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神怨佛痴

乐读窝 > 玄幻小说 > 神怨佛痴

第111章

书籍名:《神怨佛痴》    作者:谷涵虚




“原来如此,那么,三宝又是怎么从月亮上落到昆仑山的呢?”

“嫦娥偷吃了属于后羿的那一份仙药,后羿很气愤,便天天

①五帝指春,其帝大昊,其神勾芒;夏,其帝炎帝,其神祸融。中央,其帝黄帝,其神后土。秋,其帝少昊,其神蓐权。冬,其帝颛顾,其神玄冥。

②月亮上阳光照射的半个球面,即月亮的白天,温度高达130——150C°,而没有照射到阳光的半个球(月上的黑夜),温度低至一160C°~—180C°。站在高山上望着月亮骂嫦娥。他福缘不够,再到昆仑山去求西王母赐药,却无仙使接他过溺舟之水,所以他更气愤,更是站在昆仑山旁边的玉山顶上天天骂嫦娥。嫦娥在广寒宫中自觉理亏,便将三宝扔下地来,说:‘妾以三宝还君,以抵偷药之罪吧!’

谁知这三宝从月亮上扔下地来时,却被西王母站在山顶一招手,便将三宝吸引到昆仑山去了。后羿在玉山顶上,为溺舟之水所隔,仍然没得到三宝。这就是三宝的来历!”

众人听轩辕集讲了三宝的来历,众皆哗然。

佛教诸人,除了郭子岳一人外,一声不吭,都参与了争论。

轩辕集讲完,只听华严宗宗师、宗密大声颂了一声佛号,道:“阿弥陀佛!启奏陛下,罗浮仙人是在撒谎,恳请陛下万勿相信!”

武宗惊道:“宗密大师何出此言?”

宗密道:“轩辕集这么一编造,岂不是将三宝说成他道教的当然之物了?”

赵归真大声道:“这三宝本来就是我道教宝物!岂容和尚染指?”

知玄和尚道:“暂且勿争如何?何不听罗浮仙人将编造的三宝渊源讲完,大家再论是非!”

轩辕集道:“如簧之舌总是鼓在最后。待老不死的将那渊源讲完:三宝从月亮上落到昆仑山顶之后,白天吸日华,夜晚吸月华。阴阳交替的晨昏时光,便吸大地的精华,吸昆仑山的精华。”

不知何年何月,它竟将昆仑山的地脉精华吸光,以至一次地震之后,昆仑山倒塌,三宝便流入中原。

知玄大师一听,立即大声问:“西王母不是住在昆仑山上吗?

她当时又怎么不阻止这场劫难发生?”

几位和尚尽管是高僧,也不禁齐声笑了起来。西王母是道教神仙谱系中最高的阳神、兼女神的班头,法力无边。和尚知玄问西王母为什么居住在昆仑山却任其倒塌,明显是在讥讽道教。

轩辕集嘻嘻笑了两声,道:“这中间所含的天机,是你这种小和尚能明白的吗?”

知玄立即反问:“你唤什么作天机?”

赵归真讥道:“大和尚连这个都不知道吗?还研习什么天地万物生生灭灭的玄理?登坛讲什么普渡众生的经义?”

知主玄步不让:“今日我们聚在这里,是为了研习什么天地生灭的玄理吗?是为了讲论普渡众生的经义吗?罗浮仙人瞎编了一个三宝从月亮落在昆仑山,昆仑山倒塌三宝又流入中原的故事,目的不外乎是要谈三宝是道教的宝物,今日当归还道教。

这样一来,罗浮仙人不但骗了天下众人,更骗了皇上!”

武宗见知玄寸步不让,口锋尖锐,不禁便问:“依大师所言,罗浮仙人是想夺宝?”

“正是如此。他身为道教第一高人,不好意思肆无忌惮地夺宝,所以要造一点舆论,编点依据。”

轩辕集哈哈大笑道:“知玄小儿,就算你说对了好吧?那么你佛教的神功修者不是也想夺宝吗?你也编一点依据,造一点舆论来给我们听听!”

武宗大声问:“罗浮仙人,你当真要夺宝吗?这些宝物,可是各国进贡献与朕的,是朕的。你想夺吗?”

轩辕集笑道:“陛下稍安勿躁。老不死的轩辕集莫名奇妙地活了二百多年,正不知该怎么超脱尘世,别说这儿只有三宝,就是天下稀奇古怪的宝物摆满了大殿,老道也不稀罕。只是这中间有一段仙缘,要老不死的来成全,所以老不死的才来找这点麻烦。老不死的并非要来夺宝,陛下放心!”

郭子岳大声说:“这些宝物不是皇上的,这些宝物是在下的。

紫瑰盆是在下与先父从春秋时的赵王城中挖出来的,火玉是在下在华山外面从双色魔手中夺下来的;风松石也是在下押送来京,使之三宝齐聚的,否则在路上时早被人抢了。”

邓元超笑道:“郭大侠为什么要干这等笨事?你为什么不在路上便当作你的东西把它早些劫走呢?”

郭子岳冷笑道:“这其中所含的天机,是你这种小道士所能明白的吗?”

佛教诸人,哑然失笑。

邓元超大怒:“郭大侠为何仗势欺人?”

