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猎杀“中国龙”?

乐读窝 > 其他书籍 > 猎杀“中国龙”?

第11章

书籍名:《猎杀“中国龙”?》    作者:江涌


在“引进——落后——再引进”的不断循环中,中国的技术人员实际被边缘化,难有用武之地,昔日的“千里马”或有望成为“千里马”的“小马驹”因此而碌碌无为,长此以往也就有了“中国无马”的慨叹。

“利用外资”结果是“被外资利用”由于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我们口口声声说要“利用外资”,实际往往是“被外资利用”。外资占领了我们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对国内相关商品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大。(奇*书*网.整*理*提*供)前面提到的无锡威孚有限公司被德国博世并购后产品售价由此翻了一番便是一例。由于陷入“市场换技术”的迷思,中国整个民用航空电子调度系统、中国银行业的电子结算系统等都是成套引进的,据说连系统升级、维护与维修都是外国人。这里存在的安全隐患,谁评估过?将来出现安全问题,又由谁来承担责任?“市场换技术”的实践不仅威胁到国家经济安全,而且还威胁着国防安全。现在,从高性能战斗机到潜艇,到驱逐舰,从雷达到预警机,等等,除了当年不是靠市场换来的核武器及空间技术外,我们的先进武器或其中的关键部件多半都是购买的,这能不存在隐患吗?

回到原点如今,尽管反思“市场换技术”、提倡“自主创新”成为压倒性的舆论导向,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也确立了国家“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但是,盲目迷信外资、崇洋媚外的洋奴思想在一些人的脑海中根深蒂固,巨额利益又驱使一些个人、团体与部门置若罔闻,我行我素。不久前,一知名人士还在鼓吹,“全球千余家研发机构开始向中国转移,说明我国用市场换技术的时代已经来临”。“千余家研发机构”,不知道该人士是如何统计的?也不清楚,研发机构的转移与中国获得高新技术和关键技术之间有何必然联系?即便有大批跨国公司将研发机构转移到中国,中国就能获得先进技术、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吗?中国如今也有一批企业在海外(集中在发达国家)设立研发机构,这是否也将中国的高新技术与关键技术带给了这些发达国家,由此而产生所谓的“技术外溢”呢?

导读

金融业与流通业是现代国家经济的血脉。各行各业以及消费者与投资者,都仰赖金融业与流通业提供各类资金流、物流与相关信息流服务,犹如“机体细胞”仰赖“血脉”提供氧气、养分并带走废弃物。对金融与流通的忽视,成为中国经济安全的重大隐患。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百舸争流,制造业兴旺发达,生产出来的产品众多,门类齐全,琳琅满目。由此,中国获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然而,中国这种“世界工厂”能光彩照人的地方却不多。因为是低端、是加工、是贴牌,中国赚取的是一些道道地地的辛苦钱,众多现代化工厂其实就是一种装置,即把中国和谐的自然、优美的环境、健康的劳动者等优质资源,置换成为现代市场价值,置换为印有华盛顿头像的“纸张”。前文提到,前商务部部长薄熙来曾经不无忧虑地指出:中国只有卖出8亿件衬衫才能换回1架空客380,中国出口的衬衫平均一件只有30~40美分的利润,还要老是遭受反倾销制裁的折磨。

其实,“中国制造”的低端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且远不是主要方面。中国在国际分工中孜孜不倦“为人做嫁衣”的被动局面,是中国“大制造、小流通、低消费”的经济格局决定的。制造出产品,流通出商品,最终零售消费则是用品。国际产业分工链决定着利润分配比例,当今国际的现实是,流通业控制或直接影响制造业,其增值部分一般占据最终消费品价格30%~50%的比例;零售特别是现代大卖场同样可以直接影响制造,其增值部分一般占据最终消费品价格20%~30%的比例。因此,在现代经济中,制造业尤其是低端制造业已经被排挤为经济结构的底层、基层,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没有“流通航母”(类似日本商社)、没有零售巨头,单单只是一个“世界工厂”,不仅现在没有“钱图”,未来也没有什么前途。

