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杜鲁门传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杜鲁门传

第113章

书籍名:《杜鲁门传》    作者:(美)大卫·麦卡洛夫


《洛杉矶  时报》报道说,和大多数其他报纸一样,它暗示结束战争已指日可待。在国

会山,典型的反应是“现在战争不会拖很久了”。

华盛顿最受尊敬、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佐治亚州参议员小理查德?B?拉  塞尔在给杜鲁门的电报中称,对日本人的攻击一定不能停顿。

让我们将战争进行下去,直至他们乞求接受无条件投降。敌人对珍珠港的罪恶  袭击把我们拖入了战争,我看不到有任何正当的理由,说明我们对付日本人应比对

付德国人更加体谅和宽恕得多。??如果我们手中没有足够数量的原子弹可以用来  立即结束战争,那就让我们在原子弹生产出来之前继续使用  TNT

和燃烧弹吧??只  要敌人还握着手中所有的牌,这就是总体战争。今天,美国人用鲜血、财富和事业

心使我们占了上风,我们现在为什么要改变规则呢???杜鲁门在同一天,

即  8  月  9  日用自己的肺腑之言书面答复了拉塞尔:

我知道日本在战争中是一个极度残忍和野蛮的民族。但是,我无法使自己认为,  因为他们是畜生就应该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就我本人而言,我确实为由于一个国家的领导人的“愚蠢”而必须消灭它的全  体国民这一点感到抱歉。我想让你知道的是,不到万不得已,我是不会这样做的。

我的意见是,俄国人加入战争后,日本人不久就会投降。

我的目标是挽救尽可能多的美国人的生命,但我对日本的妇女和儿童也有人道  主义的情感。

那天夜里,他在有关波茨坦会议的广播讲话中,特意力劝全体日本百姓  立即撤离工业城市以保住自己的生命。他告诉美国人民:“我了解原子弹的  悲剧性意义。”

我国政府不会轻易生产和使用它。但是,我们知道我们的敌人正在研究它??  我们先于德国人发明了它。

我们发明了原子弹并使用了它。我们用它对付那些偷袭了珍珠港的人,对付那

些用饥饿折磨、毒打直至处死美国战俘的人,对付那些口是心非,完全违背了国际  战争法的人。我们使用它是为了减少战争带来的痛苦,是为了挽救成千上万美国青

年的生命。

我们将继续使用它,直至我们完全摧毁日本发动战争的能力。只有日本投降才  能阻止我们使用它。

长崎被炸的当天上午,日本战争最高指挥委员会在东京皇宫外铃木首相  的防空洞里召开了一次至关紧要的会议。三名有实权的军事指挥官(两名陆

军将军,一名海军将军)激烈争辩,反对投降,致使会议陷入僵局。现在是

把美国人“引诱”上岸的时候。防卫厅长官阿南将军主张在日本国土上进行  最后决战——这是民族尊严所要求的,是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的尊严所要求

的,“让整个民族像美丽的鲜花一样被毁坏不是很精彩吗?”他问道。但是,  当长崎的消息传来后,会议休会,然后,当天夜里在皇家图书馆复会,天皇

参加了会议。最后,在长崎被炸后不到  24  小时,由裕仁作出了决定。他说,  他们必须“忍受这不能忍受之事”并且投降。

只要了解到天皇仍将会是君主,日本政府就会接受波茨坦公告。

8  月  10  日星期五早晨,杜鲁门像往常一样起得很早,6  点  30  分,当他正  准备离开自己的住所时,陆军部传令兵送来一份无线电电讯稿。贝尔纳斯、

史汀生、李海和福雷斯特尔被召集去参加  9  点钟的一次会议。“我们能在保  留天皇的同时还指望消除日本的好战精神吗?”杜鲁门后来写道。“我们能

把附有这样大的‘但是’的电文当作那种我们进行战斗以求实现的无条件投  降吗?”

