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宋末商贾(第一部)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宋末商贾(第一部)

第352章

书籍名:《宋末商贾(第一部)》    作者:海红鲸


按现时的纸钞来说,总要一贯文足方能做成一个。”

杜杲一听这个价钱也是和自己估算的一样,只是点点头没再讲什么。

待众人的情绪稍为平静,林强云说:“天色不早了,我们还是先试完长铳再谈其他吧。”

大家回到刚才发射手铳的地方,林强云对张本忠说:“你们自行射击吧,由张大哥发令。”

张本忠对四海、金见打个手势,三人解开长布袋取出火铳站成一排,张本忠一边不停地发出口令:“准备……瞄准……放!”

三人动作整齐一致,装入子弹后对火铳左右查看几眼,深吸口气。双手平举火铳,将木托顶住肩膀,枪管对着箭靶闭上左眼。随着“放”字出口,又听“轰”的一声大响。

就这样检查、射击,装弹、检查、射击,直到按照刚才手铳射击的样子做了一遍。

结果让孟珙和杜杲都很满意。这长火铳的威力,实是比他们所料想的有过之而无不及,三百步远的箭靶上各钉入两个弹头,最后一次试射三副坚甲,那子弹把一百二十步远箭靶上皮坚甲和箭靶击穿后,甚至连子弹头都找不到。

孟珙哄着林强云把子弹和长火铳借给他看,但除了看到这子弹只是个径粗四分,长四寸上下、用蜡纸封口的半开口铜管,铜管封闭的后部镶有一个小铜帽外,其他就看不出什么来。

长火铳高约与孟珙的肩齐,比一般差役们所用的水火棍短了五六寸,除铁管长有三尺五、六,安置铁管的木柄长出一尺,做成能抵在肩膀上便于击发的托子,悬刀机括、铳管分合处的构造与手铳一般无二,整把铳重约十二斤上下。

他心中回忆刚才看到张本忠他们射击的整个过程。第一次射击没有什么特别,第二次就有些不同。不同在什么地方呢?

孟珙突然想到:“对了,第二次射击前,好像枪管和木柄脱开了一点,想来这子弹就是从铁管后部的孔中放入的。唉!还是和杜杲一起与林公子开诚布公地谈谈吧。”

孟珙将这想法和杜杲说了,杜杲早有请林强云相助的意思,两人真是不谋而合。决定先由杜杲和林强云谈一下,看林强云的态度再作打算。

杜杲将林强云拉着走到傍边,避开众人正色问道:“林公子,此种兵器你有多少?这对我们大宋实在太重要了!”

林强云见他神色凝重,也不由肃然说:“说实在的,目前只有长火铳三支、短火铳十五支,铳弹三百来个,这都是我用来防身自卫用的。”

杜杲失望地叹了口气,神情寂寞地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林强云说:“林兄弟,这太少了,不足用啊!敌人少了还可以对付,在战场上这几杆火铳能打十个百个,打不了成千上万,起不到作用啊。唉,太少了!太少了……咦!”

杜杲神情一变,急急拉住林强云的衣袖,问道:“林公子,这些火铳都是你自己制造的吗?”

林强云也正在沉思着,忽见杜杲拉着自己,不解地看着杜杲。

杜杲也发现不对,不好意思地说:“老夫失态了,失态了,还请见谅!”

林强云说:“没关系,杜大人你刚才说什么?”

杜杲一下子来了兴致,说:“老夫是问你,这几支火铳的你自己打造的么?”

林强云笑着说:“正是。”

杜杲这时也顾不得避忌众人,拉着林强云的双手,用力摇着,激动的说:“林公子,老夫有一事相求,等会儿回去务必先请到老夫住处一谈!”

林强云问道:“什么事这样重要,使得杜老大人相求。有什么事您直说就是,我能办得到的,我会替大人做好。就是我没有能力,我也会尽可能地想法为大人去做。哪里用得到大人相求。”

杜杲说道:“此事在这里不方便说,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还是回去我的住处详谈。请林公子不要拒绝我这老人的邀请。”

林强云看这位老人表情诚恳,知道他有重要的事情,便答应道:“好,我一定到府上打扰。如果你要办的事我能做到,我一定不会让大人失望。”

回城的路上,四海感慨地对金见说道:“以前训练了那么久射铳,今天我才有机会射出三颗子弹,可惜都打偏了,没打中靶上的红心。你倒是不错,一百二十步的那一铳打中红心,比张大哥只差一半。唉,以后真要是与人对敌时,怕是要两三个子弹才能放倒一个呢,我真是没用,白白浪费了公子好几贯钱。”

金见心中欢喜,说话声不由得大了好多:“按你这样说,我也不是那么差的,若是投入孟元帅的军中去,不知他会不会要我年纪这样小的人?”

