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日德青岛战争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日德青岛战争

第36章

书籍名:《日德青岛战争》    作者:侯成业


为争夺海上霸权,俾斯麦号炮舰被德意志帝国海军大臣调往拉芒什海峡作战略巡航任务。在启程前炮舰做详细的战略准备,其中检修蒸汽机组是他们的首要任务,炮舰没了蒸汽机失去动力就象一堆废铁一样,何况从青岛港到拉芒什海峡要跨越半个多地球的距离,且到了那里就是战略准备,所以他们的任务急,检修时间紧。实际上他们已经把蒸汽机组检修装配好了,那个德国高级技师对蒸汽机活塞的流畅和密度不太放心,两人又重新拆卸了一遍。既然是重新拆卸,一遭把它干完就行了,这两位偏不,看起来也不是个干活的,他俩觉得离启程的时间很宽裕,偏偏留下那么个蒂巴,等第二天再干。这下好,在这个节骨眼上偏偏又被疤根他们撞上了,真是歪打正着,瞎猫碰上了个死老鼠。

第二天上午,两个机械师下到了舱底,来到蒸汽机组前准备装活塞时傻了眼,他俩遍找无踪也不见那套活塞的影子,又去找那套备用的也没了踪影。他俩慌了神,急忙向舰长做了汇报。闹得整艘战舰都在莫明奇妙,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次他们得麻烦大了,德意志帝国正进入备战紧张的状态,再说活塞和蒸汽机组都是配套的一命货,国内根本没有存货,即使有英国战舰和沙俄战舰在海上层层设卡,路途遥远,也一时运不过来。舰长斯维被海军大臣免了职和那两个机械师被关进了俾斯麦兵营。炮舰成了废铁,可炮舰上得大炮还有作用,德国人把它拆卸下来运到了陆地上。两尊大炮运到了小泥洼炮台,两尊大炮运到了太平角炮台。但这四尊大炮运到这两个炮台并没有安装,一直到日德青岛战争的前三个月,德国人又把它们运回到俾斯麦号炮舰上,然后把俾斯麦号炮舰拖离了青岛港。有的资料说德国人把俾斯麦号炮舰拖到了长山岛海域附近沉没了,也有的资料说拖到长山岛海域附近沉没的是丹麦籍被日舰击废的《公主号》兵舰,总之不管怎么说有资料显示在长山岛海域附近确实有一艘沉没多年的战舰。

一艘重型兵舰是一个国家在海上霸权的中流砥柱,俾斯麦号炮舰瘫痪后,德意志帝国把精力与目标全部放在英国和日本人身上,在远东的焦点是日本。青岛港开埠后其水上客运开始发展,外埠的客船常到青岛港,上下做生意的旅客,这些人成了当局注意的重点。但德国人万万没有想到,在关键的时候造成他们战略防务受重击的,竟是疤根、强子他们几个臭苦力。

俾斯麦号炮舰的瘫痪,对日本的对德作战计划是一个不小地扰乱。日本已获悉俾斯麦号炮舰确凿的启程日期和航程路线,早已在太平洋上埋伏下两艘潜艇分两个地点进行伏击,可见俾斯麦号炮舰在日本人心目中的位置。俾斯麦号炮舰瘫痪,德国人实施了严密的情报封锁,为了迷惑敌人,俾斯麦号炮舰常在上午或是下午烧起锅炉,那滚滚浓烟从炮舰的烟囱冒出,给人造成一种马上就要起航的假象。日本情报人员二十四小时对俾斯麦号炮舰进行监视,以探测德意志帝国在青岛港的军事谋略。直到日德青岛战争,日本人战胜德国人,日本人也没弄明白俾斯麦号炮舰到底怎么了?炮舰上发生了什么?俾斯麦号炮舰最后为什么失踪了?这在日本人在青岛对德战争史上始终是个迷。

第二十章  借顽童嬉戏犬  德军兵营盗枪

  疤根、强子等兄弟正在往货船上装货,吊杆还没放下来,强子用脚踢了踢木箱子说:“疤根哥,这箱子里装的不知是啥东西?”

“上面不是写着吗?”疤根指了指上面的洋文,其实他根本就不认识。

“写什么呀!里面明明装的是铜,包装上写成是矿石。挂狗头买羊肉弄虚作假,这是他们的惯用伎俩。”强子想弄破箱子看个究竟,但身边没带钢锹之类的工具,他只得放弃。这时他突然看到俾斯麦号炮舰上烟囱冒出滚滚浓烟,道:“疤根哥,咱们那晚白忙活了,你看人家要走了!”他说着把嘴往炮舰的方向努了努。疤根随他嘴指的方向歪头看了一眼,嗤嗤地笑了起来,道:“我前天就看见了,人家那是在演练,用你刚才的话说这叫弄虚作假,烧着锅炉玩呗!想离开这胶州湾我看不容易。”疤根说完又嘿嘿着笑了起来。那动态不是诡谲而是诚心实意地笑。

“昨日我听二场区的工友说,他的邻居从日本商人那里买了一支短枪。”强子突然想起这事来对疤根说。

这话引来疤根的兴趣,他忙问道:“那个工友的邻居是干什么的?他买那玩意有啥用?”

强子想了想,道:“跑买卖,用来防土匪抢劫呗!”

