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人是什么——从神学看当代人类学

乐读窝 > 其他书籍 > 人是什么——从神学看当代人类学

第15章

书籍名:《人是什么——从神学看当代人类学》    作者:潘能伯格


人们如此在自己塑造的事物中认识和寻找自己本质的表现,这当然肯定只是现代特有的特征.古代人致力于从发现的世界中,从家园一般环绕着他的宇宙秩序中认识自己的使命.  只有现代人才不再把世界看作是家园,不再看作是现存的秩序,而是仅仅把它当作自己活动的材料来使用.  只有从由他自己推进的人的世界的变化中,从他在其中表现自己本质的活动的产品

--  117

        801人是什么

        中,他才认识到自己本身.但是,在这种方式上,自我认识成为永远不能结束的任务,因为改变了的周围环境总是还要继续改变.任何新的发明都成为通往未来的、无法预料的可能性的长梯上的一阶.但是,活动对于人的重要性即使不被角色的社会分配摧毁,也受到它的危害.由于在一个社会中造就了各种各样的角色,活动和对创造物的享用失去了它们在个人的生活实现中的联系,马克思把这描述为人由于劳动的异化:自己活动的产品不再属于它的创造者,而是被转让给并没有生产它们的他人.  而且,即使活动本身也被异化了:活动的发生愈益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命表现,而是被异化的观点、目的和要求所操纵.其结果就是人日益严重的片面化.让我们和马克思一起更详细地考察一番人的自我异化的过程吧!

        最初,不同的人偶然地创造着不同的产品.如果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地区,那么,这就是不言而喻的.  一旦不同的产品已经存在,而且它们的制造者彼此相识,那么,就产生了交换不同的东西的刺激.因此,自远古时代开始就产生了以物易物的交换.  就样,产品就变成了商品.  这就是说,产品被制造出来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它的制造者的需求,而且还是因为它具有一种交换价值.  这种交换价值按照有关的产品当时受欢迎的程度,常常明显地与它对生产者自身的使用价值区别开来.以物易物的交换本身以分工为前提,但是,它也生产着分工,扩大着分工.由于人们通过专门生产一种商品能够比以往制造的多得多,所以,每一次交换都导致了专门生产那种最容

--  118

        第九章  社会过程901

        易生产也最容易交换的东西.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这种不断发展的专业化导致了人的日益严重的片面化和贫困化.活动成为片面的,人们仅仅只生产一个品种的产品.  流水线作业的工人甚至仅仅与单个的零件打交道.他与通过自己的参与而产生的产品也没有关系.此外,活动丧失了与活动着的人自己的需求的联系.人们为了交易,为了不认识的买主而生产,却不再为了在塑造出来的作品中发现自己的本质得到表达而生产.由于这种专业化,人丧失了自己的整体性.他被撕碎成为片面化的职能,并屈服于这些职能.甚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陷入了这一漩涡,在很大程度上纯粹成为发财致富的手段.这样,为以物易物活动着的人就成为他的产品的奴仆.确切地说,他成为这些产品的交换价值的奴隶.因为只有通过交换,他才能获得生活资料.与此同时,商品就成为崇拜物:人的一切活动、一切交往都围绕着交易而转,成为对金钱的崇拜.随着货币的出现,人的异化达到了它最明显的表现.  通过货币,商品的交换价值得到了说明.  最初,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例如黄金,它特别适合于被分割成小的部分并且长期保存.  所有其他的商品都与这种商品联系起来.  黄金这种商品成为公分母,以往根本无法比较的应用品都可以通过它进行比较.由于货币的产生,人的片面化变得更加严重:正如马克思所看到的那样,只要活动能够带来金钱,人们从事一种什么样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无关紧要的.在这种倾向发挥作用的地方,人的需求的多样性就萎缩为一种唯一的需求,即对货币

--  119

        01人是什么

        的需求.  贪婪的人为了它而牺牲了其他的一切.  货币显得是万能的.然而在事实上,货币掏空了贪婪者的此在.货币成为人的上帝.马克思关于对资本主义的分析,我将在以后再展开讨论.这里首先需要对已经展开的思想作出一个判断.  马克思对分工、交换和货币所做的人类学分析已经足够重要,并且也构成了他的资本主义批判的基础.  早在马克思之前,席勒(Schiler)

        和费希特(Fichte)

