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异时空--间谍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异时空--间谍

第34章

书籍名:《异时空--间谍》    作者:愚蠢猎人


  当然,对于大英帝国而言,长期以来认为对于保护帝国漫长的海洋航线来说,潜艇并非是一种合适的舰船,然而潜艇却可以对大英帝国的海上交易线进行非常可畏地破坏,事实上当然不仅仅如此,潜艇往往会将攻击对手放在软弱而无防备的商船上,显然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海盗,是一种在道义上很难站住脚的兵器,不,乃是一种凶器。海军作家阿奇博尔德·赫尔德爵士(Sir  Archibald  Hurd)形象地阐述道:“潜艇是一种不诚实的武器。它像一个拦路贼,又像一部绞刑架,还像一把奸诈的刀,当其对手不戒备时,会在其背后捅上一刀。”  深受人们尊敬的本土舰队总司令海军上将阿瑟·威尔逊爵士(Sir  Arthur  Knyvet  Wilson,  3rd  Bt)则称,潜艇为“卑鄙、不公正的和该死的非英国的(underhand,  unfair,  and  damned  Un-English.)”,应该提请政府“在战时宣布任何潜艇为海盗,……并绞死所有乘组员”。

不过,英国虽然在道义上必须对于这样的凶器进行谴责,但是从现实上而言,英国也必须正视它,了解它,掌握它才能更好地打击它。所以,英国自从在1899年购买了霍兰艇的生产线后,依然拨款进行研究,到了1907年,终于设计出自己具有远洋能力,595吨的D型潜艇。

而对于潜艇始终抱有最大兴趣的,莫过于法国、意大利和俄国。在信奉轻型鱼雷舰艇的奥布海军上将领导下的法国海军早在1880年代就分别设计出了“吉姆诺特(Gymnote)”和“古斯塔夫·齐德(Gustav  Zédé)”型艇,使其走在了潜艇设计的领先地位;意大利也确立了自己洛伦蒂(Laulendi)和菲亚特(Fiat)的品牌。但是俄国人由于在远东战争的中的失利,更希望在条约规定不能布置大型战列舰的远东通过潜艇造成对于敌方的威慑力,他们对于各国各大船厂都进行了异乎寻常地热心接洽。

但是。正因为俄国人如此的没有理性,他们偶然的一次采购就此揭开了潘多拉的宝盒,1904年俄国向克虏伯公司订购了三艘以法国先进设计为基础的潜艇。在此之前,依照提尔比兹上将当时的说法,潜艇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鱼”,是一种虽然有助于近海防御,但对于平衡海军力量却无所裨益的软弱力量。  但是,这些为俄国建造的新潜艇是卓越的远洋潜艇武备很强,同时又具有良好的适航性,这些潜艇不仅仅是限于近海防御,而且有进攻的能力。德国人在设计制造中,猛然地醒悟到这种舰艇身上蕴涵着的巨大潜能,他们认为这是在未来可能出现的对英国的敌对行为中,潜艇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于是就立即投入了潜艇的设计以及建造上了。在1905年,德国海军从克虏伯公司接收了它的第一艘283吨的U-1潜艇。而几乎同时,奥匈帝国也才开始将青睐投向了这种海中灰狼身上。

德国的U-1型艇还过小,德国人在次年就建成了标准化的800吨级远洋型艇。而且,考虑到了今后可能进行的破交任务,德国潜艇的航程普遍比同级英国潜艇更加长,而且通常还具有布雷能力。

