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兵器知识库 > 第46章

第46章



所以,一般水

面舰艇舰壳声纳基阵布置在舰艏下部的球鼻形声纳导流罩内,通称为球鼻艏声纳。

有的也布置在舰艏向后约1/3 舰体长度处,有的还布置在舰底龙骨处,甚至有的

还采用伸缩式布置,使用时伸出,不用时缩回。

▲美国PM52声纳换能器阵潜艇上的艇壳式声纳基阵一般都布置在耐压艇体与

非耐压艇体之间,大的圆柱形基阵或球形基阵一般安装在艇艏下部或中部,小一

些的基阵则可安装在指挥台围壳内。被动测距声纳一般要求三点式测距,工作时

必须三台基阵同时工作才行,所以它的平面形基阵(板阵)只能布置在艇体两舷

或沿上甲板布置。一般常规潜艇装5 ~6 部声纳,弹道导弹核潜艇装10部声纳,

反潜用攻击型核潜艇则装有15部声纳。一部球形被动式声纳基阵可重达70多吨,

直径为4.5 米,在艇艄占用面积达70多立方米,比一间屋子的空间还要大,此外,

还要在潜艇内部装20余部与之配套的电子机柜。

▲核潜艇的声纳设备布置拖曳式声纳是一种游离于舰艇而由之拖曳的声纳探

测设备,通常分两种形式,即水听器沿拖缆排列的拖曳线列阵声纳,以及把类似

于舰壳声纳基阵装在导流罩内由舰艇拖曳的拖体阵声纳。这些基阵一般安装在舰

艇尾部,使用时可通过卷扬装置将其拖放在舰尾数十、乃至数百米距离上进行水

下探测。目前较为先进的是拖曳线列阵声纳,水面舰艇和潜艇都可装载。

声纳是唯一的探潜设备吗?