        就曾经抱怨过社会所造成的个人的片面化.②黑格尔在他的法哲学中也曾经描述过市民社会在它的国民经济具体性中已经包含的矛盾,在许多细节上已经道出马克思的先声.③马克思更尖锐地认识到了市民社会发展中的原动力.与此同时,通过对货币崇拜及其后果的细致入微的描绘,他接近了《圣经》中反对金钱崇拜的斗争.作为先驱者之一,他看到人们——可以与歌德所写的巫术学徒相比——被自己所创造的物所奴役.尽管如此,马克思的设想却是以一种致命的批判性为标志的.  这恰恰也适用于他的人类学基本思想.对马克思的一种批判,如果仅仅涉及到他的这个或者那个结论,无论是涉及到对资本主义的没落的预言,还是涉及到共产主义未来社会的乌托邦思想,都没有对他作出正确的评价.  他的思维是从人类学根源中汲取自己的力量的.这里必须首先否定的是人仅仅从他自己的产品中认识自己本身这种观点.按照这种观点,就像马克思实际上已经宣布为人类历史的意义那样,人必然成为他自己本身的创造者.但是,这意味着对把人看作是创造性主体的现代自我理解的夸大.人不仅从自己本身,而且还从他所发现的和依赖的东西中

--  120

        第九章  社会过程11

        认识自己本身.人总的把自己看作是依赖一个对象的,他超出世界依赖上帝,在这个世界自身中依赖一切技术塑造的物质基础.他依赖自己生活于其中的社会传统和精神传统,即使他转而反对这种传统时也是如此.  他依赖无须自己参与就每时每刻归于他的东西.他依赖与他在一起的人们,依赖通过这些人们给予他的一切.在所有这一切中并且超出这一切,他依赖上帝.此外,恰恰也是马克思以深刻的语言谈到了单个的人对他人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揭露了角色的社会分配及其后果.但是,这也说明了与马克思所描绘的完全不同的方面.由于每个人都依赖其他的人,由于他只有与其他人一起才能追求人的一种使命,因此,他也对其他人的创造表现出活生生的兴趣.所以,对其他人的产品的需求并不必然就是异化.毋宁说,与他人进行交换的可能性使单个的人丰富了他自己的本质,而且无论在精神方面还是在物质方面都是如此.  把单个的人纳入到共同体的任务之中,尽管会把他片面化为他自己特殊的角色,但是,只要他认可这个共同体并且乐意作它的成员,那么,他也就参与了其他成员的成就,充满自豪地把共同实现的东西体验为自己的成果.这样,分工和交换决不总是必然意味着异化和本质的丧失.  只有当单个的人再也不可能认可自己特殊的角色是为整体服务的时候,只有当他把自己局限在自己事实上必然变得毫无意义的片面机能之上的时候,情况才是这样.  因此,真正的难题就在此处.  问题在于,在每一次分配任务时,是否考虑到一个共同体的整体;单个的人所参与的整体任务是否能够也被认可为所有参加者的事情——不仅

--  121

        21人是什么

        仅是被认可为一个奴役其他个人的个人的利益.④只有当共同的作品能够被每一个参与者都认可为他自己的作品时,他才会懂得带着自己特殊的任务明智地参加到整体中去.  他为整体服务、但整体又承载着他.  在这里,借助力量和影响为一个企业的整体或者干脆为一个共同体的整体负责的人,当然要经常有负众望.尤其是对于工业社会的开端来说,这种有负众望似乎到处都是一种特色.但是,后来出现的片面化活动和不负责任的剥削等现象与随之而来的共同体意识的瓦解一样,从来也不是干脆不可避免的.这样的现象总是说明了参与的人的失职.  然而,类似的情况并不局限于前资本主义时代.缺乏爱和集体精神在任何时候都造成了人的窘困.  超越社会地位的一切差异,具体地克服这种窘困,虽然不能在任何时候都同样轻而易举地实现,但在原则上却是在任何时候都同样可能的.因此,使徒保罗认为,即使在古代社会秩序的条件下,主人和奴隶的一种合乎人性的共同生活也完全是可能的,而且他也要求这种共同生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社会秩序必须永远保持不变.  毋宁说,应该这样塑造社会秩序,以至使它的成员之间的结合尽可能变得容易而不是变得困难.  基督教伦理学并不局限在单个的人及其问题上,而是还将公共领域包括在内.  因为尽管爱是针对单个的人的,但是,它还要把单个的人纳入一个共同体的整体中去.  因此,着眼于整体,这属于爱的本质.就像分工和交换不会必然导致人的本质的丧失一样,金钱崇拜的吸引力也不是一种决定命运的暴力.  货币成为人们为此牺牲其余的一切的偶像,这尽管是经常发生的,但是,为

