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神怨佛痴

乐读窝 > 玄幻小说 > 神怨佛痴

第33章

书籍名:《神怨佛痴》    作者:谷涵虚


他没有睁眼,说:“你功力不够,在这么光滑的石壁上游动了二丈多,已经很不错了。其实你若不是拼命苦熬,游上一丈五已该掉下去了。你先调息半个时辰,慢慢再想办法吧。”

郭子岳跌了下来,只感到内力紊乱,且急如江河之水,当下连忙盘膝而坐,调息了半个时辰。

调息之后,郭子岳说:“徒儿全力上纵,能纵起一二丈高,武功就这么点根底。师父刚才说,除了木梯和铁梢两个俗人之术,其它武功与心智之法皆可使用。弟子想,武功是不行的了,而心智之法,大约是指借力之法。这棒槌石兀立在这个山坳上,前面是陡坡,后面是平台,弟子最早站立之处,能与师尊所坐之处等高,却远隔十数丈,根本也无力可借。从山顶到这里更远。弟子愚鲁,不知这心智之法所指什么?”

五叶禅师一声不吭。

“徒儿可否请问师尊,师尊武功未大成之前是怎么上这石峰的?”

五叶禅师睁开眼道:“三十年前,我来到这棒槌峰下,想求石头和尚收我为徒,他叫我自己想法上去,我想尽办法,上不来。

我也象你这样问过他。他老人家哈哈一笑,对我说:‘你想玩狐狸术?’,他老人家没讲他武功未大成前是怎么上来的,却说,他武功大成之后,想怎么上就怎么上,再无碍阻。有时他老人家兴之所至,就在附近的草坪或树巅上坐下,仍然犹如坐在这棒槌峰的法台上一样。”

郭子岳心中一动,眯起了双眼。沉吟半晌,他问:“师父,心智之灵,乃至如斯么?”

“然也。”

“可他明明坐在草坪或树巅上,怎么说也没有在棒槌峰上,又怎么能‘仍然犹如坐在棒槌峰的法台上一样’呢?”

“这就要你自己去想了。”

郭子岳沉思默想,忽然,他想起他几年前游历江湖时,遇到过京师一个有名的思辩僧人知玄,对他讲过一个禅宗的典故,他心中一动,改盘膝坐为跪姿道:“宏法大师说师父是禅宗护法高僧,弟子既然拜在师父座下,也算是禅宗的带发弟子了。弟子想,还是该从禅宗的法门去启动心智。弟子前些年听长安的知玄法师讲过一个禅宗典故,说是慧能祖师有一天游历到了广州法性寺,正遇法性寺的寺主印宗开讲《涅架》经。慧能师祖站在下面听印宗讲法,这时,空中吹过一阵大风,吹得寺中的幡旗上下飘动,呼呼作响。一个僧人说:‘那是风在动。’另一个僧人驳道:‘那是幡在动。’两人争执起来,僵持不下。慧能师祖说:‘二位别争了,那既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你们的心在动’弟子想,天地之间,竹梢树梢犹如幡旗,只要风一动,树梢竹梢幡帜便动,可是,如若人不见心念动,谁又去感知风动幡动?谁又去评风动幡动?所以见动亦好,幡动亦罢,其实全在人心之一念。之间。于是,师祖父石头禅师有时坐在草坪或树梢上,仍然感到如在棒槌峰顶一般。那么,弟子能上峰顶是师父的徒儿,不能上峰顶还是师父的徒儿。徒儿跪在棒槌峰下,只要心上去了,也就等于是人上去了。”

“好!”五叶禅师在棒槌顶上说:“悟性是有的。可是你还得想法上来,为师才能传你大金钢神气功。”

郭子岳一怔,以为可以混过关了,其实还是要上峰顶去才能作数。他说:“师父,徒儿武功低微,上不来。”

“想想办法吧。”

“徒儿内力武功都差,除了笨人所用的木梯法或打梢法,实在想不出其它办法上去。”

“哎!”五叶禅师叹道:“刚才还说你有悟性,可你竟毫不懂得触类旁通。”

“触类旁通?”郭子岳反问。

五叶禅师垂下双目。

郭子岳说:“有一些类似木梯攀登的方法,如垂绳而上,不知可不可用?”

五叶禅师道:“这么大一方石顶,你若能将绳圈扔上来套住它,只怕你目前还没这本事。”

郭子岳大喜:“只要师父准用此法,弟子便扔上十天半月,也权当练习绳技。弟子这就去山外购买长绳。”

五叶骂道:“好笨好笨!”

郭子岳一愕道:“是了。这山上多有几丈长的蔓藤,何必舍近求远,出山去买长绳?”

