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美学

乐读窝 > 其他书籍 > 美学

第37章

书籍名:《美学》    作者:[德]黑格尔


美  只能在·形·象·中见出,因为只有形象才是外在的显现,使生命  的客观唯心主义  ①  对于我们变成可观照,可用感官接受的东  西。思考从·概·念来理解这种客观唯心主义,按照它的

·性来把它变成自为的,但是审美作用却按照它的

④。而这种显现着的实在就是分成部

分的有机体的外在形象,这形象对于我们既是一种客观存在  的东西  (Daseiendes),也是一种·显·现·着的东西  (Scheinen-  des),这就是说,有机体各个别部分的只是实在的多方面的性  格必须显现于形象的·生·气·灌·注的整体里  b)按照前已说明的生命的概念,我们对于这种显现的较



·普·遍

·显·现·着·的



·实·在来把它变成自为的

⑤。

即生命的观念性,或周流于全体各部使它们成为整体的  “灵魂”。  “它的”,指生命的客观唯心主义的。

①  ②  ③  ④

同上。  原文似有省略,俄译本作:“思考在它的概念里掌握住这种唯心主义,从  它的普遍性方面把它变成思考的对象,但是审美作用却从它的显现着的  实在方面把它变成审美的对象。”“自为的”(fu  A  r  sich)指变成自己的认  识对象。

⑤  例如马有只是实在的一方面,即寻常实际存在的个别的马,也有显现着

的一方面,即使人觉得美的马的生气活泼的形象,或画成的马。

-----------------------------------------------

8  7  1  第一卷  艺术美的理念或理想

精确的性质就可以推演出以下几点:形象是在空间绵延的,有  界限的,现出形体的,见出形式、颜色、运动等等多方面差  异性的。但是一个有机体如果要见出生气灌注,它就必显出  它并不是从这种·多·方·面·的·差·异·性得到它的真正的存在。要见  出生气灌注,它就必须是这样:我们用感官所接触到的现象  的各个差异的部分和方式都融化成为一个整体,因而显现为  一个·个·体,一个把这些特殊部分既作为差异的,又作为协调  一致的,而包括在一起的统一体。

      b1)第一,这种统一体却必须显得是·没·有·意·图·的统一体,  所以不应现出抽象的目的性。各部分既不应以达到某固定目  的的手段为那目的而服务的身分而成为观照的对象,也不应  在结构和形状中失去它们彼此之间的差异。

      b2)其次,相反地,这些部分对于观照  (知觉)显得有  些偶然性,这就是说,某一部分的定性并不同时是另一部分  的定性。任何部分并不因为另一部分具有某种形状,也就具  有那种形状,例如象在有规律的安排里那样。在有规律的安  排里,各部分的形状大小等等都取决于某一抽象的定性。例  如同一建筑物上的窗子大小都是一致的,或至少是并列在一  排的。同一军营里的士兵都一律穿一样的制服,情形也是如  此。制服的各部分,样式、颜色等等彼此之间的关系并不是  偶然的,这一部分用这个样式,就因为其它部分也用这个样  式。样式的差异和独立的特性在这里都是行不通的。在有机  的有生命的个体方面,情形却不如此。每个部分都是不同的,  鼻子和额头,嘴和腮,胸膛和颈项,手和脚,彼此都有显然  的差异。因为对于观照(知觉),每部分的形状都不和另一部

-----------------------------------------------

第二章  自然美

9  7  1

分的相同,各有各的特殊样式,这部分的样式并不绝对取决  于另一部分的样式,所以各部分就显得本身是独立自在的,因  而彼此相望,是自由的,偶然的。因为就物质材料说,它们  虽是联贯在一起,但是这并不能影响到它们的形式。

      b3)第三,对于观照(知觉),这种独立自在性里  ①  还应  有一种可以看得见的内在的联系,虽然这种统一  ②  应该不是  抽象的,外在的,象在有规律的安排里那样,而是不但不消  除各个别方面的特性,而且反而要把这些特性表现出来,把  它们保持住  ③  。这种统一不是象各部分的差异那样可以直接  用感官知觉到,而是一种隐秘的,·内·在·的必然性和协调性。既  然·只·是内在的而不是从外表可以看得出的,这种统一就只能  通过思考来掌握,完全不是可以由感官见出的。既然不是感  觉的对象,它就还不能现为美,我们的观照就还没有在生命  的东西里见到理念显现于实在。因此,这种统一作为用理念  灌注生气于各部分的统一,尽管不应该只是感性的、在空间  中绵延的东西,它却还必须在外在事物里现出来  ④  。在个体里  这种统一显现为它的各部分的普遍观念性,形成了维系它们

