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地看两边都有道理,也各有偏见。
你问我对大陆女性的看法?你要我说真话还是说假话?说真话?那好,我就谈一点。我是过来人。台湾也有过这样一个阶段,因为穷,因为地位低下,女人们也拼命捞洋人。后来台湾经济起飞,人们富裕起来,而大多数人家都有在美国的亲属,移民美国或到美国读书都不是难事。到美国来旅游简直司空见惯。渐渐的,台湾女性并不觉得老美男人有什么特别的吸引力。可是大陆情况不一样,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开始只能有极少数的亲属移民和留学生来美,而且难度很大。后来越来越开放,形形色色的人士利用各种手段纷纷而来,其中相当的比例是女性。她们来了以后,没有经济基础,没有很多已站住脚的亲友,没有永久居留的身份。因此现实物质的诉求至关重要。我听一些大陆女朋友说,由于“文革”等社会政治原因,婚姻经常是不美满的。此外,不少人没有经历过浪漫性爱的阶段,长期性压抑,产生了生活态度方面的反弹。这种反弹有时表现变态,很极端。
台湾女人与大陆女人的一个明显区别是,前者有财产的法律观念,而后者只有“钱”的概念。例如纪然冰一案,对台湾女人来说,男人在外面花一花、玩一玩女人,并没有什么,哪一个男人不玩女人?有时,当太太的在一起聊天,总得给丈夫一点面子、一点松动吧,要不然自己的男人同其他男人一起出差,什么都不敢沾,会被笑话。但男人若要动感情,涉及财产的继承,那就不是闹着玩的了。
很多大陆女性由于过去的各种限制,到了一个新大陆,就会花了眼,急功近利,有时不择手段。很多行为很短视,是对自己不负责的。我经常听说“大陆妹”,对不起用了这么一个带点贬义的词,沾满了美国的夜总会、按摩院,甚至地下妓院。我知道,不少大陆来的歌星、影星、芭蕾舞明星,很廉价地出卖自己。这里的台湾男人经常开玩笑,自己搞了多少个大陆妹。你到处可以看到,有不少大陆妹同老美混在一起,好像挺满足的样子,也不知是否真的快乐。
大陆女性中的能人很多,高档次的人也很多,有时让台湾女性嫉妒或某种心理的不平衡。不过对我来讲,大家都是中国人,怎么对自己发展有利就怎么发展。我倒是希望大陆女性少走一点不必要的弯路。
克瑞斯婷娜(美国大学社会学副教授,38岁)
我对跨族裔通婚有一些研究,主要是白人与黑人之间的通婚问题,而对白人与华人之间的通婚没有很深的了解,至于你提到的美国白人与来自中国大陆人士的通婚问题就知道得更少了。美国学术界对美国人与日本人、菲律宾人、越南人之间通婚的研究比较多,因为二次世界大战后,前两个国家都是美军的基地,而越南则是越战的缘故。
总体来说,在通婚态度上,很多美国白人对亚裔比非洲裔更要容忍一些,当然还可以说是出于某种偏见。原因很多,依我看下列几点比较主要:(1)从智力上看,亚裔比较聪明;(2)从价值上看,亚裔比较重视家庭和教育;(3)从事业上看,亚裔比较努力;(4)从肤色上看,黄种人处于中间缓冲带,与白种人的反差不是特别明显,其后代并非改变很大。
当然在亚裔中,中国人的历史文化悠久,人口占全球1/5,在目前社会转型也非常明显,经济发展飞速。可以说,中国人是亚裔人的主要代表。在美国,除了非洲裔和拉丁裔之外,作为亚裔代表的华人保留了自己较为完整的文化。不仅在纽约、洛杉矶、旧金山、芝加哥、休斯顿这样的大都市,甚至几乎所有中大型城市都形成了华人自己的聚居地,有的已形成了中国城,有的开始有中国城的雏形。不少地方的中国城甚至打破了传统的格局,有了现代化的架式。在科技界和大学校园里,华人也在众少数族裔中占有重要的比例,甚至第一。
中美有关专业人士的看法(2)new
最近15年来,来自中国大陆的新移民和各种新访客恐怕在外国人的总数中也名列前茅。此外,世界各地的华人也都往美国移民,像越南、韩国、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华人,或是因为政治原因,或是因为社会动乱。普通美国人会有这种的感觉,啊!中国人怎么越来越多了。(大笑)
华人多,美国白人同华人的接触也越来越多,这种接触当然包括婚姻与性爱。目前没有确切的数字统计,因为美国政府的统计都是笼统以亚裔为一类。
二次世界大战后,相当数量的美国男人因经济或婚姻失败等原因而喜欢到菲律宾“邮购新娘”,这种趋势也开始转向中国大陆,连我本人也收集到几个实例。
詹尼佛(美国家庭法律师,41岁)