走在马车边上的孟珙听了这话,哈哈笑道:“这位小哥,只要林公子舍得,你到我的忠顺军中来,我保证不用多久,你就能成为一个优秀战士,将来定然会成为能征贯战的常胜将军。”

金见转眼看着林强云,林强云想了想,笑呵呵地说:“金见不要看我,只要你定下主意,我是不会阻拦你的。”

金见和孟珙异口同声地叫道:“真的?”

“真的!”林强云斩钉截铁地回答:“不过,现在还不行,要等我们在临安把事情办完、站稳了脚跟,那时你若是想去,我会让你去孟元帅军中效力。”

孟珙大喜,有个会熟练使用火铳的人到军中来,此后若有办法组成一支火铳军时,就可以发挥大作用,立时向林强云订了一句:“君子一言。”

林强云:“驷马难追!”

众人回到城内时,天色暗下来了,大街上已经是灯火点点。

杜杲的住处仍是借赵善湘一处宅子的偏院,他让仆人陪着张本忠三个人在客厅休息,自己领着孟珙和强云来到书房,请强云坐下后,就迫不及待地说:“林贤侄,恕老夫托大,叫你一声贤侄……”

林强云慌忙说:“杜大人言重了,强云虽已进学,但至今仍是个未举的白丁商贾,除了一心想着多赚些银钱、会做几件机巧的物事外,一无是处。大人的年纪已是在下的祖父辈,能得大人垂爱,我深感荣幸!”


杜杲笑了笑,然后正色道:“贤侄,我请你来确有极要紧的事和你商量。你知道我大宋目前的情况不大妙。现在国力与金朝相比是不相上下,就是稍强也有限。但对南下肆虐的蒙古人相较,还实在是太过弱了些。目前金国已经日暮西山,眼看将亡于蒙古之手。蒙古人也数次派人来我朝相约联兵灭金,朝庭中有众多大臣力主受蒙古所请。一旦金亡,我朝将与蒙古接壤,这与南渡前联金灭辽之时的情景何其相似啊!”

孟珙接着说道:“联蒙灭金,谁家得利实在是难测。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胜,我们将筋疲力尽,败,则空耗军力国力。然而即使将金灭了以后,据我所知,蒙古军早就对我大宋虎视眈眈,此后必然要与蒙古人交锋,后果难料得很呐,蒙古军随时可能向我大宋发起进攻。所以,今天见了你的火铳威力,我认为确是极厉害的兵器,不论攻、防都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杜杲停了一下,接着说道:“林贤侄,能不能请你马上制造一批火铳,不论长短都要,朝庭将付给你合理的价钱,决不会让你吃亏。”

林强云正色说:“大人,火铳我一定会尽快制造,能保得我大宋朝的平安,使广大的平民百姓安居乐业,才是我的愿望。不过,火铳的制造不是一时半刻能成的,这需要极好的钢铁,还需要有熟练的铁匠。这还不够,还需要各种制造火药的材料和配制火药的工人。”

杜杲问道:“这长的火铳制造一支需要多长时间?短的又要多久?”

林强云说:“以我目前所有的人手,成批做的话,每月可以生产长、短火铳各五支,各配二百发铳弹,当然这是包括生产钢铁和弹药的时间。”

孟珙:“若只做长铳呢,又能做出多少?”

“光制长火铳,最多也就是七至八支罢。”林强云装成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一本正经地说道:“主要是铳管难做啊,三个高手铁匠,六至七天才能打制一支长铁管,如何能多做得出来。”

杜杲:“不能多做么?如果是因为做工的人不够,或者是钱的问题,我们都可以解决。这次我回临安奏事,要过一、二天才陛见,我会请准圣上。有什么需要的尽管跟我说。”

林强云说:“有工人也没有用,工人需要经过几年的培训,不是普通的铁匠、工人一来就可以做的。钱当然是主要的,没钱就什么都做不成。但最主要的是,朝庭的铁禁、铜禁,我们做火铳需要炼钢铁、炼铜,生产的火铳、弹药要运送。这些事情不解决,我们连每月十支火铳也生产不出来。”

杜杲说:“这事交给我办,我一定想办法将事情办妥。还有,我听你说过,使用火铳需要经过训练,不知训练需要多久?”

林强云说:“现在重要的是先制造出火铳,至于人员训练问题,我会在交付火铳时带人来。这个倒可以放心。还有一个问题,这件事我不想让人知道,请两位为我保守秘密。”

孟珙说:“好,你不说我也会的,这可是我大宋的命脉,若让蒙古人探去了我们火铳的详情,将又不知要生出什么事来。在朝庭中,我也会尽量不让无关的人知道。这点你可以放心。”

三人接着又商量了一些细节,约定孟珙和杜杲一见过今上,就将情况马上通知林强云。如果事情顺利的话,林强云必须立即赶回泉州,进行火铳生产。

众人在杜杲住处吃过夜饭,又继续商谈,直到亥时初,林强云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