中国人对于潜艇的设计也走了一些弯路,在购买了霍兰初期潜艇之时,中国人在最高当局的直接干预下,病态般地强调潜艇的水下航行能力,他们看中了霍兰潜艇的水滴型艇身,认为潜艇的水面航行能力是无关紧要的,但是,事实上这个只是一个理想状态,如果潜艇能够长期潜航,水下航行能力当然重要。不过由于电池不断需要充电,潜艇在水下航行的时间要比浮在水面的状态少得多。等到中国人意识到这点,他们己经做了不少的无用功了,中国最早设计建造的6级10艘潜艇都存在水面行驶稳定性极差的问题,然而中国特有的官僚体制却很难产生一个愿意承担抵抗最高指示责任的人。一直到1907年,才由国会海军委员会委员长许景澄提出了一个以东方式的智慧打破僵局的议案,即,不是以建造潜艇,而是以建造“潜水巡洋舰”为由,设计了一种强化水面航行能力的潜艇,当然,这种潜艇的水下排水量达到了2150吨,称其为潜水巡洋舰,其续航能力自然达到了水上6节10000海里,水下4节50海里的水平,最高航速水面18节,水下9节。其外观的最大特征就是在司令塔的前后原来装备的各一门6英吋火炮,和不久以后又改装的全密闭型的双联4英吋高平两用炮塔。除了价格以外,这种潜水巡洋舰中国人建造了4艘,分布命名为“龙潭”、“龙岩”、“龙游”和“龙口”号。“龙潭”级潜水巡洋舰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成绩,这也改变了中国潜艇设计者顽固的思路,在随后的潜艇设计中,最终确立了比较现实的思路,设计出了“箭鱼”、“虎鲨”等几级比较优秀的1000吨级远洋潜艇。另外,由于“龙潭”级的成功,有情报说,中国人又开始设计更大的2500-3000吨级的新一代潜水巡洋舰,估计航程将达到水上8节20000海里,水下5节120海里,火力也会更加猛烈,还有可能搭载水上飞机。

到目前为止,各个海上大国的潜艇保有量是:英国64,法国52,美国48,德国32,中国24,意大利22,俄国18,日本8,奥匈帝国6。经过这20年左右的发展,各国的潜艇也逐渐根据自身的建军战略,摸索出了自己的特色,法国、意大利和俄国基本上是将舰艇作为一种“潜水雷击舰”,但是法国由于烧汽油转化为烧重油的技术没有过关,其潜艇数量也被英国追越而屈居世界第二位,他们已经丧失了各项优势,另一个潜艇的先进国美国也由于着力于水面舰艇的建设而未顾及潜艇的建设;英国对于潜艇的看法依然是非常复杂的,潜艇在英国是作为一种配合水面舰艇力量的兵力,在这个结果下,未免显得有些在战略上的迷茫,这从正在设计的水面航速高达24节的K级“潜水侦察舰”,装备有12英吋巨炮的M级“潜水炮舰”以及反潜用的R级“潜水猎潜舰”便可以看出端倪。

真正理解潜艇作用的,似乎还是后来居上的德国,虽然目前数量上还并不处于优势,但是有迹象表明,德国目前已经开始投入巨资进行潜艇的设计和建造,很显然德国认识到在和英国在海上的正面交锋是没有获胜把握的情况下,只有通过这样非道义的手段,才有可能扼住大英帝国的咽喉。

***

除了海军航空队和潜艇部队以外,海军还将会出现另一种新兴力量便是专业的登陆舰艇,随着武器破坏力的剧增,像登陆作战这样的作战行为的风险将会更加巨大,而随着陆军重装备的增加,如何有效地装卸这样的重装备也成了一个令人瞩目的课题。因此如何有效地实施登陆作战将又是一个重大的问题,而如何有效地实施登陆作战,一个关键问题便是拥有何等登陆舰艇。有消息说,中国已经设计了一种装有艏部活门登陆艇,这种登陆艇可以运载一辆10吨左右的战车,很显然这样的登陆舰艇又将是各国的竞争项目。  此外,英国和美国,还有中国,这些海洋商业大国正在花极大的精力投入反潜武器以及专门反潜舰艇的开发上。布雷扫雷舰艇以及高效的辅助舰艇也将会涌现出令人惊叹的新舰种。

海上力量的竞赛已经不只是主力舰的单项竞赛,竞赛的舞台早就扩展到天空,深入到海底,海上竞争已经日趋多元化,多样化,也可以说,海军的新时代已经到来了。

--------------------

主要参考书目

···论著···

1.布拉德福海军上将,  E.  E.:《海军元帅阿瑟·威尔逊爵士  (Admiral  of  the  Fleet  Sir  Arthur  K.  Wilson)  》,  (伦敦,  1910)

2.布莱恩,  J.  《合众国的世界战略(The  World  Strategy  of  United  States)》,(牛津,  1905)

3.达利乌斯,  G.  :《海上战争:战略与战术(War  on  the  Sea:  Strategy  and  Tactics)》,  (安纳波利斯,  1908)

4.封丹,  P、维格诺,  M.J.H.  :《明日的海战  (Les  guerres  navales  de  demain)  》,  (巴黎,  1891)

5.冯·维斯里奥努斯,  G.  :《德国海上力量(Deutschlands  Seemacht)》,  (莱比锡  1896)

6.福斯,  M.  :《海军知识(Marinekunde)》,  (斯图加特,  1909)

