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暗杀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暗杀

第53章

书籍名:《暗杀》    作者:陈建波


那些宪兵队所分三班,巡逻与值守万字会两不误。要想打破这个规律,只有一个法子,同时在城内引发事件,令他首尾不能相顾,将手中有限的兵力再度分散开来,就有了漏空的机会。俩人计划一番,决定预先设下三处埋伏,诱使本田上钩。这三处埋伏一路在万字会、一路在西山白云观、一路在大埔码头。时间则选定在天黑之后晚上8时许。那时,正是本田巡逻到天禄街中段之时。通过层层设套,将本田基本上剥离出来,制造出一个杀掉他的机会。

这厢里是密谋而动。而被算计的本田对此一无所知,照旧骑着马儿四处巡查。虽然有点困乏,但仍然勉力而为。繁昌、繁盛兄弟俩的炭店和益丰粮行相距不算远,都在天禄街头。是本田每天几次关顾的目标。望着这两家店铺,一家门可罗雀,一家却门庭若市的情景,本田心中自然有数。这兄弟二人,一个是真做生意,一个是挂羊头卖狗肉,掩人耳目罢了。

第十章(1)

(一)

可惜,他的这个判断只对了一半。那个生意兴隆的益丰粮行,同样是一层厚实的伪装。

繁盛这几天也忙得够呛。那夜围剿战后,李明善所部突围后向苏皖交界处撤退,将他空悬在海陵城内。说是有新的联络人出现,结果莫名其妙地由自己的兄弟来接手了。他心中疑惑至极,反过来考虑那封密电码的可靠程度。按理说,那个载于杂志后面的密码本,是当初他离开上海,由重庆特派员亲手交给他的。只有局本部最高层才能掌握它,可信程度毋庸置疑。至于年内先后被76号破获的上海区组织,虽有多名高级干部被捕,但他们和自己并不在一条线上,互相并不熟悉。所以,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密码泄密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但是,繁盛仍然对于弟弟繁茂的出现充满了担忧和犹豫。他的潜意识内,不愿意和弟弟有工作上的相关联系,索性避而不见,静观往后的变化。

其实,繁茂受李掌柜之托,向二哥发出了联络暗号后,并没有更多的内情了解。以至于繁盛确切的身份也只存于自己的猜测中。既然他对自己所发出的信号无动于衷,甚至可以作出事不关己的姿态来,也就暂时放在一边不去再惹他。李掌柜那里似乎对此事也持着就此打住的意思,至今也没有提出后续的要求来。

这样的联络,大约是情报工作中颇为荒唐的,用意不明,含糊不清,却半途而废。

王小姐步履轻盈地从后院圆门走进来,见繁盛出神,便将双手柔缓地按在他的双肩上,悄声说:“又想老婆了吧?许小姐这会儿在安徽深山里,会不会正想你呢?”

繁盛嗤地一声笑,说:“她当然会想我,都等着我了结这儿的生意,去那边和他们汇合呢。”

王小姐刮了一下他的鼻子,笑道:“做梦,这边事情做完了,我估计上面会让我们回重庆修整的,至少半年不会再劳烦我们了。那时候的周二少爷,可是日伪们眼中钉、肉中刺,不拔除不足以弥补遗憾了。”

繁盛叹了口气,说:“还不知道形势会怎样发展呢。我自觉困在这个小城里,神经绷得太紧。眼瞅着老李他们浴血奋战,帮不上忙,真是难受。”

王小姐纠正道:“老李他们可是为了策应你,才受命过江来的。只要你这个根子在,其他方面的损失,在戴老板眼睛里,大约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我看,老李他们不久便会杀回来。三战区那边要人有人,要枪有枪。还怕恢复不了元气?”

繁盛听她这样说,原本晦暗的心情不觉舒展了许多,他走出屋子,在院中仰望清澈蓝天和西边五彩斑斓的云霞,深深地呼吸了一下,说:“我回家去一趟,看看家里人。好些天没见着他们了,怪想的。”

繁盛回到宅子里,从老大的院门前走过。视线余光瞥见嫂子玉茹挺着隆出形状来的肚子在院中散步,不觉好奇,驻足探头问了声好。玉茹见是他,笑笑招手示意他进来。繁盛进了院子,心中却有点不好意思,大概没有亲历过女人怀孕的样子,讪讪地问:“嫂子,几个月啦?”

玉茹脸上泛起些红晕,说:“五个多月了。老太太可是原先以为你们这一房先有子嗣的,不曾想许家小姐先行离开了海陵,举家迁往安徽了。她来信了没有?”

繁盛笑道:“刚去没多久,怎么会有信来呢。”

这时候,院外有个熟悉的嗓音插话道:“到了外面,落脚就应该来信报平安的。一定会有信来。”

俩人朝院门口望去,繁茂提着帆布袋进来,说:“可怜,夫妻二人新婚燕尔便各奔东西,远隔千里。这作孽的世道啊!”