中国片面重视制造,忽视创造,忽视流通与销售。在不断扩大开放的旗帜下,将越来越关键的流通业与零售业,拱手让给跨国垄断资本。而那些跨国垄断资本不仅自己在中国流通业与零售业大肆跑马圈地,而且还努力抑制中国民族流通业与零售业的发展,防范、遏制与之相抗衡的中资“流通航母”与零售巨头的崛起。如今,中国经济周期向下,恰逢国际金融大危机,屋漏偏遭连阴雨,中央抡起胳膊,捋起了袖,要求“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全力以赴确保经济增长,而保增长关键在于保就业。但是,通过扶植各类制造企业来增加就业,事倍功半。健康的经济结构,在制造、流通与零售三大行业的就业构成比例一般是1∶2∶3,大力发展流通业与零售业,不仅能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壮大制造业,而且能够有效增加就业。

金融业本是服务业的一种,但是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金融业异常发达,不仅成为垄断资本大耍炼金术的赚钱工具,而且还是垄断寡头们控制下的国家实现霸权的工具。因此,金融业意义远远超出它自身的行业属性。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竞争是当今国际竞争的核心,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一系列的金融危机已清晰表明:金融虽然难以立国,但是可以强国,可以弱国,还可以亡国。因此,主权国家必须从技术深度与战略高度全面重视金融安全。当前,国际金融环境日趋复杂险恶,跨国投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与三大评级机构等跨国金融机构在中国随意兴风作浪,中国金融市场已经成为跨国金融资本的嬉水乐园,中资机构、各类资产正在成为国际金融大鳄伺机狙击的对象。虽然中资金融机构因大张旗鼓的改制而露出浴火重生的曙光,但是金融内在脆弱性仍不断增加,巨额外汇储备缩水、海外投资与投机巨亏、国际热钱伺机炒作、金融不断扩大开放与自由化等风险日益紧迫。凡此种种,中国金融业依然诟病丛生而积重难返,依然是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社会和谐、国家崛起的最大风险因素,依然是中国经济安全的最薄弱环节。

“三公里死亡圈”凸显零售隐忧

壹  

谁控制了法国的商业流通业,谁就控制了法国经济,谁也就拥有了法国。

——法国经济界名言

中资零售企业的“最佳选择”:卖掉自己

北京奥运火炬接力期间,由于法国放任“藏独”,在中国民间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抵制家乐福”运动。在华外资零售巨头一时间又成为关注的焦点。

中资零售企业的“最佳选择”:卖掉自己

1992年,北京、上海等6个城市和5个经济特区开始试点合资零售企业,中国零售业开始了对外开放的“试水”。法国家乐福、德国麦德龙等国际零售巨头开始纷纷进入中国。2004年11月,根据WTO承诺,中国零售业全面向外资开放,外资零售企业大量进入。在中国加入WTO后零售业全面开放仅一年多时间内,相关部门批准来华投资的外资零售商高达1027家,而此前12年时间内,批准入境的外资商企仅是314家。对外开放使中国零售企业得到长足进步,零售行业只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就走完了国外零售业150年的商业历程,大型综合超市、超级市场、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中心、仓储商场等新型零售业态得到快速发展。在欣喜之余,零售业的安全隐忧日益凸显。

零售业的繁荣遮掩着诸多深层问题。中国零售业在服务理念、营销策略与方式、产品结构调整、规模与组织化程度、连锁化经营程度、物流配送水平、人才、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资金实力、经营管理能力、业态创新能力以及国际竞争能力等诸多方面,与外资零售巨头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国内有专家认为,中国零售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在50年左右,相当于发达国家“二战”后初期的水平。

在规模上  近年来,虽然通过兼并重组,涌现出了几个在国内堪称巨头的零售集团,但与国外零售巨头相比,相距甚远。2007年,沃尔玛全球销售额为3788亿美元,而中资零售业龙头上海百联仅为871亿元人民币,只相当于沃尔玛12天的销售额。

在营销方式上  大多数中资零售企业规范化水平低,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配送中心和信息系统;没有形成完善的、规范化运作的经营管理体制,从而阻碍了零售业连锁经营的发展。美国的连锁经营已占全国零售额的80%以上,而中国这一比重仅为25%左右。

在绩效上  近几年,我国零售企业平均毛利率水平在17%左右,而平均纯利水平不到2%,我国500强零售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只有1.47%,前100强的平均利润率仅为2.56%。而国外大型零售企业的毛利率一般都在10%左右,纯利也有3.4%。

外资正是凭借其压倒性优势,在中国“大展宏图”,由早先“跑马圈地”转向业内兼并购买。丰富的国际经营管理经验、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及低成本高效益的运作,令国内零售商望而生畏,乃至望风而逃,如今正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卖身”运动,“卖掉自己”、“完成套现”已成为中资零售企业的一种趋势与“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