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康熙大帝·玉宇呈祥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康熙大帝·玉宇呈祥

第66章 天子居丧议礼仪 新贵夜谈固宠术(1)

书籍名:《康熙大帝·玉宇呈祥》    作者:二月河


  看看到了腊月,太皇太后病症愈加沉重,康熙停了朝,昼夜守在慈宁宫,又是大赦天下,又亲赴天坛致祭,许愿减自己寿增太皇太后之年,药道神道百计不灵,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申正时牌,这位享尽人间富贵、历尽政争艰险的“老佛爷”终于命归西天。

  恰这日不轮索额图当值,接到圣旨时,他刚吃过晚饭,连轿也来不及备,自从厩中拉了一匹马飞驰至西华门,便见熊赐履和高士奇已在门口等候,忙滚身下来,问道:“二位怎么都在这里?上书房谁照应?”熊赐履说道:“皇上旨意从今日起张廷玉独值,我们不再陪了。”

  “他才来几天,就能独当一面?”索额图一怔,说道,“也好,免得我们三天一进宫了。”高士奇一眼看见索额图头上的红缨,一边抬脚进西华门,一边冷冷说道:“中堂,太皇太后已经薨了,你剃得这么光的头,又戴红缨帽,恐怕不相宜吧!”索额图一惊,才见高士奇和熊赐履都没戴红缨,寸许长的头发从帽檐下露出,心里不由懊悔,一头走一头摘了红缨,说道:“亏得江村提醒,我实在是粗心了。有这一条,我就是死罪……”熊赐履说道:“事出无心,死罪是没有的,革职恐怕难免。”三个人说着已进隆宗门,已见张廷玉臂缠黑纱在永巷口迎候。四人略一会意,联袂赶往慈宁宫。

  慈宁宫已用白纸糊了门神,灵幡、白幔、素帐、纸花白汪汪一片。几个王公素服伏跪在宫门口,里头一层层跪着王爷、贝勒、贝子、福晋、公夫人、一二品诰命;惠妃纳兰氏、大阿哥胤、荣妃马佳氏、三阿哥胤祉、德妃乌雅氏、四阿哥胤、六阿哥胤祚、宜妃郭络罗氏、皇五子胤祺、成妃戴佳氏、皇七子胤佑、良妃卫氏、八阿哥胤——凡满六岁以上的皇子各从母亲,还有贵妃钮祜禄氏、改名章佳氏的阿秀、定妃万琉哈氏、密妃王氏、勤妃陈氏、襄嫔高氏、熙嫔陈氏、谨嫔色赫图氏、静嫔石氏、穆嫔陈氏。依次而跪,另有十几名答应、常在、贵妃等人不在嫔御之列,曾受皇帝御幸的跪在末班。看样子刚才都曾痛哭一场,个个脂粉不施泪光满面,哭得脸黄黄的。

  四个大臣蹑脚儿鱼贯而入,见康熙和太子麻冠白衣伏在灵床前,兀自哽咽抽泣,四个人对视一眼,摘了帽子便向横卧床箦的太皇太后行下礼去,一齐放声大哭。康熙才经人劝止了哭,哪里禁得他们这一闹,勾起余痛,一放而不可收,捶胸拍地越发嚎啕大哭起来。外头人以为司礼司举哀,有泪无泪的便都呼天抢地嚎成一片。索额图猛地想起当年受命除鳌拜,太皇太后密调勤王军队来京,坐奉先殿督战的往事,那是何等果决刚毅,这位女中英豪竟一赴黄泉遂成渺冥……想着不禁泪如雨落,旁边偷瞧的太监、宫人原见他剃得簇青的头,心里都有不快之意,见他哭得情真意切,也就罢了。倒是熊赐履心中有事,撑得住些,哭了一会子便收泪,起身转向康熙一躬泣道:“万岁,太皇太后仙逝乃国之不幸,臣深知主上心里难过。望皇上善自珍摄,节哀顺变,以副……天下之望。况且……老佛爷的后事如何料理,也得皇上拿个主意……”

  康熙昏昏沉沉抬起头来,他的脸毫无血色,苍白得可怕,红肿的眼睛愣愣地盯视熊赐履半日方道:“坫块居丧,庐墓三年,聊尽子孙之心,都是现成的章法,有什么可议的?”

