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猎杀“中国龙”?

乐读窝 > 其他书籍 > 猎杀“中国龙”?

第23章

书籍名:《猎杀“中国龙”?》    作者:江涌




根据《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2002年中国证监会颁布)的规定:境外股东持股比例或者在外资参股证券公司中拥有的权益比例,累计(包括直接持有和间接持有)不得超过1/3。高盛名义拥有合资公司33%股权,高华拥有67%的股权。但是,高华是由高盛借款1亿美元组建的,另一出资人高盛的重要客户联想集团则只是扮演“掩护”角色。高盛高华证券近乎100%是高盛控股,这是业内早已公开的秘密。而且有报道显示,监管机构对高华证券与高盛高华证券的组建的内幕心知肚明。在高盛高华成立之初,双方协议规定,高盛集团具有“选择权”,即拥有收购相关中方持有的股权的权利,一旦监管环境允许,马上就能控制高华证券。而且高华证券成立的注册资金均为“待缴”。

英国《金融时报》就此评论,高盛此举已迫使其他投资银行改变策略,大多数外资银行过去将时间花在收购中国本地券商少数股权的谈判上,现在却希望达成与高盛类似的交易,但他们能否如愿以偿却是个未知数,也许是因为没有哪家金融机构像高盛那样与中国官员有如此密切关系?

以隐形渠道渗入中国房地产市场  2001年初,华融资产管理公司进行的不良资产的国际拍卖,2001年12月高盛中标。2003年,高盛与华融成立合资公司——融盛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了价值19亿元人民币的不良贷款及地产资产组合。同年,高盛与华融资产和长城资产签署的近百亿元的不良资产处置协议中,约50%属于地产不良资产。通过处置不良资产,高盛悄悄地进入了中国尚对外资限制进入的房地产市场。

2003年以来,国际炒作人民币币值低估,施压人民币升值的一浪高过一浪,大量热钱由此纷纷涌向中国,房地产是热钱栖身的重要领域。擅长投机的高盛当然不会坐失良机,2005年底,向21世纪中国不动产公司注资2200万美元,成为该公司的第二大股东;2005年,在上海以1.076亿美元的价格买下凯德置地有限公司的百腾大厦(商业写字楼)用于出租,成为上海成交价格最高的地产买卖,直接拉抬上海房地产价格;2006年10月,高盛以7000万美元买下了上海虹侨花苑酒店式公寓。当时就有专家评论,高盛进入商业写字楼与高档住宅市场,很可能是进行短线炒作,即便房地产本身并不升值,也将因为人民币升值而获利。

通过并购农产品加工企业进入中国农产品市场  2006年11月,中国商务部批准香港罗特克斯有限公司(高盛控股)以3.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中国最大的国有肉类加工企业双汇集团的100%股份。此后,罗特克斯直接或间接控制双汇发展约61%的股份。此前,高盛已持有中国雨润食品集团有限公司13%的股权。高盛在拥有双汇和雨润两家巨型肉类加工企业以及成熟的销售渠道和品牌后,便开始向上游养殖领域进军。

自2007年中国农产品价格出现上涨后,“在中国最有投资价值的就是农产品”(金融大鳄罗杰斯语),因此高盛斥资数亿美元,在中国生猪养殖的重点地区湖南、福建一带一口气全资收购了十余家专业养猪厂。以高盛为代表的国际资本渗透的不仅是中国养殖业的整条产业链,更涉及中国农业上下游各个领域。另外,德意志集团已经注资天津宝迪集团。这样,中国三大肉类加工企业均被外资染指。业内人士担心,继中国大豆与豆油沦陷后,生猪养殖与猪肉正在成为外资的盘中餐,由此引发的食品与粮食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通过对国有骨干企业债券主承销等渠道,掌握中国重要行业的商业及战略信息  美国大型投资银行都有自己的情报部门,研究能力惊人,信息采集、处理、分析的能力超乎想象。一家大型投资银行对于经济信息的处理能力远远超过一个普通国家的水平。在高盛等境外机构的游说下,中国大型骨干企业纷纷于海外上市、引进战略投资或海外并购。而企业海外融资必须请外资中介服务机构(包括投资咨询、审计、评级等)进行全面、彻底的“家底盘查”。凡是经过外资中介机构“周密服务”的,都近乎无秘密可言。

高盛因为在全球金融市场的突出地位,在中国大型骨干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一直扮演关键角色。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与中化等中国石油巨头,在股份配售承销、账簿管理、奇Qīsūu.сom书海外并购等各方面都得到高盛等相关美国金融机构的“周密服务”。如此不难发觉为什么美国对中国石油企业的海外布局了如指掌,为什么国际金融炒家总能轻易利用“中国因素”进行成功炒作。当然高盛介入的中国战略行业远不止石油。

