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仓储与配送

乐读窝 > 现代小说 > 仓储与配送

第21章 特殊货物仓储管理(1)

书籍名:《仓储与配送》    作者:欧阳泉,刘智慧


  掌握冷藏仓库特点及其使用;了解油品库管理的主要内容,危险品仓库入库、保管、出库、送货的主要特点;理解库场安全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关键概念】

  冷藏仓库、油品仓库、危险品仓库、倒箱。

  5.1冷藏仓库管理

  所谓冷藏仓库就是通过机械制冷方式,使库内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以储存食品、工业原料、生物制品和药品等对温、湿度有特殊要求的货物。

  5.1.1冷藏仓库的类型和构成

  5.1.1.1冷藏仓库的类型

  根据其规模的差异,冷藏仓库可分为大型冷库(储量在5000t以上)、中型冷库(储量在500—5000t之间)和小型冷库(储量小于500t)。

  另外根据其用途的不同可分为:

  1)生产性冷库。生产性冷库是生产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这类冷库设在企业内部,以储存半成品或成品。如肉类加工厂内或药品制造工厂内的冷库便属于此类。这类冷库只对产品作短期储存,储存的产品一般零进整出。这类仓库的规模可根据生产能力以及运输能力来确定。

  2)分配性冷库。分配性冷库处于货物的流通领域,为保持已经冷却或冻结的货物以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而设置,其功能是保持市场供应的连续性和长期储备的需要。这类冷库一般建在大中型城市、交通枢纽和人口稠密的地区。其储存量较大,货物以整进零出的方式通过仓库,但在交通枢纽处的货物则以整进整出方式出入冷库。

  3)综合性冷库。综合性冷库是将生产性与分配性融为一体,联结产品的生产和货物的流通。由于这一特点,其容量往往较大,货物进出较为频繁。这类冷库用于当地生产,当地消费的货物储存。

  5.1.1.2冷藏仓库的构成

  冷藏仓库一般由冻结间、冷却货物冷藏间、冻结货物冷藏间、冰库以及货物传输设备、压缩机房、配电间、制冰间和氨库等构成。

  冻结间是对进入冷库的商品(如肉类等)进行冷冻加工的库房。当货物温度较高,湿度较大时,直接进入冻结间会产生雾气,影响库房的结构。因此,往往需要将这些货物进行预冷却后再进入冻结间。为便于维修,冻结间一般在库外单独建立。

  冷却货物冷藏间是保持温度在0℃左右的冷藏间,用于储存冷却保存的商品。其中,果菜类的货物冷却储存要求较高,不容许温度和湿度有明显波动;另外还需安装换气装置,以满足果菜的呼吸要求。

  冻结货物冷藏间是保持温度在—18℃左右,相对湿度在95%—98%之间的冷藏间,用于储存冻结的货物,储存时间较长。在冻结货物冷藏间内需保持微风速循环,以减少含水货物的干缩损耗。

  冰库内的温度一般控制在—4——8℃,冰库内墙壁及柱子需设防护装置,以防冰块对其的撞击。

  货物传输设备用于货物在冷藏仓库内的位移,电梯实现货物的垂直搬运,皮带输送机完成货物的水平移动。货物传输设备的数量应根据冷藏仓库的货物吞吐量以及货物周转频率确定。

  压缩机房是冷库的制冷动力中心,一般为单层建筑。由于机房内温度较高,故机房应选在自然通风较好的位置,以确保压缩机运行安全。配电间应有较好的通风条件,以保证变压器产生的热量及时扩散。

  制冰间的设施一般有制冰池、溶冰池、提冰设备等。当快速制冰时,则可采用专门的成套设备。

  5.1.2冷藏仓库的使用

  5.1.2.1库房的使用

  为确保冻结、冷藏能力的充分发挥,保证生产的安全和储藏货物的质量,维护库房建筑,应设立专门的库房管理小组,并责任到人。

  冷库必须防水、防潮、防热以及防漏等。为此,要防止库内积水,严禁库内带水作业;对库内的冰、霜、水应及时清除;对于没有经过冻结处理的热货不准直接进入低温冷库;冷库门应有专人管理,以防冷气外漏。当冷库房暂时空库时,对冻结间和低温冷藏间应保持库温在—5℃以上,而对保温较高的冷却间应在露点温度以下,以防受潮滴水。

  要合理利用仓容,改进货物的堆存方式,在地面承载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利用单位面积的堆存能力,但货堆必须整齐,便于货物进出和检查。在冻结间内堆存的货物与库顶排管的距离应为0.2m。

  而冷却间内货物与吊顶冷风机间距为0.3m;货物距墙上排管外侧距离应有0.4m。库内要留有便于操作、确保安全的通道。

  5.1.2.2货物的储存

  冷库要特别注意保证库内存储货物的质量,对含水货物应减少干耗,对于食用品应加强卫生检疫,冷库应设专职的卫生检疫人员,对出入库货物进行检查:在库内应做到无污染、无霉菌、无异味、无鼠害、无冰霜。