郭子岳怒道:“在下孤魂野鬼,又言什么仗势欺人?”

武宗叱道:“放肆!宫中岂是尔等吵架的地方?知玄大师,你且来说说三宝来历。”

知玄怕郭子岳吵闹,连忙说:“好!老衲来说说三宝来历。

不过,老衲所说,乃是历代高僧的传说。是真是假,无从证实。

老衲可不敢象罗浮仙人那般自信,好象他亲眼看见后羿在玉山顶上骂嫦娥,亲眼看见嫦娥从月亮上丢下三宝一般!”

众僧又哑然失笑。

知玄道:“我们追寻一样宝物的来历,其实就象追寻天地生灭一般靠不住。比方说,传说盘古开天辟地,那么盘古之前就没有天地了吗?有。只不过那样子显得混沌而已,那混沌难道就不是一样事物吗?古人称它为混沌,我们此时也只好称之为混沌。如若老衲生在千万年前,凑巧当由老衲来为它定名,老衲便将那混沌定为乌黑罩,后人不一样跟着叫乌黑罩?当然,这只是一个比方而已。老衲是用来说明三宝。三宝来历,其实谁也说不清楚。传说昆仑山是仙山,何从叫仙山?是因为它在不断长高。我们历来认为人虫鸟兽才有生死大小,山却何以会长?但那昆仑山却确实在长高,所以叫仙山。昆仑山西边,有一座火山。有一年火山喷发,将地心的一块红色宝玉喷吐上天,飞了几百里路,落在昆仑山顶,这就是火玉的来历。它此时为什么会发出暖气?就是因为它埋在地底火山熔岩中,吸饱了地热之气,此时还在慢慢散发出来,所以冬天放在殿中,一殿皆暖。而风松石,它就产在昆仑山一带。和田不是盛产美玉吗?风松石其实就是一种玉石。昆仑山盛产美玉,谁会怀疑这个吗?上古时,西王母不过是昆仑山一个部落的女王,虞舜时,她还到中原祝贺新帝登基。古书就记述她到中原献白环玉块。周穆王西巡狩猎,登昆仑山攻其玉石,取玉牌三乘,玉器服物,载玉万只而归,风松石是自自然然生在昆仑山顶的一块高山寒玉,积亿年冰川之寒,所以此时摆在殿中,尚在散发寒气,使满殿凉爽。关于紫瑰盆,传说要离奇些,说它是从月亮上掉下来的,还真沾点边。可是请问罗浮仙人,你知道月亮是从何而来的吗?”

轩辕集反问:“你知道吗?”

知玄说:“我本来不知道。但是我读古书,就知道了。东汉人刘安等人撰写的《淮南子》,乃是你们道家之作,想来几位高道是熟记的了?”说着,知玄微微冷笑。

邓元超沉声问:“知玄老儿,你实在是居心叵测,你要以其人之矛攻其人之盾吗?”

尉迟长孙拍桌笑道:“好了!道士邓无超承认道士们又卖矛又卖盾了!”

刘玄靖沉声道:“知玄老儿,你究竟想说什么?少罗嗦!”

知玄道:“刘安是你们道家神仙之一,鸡犬升天说的就是他。

吃药升天后,余药器置于中庭,鸡犬舔啄之,尽得升天。刘安等人著的《淮南子·鉴冥训》中说:‘往古之时,四极废,九湖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这天不兼覆,地不周载,说的就是月亮从地上分离出去的生灭史。地之南有一大地,浮于汪洋之上,地球旋转之际,它被抛得飞上了天空,它向北飞向天空时,带起了大洪水,并沿途落下无数巨岩、山体,也落下了一些稀奇古怪的宝物。那块地之南浮于汪洋之上的大地,飞离地球之后就成了今日的月亮,它飞离后的大洋也更为浩瀚。

它飞过昆仑山时,落下了无数东西,其中就有紫瑰盆。这紫瑰盆不过是一只海底玉晶盆罢了。昆仑山顶原有一块万年寒玉风松石,不知什么时候,昆仑山的西边火山爆发,飞来了一块火玉,落在它旁边,后来到了浮于地之南的那块大地因地球旋转而脱飞出去时,又落下了一只紫瑰盆在昆仑山顶。于是三宝聚齐了。”

众人听后,顿时又齐齐哗然。

知玄大声说:“各位大人稍安勿躁。三宝在昆仑山顶不知过了多少年月,吸足了大地日月的精华。太古时的精华昆仑山,比今日的喜马拉雅山还高,谁也爬不上去,如不是因为地震,昆仑山自己倒塌,成了今日昆仑山脉之群山,三宝又怎会流失中原?

三宝流失中原后,有些什么奇遇,谁又知道?老衲说的是上古传说,各位姑妄听之。”

武宗大声问:“火玉可以取暖,风松石可以纳凉,那么紫瑰盆的功效呢?它究竟又有什么功效呢?”

知玄说:“这个老衲也说它不明白,这个当问罗浮仙人。”

武宗道:“罗浮仙人,你知道吗?”

“知道。”

“那么,你且告诉朕。”

“将风松石盛于紫瑰盆中,而将火玉置于风松石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