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宋末商贾(第一部)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宋末商贾(第一部)

第351章

书籍名:《宋末商贾(第一部)》    作者:海红鲸


我做出这些火铳来,本是用来自卫防身的,是为了保护我和我的亲人朋友生命财产。既然诸位大人对这火铳有兴趣,我就满足大人的要求。但我希望各位替我保守这事的秘密,我实在不想有任何麻烦。”

孟珙拍着胸膛说:“林公子你放心,我们决不会同别人说的。这是有关我大宋国运的大事,只怕保密不严,哪里还会到处乱说!何况我还想和林公子交个朋友,希望得到林公子的帮助呢。”

厅内的人也都表态决不外传,叫林强云放心。

几个人又闲聊了一阵,大家看杜杲和孟珙一付心不在焉的样子,知道他们心中挂念林强云火铳的事,便早早散了。

临分手之前,孟珙和杜杲不放心第二天试枪的事,一再轮番交代林强云,叫明天他一定不要失约。直到林强云赌咒发誓地保证决不爽约,方才心事重重地走了。

林强云心中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心想:“但愿这两位大人今天晚上能睡得着觉,不过估计他们要想睡得好是很难的了。”

次日是腊月二十四日,阴,平静无风。天气不好,但也还不算太坏,不出太阳无风无雨,虽然不能让衣衫单薄的人得到些阳光的温暖,却也方便穷人们外出,寻找机会赚取些少银钱买米活命。无论多么穷困潦倒,只要还能走动就得想办法弄到能让自己活下去的食物不是?

今天就是当时人们所说的“交年”时候了,这一天各家都要用饴糖、米饵,早早做好称为“口数”的糖豆粥用于祭祀灶神,静待灶神享用。只等灶神用完了餐,就烧去灶神的画像送他到天帝那儿说点好话。

这天午时末,六位佩刀骑士护着二辆马车,来到北瓦子北面的鼠狼巷黄春玉家门口。

六骑士中有二个人是孟珙和杜杲,会合了在一辆华丽轿车下来的陈六初,一行人走向黄家大门。

正等在大门口探头探脑向外张望的黄家小厮,见这些骑士车马来到,飞跑进去通报。

孟珙等人刚到门前,黄春玉已经笑容满面地迎了出来,扫视了一下四外观看的人,得意洋洋地大声说道:“哎呀,三位大人,我等了好久了,是否先进内喝上三杯!”

随后跟出来的林强云笑着说:“黄先生,你还不明白几位大人的心情?我们还是马上走吧,不要进去了。”

杜杲捋着长须,大笑,点着头说:“还是林公子聪明,不要再耽搁了,我们马上动身,别太晚了。”

林强云朝门内一招手,叫道:“张大哥,我们坐车走。”拉着黄春玉走下台阶。

孟珙对林强云说道:“林公子,我们去城北的‘隐冬园’,那是我一个父辈的产业,现空在那无人居住,只有几个守园的仆人。”

林强云一边上车一边回头问:“孟大人,箭靶带了几个?”

孟珙看着杜杲安排黄春玉和陈六初坐上另一辆马车,随口回答道:“共带了七个箭靶和四副皮甲,林公子你看够么?”

“这么多,孟大人你是要我把带来的弹药都打光么?这可是要花不少钱的呀!”林强云开玩笑的说。

“放心,我会将银钱还给你的,小小年纪就成了守财奴了,将来那还了得?呵呵!”孟珙以牙还牙地笑着说。

这时,张本忠和四海、金见背了布袋套着的火铳来到林强云身后,说道:“公子,我们准备好了。”

林强云对孟珙说道:“孟大人,可以走了。”

一行六人六骑,拥着二辆马车顺大街往余杭门而去,过了运河猫儿桥再拐个弯,远远可看见余杭门那高大的城门。

孟珙带来的人中,一骑先行过去与守城门的军卒交涉,当一行人来到城门前时,那名骑士向众人挥了下手,叫道:“我们可以出城了,直接走。”

出了余杭门,顺西行大道走了八、九里,转入一条稍小的路向北行约一里,来到一个庄园。

庄园的大门正对着路,高约二丈的门楼上,挂着一块匾,匾上“隐冬园”三个瘦金体的字显是出自名家手笔。

丈二高的园墙用砖砌成,再用石灰粉白,墙上盖有青瓦。

庄园内的管事早得到主人的通知,见到孟珙一行人来到,大开园门将众人和车马迎进园内。

孟珙也不多作停留,领先直奔园中一处大有四亩余的空场地。

张本忠在强云的示意下,指挥孟珙带来的人,将他们带来的箭靶在四十步竖一个,一百二十步竖三个,还有三个则竖于三百步处。

林强云对孟珙、杜杲等人说:“孟大人、杜大人,你们几位请注意,等一下打枪时声音会如同炮仗般大,千万不要受惊了。”

林强云转身对已经回到身边的张本忠说:“张大哥,可以开始了。”

张本忠应声“是”,从腰间衣内拔出一支手铳,右手平举,瞄向箭靶。

林强云走到他身边,口中喝道:“瞄准,放!”