  四个大臣见康熙不肯起身,伏地叩头恳求道:“请万岁暂起龙驾,容臣等详奏……”索额图摆了一下手,命武丹、素伦过来,一边一个搀起跪得双腿麻木的康熙,慢慢扶至白毡灵幄内坐在木榻上,四个人才起身过来重新见礼。

  康熙的脸色好了许多,只还是怔怔的,仿佛心事重重,又好像什么也没想,只道:“你们有什么要奏的?简便点说,朕心力交瘁,乏得很。”

  “天子居丧不与常人同。”熊赐履缓缓进言,“取三九之数,为二十七月。载在周礼,请皇上明察!”康熙摇头道:“心同则礼也同。朕以孝治天下,为人表率,这不能马虎。”索额图因想康熙居庐,自然由太子监国,但愿长一点,却又怕触了康熙忌讳,便道:“熊赐履所言奴才听着有理,二十七月在周礼中,循礼而为即是孝道,请主子圣裁。”

  康熙沉吟了一下,问高士奇:“你看怎么办?”高士奇嗫嚅了一下,说道:“周礼所云天子居丧数九,可谓九年,可谓九月,也可谓九日,并不一定要二十七月。皇上一身系万民之福,北方且有军事机务待处,据此权衡,那九年似太长,九日又似太短,臣以为取其中,用九月为佳。”

  “还是二十七个月为是。”索额图坚持道,“熊赐履经学大儒,考证周详,决不至谬误。随便更易,后世也无法遵循。”三个大臣两种看法,各怀自己心思,只是争执,但在哀丧之中,讲究“居戚以礼”,却都不敢形诸于色。

  “皇上,”张廷玉一直沉默不语,见康熙不住地看自己,想定了主意方道:“无论时日长短,总以心孝为主,所以礼云‘居丧宁戚’。日、月迄行周天是同一自然之理,奴才以为天子礼不同庶人,可以日代月,二十七日代二十七月,但心丧三年,主子只要此念存胸中,谁都从礼上挑不出什么的。”

  康熙想着,摇摇头道:“二十七日太短,不成!”

  “不是二十七日,是以日代月!”张廷玉道,“这不过说的礼丧,心丧三年乃是人情天理,断断不能少!”

  这又是一片大道理,他把天子之丧分成礼丧和心丧,礼丧二十七天代二十七月,心丧三年不曾少,既不误国事,又尽了人情,高士奇和熊赐履不禁暗暗佩服。索额图涨红了脸,却说不出什么来。

  “那……”康熙迟疑良久,说道,“那就勉从你的奏议。”“国不可一日无君,”张廷玉又顶上一句,“二十七日中若有军国大事,皇上还当以权视事。三年之内,皇上当每日到太皇太后梓宫行礼。于国于民、于圣心于太皇太后在天之灵均有所慰……”

  这件大事议定,几个人松了一口气,接着就议太皇太后的谥号。这上头得看熊赐履的,众人便瞧着熊赐履。熊赐履拧着眉头,罗掘俱穷地搜寻上佳词句,末了才道:“太皇太后一生功德甚伟,得加上‘圣’字方能名副其实。臣心拟了一下,如不合适,请主上圣裁修正——即,昭圣慈寿恭简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宣弘靖太皇太后——不知如何?”康熙一边听一边想,叹息一声说道:“也罢了,只老佛爷一生怜贫恤老,匡危济弱,应该加上‘仁’字。”“这是很好办的,”高士奇立刻说道:“就将‘仁’加在‘宣’字前头,最后一节也容易记些。”接着又议厝灵奉安诸项事宜,查前例,循礼部仪注一件件商定了,又命撤掉慈宁宫所有太监人等,移往昌瑞山孝陵附近,重起宫殿,号为“暂奉安殿”,送灵柩就在彼处守护。这层意思当然不便明言,是待康熙百年之后两陵同时安厝,以便祖孙地下也得常见。君臣五人在毡幄中议定大事,自由高士奇和张廷玉回上书房看折子,其余的方跪安退出,此时已近午夜了。

  说是看折子,其实无折可看。高士奇翻了翻黄匣子,见都是前几日的奏章,连篇累牍都是明珠的罪状,便撂了一边。躺在炕上,才想起进来时穿得单薄,怕冻出了病,便移坐在炭炉旁,向着火默默出神。张廷玉是个冷人儿,一句多的话也不说,坐在案边低着头不停地写。过了一阵,砚中的墨汁结冻,张廷玉方捧着砚过来在炉边上取暖。

  “衡臣,”高士奇叫着张廷玉的字说道,“听说这几天的折子都被索老三带回去看了,这事你可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