--  122

        第九章  社会过程31

        了达到这种程度,总是要以贪欲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冲动为前提的.占有的意识成为统治一切的东西,这并不是像马克思所阐述的那样,是人由于货币而异化的一个后果.  相反,是货币使这一进程运动起来.  只有在人已经完全充满了对货币的贪欲的地方,货币才对人获得这样的力量,以至对人来说,其他一切东西,无论是物还是人,都只有与货币发生关系才具有意义.只要在人完全沉溺于贪欲的地方,就会出现马克思曾经深刻地描绘过的那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自发性.货币占有者不是把货币储蓄起来,而是让它工作,由此他就成为资本家.他购买了人的劳动力,为的是利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在这里,关键在于所创造的财富在价值上远远超过了工资和机器的支出以及其他费用.这就产生了利润,利润当然主要被用来扩大生产.  对于马克思来说,情况是这样的:工人们通过生产日益完善的发展虽然生产出各种各样的产品,而且越来越多,但是,工人自身却日益贫困化和片面化.  全部财富都积聚在资本家手里.与此相反,贫困却日益集中在工人们身上.竞争为越来越少的人造成了日益增长的财富,把所有其余的人越来越深地抛入无产阶级之中,抛入贫困化之中.马克思认为,在这一发展的终端,无产阶级革命必然清除一小撮资本家.西方工业国家在上一世纪的发展,起初在很大程度上是符合马克思所指出的这种趋势的.  对于贪欲在多大程度上作为社会过程的推动力量而得到了贯彻,这是一个令人感到羞耻的标志.  然而,即使在当时,也存在有许多超越了社会角色差别的人性的共同体的例子,甚至在工人和企业主之间也是

--  123

        41人是什么

        如此.毫无疑问,在早期资本主义时期,这样的例子太少了,特别是对剥削的法律限制太少了.尽管如此,贪欲并没有长久地保持为社会过程的决定性因素.  不仅是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压力,而且还有社会立法的创造法的想象力,都开启了不同的道路.  马克思建立在贪欲的自发控制之上的部分预言都没有应验,应该归功于此.  工业国家中全体居民日益增长的福利、由此而被加强并且反过来造成新的福利的工业兴旺、以及日益发展的所谓服务性行业的职业阶层,即新的中产阶级,⑤

        所有这一切都开创了一个与马克思已经预见到和能够预见到的完全不同的社会过程的方向.  资本主义发展的自发控制由此被打断了.即使在这方面,人们也不可以像那种反共产主义的仇恨过于轻率地所做的那样,期待不容变更的自发发展.对整体负责任的考察,不承认事物发生的任何自发发展的那种创造法的想象力,以及在一切情况下促成和更新共同体的爱,在任何地方都是必要的.  只有它们才能够把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的自发发展中,同时也从其他的自发发展中解放出来,并且卓有成效地塑造它的未来.随着工业中劳动时间的缩短而明朗化的社会发展的新转变,在这个方向上提供了过去时代所无法提供的机会.人们必须合乎人性地安排新的空闲时间.⑥这个任务可能过去没有被注意到.当在人身上没有唤起和培养更深刻的需求的时候,空闲时间就被单纯的消遣所浪费掉了.在今天,这一点是非常清楚的.我们面临着一种新教育的任务.但是,只有在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作为一种统一变得可以理解的时候,教育才是可能的.只有借助于它与现实的统一的关联,专业知识和特

--  124

        第九章  社会过程51

        殊技能才获得了符合人性的意义.今天,世俗化了的教育界还在继续对现象的多样性中找到一种统一的可能性感到绝望.然而,如果从根本上来说,在清醒的意识中的人类生活应该是可能的,那么,就必须克服这种绝望.不过,现实的统一在事实上再也不能以世俗化了的方式来理解.在这方面,这种思维只能一再达到伪宗教的设想.  只有对我们的传统在《圣经》中的起源,对《圣经》中作为创造者建立了现实的统一的上帝进行新的思索,才能胜任由我们的社会情景提出的教育任务.如果我们重新认识到建立在上帝之中的一切现实东西的统一,那么,满足于由现代化宣传工具所造成的灌输的那种精神惰性也将会消失.着眼于现实的统一,将唤醒创造性地克服现实的多样性的力量.  它还将唤醒把多种多样的东西结合成为统一体的爱的力量.  当然,即使这一点也再次仅仅适用于在《圣经》中上帝的光照中对现实的统一的真正理解,从耶稣基督的上帝出发,所有事物的统一都是由爱建立的,即由超越一切分离和痛苦来寻求共同体的爱建立的.  只有从这样的爱的力量中,人们才能够——每个人在自己的份额上——感知到对现实的统一的创造性责任.


        注  释①  参见波皮茨(H.Popitz)

        ,《异化的人—青年马克思的时代批判与历史哲学》,1953年版,第109—170页.  此外,请参见蒂尔(E.Thier)

        ,《青年马克思的人的形象》,1957年版,第22页以下.  重要的还有蒂尔的证明,即马克思关于占有的意义的思想

--  125

        61人是什么

        与赫斯(MosesHes)

        相吻合.②  波皮茨,同上着,第12页以下.③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Hofmeister编)

        ,“哲学丛书”

        卷一二四a,1955年版,第182—256节.  黑格尔看到了由于分工所造成的人的片面化(第198节)

        ,他把货币看作是这样一种形态,在这种形态中,“所有一切商品的抽象价值都成为现实的”

        (第20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