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猎杀“中国龙”?

乐读窝 > 其他书籍 > 猎杀“中国龙”?

第10章

书籍名:《猎杀“中国龙”?》    作者:江涌


近乎与欧洲空客同时启动的我国的“运十”大飞机前后只制造了两架样机,在1980年9月成功试飞后,在“以市场换技术”思想的指导下匆匆下马,以至于今在中国的日益庞大的机群中,竟然没有一架“中国制造”的标记。“以市场换技术”这个曾令多少有识之士扼腕长叹的决策,使我们坐失良机,错过整整一代人的时间。如今,我们终于有勇气从头再来,以试图圆航空大国、强国之梦,可喜可贺。但是,这一梦想的实现,不仅需要数千亿元资金的投入,而且要面临诸多不测。

对“市场换技术”的痴迷

“市场换技术”的悲剧一再上演。“市场换技术”的悲剧当然不只发生在中国民用航空领域,在汽车等技术相对密集等行业都或多或少出现了“马失前蹄”的情形。尽管如此,我们的一些学者、一些部门依旧痴迷、着魔于“市场换技术”,依旧抱守“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的信条不放。不久前,××部信誓旦旦,要充分运用“战略买家”的策略,在高速铁路上实现“以市场换技术”。最新又有媒体人士透露,××部门又在拟订以市场换新能源与碳减排技术。一次失误可能属于偶然,一而再,再而三,犯同样“愚不可及”的错误,肯定有其深层次原因。

以稀缺市场资源换取二三流的技术得不偿失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与西方国家技术差距巨大,西方国家一些已经落伍的技术在中国则成了先进技术。比如,早在1978年就在欧洲淘汰的桑塔纳汽车技术,中国当宝贝买过来生产,一度还占了中国市场的“半壁江山”。当然,早期以各类手段“换来”的技术的确使中国生产力获得跃进,从而有力地拉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但是,随着中国技术水平的提高,与西方国家技术差距的缩小,中国经济需要的不再是一般的适用技术,而是先进技术、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这时再迷恋“市场换技术”,自然也就如刻舟求剑那样滑稽可笑。而且在一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技术进步本身不是目的,只是促进生产力提高、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以失而不可复得的稀缺资源——市场,换取二三流的技术,使中国长期处于国际分工的不利处境,当然得不偿失。

@奇@国家是“市场换技术”的真正唯一输家  “运十”的匆匆下马,不排除有难以名状的政治原因。而“市场换技术”在中国前赴后继,则与个人、集团与部门利益密切相关。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在中国不仅滋生了境外利益集团,而且也培育了一大批买办与掮客,他们法力极大,影响力无边,游走在外资与国内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翻云覆雨,获取巨额收益。这应是“市场换技术”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此外,外资入乡随俗,公关游说力量惊人,凭借其获得的垄断收益,进行利益输送,近乎无坚不摧。而一般相关办事与公务人员,在“市场换技术”的由头下,可以出国参观考察,周游世界,不亦乐乎。因此,“市场换技术”是一个相关者都能得到好处,利益均沾的博弈,而输家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国家。

@书@“市场换技术”——理论荒谬,实践证伪

@网@“市场换技术”策略的深层理论依据就是迷信市场万能  即,市场机制可以自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其调节的不仅有国内资源,而且还有国际资源;不仅有一般要素资源,而且还包括技术等战略资源。但是,国际市场并不是西方经济学教科书所宣称的自由竞争市场,而是被国家或地区割裂的市场,是发达国家垄断资本主导的市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市场。与众多非市场的“看得见的手”相比,市场机制那只“看不见的手”远远相形见绌。其实,约略懂得国际经济学的人都清楚,“市场换技术”这种想法是幼稚可笑的。按照“技术生命周期”理论,先进技术、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跨国公司的“命根子”,是其竞争力的核心所在,是其在国际市场安身立命的本钱。将自己的先进技术、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拱手让予别人,岂不是自寻绝路。因此,“市场换技术”即使得到了技术,也绝对不是先进技术、核心技术、关键技术。