于是郭子岳四处搜寻,找来一捆长藤,放在比棒槌峰略高的那个山内侧岩基上,结成一根一二十丈长的长藤,前面用活套结了一个大圈,试了几试,便用力向棒槌峰顶扔过去。

山风大,生蔓藤水分重,且尾部的拉力太大,郭子岳只扔出十几丈远,还差四五丈,圈头就落了下去。而且,圈头张大不够,扔中峰顶也挂不稳。

五叶禅师道:“很好。比为师当年多扔了好几丈远。照你这般内力,大约扔个十天左右,扔坏七八根长藤,也就勉强能够垂绳而上了。”

郭子岳这才知道,当年五叶禅师求艺之时,也是用此法上的峰顶,而且内力武功比自己如今还差劲,大约扔了个把月时间,扔断几十根山藤,练强了臂力腕力,捉摸出了抛藤技巧,终于上了山顶,拜了明师。

五叶禅师问他:“饿了么?可去普解那儿,他为你烤了一只野兔。回来时去后山,我种了一块地的茯苓黄精,挖一些洗干净带回来。”

“师父不下峰顶么?”

“我已两年未下峰顶了。”

郭子岳回到普解那儿,普解果然已经为他烤了一只野兔并煮好了饭食。

郭子岳惊道:“师父准我食荤么?”

普解道:“咱们武僧,不限荤素。而且,我佛门历来认为大蒜大葱一类气味极浓烈的东西才叫荤,并不是指肉食或油荤。呸!

都是南朝粱武帝那个吝啬鬼,作什么《断酒肉文》,坏了我佛门数十万弟子的口福!”

郭子岳吃过饭后,从身上摸出十张金叶,递给普解和尚道:“求大师去山外买回一应用品,作咱三人度日之需。”

普解道:“什么狗屁大师?你有白马寺和尚的面子,一来就成了五叶禅师的亲传弟子,在禅宗里面,辈份起码比我高一辈。


咱们还是以你我称呼好了。”普解说话之间,颇有些嫉妒之色。

当然,郭子岳就坐在棒槌峰下过夜。五叶坐在峰顶,到了半夜时,他间郭子岳:“你觉得冷么?”

宝界岭的山中,夜间风大,夜露一起,风也成了寒风。郭子岳道:“徒儿运功相抗,勉强还能应付。”

“你且听好,我传你‘升火御寒’之功。”五叶这句话一说完,便没有声音了。而郭子岳的耳中却钻进了一个传音入密的声音:“先将你用家传法门运出之气收回脉轮穴。脉轮穴即道家或武林人所说的下丹田,你不习惯,以下均用武林常称。”

郭子岳遵令将正在做小周天运行之气收回丹田。这时他耳中又钻进五叶传音入密的传功之声:“气沉会阴穴,然后将真力搬运到……”

五叶禅师缓慢地说出一个一个穴位,每有过脉处,说得犹为详细。郭子岳将真力搬运了十数个穴位后,顿时觉得全身暖和,舒服已极。而海阳山宝界峰的高山寒气,似乎已经变得与他无关于一般。

一次循环完成之后,五叶禅师道:“循环三遍之后,即可存气于诸穴之中,待天明时再收回脉轮穴。好了,我要入定了。”

天明时分,郭子岳收功站起,只感到从长安出来的一切疲乏已经烟消云散。他一时还感觉不到功力是否增长了,可是精力饱满却是很明显的事。

他向峰顶叩头,说:“徒儿请师父晨安。”

五叶道:“我禅宗佛门武僧,没有这些江湖规矩。只求对敌之际,同生共死。”

“是。我这就奉扔藤条再试。”

五叶道:“去吧。”

这天扔藤索,比昨天多扔出去一丈多远,可是离峰顶仍有数丈远。

如此日服茯苓黄精,夜晚练功,白日练扔藤索技巧,到了第八天上,他已能将藤索扔去击打到棒槌峰顶的边沿上,只是腕技不纯,圈张不够大不够圆,过界了也套不上。

第九天上,郭子岳正在扔藤索,突然,五叶禅师说:“有一个道姑一个少女正在追问普解。普解不说出你的下落,那道姑要想动粗了。那二人为什么要找你?”

郭子岳想到自己南下到海阳山,并无人知道,他摇头道:“弟子不知道。”

“你去普解处看看,勿让来人伤了普解。”

“是。”郭子岳说。“只是弟子有一事不明。”

“什么事?”

“这里离普解处有三里多远路,师父怎么知道?”

“我有了天视之术。”

郭子岳大喜,明白这五叶禅师实在功力奇高,拜在这等高人门下,报仇有望了。

郭子岳飞掠到普解处,普解已被那道姑制住了穴道。道姑正在追问普解,要普解说出郭子岳的下落。郭子岳并不认识道姑,可是,他认识另一个少女,那是阳春霞。

阳春霞在白马寺中曾取下人皮面具,骤然转身面对宏法大师,使得宏法失声喊道:“公主!”打那以后,阳春霞从白马寺出来,去华山找轩辕集……直至成了公主之后,才又戴上了人皮面具。如今她仍以戴了人皮面具的脸容面对郭子岳,郭子岳自然是一眼就认出了她。

阳春霞一看见郭子岳,便说:“母亲,郭公子来了。请母亲解了这位大师的穴道。”

已经出家当了道姑的文安公主一见郭子岳走来,顿时为他那端正英武的身材面容和浑身的灵气所折服。一路南下,她已从阳春霞口中听说了郭子岳的一切,特别对他割股肉答谢神鹞那等义行深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