史汀生和以前一样,说应该允许天皇存在下去。他认为这是唯一的审慎  做法。李海表示同意。贝尔纳斯坚决反对。他坚持不折不扣的无条件投降,  这是罗斯福和丘吉尔

1943  年在卡萨布兰卡会议上一致赞成的方针,而且他确  信,美国人民也是这样想的。他提醒大家,三巨头在波茨坦已要求无条件投

降。他不能理解:“在波茨坦时,我们没有原子弹,苏联也没有参战,我们  尚能如此,而今天为什么反而要后退呢。”杜鲁门要求看一下波茨坦声明。

福雷斯特尔认为,在措辞方面变动一下或许可使条件变得让人可以接

受,而这一点引起了杜鲁门的共鸣。  他决定否定贝尔纳斯的意见。他决定,正如他在日记中所写的,如果日

本想保留天皇,那么“我们‘就要告诉’他们如何保留他”。如贝尔纳斯用  言词表达的那样,正式的答复声称,天皇可以保留,但“须经同盟国最高司

令官同意”。即使这不是无条件投降,于此也非常接近了。这与日本驻莫斯  科大使佐藤一个月前告诫东京的情况完全相同。

在当天下午的内阁会议上,杜鲁门以最明确的信心汇报了这些事态发  展,并通报了各个同盟国政府。同时,他下令未经他特别许可不再使用原子

弹(当时还有一颗原子弹可供使用)。他说,再毁掉一座城市的想法太可怕。  他讨厌杀掉“所有那些年轻人”的想法。

杜鲁门后来对亨利?华莱士说,几天来他头疼得厉害。华莱士问是“真  的头疼还是借喻它事”?杜鲁门说:“两者兼而有之。”

艾德礼当晚来电表示同意,但澳大利亚人却坚决反对。“天皇对日本的  侵略行为所负的责任不应该豁免??除非这个制度垮台,否则日本人就不会

改变,他们在太平洋再次发动侵略战争将只不过是推迟到下一代去而已。”  同时,令人心碎的消息在华盛顿传播开来,提醒全国人民,战争仍在继  续。7  月  29

日夜,曾将广岛原子弹的核心部分运抵提尼安岛的“印第安纳波  利斯”号巡洋舰遭到日本潜艇鱼雷的袭击,军舰在几分钟内沉没,数百名水

兵随舰沉入海底,另有数百人在海上漂流。他们在海水中泡了好几天,许多

人被鲨鱼吞掉了。在救生船到达时,已有  800  人丧命。

第二天,8  月  11  日星期六的上午,蒋介石来电表示同意,澳大利亚人也  勉强同意了。苏联人看来在拖延,以期在控制日本方面有些发言权,并继续

向满洲挺进,但斯大林最终也同意了。正式的答复传送给了东京。接着开始  了等待。

贝丝?杜鲁门从独立城来到了白宫;在离开了两个多月后,他们在外表  上恢复了正常的家庭生活。星期天,杜鲁门坐在桌前写信。这天是他妹妹的

生日。他告诉她,他本该较早就写,但他实在太忙了。“几乎每一次危机看  起来都是最严重的一次,但是在它过去以后,却发现它原来并不那么糟  糕??”

在记者们眼里,他异常地沉着冷静,泰然自若。他能从容不迫地对待和  处理“一系列紧张刺激的事件,静观战争的结束”,其方式明显缺乏吸引人

的技巧却又注重事实。与他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贝尔纳斯国务卿,他从隔壁的  昏暗的旧国务院大楼不断地进进出出,看上去有点“好冲动”。谣言四起。

和平即将来临。外面聚集了一大群人,期待着随时发布消息。

但是星期天过去了,却没有日本人方面的消息。13  日星期一也是这样。  杜鲁门向部下吐露他已命令马歇尔将军恢复  B—29  空袭。这天晚些时候,查

利?罗斯告诉记者,工作人员将继续值班到半夜。

次日上午仍然是等待。“这一天像以前几天一样开始了??记者和新闻  通讯员们挤满了记者室和大厅。经过数小时的紧张等待和不知道将会发生什

么情况,有些人已是疲惫不堪了。”埃本?艾尔斯写道。外面的人明显地按  钟点越聚越多。在宾夕法尼亚大街对面的拉斐特广场上聚集了成千上万的

人,其中大多数是身穿夏天制服的男女军人。

日本的答复于  8  月  14  日星期二下午  4  点  5  分送到总统那里,日本投降了。

6  点  10  分,瑞士驻华盛顿的代办来到国务院,向贝尔纳斯国务卿转交了日本  的照会。贝尔纳斯当即将它带到白宫。

(照会文本本应早  10  分钟送到,但是由于  16  岁的投递员托马斯?E?琼  斯在从美国无线电公司在康涅狄格大街的办事处得到此件并往瑞士公使馆递

送的途中,在康涅狄格大街曾被警察拦住,请他作出  U  形转弯,因而耽搁了  时间。)

就在将近下午  7  点时,记者们挤进了杜鲁门的办公室等待发布新闻。杜  鲁门站在他的办公桌后面。坐在他旁边的,或者站在他身后的有贝尔纳斯、

李海、贝丝和大部分内阁成员以及独立城《考察家报》的休?金特里。金特  里碰巧在城里,接受了贝丝请他喝午茶的邀请。杜鲁门告诉贝丝不要走远,

因为她“可能收听到一则新闻报道”(她记得“他刚要去游泳。而我想,如  果他能松弛一下去游个泳岂不是很好吗!”)。

由于夏时制,外面光线仍然很亮。拉斐特广场上聚集了至少一万人,他  们只受到沿着宾夕法尼亚大街的一排人数不多的警察屏障和宪兵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