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罗伯茨当然感兴趣,可是他要求“现成的BASIC”。再通话时,他请盖茨和艾伦去演示他们的BASIC语言,盖茨斩钉截铁地答复:“三星期之内,一定送到阿尔伯克基!”其实,盖茨他们的BASIC语言,此时还是空中楼阁。

交货的时间一天天逼近了。盖茨和艾伦日夜奋战。深夜他们几乎是在半睡眠状态下编程。有一次,盖茨打盹,头撞在键盘上,他醒后看一眼屏幕,紧接着就在键盘上输入数据。艾伦认为,盖茨一定有在梦中编程的本领。

就在艾伦乘飞机去交货的前夜,工作还没有最后完成。到凌晨一点,盖茨让艾伦去睡觉。第二天早上,他把录有BASIC语言的纸带交给艾伦。盖茨此刻心中没有把握,他说:“谁知道行不行,愿上帝保佑我们交好运。”

艾伦坚信盖茨的能力。不过,飞机在阿尔伯克基降落前半小时,艾伦突然发现还缺一个装入程序,赶紧抓过几张废纸写程序,飞机着陆时,程序刚好写完。

当艾伦用颤动的手把BASIC程序装入电脑时,他和在场的所有人员都屏住了呼吸。成功了!成功了!BASIC语言运行成功!如果说在此之前,计算机还是死的,那么此后BASIC却让它动了起来,活了起来。于是罗伯茨邀请保罗到自己的公司工作,而盖茨还继续上学。但是盖茨开始仔细思考自己的道路了。学习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还是去工作,从事自己最热爱的计算机?最终他痛下决心,决定退学。在当时,这引起了轩然大波,父母都是当地的名人,哈佛又是名校,前途可以想见是灿烂的,可是盖茨却选择做计算机——当时没有多少人了解的东西,可是盖茨是固执的,最终在念完了哈佛的二年级课程后,盖茨退学了。充满挑战和冒险的未来在等待着他。

1975年,经过不懈的努力,盖茨和保罗终于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这时他们已经今非昔比了,首先他们拥有了自己的技术,就是BASIC,其次他们拥有了实力和经验,盖茨将公司命名为微软,就是微型计算机和软件公司的缩写。其后不久,著名的通用电气公司也决定使用BASIC,微软从此名声大噪。

第247节:比尔·盖茨(3)

康丽

帝国成长之路

1980年,对于微软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一年。8月的一天,比尔·盖茨接到一位神秘客人的电话,要他安排会晤。比尔·盖茨打算把会晤时间定在下周,对方却急不可耐地说:他们的人将在两小时以后飞来。

这个神秘来宾就是IBM的代表,他们需要一种计算机软件,在和盖茨交谈了5分钟后,IBM的人认为这是与他们打交道的最出色的人物之一,但微软的技术并不是他们最需要的,列入IBM考虑范围的还有另一家公司,但是这家公司的态度却极为冷淡,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盖茨的热情。于是IBM开始着重考虑微软。当盖茨带着报告前去IBM的路上,他的心情是复杂而紧张的,他也害怕这场堪称二十世纪最大的交易失之交臂,而这次机会将会是微软的一次重大转折。

面对IBM的种种刁难,盖茨用敏捷的反应、幽默的口才说服了难缠的对手,赢得了这个合同。接下来的日子里,所有的人都为这件事奔走忙碌,微软上上下下都动员起来,IBM公司对质量要求极高,规矩也太多。就拿保密工作来说,几乎让比尔·盖茨他们受不了。盖茨和同事们关在西雅图国家银行大厦十八层的一间小房子里开发软件,IBM仍不放心,又送来专用保密锁,还要求整天不许开门。小房间没有窗户和通风设备,室内温度高达38℃。这样的条件下为IBM干活,恐怕是比尔·盖茨他们从未享受的“高规格待遇”。并且任务重,时间又那么短,那么多双眼睛和竞争的对手都在等着看他们的好戏,可是这种关键时刻对于盖茨而言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他接下来的任务又有哪个是轻松的?他天生就是擅长处理这种紧要事件的人,同样是在最后期限内,比尔和他的同事们完成了IBM交给的任务,打赢了这场硬仗。

1981年8月12日,IBM公司向全世界宣布80年代电脑界最大的一项新闻:新一代个人电脑IBM PC问世,在这场合作之中,IBM和微软是“双赢”的结果,在IBM个人电脑大卖的同时,随着IBM PC机一起销售的PC-DOS(MS-DOS)及一系列微软公司的软件,也迅速进入一个无限广阔的大市场。并且,随着兼容机的发展,微软软件不仅仅应用在IBM的电脑上,还广泛应用在了各种兼容机上,可以说,微软软件像一阵旋风,刮遍了美国乃至整个世界。

