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自我论:个人与个人自我意识

乐读窝 > 其他书籍 > 自我论:个人与个人自我意识

第27章

书籍名:《自我论:个人与个人自我意识》    作者:科恩


中世纪用象征性的划清“高”

        “下”界限来对付这个难题。这种双重性在中世纪绘画中有明显的表现。圣像画的“开脸”不要肉体感,人的形象主要是突出脸上的两只眼睛。与此相对立,谢肉节(狂欢节)文化给“低下”的肉体开了很大的后门,直至公开描绘生理机能和露骨的肉欲欣赏(如所谓“荒诞人体”)。

        文艺复兴时代不仅缓和了这一对立,而且制定了新的“人体范式”

        ,要求人体“分毫不爽,完整无损,界面分明,庄重自守,形貌真实,不杂不乱,还有个性鲜明”

        ①。这个形象同“荒诞人体”截然不同。

        “荒诞人体”是暴露无遗,轻浮放荡,模糊不清,野性十足,还有肉欲横流。新的“人体范式”是个人空间个体化和个人化过程的一个侧面。但是它本身也引起了重要的心理后果。

        在个体心理层次上,由于强调个人身体“庄重”感和这种感觉的过度膨胀以及一味注重保持身体的“界限”

        ,一般地

        ①巴赫京,M。

        M。

        :《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的民间文化》,莫斯科,1965,第346页。

--  138

        431自  我  论

        同时也就产生了普遍的情感约束和限制了自我表现自由。在文化层次上,与新的“人体范式”相伴而来的是阻碍肉体体验、特别是阻碍性欲表现的新的“言语体面规范”

        的确立。

        文艺复兴时代在生活和艺术中可以自由讨论的这些题材,后来开始受到抑制。

        据巴赫京的看法,中世纪人肆无忌惮的色情表现是宗教禁欲主义的反面。人文主义的爱情理想要求以高尚情操同肉欲的融合来克服中世纪的“高”

        “下”二元论。从非个体化和自然生理的角度描绘性欲的传统方式开始引起道德和美学的谴责。另一方面,清教徒的清规戒律也在发生作用。这两种实质相互对立的倾向(完整的个体爱情理想同人生非性欲化的原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东西)在群众意识中合而为一,造成了一个似乎为先前文化所没有的现象,这就是把人体本身变为禁忌。裸体不仅逐渐在公共场所受到禁止,甚至在个人独自一人的情况下亦成为“失体”

        (所以在18世纪出现了各种形式的睡衣——长衫式睡衣和短身睡衣等等)。

        与肉体机能有关的一切谈话都成为禁忌。

        18—19世纪的医学教科书确立了一个迄今仍不乏见的偏见,就是认为人对自己身体的某个部分仿佛只有当它生病时才会感觉到它,等等,等等。

        但是,凡是人必须抑制或隐蔽的东西,都必然会成为他的隐私和“内部”的东西。

        “秘密的”和“羞耻的”东西始终是私向的。因此,肉体体验在交心活动内容等级表上同微妙的心灵活动一起占有最高的地位。因此,不仅人的内部世界变得更复杂了,人的身体也具有了某种神秘性和私向性。

        新的人的标准范式和个人形成的观念在对待孩子的态度

--  139

        自  我  论531

        上和童年概念本身的变化上鲜明地表现出来。在17—18世纪,新的童年观念产生了,对儿童的兴趣在文化的各个领域中都增长了,童年世界和成年世界在年龄期限和内涵方面都有了更明确的区分,最后,儿童独立自主的社会和心理价值获得了承认①。

        个人生命世界的复杂化引起了各种错综复杂和矛盾的情感状态和问题,对这些情感和问题都不能简单化地去解释。

        例如孤独。在中世纪,人们住得比较紧密,很少互相隔绝;就连三缄其口的苦行僧往往也栖身于修道院的附近,有的索性露宿于城市街头,使善男信女们不胜惶恐。人们往往把孤独理解为身体上的隔离。只有神秘主义者才把孤独当作专心侍奉上帝的条件来崇拜。个体与社会可以说是互相渗透的。

        在近代,多面性较强的个人不拘一格,卓而不群,每好自寻幽静。但是,同时他又会因为缺乏亲近的交往或不能倾诉自己的各种苦衷而更加感到孤独。

        在17世纪的宫廷文化中,喜好孤独同审美体验联系在一起(“幽静是诗神之友”)