随着林强云一声“放”字出口,孟珙等人只听“轰”的一声大响,众人看到从张本忠手持的铳口内喷出一股浓烟,箭靶处传来一阵雨打残荷似的“啪啪”声。

虽然林强云事先打过招呼,除了黄春玉已经有了经验,将双手掩着双耳外,孟珙和杜杲等人因为站得过近,还是大吃一惊,被那巨响震得耳中“嗡嗡”作响。

待了一会,浓烟渐渐散去,随着林强云再一声大喝:“瞄准,放!”又是一声巨响。

原来是张本忠换成了金见,他也打了一枪。

这次,不但是孟珙等人,连黄春玉都被吓了一大跳。

林强云待浓烟散去,朝张本忠打了个眼色,说:“孟大人、杜大人,我们过去看一看效果如何。”

众人来到箭靶前,只见那个寸余厚二尺圆径的箭靶上,散排着三、四十个分许大的小孔,孔内隐见有黑色的物事。杜杲用草梗探入孔中一量,约有一分余深。


杜杲说:“厉害,两次能击出数十个孔,护甲不知道能不能打穿?”

林强云说:“这是霰弹,弹多而力散,主要是打击面大。这箭靶上受击的数十个孔洞,不过只有两铳射出约半数的散珠。护甲能不能打穿我没有试过,把甲取来试一试,如果霰弹不行,我还有一种子弹,一定能打穿。”

这种牛皮制的所谓的护甲,就是用一层分多厚的生牛皮,精心制成的硬皮护身甲。单层牛皮制成的是普通护甲,两层牛皮制的称其为坚甲。另外还有一种重甲,是于坚甲的两层牛皮中间装入铜或铁制的薄片,制作成本相当高,是将军、元帅之类的军中重要人物方能拥有的护身器具。几乎所有冲锋陷阵的将军们,为了更好地保证自身的安全,都会花重金买一种如同女人用般的特厚铜镜,请高手匠人镶嵌于护甲前胸正中位置做成“护心甲”。还有人怕被敌人偷袭,他们的甲甚至连背心处也装嵌上了铜镜。据张本忠告诉林强云说,其他还有多种甲,系铜铁小片或小圈以绳串结制而成。

孟珙叫人取来普通护甲,张本忠把护甲在那块箭靶上挂好,走回来站定,眼睛看着林强云点了点头。

林强云知道他已经装好了子弹,便冲他挥了挥手,叫道:“张大哥,你自顾打好了。”

张本忠应道:“是!”举起手铳就放。

这回大家有了经验,倒也还好。烟消雾散后,走到靶前看起来。

远看皮甲时不觉有异,走近细细一看,才见皮甲上竟也有十多个小洞。孟珙掀起皮甲,众人见皮甲果然被打穿,十多粒近分粗的铁珠嵌了一半在箭靶上,杜杲用手一挖便掉了下来。

林强云说:“这是短铳的霰弹,大家已经看过了。大家回去原位置,我们再试另一种子弹。”

众人回到原位,张本忠早已准备好了,见大家到了安全的地方,也不打招呼,举起手铳又是一发。

众人还没有站稳,又听得一声大响,别人倒是没事,但陈六初还是被吓了一跳。

杜杲这次听到枪响,好似早已料到会是如此,转身就跑,一个人抢到靶前,才看了一眼,就呆住了。

还没等众人走到,他竟然“哈哈”大笑起来。

众人走到靶前,见到不但皮甲被打穿,连木板也被打穿了,那子弹头的尾部还钉在箭靶上。难怪杜杲会高兴得如此失态。

孟珙则走过去将那夹在木板上的弹头扳了下来,拿在手上仔细地察看。

他越看越是兴奋,这样细小的一把手铳,就有在数十步外击穿皮甲,打透箭靶的威力,那林强云所说威力更大的长铳,不就更能用于军中吗?

只见那黑色的弹头径粗三分余,长约八分,前部是二分半长的圆柱连着个长二分半的圆锥,后部三分左右似乎是由四块铁片做成扭斜的十字弹尾,与前部浑然一体,实是想不出这东西是如何做出来的。此物头重尾轻,分明是根缩短的小圆箭。难怪装在手铳内都可以射透坚硬的皮甲、箭靶。

杜杲见孟珙只管拿着一个弹头在深思,也走到他身边,和他讨论起来。

他们这时再不怀疑这些火铳的威力,都在心中考虑着另一个相同的问题。

林强云走近孟珙和杜杲身边,向他们问道:“两位大人,手铳已经试过了,接下来是否还要看看长铳的威力呢?我先说清楚,还有远近各三个箭靶,我的长铳也只能再打九发子弹。不能再多了,否则我可亏不起这么多的银钱。”

杜杲移近林强云的身边悄声问道:“林公子,这铳弹每个所需银钱多少,你能否给老夫说一下。”

林强云听他说成铳弹,不禁有些好笑,心里迅速盘算了一下,也就顺着杜杲的话回答说:“铳弹所需的本钱倒是不多,以前做时每个只需一串(一百枚)铜钱,就是难做得紧,熟手的工匠一天下来也仅能做出七八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