电信业直接涉及中国信息安全,在日益走向一体化的欧洲,英法德之间的电信业都是明显的禁区。1997年,高盛担任中国移动40亿美元首次公开上市的主承销商,这是当年除日本外亚洲地区最大的民营化项目之一,也是中国电信行业第一个民营化项目。1999年高盛担任中国移动价值20亿美元二次股票发行项目的主承销商。2000年,高盛担任中国移动创纪录的价值72亿美元后续/可转债发行项目的联席全球协调人。2001年,高盛收购了中国三大综合固线电信服务公司中国网通价值6000万美元(合2.4%)的股份。其他如金融、汽车、大众传媒、医药等行业高盛早就染指,而且无一例外都是龙头骨干企业。

更值得关注的是,高盛还担任一些省政府的财务顾问,多次在中国政府的大型全球债务发售交易中担任顾问及主承销商。上面提到的德勤从1993年开始,就作为项目顾问参与××部制定中国会计准则,此后长期协助该部推进此发展方案。而高盛与德勤等会计师事务所都有着紧密的业务合作,因此美国机构对我国中央及重要地方的财政运行状况相当清楚。近年来,高盛对中国经济的预测与国家统计局等相关部门事后发表的报告数据,经常出现惊人的一致,有时连小数点后数字都分毫不差!

欺诈交易与误导决策

在美国频繁涉及内幕与欺诈交易的指控  2003年,因涉嫌安然、世通等上市公司财务制假欺骗投资者丑闻,高盛支付了1.1亿美元的赔偿金。2007年12月,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克里斯托弗?多德对有关高盛在次贷危机中异常突出的业绩“深表关注”,要求财长保尔森就高盛在次贷危机中扮演的角色进行说明。2008年7月,因涉嫌“欺骗性地”卖空抵押支持证券(MBS),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向高盛发出了传票。此外,美国纽约州立检察院、康涅狄格州检察院表示将对高盛“是否有意对投资者隐瞒高风险债券的关键信息”进行联手调查。

最具代表性案例是,高盛收买美国财政部新闻发布人透露相关商务信息(如1987年10月发行的30年期主要债券停止销售)。2003年9月,高盛与联邦证券交易委员会达成和解协议,因“不当使用实质性非公开信息”而支付930万美元的罚款。2004年4月高盛集团前副总裁、资深经济学家约翰?扬代尔被纽约曼哈顿联邦法院判刑入狱33个月。

在中国从事内幕与欺诈交易不胜枚举  中国市场的透明度不太高,本来这应是跨国资本的最大障碍。但是,高盛通过本土化战略,“不透明”反而给了高盛更好的保护,更多的拓展空间。

中国不良资产处置问题重重,因内讧,摩根斯坦利暴露出在中国不良资产处理中的利润达到900%。在中国不良资产处理上,高盛比摩根斯坦利更加活跃,因此国内外舆论也不断怀疑高盛存在内幕甚至欺诈交易。

2006年7月20日,高盛全资子公司Delaware投资9615万元持有西部矿业10%的股份,每股约为3元。到2008年7月上市交易时,高盛以不到1亿元的投资成功套现70亿元。业内人士质疑,高盛先签约后注册的做法涉嫌编造虚假合同,因为Delaware于2006年7月24日才在美国特拉华州成立注册。就在与高盛签约注资前,西部矿业其他投资者(如维维集团等)的股权转让价格每股为7~10.5元。高盛获得的股权价格低得离奇。

高盛收购双汇存在明显违规:首先,高盛本来就不符合双汇提出的禁止同业竞争的招标条件,因为高盛拥有双汇在肉制品领域的最大竞争者(雨润食品集团)的股权;其次,香港罗特克斯有限公司不符合双汇原先要求的拥有500亿元资本的条件。

配合美国对华政策的需要,引导、误导中国经济决策  在相关媒体追捧以及相关重要人士的偏爱下,高盛在中国金融界拥有极大声望,高盛也不断利用这种声望积极谋取利益。|Qī-shū-ωǎng|中国大型骨干企业纷纷于海外上市、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决策的始作俑者就有高盛。有专家分析统计,“境外战略投资者”在中国10家银行所获得的资产收益就高达1.06万亿元人民币,若加上在广发行、深发展、华夏和北京银行的控股所得约7000亿元,合计达到1.7万亿元,其中绝大部分是2006年一年取得的。

高盛一直善于以中国最习惯、最受用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