我办过一个案子。一位大陆女士同一个美国男士结婚,不久,她就受到性虐待,还经常被殴打。她不敢到法庭,也不敢办离婚,因为她的绿卡没有办下来。如果诉诸法律或离婚,她就会失去身份。其实,她不懂美国的法律。美国通过了一个法规,如果配偶一方在等待绿卡期间,因性虐待和家庭暴力等而离婚,办理绿卡不受影响。一般来说,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大陆新移民都很怕打官司,而且不太积极争取自己的权益。不少情况是自己有某种短处或某种把柄被人拿在手中,因而说话和办事都不硬气。由于各种原因,中国人大都法律观念不是很强。
鲁斯先生(美国心理学家,53岁)
我想谈一下中美跨族通婚的心理动机问题。中美通婚有很多原因,像政治、经济和社会变动等,但到每一个人,又会有不同的具体的原因。
在我看来,有以下五点:(1)新奇感和神秘感;(2)对本文化和本族异性的某种否定;(3)某种特定利益的驱动;(4)某种偏见信息的引导;(5)博爱精神的浪漫化。
从通婚的后果看,有成功的,也有相当数量是负面的。当上述的新鲜感和神秘感逐渐消失,同时逐渐发现对方的弱点,觉得并非像自己原来的想象,甚至有受骗上当的后悔。
严博士(亚裔文化研究员,46岁)
我对一个研究题目很感兴趣,这就是少数族裔尤其是亚裔的妇女问题。就连美国白人妇女的地位也就是在最近几十年中才真正开始提高。说心里话,我们华人的地位是沾了黑人民权运动的光,而华人妇女也是沾了美国妇女运动和黑人民权运动的光,因为华人参政感不强,只是靠侥幸搭一点便车。现在,港台和大陆的新移民越来越多,本来应该有更大的政治诉求,但派别门户之见太甚,加上意识形态的影响,互相牵制,反而力量涣散,很难有很大的作为。
华人新移民中的妇女当然占一半以上,现在直接从大陆来的女性就占了相当的比例,但我们没有确实的统计资料。你说的婚姻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甚至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由于新移民的经济状况以及其他社会状况发生剧烈变化,婚姻自然面临新的挑战,家庭发生新的分化改组是很平常的事。很显然,大陆来的新移民比港台和其他地区来的移民所面临的困惑要多。
你说的中美通婚问题,在我看来,是变得越来越明显和突出。但目前进行研究的一个困难是,很不容易提取出原始数据,进行量化的研究。我曾尝试过,的确很难得到被调查者的配合。到目前为止,似乎只能作某些定性研究,或者作一些个案的研究,但到底有多大普遍意义,我估计不出。说心里话,在华人中做任何研究都相当困难,主要要靠人情关系。一般来说,华人不习惯被当作研究对象,即便对华人本身长远有利的事情,也懒得费精力、费时间来应付你(笑),很少有事能让他们有共同参与感。我经常宁可宽泛一点研究亚裔,而不是单纯的华裔。华人内部纷争太多,什么都不能形成相对的统一。不像日本人、韩国人那么有团队精神。
我给你说两个小例子:多年前,纽约市政府拨款整修中国城,因为它又破又脏又乱,但条件是街上的店面必须停业半年。当时,几乎没有一个华人买卖愿意停业,尽管他们也知道整修以后,买卖会更好。结果政府无奈,便把钱拨给了其他少数族裔的社区。还有一件事是,某中国城有一所公立小学决定以某名人命名,虽然其华人学生家长占95%以上,最后投票还是以美国人名命名,因为以中国人名命名在华人中间争吵太多。
雪野(中国大陆新移民,女作家,女权运动研究者,41岁)
你问到我在报纸上发表的那篇文章《中国现代女性在何处》吗?是的,它引起了争论。美国的女权运动和性解放在东方并不是奇谈怪论,甚至有了时髦风靡之势。性行为的不保守或打破旧有的伦理是现代人的标志。然而仔细剖开一看,西方和东方女性的“先锋”行为根本不同。西方女性是建立在独立人格的基础上解放自己,是解放自我的人性;东方女性是建立在金钱和权势的基础上解放自己,是解放自己的性和某些旧伦理,但根本没有解放自己和自己的人格和人性。
从根本意义上,这种东方式的“解放”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解放,即不是人文精神大发扬的解放。或许具有人文和自由精神的中国人,特别是这类女性不同意这种定论,其实大可不必气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