有机体各部分的独立自在。  “统一”即  “内在联系”。  在有规律的安排里,作为安排准则的时、空、量、质等都是抽象的,外  在的;既要求一致,即须消除各个别方面的独立自在的特性。在有机体  里,例如人的眼耳鼻手足等部分一方面独立自在,保持特性,一方面又  借灵魂或生命作它们的内在联系。各部分的差异是可目睹的,它们所显  现的生命却是内在的,须借思考才能理解的,所以是观念性的统一。

④  动物身体各部分所见出的统一是主体的观念性的统一,是理性的因素,

但必须在具体的感性的客观事物中显现出来,才使人觉得美。

①  ②  ③

-----------------------------------------------

0  8  1  第一卷  艺术美的理念或理想

的基础,即生命主体的主体本质  ①  。这种主体的统一在有机的  生物身上表现为情感。在情感和情感表现里,灵魂显出自己

·是·灵·魂。因为对于灵魂,身体各部分的单纯的并存见不出真  实,而对于灵魂的主体的观念性,杂多的占空间的形式也是  不存在的。灵魂当然要假定身体各部分的这种杂多性,特有  的构造以及有机的组织,但是在发生情感的灵魂及其情感的  表现流露于这些部分时,无处不在的内在的统一就显现为对  各部分的只是实在的独立自在性的否定(取消),这些独立自  在的部分现在就不再只是表现它们自己,而是表现灌注生气  给它们的发生情感的灵魂。

      c)但是在开始时,灵魂的情感表现既不能使人看到身体  各部分之间有一种必然的互相依存在的关系,也不能使人认  识到·实·在·的各部分构造和情感本身的·主·体·的统一之间有必然  的统一。

      c1)如果单从形状就可以见出有机体各部分之间的这种  协调以及这种协调的必然性,那可能是由于这种关系是我们  在·习·惯上所常看到的这些部分的并存关系,我们见到某一类  型的有机体,就想到这类型所惯有的形象。但是习惯还只是  纯然·主·体·的·必·然·性

②。例如根据这种习惯标准,我们觉得某些

动物是丑的,因为它们的形体和我们常见的不同,甚至相反。  我们说某些动物形体奇怪,因为它们的器官的安排不同于我

Subjektum,俄译本引原文加括弧未译,英译本作  “主体的主体”。

①  ②  “这就是说,它所根据的只是很有限的经验,这种经验不一定与所见事物

的真正本质有关。”(英译本注)这就是“美是常态,丑是变态”的看法。

-----------------------------------------------

第二章  自然美

1  8  1

们所习以为常的:例如鱼,身体过大,尾巴过小,显得不相  称,或是双眼都长在头的某一边。在植物界,我们比较惯于  看到反常的情形,但是仙人掌和它的刺以及它的长方棒形的  茎干还是令人惊奇。对博物学有多方面修养和知识的人却不  然,他们既然对于个别部分知道最清楚,对于许多类型的各  部分互相依存的关系也很熟悉,他们就很少有看不惯的东西。

      c2)其次,对于各部分的这种协调如果有较深入的了解,  那就会使我们有识力和技能,根据某一孤立的部分,把它所  必隶属的全体形状推测出来。例如居维叶  ①  在这方面就是著  名的,他看到一块个别的骨头——  不管它是否已结成化石  ——  就可以断定它属于哪一种动物。“从爪知狮”那句格言在  这里完全应验了。从一个爪或一片腿骨就可以断定牙齿的形  状,从牙齿的形状也可以反过来断定臀骨和脊椎骨的形状。但  是在这种研究里,对于类型的知识已经不只是习惯的事,思  考和判断已经参加进来起领导的作用。例如居维叶在推证时  对于动物的内容丰富的定性和统摄全种类的特性都已了如指  掌,这些定性和属性成为同一动物身体中各个别的互相差异  的部分的统一原则,根据这个原则,他就可以推断全体的形  状。这种定性就是肉食类的特性,这就形成全体各部分的结  构组织的规律。例如肉食类动物就需要另一种的牙齿和腭骨  等等,当它猎食物时,攫取食物就不能凭蹄而必须凭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