7.费舍尔爵士,  J.  A.  :《书信集  (Letters)  》

8.高尔察克,  А.  В.  :《1905年以后的帝俄海军舰艇  (Корабли  Российского  императорского  флота  по́;сле  1905  гг.)  》,  (圣彼得堡,  1908)

9.海因莱茵,  R.:《纠缠的同盟:半世纪来中国之对外政策(Entangling  Alliance:  Chinese  Foreign  Policy  in  its  Half-century)》,  (普林斯顿,  1900)

10.赫尔德爵士,  A:《商船之危机(The  Crisis  of  Merchants)》,(伦敦,  1908)

11.怀特爵士,  W.:《关于新型战列舰的设计(On  the  Designs  for  the  New  Battleships)》,(伦敦,1887)

12.霍夫加德,  W《军舰的现代史(Modern  History  of  Warships)》,  (纽约,  1910)

13.坎杰米,  A.  :《意大利和发生在海上的战斗(L‘Italia  e  le  lotte  avvenire  sul  mare)》  (拉斯佩齐亚,  1911)

14.拉佛伦茨,  V:《德国走向大海(Deutschland  zur  See),  (柏林  1900)

15.兰宁,  G.  :《重铸新的帝国(Forge  a  New  Empire)》,(新加坡,  1902)

16.朗格,  W.  :《远东海上作战史  (The  History  of  Naval  Operations  in  Far  East)》(伦敦1895)

17.里德爵士,  E.  :《现代战舰(Modern  Ships  of  War)》.  (纽约,  1888)

18.马汉,  A.T.:《海权的影响与远东崛起的关系  (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and  its  Relation  with  the  Rising  of  the  Far  East)  》  (纽约,  1895)

19.秋山真知:《不屈な聯合艦隊艦艇史》(东京,  1904)

20.日本海軍省戦史局編《戦史叢書•;オホツック海軍作戦史》(东京,  1907)

21.史丹泽,  A.  :《海战史(Seekriegsgeschichte)》(汉诺威,  1907)

22.特拉蒙,  J.  :《法国海军历史指南(Manuel  d‘histoire  maritime  de  la  France)》  (巴黎,  1910)

23.托尔哈芬伯爵,  J.  :《雷神之锤(Tors  hammare)》(斯德哥尔摩,  1909)

24.威尔逊,  H.  W.  :《战斗中的铁甲舰  (Ironclad  in  action)  》  (伦敦,  1892)

25.夏尔莫,  G.:《海军的变革(La  reforme  de  la  Marine)》(巴黎,  1886)

26.夏尔莫,  G.  :《德国海军轶事(É;pisode  de  la  Marine  allemande)》(巴黎,  1898)

27.中国海军部战史局海军战史处编:《中俄战争全史•;海上行动》1908

28.佐科尔,  H.  H.  :《皇帝的海上力量,奥国海军1848-1910  (Des  Kaisers  Seemacht.  Die  k.k.  ö;sterreichische  Kriegsmarine  1848  bis  1910)》(维也纳  1911)

···主要文件报刊···

1.《布拉希海军年鉴(Brassey‘s  Naval  Annual)》  (朴次茅斯)  各卷

2.不列颠海军纵览季刊(The  British  Navy»;  Quarterly  Review)各卷

3.海军评论(Marine-Rundschau)  (慕尼黑)各卷

4.海军镜刊(The  Marines  Mirror)  (格林威治)  各卷

5.海权(青岛)各卷

6.皇家联合军种学会志(Journal  of  the  Royal  United  Service  Institution)  (伦敦)各卷

7.《简氏战舰年鉴(Jane’s  Fighting  Ships)1910-1911》(伦敦,  1910)  各卷

8.舰载武器技术(军内发行)  各卷

9.美国海军学报(Proceedings)  (安纳波利斯)  各卷

10.许景澄主编:《世界师船图表》(大连)  各卷

11.议会文件(Parliamentary  Papers)  各卷

12.泰晤士报

13.费加罗报

14.法兰克福时报

15.纽约时报

16.申报

17.东京日日新闻

----------以上文字皆由圣宝剑橡叶骑士提供------------

绝对与作品相关  (14)天上星,亮晶晶

(更新时间:2006-7-23  11:44:00    本章字数:4482)

作者:同同创作组

--------------------------------------

声明:《天上星,亮晶晶》是一部短篇童话小说集,它讲述的是史依青童年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