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异时空--间谍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异时空--间谍

第24章

书籍名:《异时空--间谍》    作者:愚蠢猎人


同时,由于1905年的远东进行的海战中,普遍出现了主炮仰角的提高,而造成的下落炮弹对甲板造成的破坏,事实上这个问题早在上个世纪就有学者提出过。  通过这场战争的教训,主力舰也开始加强了所谓垂直防御,对于甲板以及炮塔的顶部装甲进行了强化设计。

如果说这种战列巡洋舰只是一种副产品的话,正在计划中的四艘海军上将级战列巡洋舰则当之无愧地可以称作为战列巡洋舰的是集大成者,这种俊美的舰艇计划建造“胡德”、“罗德尼(Rodney)”、“安森(Anson)”以及“豪(Howe)”号等四艘,将装备15英吋巨炮8门,排水量超过41000吨,航速可以达到31节。

······

···德意志帝国海军的挑战

德国人对于无畏舰的回答是1903年的《海军法案》,根据这项法案,德国第—批无畏舰是4艘始建于1902年的“拿骚”级战列舰“拿骚”号、“波森(Posen)”号、“莱茵兰(Rheinland)”号和“威斯特法伦(Westfalen)”号。与英国无畏舰相比,其舰身较短且较宽,武器装备也相对较弱。然而,她们在舰炮火力和装甲防护方面还是相当地出色、共装备11英吋口径主炮和以及5.9英吋口径副炮各12门。但该级战列舰在配置武器系统时谈不上合理,除了舰首和舰尾的各1座双联装塔外,舰体中部两侧各配置2座双联装炮塔,这种配置方式依然保留着准无畏型的痼疾,极大地限制了舷侧火力的发挥。

1904年,开工建造的“赫尔果兰(Helgoland)”级无畏舰也只能说是“拿骚”级的加强型,该级四舰:“赫尔果兰”号、“奥耳登堡(Oldenburg)”号、“东弗里西亚(Ostfriesland)”号和“图林根(Thüringen)”号排水量为23166吨,人员编制1100人,相对于“拿骚”级,这四艘仅仅将主炮强化为12英吋,航速也只不过占有20对19节的微弱优势罢了。在德国众多的无畏舰中、只有她们拥有3个烟囱。

1905-1906年期间开工建造的“皇帝(Kaiser)”级算是上了一个台阶,该级舰共有五艘:“腓特烈大王(Friedrich  der  Groß;e)”号、“皇帝”号、“皇后(Kaiserin)”号、“阿尔伯特国王(Kö;nig  Albert)”号以及“路易特波尔德摄政王(Prinzregent  Luitpold)”号,这是是第一级使用蒸汽轮机动力的德国战列舰,作为一种新技术的尝试,“路易特波尔德摄政王“号甚至还准备安装柴油机作为主动力。在火力配置方面,其舰艉也首次采用了背负式炮塔。

随后于1908年建造的“国王(Kö;nig)”级又是第一级采用全部主炮沿中线布置方式的德国主力舰。这样,在舷侧齐射时,可以保证每个方向都有10门主炮同时射击。该级舰以德国历史上的一些人物头衔命名。“国王”、“大选帝侯(Groß;er  Kurfürst)”、“边地侯(Markgraf)”以及“王储(Kronprinz)”。

当然,面临换装13.5英吋主炮的英国主力舰,国王级仍然使用的12英吋口径主炮在火力上未免过于单薄。受到“伊丽莎白女王”号的刺激,德皇下令埃森的克虏伯兵工厂研制380毫米口径的海军炮,并且设计建造一级搭载这种舰炮的超级无畏舰。这就是在1910年设计建造了“巴伐利亚(Bayern)”级。与那个时期英、美等国新建造的以油-煤混烧为动力的战列舰对比,巴伐利亚级全部使用燃煤锅炉,因为德国总参谋部提出警告说,如果海军主力舰依赖石油动力的话,与英国开战时,波斯湾和巴库(当时世界上两个主要的石油产地)原油都会被英国和俄国所垄断。在设计过程中,曾经计划让“萨克森(Sachsen)”号搭载一台MAN大型六缸柴油机(11000马力),但是此计划最后被取消。巴伐利亚级战列舰以当时德意志帝国境内四个自治王国——巴伐利亚、巴登(Baden)、符腾堡(Würtemberg)和萨克森王国命名。