1984年,是比尔·盖茨和微软公司丰收的一年。除了MS~DOS(这时已推出V3.1版)这镇山之宝外,还有Pascal、C、Word、GW~BASIC等一大批软件畅销。公司的营业额超过一亿美元,登上头号软件公司的交椅。更引人注目的是,这年4月,比尔·盖茨上了《时代》杂志封面,此刻,他离而立之年还有两年呢。英姿风发的比尔·盖茨,正向更高目标迈进。

世界首富的诞生

比起其他的行业,计算机行业的竞争更加残酷和激烈。比尔和微软面对的是更新的挑战。1983年11月,比尔·盖茨宣布一种新的技术软件——Windows问世,并断言一年后它将在90%的采用MS~DOS的PC机上运行。可是,一年过去了,Windows很受冷落。不少用户抱怨原始版的Windows软件常常不能运行。而且,用户对其意义也不甚了了,认为它不过是DOS内核外的一个应用程序而已。微软继续努力,而年后推出Windows 1.03版,再过了两年推出Windows2.0版,可惜都反映平平。除了盖茨,谁都没有想到,在以后的岁月里,Windows成为了全球计算机行业最流行、最被广泛应用的技术。

1990年5月,转机出现了,Windows3.0在卧薪尝胆七年之后,终于隆重推出。微软公司不惜血本,Windows3.0推出的当天,宣传费就花了300万美元,而这还仅是上千万美元促销费的开始。为Windows3.0版花费的巨额促销费是值得的。这个成熟的窗口软件,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它的问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个人电脑领域内又一轮革命开始。在Windows3.0的发布会上,历尽千辛万苦的比尔·盖茨并没有大吹大擂,他只是平静地介绍了3.0版的目标:为用户提供图形化的、易于

使用的界面。但是,这已经足够了。Windows3.0版恰恰是由于其“图形化”和“易于使用”的特点,而受到千百万用户无比热烈的欢迎。Windows3.0的问世,把比尔·盖茨和微软公司推向成功的巅峰。微软的股票节节上升,终于,盖茨成为了全球闻名的“软件大王”。

盖茨的成功不仅仅是他的聪明才智,他为计算机业带来的种种重大技术变化。因为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仅仅靠技术是不行的,还要有商业管理。盖茨的管理方法是独特的,从自己的切身经历出发,他深深明白,充分挖掘出个人的兴趣是多么重要,这样迸发出的热情是不可估量的,所以他千方百计要他的员工们保持对工作的高度热情和创造力,为了做到这一点,从员工的待遇到办公环境他都考虑的周到备至。微软员工工资不是最高的,但公司对员工进行股票分配,员工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同时,微软的工作环境也是宽松自由的,面对重大问题,公司总是信任年轻人,放手让他们去干。这些年轻人和总裁一起讨论,该拼命的时候就拼命,该玩耍的时候就玩耍。他们可以直呼盖茨的名字,更让他们佩服的是,盖茨不仅可以记住每个程序员的名字和长相,还记得每个人的分机号码,甚至车牌号。在盖茨的带领之下,整个微软是一个作战的整体,是一个亲密无间的团队。

31岁成为世界最年轻的百万富翁,40岁被著名金融杂志“福布斯”评为全球首富。盖茨是全球的一个奇迹,是计算机行业的奇迹。是科技成就了他,而他,也用自己的技术和智慧给了世界不断的惊喜和改变。尤其在全球“电脑化”的今天,当我们使用“Windows”技术的同时,我们应该感谢比尔——这个看似貌不惊人的文弱书生。

成功秘诀

拥有两种才能的天才,一是科学研究才能,一是企业经营才能。

“掌握契机,顺势改变”的机敏。

第248节:日本首富(1)

康丽

日本首富——孙正义

财富档案

日本首富,著名的互联网风险投资公司“软件银行”的创立者,公司的资产约300亿美元,个人的身价约为40亿美元,日本传媒称之为“带动日本走出网络的黑暗时代”,美

国《商业周刊》在评定1999年度全球25名“管理精英”中,孙正义名列榜首,《福布斯》杂志称他为“日本最热门企业家”。

企业类型

计算机业。

成长记录

所谓“时势造英雄”,当人们还不知道计算机是什么的时候,人们的嘴里谈论的是摩根、洛克菲勒、李嘉诚,但自从有了计算机、互联网,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了比尔·盖茨、杨致远、艾利森,在这场迅捷而又掀起了狂风暴雨的运动中,或许人们会问,谁是互联网时代最大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