  当将货物从冻结间转入冻结货物冷藏间时,货物高出冷藏间的温差应小于3℃。要严格控制库内温、湿度的变化,例如冻结货物冷藏间一昼夜温差不得大于1℃,冷却货物冷藏间的温差不超过0.5℃。

  对于腐烂的货物、受污染的货物以及其他不符合卫生要求包装的食品,在入库前需经过挑选、除污、整理和包装后方可储存。

  要注意库内工作人员个人卫生,应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身体检查。

  患传染病者须及时调离与冷藏货物发生接触的岗位。

  5.2油品仓库管理

  油品仓库是专用于接收、存储发放液体性的原油或成品油的仓库。

  由于油品具有易燃、易爆、易蒸发、易产生静电等特性,并且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属危险品,需要采用特殊的仓储方式。

  5.2.1油品仓库的种类

  5.2.1.1根据管理和业务关系的不同分类

  1)公共油库。公共油库是为社会或军事服务的,独立于油品生产和使用部门的企业或单位;它包括民用油库和军用油库两类,其中民用油库可以分为储备油库、中转油库和分配油库,军事油库可以分为储备油库、供应油库和野战油库。在民用公共油库中,分配油库是直接面向用户的供油企业或部门,这类油库的特点是油品周转频繁,经营品种较多而每次发货量一般较小,往往备有较多的桶装油供应用户。

  中转油库承担油品运输过程中的转储,它一般设在交通枢纽地区。储备油库是为储存后备油品而设,以保证油品市场的稳定;这类油库的特点是容量大,油品储存时间长,库存周转慢,品种比较单一,且往往建在隐蔽性、安全性较好的地方。

  2)企业附属油库。企业附属油库是企业为满足自身生产需要而设置的储存设施。它可分为油田原油库、炼油厂油库、交通企业自备油库以及一些大型企业的附属油库等。设在机场、车站和港口的燃料供应公司是专为运输企业提供燃料的独立企业,其油库系公共服务性质。

  5.2.1.2根据建筑形式的不同分类

  1)地下油库。地下油库指其油罐内最高液面低于附近地面最低标高0.2m的油库,如图5.3(a)所示,这种油库始于军事上的需要,以其较好的隐蔽性而可以防止敌方的攻击。在民用中,这种油库以其安全性好,占用地面少而越来越受到欢迎。地下油库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水下(水中)油库,比较典型的是在船舶基地或港口处利用废旧的大型油轮充当油库,这是一种投资省,不占用陆域的方法。也有沉油罐于水底,并在水面上设置作业平台的水下油库方式。

  2)地面油库。地面油库指其油罐底面等于或高于附近地面最低标高,且油罐的埋入深度小于其高度一半的油库如图5.3(b)所示,目前多数油库属此类,是分配和供应油库的主要形式,但其目标太大,不宜作储备性油库。

  3)半地下油库。半地下油库指其油罐底部埋入地下且深度不小于罐高一半,罐内液面不高于附近地面最低标高2m的油库。

  5.2.1.3根据油库的总容量分类

  根据总容量,油库一般可分为五个等级,I级油库的库容量大于100000m3,II级油库的库容量为50000—100000m3,III级油库的库容量为30000—50000m3,IV级油库的库容量为10000—30000m3,V级油库的库容量小于10000m3。

  5.2.2油品仓库的布置

  为了保证油库安全,便于油库管理,各种设施应根据防火和工艺要求进行分区布置。即按其作业要求分为:铁路收发区、水路收发区、储油区、油罐车作业区、桶装油发放区、辅助作业区、油库管理区以及污水处理区等几个部分;其一般布置位置关系如图5.4所示。生活区要求设在库区以外,以利于油库的安全管理。

  1)铁路收发区主要进行铁路油罐车的油品装卸作业。区内设施有:铁路专用线、油品装卸栈桥,装卸油鹤管、相应的油管线以及装卸油泵房等。铁路收发栈桥应布置在油库的边缘地带,不可与库内道路交叉,并与其他建筑物保持一定的距离。

  2)水路收发区是向油船进行油品装卸作业的区域,其主要设施有:码头、趸船、装卸油臂和泵房等。对于油桶的装卸,还需配备专用的机械设备。

  3)储油区为油品安全储存的区域,主要设施为油罐,此外还有用于防火、防静电和安全监视装备,以及降低油品损耗的设备。区内油罐的排列是:与装卸泵房较近处安排重质油罐,较远则布置轻质油罐。

  各油罐之间必须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我国对罐区布置的规定一般为:

  (1)每组油罐总容量小于40000m3;一组地面油罐壁间距离应大于规定。

  (2)每组总容量为40000m3的地面油罐组之间距离应大于两组间相邻油罐直径的1.5倍,但相邻安全疏散通道之间距离不应大于50m。

  (3)一组总容量为10000m3以上的地面油罐只许排成1—2行,多于2行时应用消防通道或防火堤分开。

  (4)小型油罐的储量不超过表5.2规定时,可成组布置,但组内油罐不超过2行。

  (5)在每组油罐内,必须用防火堤或防火墙再把油罐分隔成均小于20000m3的小组。

  (6)从油罐壁至防火墙脚间距应大于邻近较大油罐直径的一半。

  (7)每组油罐的防火堤外均应设置3.5m的消防车道,因此,油罐在消防堤内只能布置2排。

  4)油罐车作业区和桶装油发放区是向用户直接供油的场所。这里,一般设有油罐车灌油间、灌桶间、桶装站台、桶装油库、油品调配间等;该区设在油库出入口附近,交通便利之处。