        ;虔敬派认为孤独有利于发展宗教感情;启蒙运动家讨论过孤独对个人和智力发展的利弊(约翰。格奥尔格。齐美尔曼有一部对德国文化特别重要的著作——四卷本《论孤独》,1784年出版)

        ,把自得其乐和助人为乐的孤独思想者形象奉为理想(例如让。雅克。卢梭的《一

        ①关于当前童年问题民族学历史研究状况的分析,参见拙著:《童年民族学历史概述》,载《童年民族学,东亚东南亚各民族儿童社会化的传统形式》一书,莫斯科,1983。

--  140

        631自  我  论

        个孤独思想者的漫步》)。

        “理想的教育家”

        卢梭谈到他的理想门生爱弥尔时说,他“看自己从不涉及与他人的关系,并且认为最好也别让他人想到自己。他对人一无所求,因而他认为自己对人也一无所负。他在人类社会中独来独往,他只仰仗自己。”

        ①

        感伤主义把问题的重点转向个人内部,认为一切伟大的意向都是在孤独中酝酿成熟,与卢梭如出一辙。最后,浪漫派把孤独当成自己的纲领性口号,但是对孤独的理解却又各自不同——从拜伦式的挑战和叛逆,到消极地寻求逃避这个残酷的世界。

        绝望、忧郁、苦闷和寂寞等等心理状态的发现是个性和反思发展的重要标志②。

        中世纪思想不知有伦理以外的心理:它把一切既有的体验分为恶习和美德两类。

        拉丁语的desperNatio(“绝望”)

        、不是单指一种感情或心理状态,而是泛指一种恶习即怀疑上帝仁慈的罪过。自杀被认为是“恶魔的胜利”

        ,恶魔牵着绝望者走向深渊或者把他推向深渊。

        acedia即冷漠也是一种恶习,这是精神上的怠惰,一种对宗教活动的懈怠或者无动于衷,有时也用tristitia(“悲哀”)这个词来表示。

        当初希波克拉底称为忧郁的这种状态,在18世纪开始被认为同人体的胆汁有关;也是在18世纪,acedia这个词开始

        ①《卢梭教育著作集》,二卷本,莫斯科,1981,第1卷,第242页。

        ②莱彭尼斯,W。

        :《忧郁症与社会》,美因河畔法兰克福,1972;彼得尔斯,E。

        :《苦闷症探古札记》,载《社会调查》,1975年第42卷第3期,第493—511页。

--  141

        自  我  论731

        在苦闷的涵义上使用。所以说,中世纪思想是把情绪的冷淡和不稳定当作恶习或疾病看待的(而且往往认为两者兼是)。

        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本身的复杂化使这些体验在16—17世纪日益多见。

        在英国,忧郁症即精神压抑获得一个意味深长的名称:“伊丽莎白病”。虽然当初莎士比亚曾经把它归因于胆汁溢出(黄疸)

        和星辰的影响,后来它却日益被认为是介乎正常与病态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中世纪思想认为心灵不是健康就是有病,不知有这种过渡现象)。

        从受到恩格斯好评①的罗伯特。伯顿的《忧郁症剖析学》(1621)这部名著开始,对精神忧郁症的说明得到了社会心理学解释的补充。社会心理学解释强调了孤独、恐惧、贫困、单恋及宗教狂热等等因素的作用。

        有趣的是,伯顿此书一开始就是内省:“我写忧郁症是为了预防忧郁症。忧郁症的病因莫过于无所事事,医治忧郁症的良药莫过于有事可做。”

        ②但是,亚里士多德早已说过,杰出人物最易患忧郁症。在近代,忧郁症骚扰过佩脱拉克和帕斯卡尔、蒙田和丢勒、卢梭和德国浪漫派、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冈察罗夫。忧郁逐渐开始被认为不是恶习,而是多情种的突出特征了。

        法语enui一词的命运大致也是如此。最初它是acedia的派生词之一,但是,从帕斯卡尔起,人们开始认为无常、苦闷和不安尽管是一种痛苦,但也是人之常情。

        在17世纪,enN①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192页。

        ②伯顿,R。

        :《忧郁症剖析》,伦敦,1903,第1卷,第17页。

--  142

        831自  我  论

        nui一词有过广泛的词义:不安、压抑、悲哀、苦闷、寂寞、疲倦和失望这些体验都可以用这个词表示①。在18世纪,英语感情词汇增加了bore、boredon(“苦闷”

        、“寂寞”)

        和sple(“沮丧”)等词,重要的不是词量的增加,而是在相应心理状态评价方面的变化:苦闷以至寂寞无聊成了风流才子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