声纳是广泛装备于海军水面舰艇、潜艇和飞机的一种重要的探潜设备,但并

不是唯一的探潜设备,除声纳外,近年来还发展了许多种光电和电磁探

----------------------- 页面122-----------------------

测装备。

声纳是一种利用声波进行水中探测的设备,所以受水文条件、目标变化及声

波传播的影响较大,例如,在同一海区同一深度内进行探潜作业,冬天探测效果

就很好,到了夏天探测效果就明显下降,有时根本无法找到目标;再加上温度跃

变层等水文条件的不断变化,使声纳难以进行恒定的探测和工作。另外,受风浪、

水深、海底地质的影响也很大,目标及本舰运动速度、目标体积与质量等也会影

响声纳的探测效能,为了进一步提高反潜探测能力,除继续改进和提高声纳的探

测能力外,还发展了一系列非声探潜设备。

这些非声探潜设备主要有雷达、磁探仪、红外探测仪、废气探测仪等。

现代潜艇中,除美、苏、英、法拥有一定数量的核动力潜艇外,绝大多数仍

是用柴油机和电动机推进的常规动力潜艇。这种潜艇有两大难以克服的弱点:一

是每隔一两夭就必须浮上水面进行充电,二是在水面充电状态或航行状态时,柴

油机工作必须排放一氧化碳气体。利用这两大弱点,近年来发展了两种探潜设备

:一种是反潜雷达。由于雷达是靠电磁波工作的,所以只能探测水面航行或通气

管状态航行的常规潜艇,有时也能根据潜艇发射的无线电信号进行快速定位。新

型探潜雷达可以发现50海里以外处于水面航行状态的潜艇,也可以发现10海里以

外通气管深度航行的潜艇。另一种是废气探测仪。常规动力潜艇在通气管状态和

水面状态航行时,由于柴油机工作,所以往往排出一氧化碳等未完全燃烧的废气。

反潜飞机可以利用废气探侧仪在450 米高度以5 次每秒的速率进行取样分析,以

确定潜艇的航向及方位。

核潜艇由于具有几个月不上浮,可连续进行水下潜航的特点,所以利用上述

方法很难探测,为此,发展了磁探仪、红外探测仪等探潜设备。大地是一个永恒

的磁场,无论常规潜艇还是核潜艇,只要在水下移动,就肯定会引起磁场的变化,

因此,用磁探仪在不同水域中探测这种变化,就会确定潜艇的所在。磁探仪一般

装在反潜飞机的尾部,使用时可通过吊杆伸长6 米,使之浸入水中进行探测,作

用距离可达900 ~1000米,红外探测仪是通过测量潜艇在水下航行时所产生的磁

量热辐射和热尾流,来确定其航行及方位的。

一般潜艇航行时,可使周围的海水温度升高千分之五以上,由于热量在海水

中散发很慢,往往可以持续5 ~7 分钟,所以具有较高灵敏度的红外探测仪(可

以探测千分之一度的温度变化)可以发现水中潜航的潜艇。

此外,近年来还发展了微光电视、蓝绿激光和无线电高度表等新型探潜设备,

装在海洋监视卫星上的无线电高度表,可以探测因潜艇在水中潜航而引起海平面

的微量隆起等变化,并据此发现和跟踪潜艇。

▲法国磁探仪作用距离可达2 公里

美国是怎样进行全球战略指挥、控制和通信的?

3 CI(指挥、控制、通信与情报)系统是国家军事力量的神经中枢,是快3

3 速反应、形成作战能力的关键。战略CI系统是CI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确保国家最高军事指挥当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实时传达到作战部队,并确保

战略武器指挥员能对所属部队进行灵敏有效的组织指挥,美国战3 略CI系统是60

年代建成,并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的一个全球军事指挥控制系统,它由40多个指

挥中心,10多个探测预警系统和40多个通信系统组成。

----------------------- 页面123-----------------------

该系统可以满足国家指挥当局战时的指挥需求,总统利用其指挥线逐级向第

一线作战部队下达命令,最快只需3 ~6 分钟;若越级向核部队下达命令,则3

仅需1 ~3 分钟。整个战略CI系统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探测预警系统、指挥中

心和通信系统。

探测预警系统主要负责提供敌方弹道导弹和战略轰炸机来袭的预先警报,以

采取必要的防御或反击措施。该系统主要有地面雷达、预警卫星和预警飞机组成。

地面雷达预警主要使用超视距后向散射雷达、大型相控阵雷达和环形目标搜索雷

达;卫星预警主要使用防务支援计划卫星及“导航星”卫星所携带的核探测系统

;飞机预警主要使用E-3A、B 、c 机载预警与控制系统。

指挥中心是战略C3 Ⅰ的核心机关,它主要分国家级和军种级两大层次。

国家级军事指挥系统设有3 个指挥中心,即国家军事指挥中心、备用国家军

事指挥中心和国家紧急空中指挥所。国家军事指挥中心设在国防部五角大楼内,

占地面积近7000平方米,设有处理和显示各战区情报的态势显示室、国家最高指

挥当局高级指挥人员实施战时指挥的紧急会议室、沟通全球通信联络的通信中心

及处理、存储、显示各种情报信息的技术室等。

为防止核战争条件下五角大楼的指挥中心被毁,另设有建于地下工程内的备

用国家军事指挥中心和载于E-4A、B 大型喷气式飞机之上的国家紧急空中指挥所。

这两种备用指挥部在必要时均可执行与国家军事指挥中心相同的任务。美军战备

共分五级,一级为临战状态,二级为按预定部署展开兵力,三级为部队转入机动

待命状态,四级为加强情报和保密措施,五级为正常状态。国家军事指挥中心负

责五级至三级战备的指挥,处于二级或一级战备时,E-4A、B 飞机升空,国家紧

急空中指挥所取代其它指挥中心实施空中机动指挥。

军种级指挥中心较好的是战略空军司令部的地下指挥所和空中指挥所。

地下指挥所是一座设于地下14米深的三层建筑物,内设信息搜集、处理、存

储、通信及显示设备,负责战时对战略空军所属战略导弹部队、战略轰炸机部队

和战略加油机部队实施指挥和控制。空中指挥所是备用指挥所,主要由EC-I35飞

机担任。

通信系统是沟通全球军事指挥控制系统的神经网络系统,它主要由国防通信

系统、国防卫星通信系统、最低限度紧急通信网、空军卫星通信系统、海军舰队

卫星通信系统、甚低频陆基电台广播网、“塔卡莫”机载对潜甚低频中继通信系

统、极低频对潜通信系统和战略、战术中继卫星等组成。

▲美国车家紧急空中指挥所通信接口示意图

美国海军是怎样进行作战指挥与控制的?

美国海军是一支全球性远洋海军,其海军舰队部署于世界各大洋,因而海军

的指挥、控制和通信系统相当复杂。是一个战略与战术相结合的网络系统。一般

来讲,美国海军具有自成体系的指挥、控制和通信系统,它主要分四个级别,即

舰队指挥中心、战术旗舰指挥中心、海军战术数据系统和舰艇战斗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