在国际社会于整个国家层面大张旗鼓鼓吹“以市场换技术”,似乎只有中国一家,别无分店  在亚洲确实有新加坡、韩国与中国台湾以及日本引进技术的成功,但是这些不仅远不足以为“市场换技术”提供背书,而且恰恰是反证。首先,这些经济体的成功是在“冷战”背景下取得的,美国出于与苏联争霸的需要,拉拢、联合同盟国家,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给予了巨大关照,甚至可以说是作出了“经济牺牲”。而且这些经济体并不满足一般技术引进。资料显示,日本引进技术时期,平均花1美元引进,要花约7美元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从20世纪50~80年代,历经短短30年,日本便走过了从引进到创新的全过程,进入了技术输出国家的行列。韩国明确规定,同类技术只能引进一次,余下的功课就是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在这些成功经济体中,不仅从未出现过“市场换技术”的奇谈怪论,而且他们主要是在封闭市场下,通过保护民族产业发展而实现经济振兴的。

“市场换技术”实践证伪  西方经济学研究没有发现外资本身会自动促进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阿特金森和哈里森两学者对委内瑞拉的统计研究表明,除了对与外资合作的伙伴企业有正面影响外,外国直接投资对内资企业的影响是负面的,正负相抵,因此对整个经济影响不大。  中国自身实践也表明,在经济蓬勃发展的80年代,几乎没有像样的外商直接投资,而引入外资很少的浙江省的经济增长速度和本土企业的创新能力,超过了大量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江苏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的吕刚分析,外资在中国并没有明显的技术溢出效应,因为跨国公司大多倾向于只向子公司转让技术,大部分国际技术转让都发生在跨国公司及其在华子公司之间,本地企业从跨国公司获得的技术转让比较有限。

回归原点:“市场换技术”的代价

“市场换技术”使中国付出了沉重代价,套用古语“赔了夫人又折兵”应是恰如其分的写照,市场丢了,真正需要的技术又没拿到。

“越引进越落后”中国在相关技术与制造上,陷入了“越引进越落后,越落后越引进”的恶性循环之陷阱。一些学者津津乐道,通过引进,我们已经制造出自己的彩电、冰箱、手机、DVD等等,但是这些“仿造”产品所带来的利润极其微薄,很多知名企业长期处在破产边缘。例如,我们生产出全世界绝大部分的DVD,但是DVD的核心技术均从国外进口,跨国公司利用“DVD专利使用联盟”,迫使中国的DVD碟机生产企业每年交十几亿美元的专利费。高额的技术专利费已使国内生产企业被迫退出这一生产领域,或沦为外资的贴牌生产企业。据称,2006年我国汽车(乘用车)“自主品牌”销量已占全部销量的57%,然而所谓的“自主品牌”实质是“中国贴牌”,跨国公司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占有率已达90%。在国际汽车市场排序坐三望二的情形下,中国在乘用型汽车中至今还没有一个世界级的自主品牌,没有一个世界级的汽车企业,自主品牌的乘用车几乎都集中在中低排量和经济车型领域。而作为一种对照,中国坚持自主开发的卡车领域,生产技术不断创新,使卡车制造成为今天中国汽车工业中不必依赖合资模式的主要领域。

“够用就好”长期以来,我们一些学者、官员、企业家一直鼓吹“够用就好”,把引进的“适用技术”当作所谓的高新技术与关键技术,以此自欺欺人。与此同时,企业、政府都在相对减少自主研发(R&D)的投入。中国企业R&D投入占其销售额的比例(即企业R&D投入强度),近十年一直徘徊在0.5%左右,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则是3%左右。只有国外引进,没有自主创新,不能掌握同行业的高新技术与关键技术,我们的企业永远只能是个二流企业,我们的相关行业、产业永远只能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

“中国无马”由于落入“引进——落后”恶性循环的陷阱,中国由此形成了对外资的技术依赖,从而形成了对国际垄断资本的依赖。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的统计,中国对外技术的依赖程度已经到了危险的境地,2003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比例仅为1∶0.07,而日、韩两国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比例均保持在1∶10左右。这使我们的国际分工长期停留于劳动密集、低技术密集。人们难以想象,8亿件中国衬衫才能换回1架空客380,这就是“中国制造”的尴尬  。不仅如此,外资对内资、外国技术对本国技术、外国人才对本国人才的“挤出效应”日益明显。我们一方面在拼命引进外资(地方政府为外资都杀红了眼),另一方面银行巨额存差难以贷放;我们一方面在挖空心思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其实顶多就是3~5年的适用技术)与“先进技术人才”(包括华尔街金融诬术人才),另一方面却在不断忽视、丢弃自己的技术与人才。以前,上海、长春都拥有一批能征善战的汽车研发队伍,可是引进德国大众后,自己的品牌废掉了,研究队伍、研究平台没有了,科技创新无从谈起,由此形成了购买一套生产线,生产一批汽车;再购买一套生产线,再生产一批汽车的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