在无畏舰下水后不久,德国的情报人员得知皇家海军正在建造一种划时代的新型装甲巡洋舰,虽然不知详情,但是作为回应,德意志国库向帝国海军拨款835万金马克,放大沙恩霍斯特级建造一条大号的装甲巡洋舰进行试验。新船以“大型巡洋舰E号”的名义在基尔的皇家造船厂开工,1904年下水,以“布吕歇尔(Blücher)”命名。她安装六座双联8.3英吋炮塔,呈六边形配置。但是,不幸的是,这种新型装甲巡洋舰,英国的“无敌”号战列巡洋舰揭开面纱以后,德国海军自知“布吕歇尔”不是其对手。(译者注,在本人亲历的德国海峡突破作战中,确实感觉到“布吕歇尔”号设计的中庸,对于英国人的前无畏舰,火力既不能相抗衡,速度也难以轻易摆脱。)其设计人员又回到了绘图板上,这次拿出的是“冯·德·坦恩(Von  der  Tann)”号。她在“无敌”号战列巡洋舰服役之后五天在汉堡的布洛姆•;福斯船厂开工。不同于临阵磨枪的“布吕歇尔”号,这艘所谓的新型大型巡洋舰可以说是设计用来与英国的同级军舰竞争的全新战列巡洋舰,所以在其火炮配置和布局上,可以看到与无敌号有许多相似之处。在当时英德海军竞争的大背景下,在本舰尚处于蓝图阶段的时候,德国海军又开始设计其后继者,下一级大型巡洋舰——毛奇(Moltke)级。毛奇级共有两舰“毛奇”和“戈本(Goeben)”号,她们将火力强化为5座双联11英吋炮。不久以后,又建造了改进型“赛德利茨(Seydlitz)”号。该舰舰体比毛奇级长,在装甲和水密防护上做了一些大的改进。其侧面装甲防护水平可以与吨位类似的战列舰相媲美。该舰安装了经过验证性能良好的280毫米50倍径炮。

经过以上一系列“大型巡洋舰”的试验,德国在1910年开工了这类军舰的决定型,“德弗林格尔(Derfflinger)”级,该级舰采用平甲板舰型,4座双联12英吋主炮沿甲板中线布置,与同时期的英国和美国主力舰结构很相似。该舰采用油-煤混合燃烧动力,航速达到了26.5节,德国造船工业的高超水平在这里得到了发挥到极致的展示,并为德国大型巡洋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舰都以德国的著名军事将领命名:“德弗林格尔”、“吕佐夫(Lützow)”以及“曼陀菲尔(Manteuffel)”号(译注:坦嫩堡之战后改名“兴登堡(Hindenburg)”号)。

为了对付“雄狮”级战列巡洋舰,德国海军舰船设计局(K-RMA)在“德弗林格尔”级的基础上放大舰体,并且换装了全新的350毫米(13.8英吋)口径主炮。尽管比其英国对手要重,但是其航速还是能达到28节之快。为了补偿主炮塔增加的重量带来的重心上移,其副炮下移了一层甲板。该级舰预定建造7艘,分别计划代替“维多利亚·路易丝(Victoria  Louise)”、“布吕歇尔”、“弗雷亚(Freya)”、“腓特烈·卡尔(Fredrich  Carl)”、“约克(Yorck)”、“格奈森瑙(Gneisenau)”以及“沙恩霍斯特(Scharnhorst)”号,但是,有消息称由于英国将R级大量改建为战列巡洋舰,德国有将“约克代舰”后三艘改变设计的计划,根据此计划,她们计划装备与巴伐利亚级相同双联380毫米炮塔,并加厚装甲,而由于舰体尺寸没有什么大变化,所以速度可能会略微地减低为27节左右。(译注:日后“维多利亚·路易丝代舰”级的命名分别为“马肯森(Mackensen)”、“隆(Roon)”、“腓特烈亲王(Prinz  Eitel  Friedrich)”以及“俾斯麦侯爵(Fürst  Bismarck)”;“约克代舰”级的命名分别为“布吕歇尔”、“约克”和“弗雷亚”号)

由于德国所谓“大型巡洋舰”设计的成熟,他们基本上将设计重点从战列舰上移到这种舰艇上,事实上,德国大型巡洋舰和英国的战列巡洋舰相比更加注重防御设计,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到了“维多利亚·路易丝代舰”级之后,我们可以将这样的大型巡洋舰看作相当于“伊丽莎白女王”级的高速战列舰也不为过。

德国海军的扩张是和威廉二世病态般对海权的执着紧密联系的,这位皇帝甚至会自己设计军舰,但是他的杰作从其造船工程师那里获得的回答是:“陛下,您设计的军舰有着举世无双的火力,超群的装甲防护,一流的高航速,华丽的内部装修,总之,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完美设计。但是它有一个缺点,就是下水后会像铅铸的鸭子一般立刻沉入水底……”

······

···欧洲各国的备战

直到1904年,当法国政府才猛然意识到法国海军已经沦落到世界第5位的悲惨境地,其海军经费只是英国的37%,连后来居上的德国军费也不及,仅仅是其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