  5)辅助作业区内安置为油库生产配套的辅助设施,如锅炉房、变配电间、机修间、化验室等。

  5.2.3油品仓库的设施

  油品仓库设施分为:油品装卸设施、油品输送设施、油品储存设施、油品发放设施、油库自动化设施以及污水处理设施等。这里只就其中主要设施作一简单介绍。

  5.2.3.1油品装卸设施

  根据油质的轻黏程度不同,应采用不同的工艺设施。对于轻质油槽车,采用上装上卸的方法。

  对于黏质油多采用下装下卸的方式,可采用吸力较强的往复泵或齿轮泵,并设有加热设备。

  5.2.3.2油品输送设施

  油品输送设施是将油库内各种设施有机地组成一个工艺流程系统的装置,主要由管道和泵房构成。其中,管道可分为单管系统、双管系统以及独立管道系统三种。

  对于油罐数量较多、油品种类较广的油库,一般采用双管系统,并辅以单管系统或独立管道系统。在不影响油库正常作业的情况下,尽可能利用同一管道和同一油泵输送几种性质接近的油品。

  泵房由工艺系统、真空系统以及放空系统组成。工艺系统应能完成收油、发油、倒管、放空等作业。真空系统的作用是填充卸油鹤管、抽吸油槽车底以及夏季装卸油品时克服汽阻断流;该系统由真空罐、真空泵、气水分离器和管路系统组成。当用同一油管输送黏滞油品而未设随管热件时,一般需设置放空系统,以防混油和冻结。放空系统由放空罐和油管系统组成。

  5.2.3.3油品储存设施

  油罐是最基本的储存设施,按其所使用的材料可分为金属油罐和非金属油罐。金属油罐使用较广,根据其形状可分为:立式圆柱形、卧式圆柱形和特殊形状三种。非金属油罐有砖砌油罐、石砌油罐、钢筋混凝土油罐、耐油橡胶油罐以及塑料油罐等。

  从技术角度看,立式圆柱油罐由罐体和附件组成。罐体可分为罐底、罐壁和罐顶三部分。罐顶按其结构可分为:无力矩式、梁柱式套顶式、拱顶式和浮顶式多种。

  一个拱顶式油罐外形和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图5.8则是浮顶式油罐外形和内部结构示意图,这是两种最常用的油罐。拱顶油罐的顶部本身是承重结构,罐内不设立柱和(珩)架,故结构较简单,钢材用量较少,承压能力较强。浮顶式油罐的盖顶直接放置在油面上,随油品的蒸发或收缩而上下浮动;因此,除顶盖和罐壁之间部分的环形空隙外,在罐内几乎没有气体空间,由此大大减少油品的蒸发损耗。

  5.2.3.4油库发放设施

  油库发放设施,包括油品的加热和计量设施。由于许多油品具有高黏度、高凝固点的特性,在低温下黏度增加。为了降低这些油品输送时的黏度,提高其流动性,就需要加热。加热方法一般有:

  1)蒸汽直接加热:将饱和水蒸气直接通入被加热的油品。

  2)蒸汽间接加热:将水蒸气通入油罐中的管式加热器或罐车的加热套,使之升温并加热油品,蒸汽与油品不直接接触。

  3)热水垫层加热:依靠油品下面的热水垫层向油品传热。

  4)热油循环加热:从储油容器中不断抽出一部分油品,在容器外加热到低于闪点温度15—20℃,再用泵打回容器与冷油混合。

  5)电加热:分电阻加热、感应加热和红外线加热三种。

  为了正确测定和统计油品储量以及在收发油品时进行计量,需要设置油品计量设备。油品计量方法有三种:重量法、体积重量法和体积法。对于小体积(如油桶)可采用体积法直接用秤称重,对大型油罐,则用体积重量法,测出油品的体积、温度和容重,而后计算出重量。

  关于油库自动化设施和油库污水处理设施本书不作讨论。

  5.2.4油品仓库管理

  油库属危险品仓库,故需要严格管理。在日常管理中应强调“以防为主”的方针,使任何作业均在安全情况下进行。油库管理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5.2.4.1生产管理

  这包括从油品的入库、保管和出库整个过程的管理。除货物仓储管理中的一般要求外,还应注意油品管理的特殊要求。

  在油品入库时,要对油品进行计量和化验,以证明其质量的合格和数量相符。油品接卸时,要派专人巡视管线,谨防混、溢、跑、漏油情况的出现。桶装油品卸车时,严禁从车上摔下;若需沿滑板滚下时,应避免前后两桶的相撞。在油品从油桶向油罐倒装时,应注意防止桶罐间的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