康或家庭幸福换来的。

  偏重第三、四象限的人往往是一个失败者或者平庸之辈。他们急于求成,缺少基本的自制能力,对生活和工作极度不负责任,得过且过,人云亦云,喜欢随大流。虽然这种人整天忙忙碌碌却没有什么作为,将自己禁锢在日常的琐事上,没有高远的目标。

  而想要成功的人最需要做的是第二象限的事情。第二象限的工作虽然都很重要,但是往往都不是很紧急,可它们却是影响我们成功的关键因素,我们经常会忽略它们或者不断推迟。第二象限的事情有很多,比如孝敬父母,强身健体,制订计划,关心朋友,休闲娱乐等。

  一个人能不能在社会上站得住、行的稳,关键是看他能不能把最重要的事处理好。最重要的事影响着每个人的事业和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事务的处理中,人们往往会得到许多经验和锻炼,他们会把这些经验和锻炼当成是自己认识和处理事务能力的象征,自我感觉良好,自以为是。殊不知,他们只不过是在某一方面的能力超过别人而已,如果让他们独立去完成一项全方位的任务,他们会很难在众多的事务中理出头绪。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善于从诸多的小事中抓住大事,从大事中理出最重要的事,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

  成功人士的成功之处在于在他们在有限的生命里完成了要做的重要事情。时间管理正是要求我们以重要的事情为中心,培养我们抓住重要的事情的能力。在某种意义上,人生就是选择对自己最重要的事情,然后去努力完成它,实现它。

  那么,如何做事务间的分配呢?

  (1)选择符合你的价值观

  在选择时,绝对不要忽视价值观的重要性,也不要忽略了你的信仰及中心思想。无论你所追求的是什么,价值观都是引领你迈向成大事者的起点。

  (2)简化你的选项

  成大事的人应该简化你的选择。也就是说,要将你的最终目标提炼到两三样你想成为的人、最想做以及最想拥有的事情上,这样你实现目标的可能性才会增大。

  (3)找好开端,循序渐进

  在向目标逼近的时候,不要首先问自己“想要拥有什么”,而应该问自己“想要成为什么”。你拥有的资源有很多,包括你的才能、智慧、情感、热情、经验以及技巧等,这些都可以成为你实现目标的基础。而“想成为什”“将直接影响你会拥有什么。

  当你依照这个程序持续一段时间之后,你就会获得有形的成果及回馈,实质上在无形中你就已经实现了以重要的事情为中心,最终,你将拥有所有你想要的东西,甚至更多。

  5.欲言又止,激发别人的好奇心

  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如果能够将他们的好奇心激发出来,就能够更快地接近他们,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

  激发别人好奇心的方法有很多,但最常见和最有效的就是欲言又止,说话说一半留一半。这样,对方就会对你后面的话充满好奇,会想方设法弄清楚你的“话中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王艳是一家服装公司的推销员,她费尽心思想把公司新生产的一批服装推销进当地最大的一家服装商场。可是,不管她怎么努力,那家商场的老板都一口回绝。

  王艳经过详细调查终于明白了,原来这家服装商场在经销另一家公司的服装,老板认为没有必要再经销王艳他们公司的服装了,因此对王艳才百般拒绝。

  针对这一状况,王艳在家思考了一夜,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

  第二天,王艳来到了这家商场,她见到对方的经理后并没有推销自己公司的服装,而是诚恳地对这位经理说:“我对贵商场在服装经销上有一个建议,能耽误您五分钟的时间沟通一下吗?”

  这句话一下子让这位经理对王艳产生了兴趣。他请王艳到他的办公室好好交流一下。

  坐在办公室里,王艳从自己随身的挎包中拿出一条新款的领带递给这位经理,并请他为这条领带报一个公道的价格。这位经理拿过领带仔细看了一会儿,最后根据自己的销售经验给王艳报一个价格,并详细说明了自己这样报价的原因。

  听这位经理讲完,王艳只说了一句话:“您刚才的价格报高了。”

  对方愣了一下,忙请教王艳为什么这样说。王艳看了下挂在墙上的表说:“五分钟的时间已经到了,我不耽误您时间了,下次有时间我再来拜访您。”这位经理赶忙对王艳说:“王小姐,您详细说明下为什么刚才我报的价不合适?没关系,我今天没什么事,我们深入聊一下这件事。”