日本人为了从德国人手中夺取青岛港,暗地里执行了扰乱政策,他们的谍报人员通过日本商人悄悄地在暗地里开始做军火生意,往青岛港上贩运走私军火。短枪这东西不错,许多人都喜欢,即可以当玩具,又能壮胆量,最大的用处是用来防身。所以那些有钱的信息灵通的人们开始暗中购置,但价格不菲。日本人即发了小财又扰乱了德国人的社会治安,可谓一举两得。

疤根听到这个消息后,心情有些沉闷,他知道在青岛港上黑社会的势力是绝对空前的,他和生哥、强子决不是人家的对手。那些各帮得黑老大们在青岛港上经营了多年,扎下了坚实的根基。他和生哥、强子初出茅庐,在那些黑老大的眼里,只能算做街头打架斗殴得小打小闹的痞子。他至今想闹出个惊天动地得大事情来给那几个黑老大们看看,惊他们一驴惧。俾斯麦号炮舰是他们行动的开始,没想到力气使到了暗处。他正在琢磨着,强子说出了枪的事。枪他们不是没有,那是长枪,没法藏在身上,即使带在身上活动起来也不方便,他现在梦寐以求的是短枪。刚才强子说有人开始购置短枪了,如果大把头、二把头、阿毛那帮子人抢先购置了,他们手中有了那玩意,他疤根就彻底的败了下来。果真那样他不忍心,咽不下这口气。如果真的要他出钱买枪,他手中又没有银币。他们这伙人想得到枪的唯一办法就是去搞枪,要搞枪,目标还是德国人。他正在寻思,德国人的枪放在哪里?怎么搞?强子道:“疤根哥,咱们什么时候手中有了钱,也去置办几支,咱兄弟们别在后腰上壮壮胆,也好去找杀害咱们亲人的仇人报仇。”

疤根一听等有了钱再去买枪,急了起来,那得等到什么时候?他比强子还急,他本来的计划就是把俾斯麦号炮舰炸了,然后搞枪。他见强子也挺急的,便问道:“兄弟,知不知道近些日子,哪几天没有货船?”

“我问工头了,装完这艘货轮,三天没有货轮进出港。”强子答道,然后又说:“可能外海有大风货船进不来。”这说明三天他们没活干,可以拿出充足的时间去想办法搞枪。这时绞架上的吊杆转了过来,疤根、强子和众兄弟又开始忙碌起来。

想搞德国人的枪,那就得到德国人的兵营去。第二天,他们先聚到离德国兵营很近的一个兄弟家里,这个兄弟家里有个弟弟,十一二岁,长得精明机灵。养了两只狗,一只是咱当地的看家狗,一只是一个俄罗斯商人丢弃的纯种德国牧羊犬黑盖。弟弟除了跟父亲下地干农活,闲来无事就学着兵营里的德国人驯练那两只狗。弟弟常带着自己养的两只狗到德国兵营里来,和兵营里的两只德国狗交流狗感情。

兵营里的德国军官见弟弟驯狗驯得不错,看他是个孩子,所以常准许他带着狗到兵营里来,连兵营里的那两只德国纯种狗一起驯着。狗这东西懂人性气,开始它们把弟弟和他的那两只狗当朋友看待,时间一长弟弟反倒成了这两只德国狗的主人。弟弟也常带着四只狗回到家里。那位德国军官在军营里坐闷了,常出兵营到附近遛遛,有时就遛到弟弟家来。德国军官很懂孔老二的“来而无往非礼也”的古训,他到弟弟家来从不空手,常把兵营里的罐头带个给弟弟。罐头这东西,那年头中国人不能做,没有,所以拿着当个宝贝。弟弟也常把自家菜地里的黄瓜、柿子之类的,摘了送给他们,和那些站岗的士兵也是极熟的,时间一长对兵营里的情况了如指掌。

哥哥带着疤根、强子等人回家,他就觉着希罕。哥哥他们在屋里商议事,弟弟就在院子里戏着狗偷听。他隐约地听明白了,哥哥想和这伙人到德国兵营去偷枪,而且怕的是夜间兵营里的那两只德国狗。他们想了种种办法去对付那两只狗,但都不合适,都达不到目的。因夜间那两只狗是在哨位上的,德国人站的都是双岗,两只狗分别在两个岗哨上。你想夜里不让那两只狗叫,是办不到的,也是不可能的,除非你跟那两只狗很熟。疤根他们商量来商量去也没商量出个好办法来,最后只得放弃这次行动。可他们又不想舍弃,最后决定到俾斯麦兵营右边的土坡上去观察侦探一次。

疤根他们从那位兄弟家分散出来,然后又悄悄地聚集在了俾斯麦兵营右边土坡上的草丛中。他们看到铁丝蒺藜网内的营房和器械库,还有那两只可恶的德国纯种狗。他们正在着急而毫无办法的时候,弟弟带着两只狗悄悄地跟了上来。那位兄弟一看火了,骂道:“你他妈的!吃饱了没事净给我添乱,大人干事小孩跟来干什么?还不给我快滚!”说着从地上摸起一块石头就要往狗身上扔。疤根怕闹出声响,被兵营中的狗听见,乱吠,引起德国人的注意,坏了以后的事情。忙止住道:“兄弟,弟弟已经来了,他在这里定是比咱们熟,何不问问他兵营里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