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

乐读窝 > 其他书籍 >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

第38章

书籍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    作者:刘忠礼




        第一,应树立明确的素质建设的目标模式.  素质建设目标模式的确立可以为全社会树立起一个精神文明的具体蓝本,从而形象地引导激励人们为之奋斗.  积历史教训与实践经验看,素质建设的目标模式似可分为三个基本层次,即民

--  355

        83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

        族的、地区的、行业的.具体说,即确立作为当代中国人、一个当代上海人、一个当代或工人、或农民、或干部应具的素质蓝本.  这三个基本层次,分别表征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所担负的主要社会角色,涵盖了一般、特殊、个别三个层面.其中每一层次的目标模式,都应结合“国情”

        、“地情”和“民情”

        ,融民族性、现代性与整体性于一体.第二,应重视政治上层建筑在加强人的素质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一是发挥“法制”的作用.二是发挥舆论的力量.三是在各项经济、社会政策的政策评估、政策执行、政策终结诸环节中,应把是否有利于人的素质培养与素质建设放在与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同等重要的程度对待.第三,应从四个社会层面立体式开展素质教育.  一是学校教育层面.  学校教育是提高人的素质的基本途径,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的潮流.  二是社会教育和社会文化层面.  社会教育和社会文化都是社会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化的社会人文环境,是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  三是家庭教育和家庭文化层面.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人成长的第一摇篮.  家庭也是民风、民俗以及多民族传统美德等民族文化赖以流传承藉的场所,家庭对人的素质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是社会个体成员自我修养、自我教育层面.最后,领导者要带头提高自身素质.  社会最有效的榜样是领导阶层.  领导阶层不仅担负着管理社会、教育群众等重要责任,而且还代表着社会优秀群体的素质水准.  这是由我国社会的性质与各级领导的选拔制度所决定的.  如果领导者

--  356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93

        做不到的事却要求被领导者做到,领导者就会失去道义力量和号召力量.  因此,领导阶层严于律己,做群众的表率,乃是整个素质教育能否上一个新台阶的关键.  然而,领导层的素质建设也同样需要制度的保障,包括干部的选拔、任用、考核、奖惩,以及监督等制度.(高惠珠:《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本》《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6年第1期)

        积极开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局面,按照两个文明建设“共同进步”

        、“协调发展”的要求,仍存在着很大差距.  我们应遵循五中全会精神,在今后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把着力点放在“共同进步”

        、“协调发展”上,积极探索,努力开创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局面.要形成这样的局面,我认为,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建立保证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领导体制和工作体制.要保证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首先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这是前提.  但是,我们还应当看到,协调发展决不只是一个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只有当思想认识变为实际工作的规范和切实可行的措施,并且建立起符合协调发展要求的领导体制和工作体制时,协调发展的任务才能落到实处.二、提供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政策保障.国家政策是政府调节社会活动的基本手段.  任何一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会对两个文明建设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

--  357

        04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

        响.  由于我国现在正处在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渡时期,许多政策还不配套,甚至存在一些漏洞和失误,这就会导致社会生活中的某些实际利益导向与党和政府提倡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之间存在某些差距,甚至相违互悖.  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应该明确,我们党和国家的政策导向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利益分配格局,在实际效果上应与我们提倡的正确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相一致,应向那些艰苦创业、自觉奉献、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人们倾斜,才能有效地引导人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树立和保持正确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各地、各部门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在进行一切工作中,都不仅要考虑到促进物质文明建设,而且应考虑到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注意把握政策导向的同时,还要努力把我们所提倡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融于社会生活和各行各业的管理之中.法制健全,规范严格,管理有序,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三、积极探索在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思路、新办法.与物质文明建设相比较,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相对薄弱,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  各级领导的重视,政策措施和物质的保障,都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条件,但是,精神文明建设本身还存在一个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如何在思路、办

--  358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143

        法等方面不断改进完善、发展,真正与物质文明建设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给我国的经济生产和整个社会生活带来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势必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和新课题.  比如,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社会利益的多元化,进而导致人们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如何加强对社会价值的引导?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收入档次的拉开,导致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如何指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了道德建设的滞后和错位现象,如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体系?

        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和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关系?在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应用的条件下,如何管理、运用好各种现代化的传播手段,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度?等等.  在这些大量涌来的新问题面前,我们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和现成的办法可循,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探索和总结.四、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保证必要的物质投入.(戴舟:《积极开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6年第1期)

        中共中央决定,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中共中央十四届六中全会的主要议题.  这就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党中央的决定及时地

--  359

        24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

        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呼声,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区别,是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靠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则是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管理体制.  从教育管理体制来看,思想政治工作,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这就是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精神保障条件是思想政治工作,而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机制就是保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顺利进行的教育管理体制.  这个教育管理体制建设好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健康发展,收到实效.(邱永模:《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效性的思考》《社会科学研究》196年第3期)

        强调政府行为,切实增加投入:相当一段时间来,精神文明建设部门因为政府投入严重不足,缺乏维持生存的起码的经济条件,便纷纷“下海”创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或“以文养文”或“以副养文”。身为中央实验话剧院院长的赵有亮委员说,他们剧院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收入是“三产”创收所得.  李谷一委员说,我们东方歌舞团的“三产”

        ,办又办不好,想不要,又舍不得,弄得人心都向钱看,本身的精神文明都没法搞.吴祖强委员指出,“以文养文”是一个很有害的口号,它回避了国家在建设精神文明中的责任,导致人们都去捞钱.乔

--  360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343

        羽委员说,中央从来就没有提过什么“以副养文”。物质文明是工人农民创造的,怎么能要求创造精神文明的人去创造物质文明呢?

        不少委员认为,精神文明这只“手”要真正硬起来,关键在于政府.  要改变“雷声大雨点小”的局面,更不允许“只打雷不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