  王艳将自己公司的这批领带做了详细的讲解,并在刚才这位经理所报的价格的基础上便宜了10%。最后,这位经理从王艳这里订了一大批货。

  其实,整个过程中,王艳使用了“欲言又止”的技巧有效地调动了这位经理的好奇心,为自己争取了时间,并通过自己的介绍打动了这位经理,将自己公司的产品成功地推销了出去。

  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东西,人们大多都有着很强烈的好奇心,对自己非常熟悉的领域不了解的东西好奇心就更强烈。王艳抓住了这点,牢牢将这位老板控制在自己谈话的节奏中,成功地完成了推销工作。

  可见,“欲言又止”“说话只说一半”是吸引对方注意力,激发对方好奇心的有效方法。将这一方法熟练地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有一次,一个精明的美国出版商手里积压了一批书卖不出去。眼看就要亏损了,出版商心里非常焦急。

  情急之下,出版商的脑子里突然冒出了一个点子:送一本书给总统,并征求他的意见。

  于是,出版商把一本书寄给总统,并频频征求他的意见。总统国事繁琐,正忙得不可开交,他见出版商频频联系自己,便随便回了一句话:“这本书不错!”如此一来,出版商如获至宝,立即大作宣传:“现有总统喜爱的书出售……”并且,出版商还把总统出的“这本书不错”几个字印在了封面上。于是,一夜之间,出版商手头的书被抢购一空。

  不久,这个出版商又出版了一批书,他有了上次的经验,便照方抓药,又给总统寄去一本征求意见。总统有了上次了教训,想借机奚落出版商一番,他便提起笔来,在送来的书上写下几个字:“这本书糟透了!”当书再次回到出版商手里时,出版商看着总统提的字,又一次哈哈大笑。他又大肆做宣传说:“现有总统讨厌的书出售……”许多读者出于好奇,都纷纷购买,想看一看总统讨厌的书是个什么样子。很快,这批书也被广大读者抢购一空。

  第三次,当出版商再次把书送给总统指点时,总统有了前两次教训,干脆不予理睬。他想:“我这次不发表意见,你总没有办法了吧!”可是,出乎总统的意料,出版商还是有话可说。他这次又声势浩大的对新书进行了宣传,打的口号是:“现在令总统难下结论的书出售,欲购从速。”结果,这批书还是被抢购一空。

  就这样,借助总统的声望,并在宣传口号中欲言又止,极大地调动了读者的好奇心,结果图书销量非常大,出版商也因此大大地赚了一笔。

  故事中的出版商,巧妙地抓住总统对书题字的机会,利用广大读者的好奇心理,迅速销售出了自己的图书,赚了大笔的钱。

  这类吸引读者的做法在文学作品中也时常见到。许多小说中都有“未完待续”“请看下回分解”之类的字样,通过这些来调动读者的好奇心,促使他们花钱去买下一本书。

  同样,类似的事情还广泛应用于电视剧中。许多优秀的电视剧都在每一集的结束时设置一个小高潮,以此来让读者产生好奇,对下一集充满期待。正是每一集的“欲言又止”,才让读者产生了一种“欲罢不能”的冲动。如此一来,他们就会不停地看下去,直至将这部电视剧看完。

  如果你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想要引起某个人的关注,不妨用一用“欲言又止”的技巧,将话说一半,留一半,以便激起对方的好奇心。只要对方的好奇心一旦被激发出来,那你就可以牵着他的鼻子走了。

  6.管好自己的内心,不要让忧虑侵蚀你的精力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一些坎坷波折和各种各样不顺心的事,这些状况常常使人们情绪低落,精神不振,开始忧虑起来。忧虑是什么?是坐卧不安、是焦虑、是担心、是无法入睡,是一系列没有解决的问题……尽管有些忧虑其实没有多大必要,但总有些人跟它们纠缠不清,让它们困扰了自己的内心,打乱了原本平静的生活。当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你不妨尝试一下集中摆脱忧虑的方法,以防它继续侵蚀你的时间和精力:

  (1)对忧虑进行分类

  研究表明,忧虑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可以通过采取一定措施减缓,一种是无法排除的。把自己的第一种忧虑找出来,在纸上写下几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并逐一筛选和淘汰,最后将最佳选择付诸行动。

  (2)给忧虑时间设限

  每天准备出专门的时间来思考自己所担心的问题,最好半个小时左右。在这段时间里你可以尽情地发挥你的想象,甚至可以将事情想到最糟糕的地步。但规定的时间一到,不管你的想象有没有结束,都应该马上停止,把没有结束的内容留在明天的时间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人们往往不再一门心思地去忧虑,平时产生忧虑的时候就会想办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而将忧郁安排在特定的时间里。

  (3)不要一个人承担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