繁盛和玉茹见是他,各自心中感觉不同,但都漾起了满面的笑容。

繁盛抢先一步,告辞说:“你陪大嫂聊聊,我去后宅老太太那里坐坐。”

繁茂和玉茹没料到他这样说走就走,不约而同地愣了愣,目送他出院去了。脚步声在幽长的甬道中踢踢踏踏作响。

第十章(2)

院内俩人相视而笑。男人一脸的笑容里蕴含着满足感。女人的笑容里却流露出一丝哀怨来。她伸手抚了抚他被风吹乱的发梢,说:“你也不怎么来看我了。他不常回来,我一个人孤单得很。”

繁茂的笑容渐渐收拢,说:“照顾好肚子里的孩子。我正猜呢,会是个男孩吗?”

“你猜猜,你喜欢男孩还是女孩?”玉茹出了个问题。

繁茂抓抓头皮,说:“我讲不好。现在吗,当然是想你能生个男孩。但是倘若生个女孩的话,我也不失望。一样的喜欢。”

玉茹一笑,说:“滑头,尽哄我开心。我不理你了。”

他们这边悄声谈笑之际,繁盛来到后宅。周太太在侧厅佛龛前供上一炷香,默默地祈祷几句,行礼完毕走出屋来。一见多时不见的二儿子来了,显得比较高兴,一边招呼一边让如云拿出碟新做的小巧果饼来让他尝尝。繁盛自幼吃惯了的,拿起来吃了两个,连声赞好。

周太太顺便问起离开海陵多日的儿媳许怡的情况来。繁盛说还没消息,看样子一定到了安徽,但那里属于国统区,两边的信函联系不是太方便的,纵使有消息也得再等上几天。

周太太悠悠叹息,说:“我原本指望你这房生下个一男半女来,承继香火,稳住你的心。不想事出意外,逼得人家远走高飞了。你这边忙完了生意,还得去寻她。这姑娘不错,又门当户对。不过,咱们周家后嗣之事,有了玉茹,我却不担心了。她……”

话说一半,老太太省悟似地刹住了下面的话,又仔细看了看繁盛的面容神情,转而打了个哈欠,说:“你三弟回来没有啊?”

繁盛说:“他回来了。正在前院陪着嫂子呢。待会儿晚饭时,您就见着他了。”

但到了晚宴的饭桌上,周太太似乎又对这个幼子视若无睹了。她的心思全放在儿媳玉茹的肚子上,呵呵笑得合不拢嘴,特意让她挨着自己坐,埋怨大儿子不知好歹,该回来陪陪老婆。

玉茹笑道:“妈,您就别怪他了。您这会儿念叨着他,等他真的回来了又看着堵心,何苦来呢?”

周太太对儿媳的话不以为意,若在平时,早已板起面孔来教训几句了。不过,按风俗,这些日子玉茹该回娘家将养待产。可是,白家现今不住城里,离着海陵还有十几好里的路。外面战事一触即发,路途上不安全,还不如在自家宅子养着好。所以繁昌不回来,也有这么一桩好处。周太太是过来人,自然心知肚明。眼见大儿子如此声名狼藉,也就索性不去问他,蒙起耳朵来过日子,只想着要把这个意料之外的小生命冉冉降临。至于猜测中这孩子究竟是哪个儿子的种,根本不愿再去想。

繁盛和繁茂见母亲只顾着去关照玉茹腹中的胎儿,不和自己多说话,也落得耳根清净,互相使着眼色,填饱肚子先行离去。但刚走两步,便被周太太叫住,问起件事来。原来,她前些天去光孝寺上香时,听和尚们顺便提起,周家某个少爷如今在北山寺内清乡公署当差。她当时记在心里,无暇多问,但疑心着是繁盛。又有好些天不见他。这会儿陡然想起,自然是要查问的。

繁盛知道掩盖不住,只得轻描淡写地招认了,说是在公署里做财务,一非官二非吏,只是个会计而已。繁茂见他尴尬,也就帮腔说那地方是处临时设立的文职衙门,大约过了清乡就会撤销了。二哥在那里混些薪水,无可厚非。繁盛听弟弟如此为自己开脱,侧眼望望他,露出笑容来,说:“我只在那里领份干薪,大多数时间都在忙粮行的生意呢。趁着清乡之际,去乡下多订些粮油来,好好发上一笔,然后开溜去见老婆,腰包里有了钱,可不怕什么了。”

周太太鼻腔里轻哼一声,不再理会这兄弟二人。

繁茂拽拽二哥的衣角,两人鱼贯而出。在狭长的巷道里,这兄弟俩都沉默不语,全然没有了方才的欢腾劲头。到繁茂的门口,他在前面收住脚,扭头瞧瞧身后的繁盛,稍有点尴尬地问:“进来坐坐?”

第十章(3)

繁盛心中虽然有点儿障碍,但却不好回绝,点点头随他进去了。

繁茂的屋子里一如既往的干净,又多了些书在床头,显示出主人好学的特点。繁盛好奇,坐下来翻了翻,居然有一本《论持久战》的小册子,不由吃惊,问这书是从哪里弄来的?

繁茂轻松地笑笑,说:“以前的一个同事丢在宿舍床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