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

乐读窝 > 其他书籍 >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

第18章

书籍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    作者:刘忠礼


精神文明的内涵和外延既不能等同于“精神”

        ,也不能等同于“社会意识”。我们说的精神文明,是不是指社会上人们的各种意识、观念和思想或人们的一切精神活动的总和呢?也就是说,是否社会上人们的所有观念和意识都是文明的呢?不.  既然是“文明”

        ,顾名思义,它是与不文明相对立而存在的.或者说,它是与一切愚昧、野蛮、落后、无知以及精神、道德上的一切腐朽、颓废、堕落和沉沦不能共容的.  这就是精神文明之区别于一般的精神和社会意识的特征.精神文明到底包括哪些内容?如果说物质文明的内容还比较单一的话,那么,精神文明的内在结构和机制却要复杂得多.  一般说来,其内容大体包括如下两个方面:一是科学、教育、文化、艺术、体育、卫生的发展水平(我们认为其物质机构和设施不在精神文明之列,这些仅仅是保证科学、文化、艺术、体育、卫生发展的条件)

        ;二是社会的政治倾向、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精神状态等等.任何时代的精神文明,都是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体.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也不例外.社会主义制度的本性要求科学、教育、文化、艺术、体育、卫生的高度发展.  但是,我们同样也要看到,单纯的知识本身的积累,并不能直接产生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  知识的因素,只有实现其与无产阶级的自

--  16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741

        然意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的内在结合的时候,才能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吴建国、曹燕明:《关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几个理论问题》《哲学研究》1982年第8期)

        文明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在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工之后出现的,它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标志着人类社会历史的进步和人类自身解放的程度,它象征着光明、美好和自由.“文明”

        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进步状况,主要表现为生产工具的进步,人类控制和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和富裕,标志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明是指人们精神生活的进步状况、是属于社会意识和社会心理方面的文明,它既包括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程度,又包括人们的思想道德情操等方面的内容.  它标志着人类精神生活发展的水平和自身解放的程度.精神文明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着的.  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就有不同性质的精神文明.(吴朝阳、马静芝:《略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几个问题》《河北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

        精神文明由于它是人类在改造世界过程中所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跟一切愚昧、无知、野蛮、落后、腐朽、堕落是不能共容的.  因此,它包括的只是精神领域文明的东西.  它

--  165

        84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

        的外延要比“精神”的外延小.  精神文明同样是一个历史范畴.  不同社会有不同社会的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人类一切优秀的精神文明的继承和发展.  它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精神文明.人们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是物质文明,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果是精神文明.  而社会的改造,社会制度(包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文明,最终都将表现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是两种文明的概括.  社会制度的文明不能脱离两个文明自成一类,也不能把它归入两个文明的任何一类而同另一类相对立.  它渗透到两个文明之中,两个文明则是它的体现.(许启贤:《关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科学含义》《学术论坛》1983年第4期)

        精神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果,是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的成果,“它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主观世界的改造,不能理解为只是思想意识的改造,还应当包括人们的认识及其能力的发展和改造,人们的情操、意志、美感的发展和改造.  因此,精神文明作为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果,有广泛的内容.  它不仅包括知识文化和思想道德两个方面,同时也包括个人和社会两个范围.精神文明这个概念,同样地也不能等同于哲学中的“精神”和“社会意识”两个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中的“精神”概念,指的是由客观物质存在派生出来的人的一

--  166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941

        切主观心理状态,是客观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一切反映形式或意识现象.  它是由物质决定的.  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社会意识”概念,是人们对于自己周围环境、社会关系、社会过程的认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道德、艺术、宗教以及社会心理、教育思想、风俗习惯等等.  精神文明与“精神”相比较,“精神”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而精神文明却不是物质文明的派生物,也不是第二性的.  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一样,都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同时产生又同时发展,犹如一只鸟的两个翅膀,也恰似一辆车的两个轮子.精神文明与“社会意识”相比较,“社会意识”的外延比精神文明要大得多,它是社会上人们的各种意识、观念和思想的总和,或者说,是人类的一切精神活动的总和.  而精神文明则是与不文明相对立而存在的.  也就是说是与一切愚昧、野蛮、落后、无知以及精神、道德上的一切腐朽、颓废、堕落和沉沦不能共容的.  任何时代的精神文明,都是那个时代的人类在改造世界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或优秀成果,这正是精神文明区别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精神”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意识”范畴的特征.  弄清物质文明与物质、社会存在、生产力的区别,以及精神文明与精神、社会意识的区别之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相互关系,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张鸿才:《谈谈两个文明的基本概念》《宁夏日报》1983年4月7日)

--  167

        05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

        《邓小平文选》中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问题的论述很多,主要的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高度的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之一.“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

        高度的精神文明和高度的物质文明一样,都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和目的.  两种文明的建设必须一齐抓.(二)

        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个主要内容.“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

        ,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

        精神文明包括文化知识和思想觉悟两个方面,精神文明建设也相应地包括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  这两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不可分割,不可偏废.(三)

        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文化大革命”

        在精神方面造成的严重后果还未彻底肃清;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以后,由于一个时期内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又出现了“一切向钱看”

        、崇洋媚外的现象.  实践启发我们:没有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精神文明,“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同志从战略高度着眼,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实践四个现代化的“四项保证”之一.(四)

        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把我国的各族人民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  全党全民都要牢记

--  168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151

        这个目标,尤其是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同志,应该“经常地、自觉地以大局为重,为提高人民和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奋斗不懈.”

        (高路:《〈邓小平文选〉是怎样论述精神文明的?

        》《半月谈》1983年第22期)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没有沿用十二大政治报告中精神文明建设要“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提法,而是明确提出了共同理想和社会主义道德的新概念.怎样认识这个提法上的区别呢?

        我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降低了,而是更切合实际了.这一提法上的改变,使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更为扎实,使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更具有凝聚力.我们国家现在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存在着比较落后的多层次的生产力水平,多元化的所有制形式,生产和交换必须借助于商品经济的杠杆,分配原则采取了多种模式等等.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各族人民的现阶段任务只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到本世纪末使我国经济达到小康水平,到下世纪中叶,接近发达国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