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美学

乐读窝 > 其他书籍 > 美学

第42章

书籍名:《美学》    作者:[德]黑格尔


说得更明确一点,象我  们在上文已经说过的,理念不只是实体和·普·遍·性,而是·概·念  和体现概念的·实·在二者的统一,也就是在它的客观存在范围  以内作为概念来看的概念。我们在序论里已提到过,柏拉图  是第一个人把理念看作唯一真实的普遍的东西,而且认为它  是本身具体的普遍的东西。但是柏拉图的理念还不是真正具  体的,因为单就它的·概·念和·普·遍·性来了解,柏拉图就已把理  念看作真实的。但是单就这种普遍性来了解,理念就还没有  实现,还不是在它的现实存在里自为地真实,它还只是停留  在“·自·在状态”。但是正如概念如果脱离它的客观存在,就不  是真实的概念,理念如果没有现实存在而外在于现实存在,也  就不是真实的理念。因此,理念必须进一步变成现实,而它  之变成现实,只有通过本身符合概念的现实的主体性及其观  念性的自为存在  ②  才行。例如种族只有作为自由具体的个体  才是现实的;生命只有作为·个·别·的·有·生·命·的·东·西才能存在,善  要借个别的人才能实现;一切真理只有作为·能·知·识的意识,作  为·自·为·存·在·的·心·灵才能存在。因为只有具体的个别事物才是  真实的和现实的,抽象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却不是真实的和现  实的。所以我们所要紧紧掌握的要点就是这种自为存在,这

Bestand,有“存在”、“持续”等义,英译本作“世界的持续”,本文从俄  译本。译  “世界的支柱”亦可。

②  英译本作“观念性的统一和自确定”,俄译本作“观念性的统一和自为存

在”。查1955年版原文无  “统一”字样。



-----------------------------------------------

第二章  自然美

3  0  2

种主体性。但是这主体性在于否定的统一,由于这否定的统  一,各差异面在它们的实际存在中才显得是在观念中设立  的  ①  。因此,理念和体现理念的现实二者的统一就是理念,即  单就本身来看的理念和体现理念的·实·在二者的·否·定·的统一,  也就是双方差异面的·设·立与·取·消(否定)。只有在这种活动里,  理念与现实的统一才是肯定地自为存在的,自己对自己发生  关系的无限的统一和主体性。所以我们对于美的理念,也要  如其本质地就它在它的现实客观存在中作为具体的主体性因  而也就是作为个别事物去理解,因为只有作为现实的理念,美  的理念才能存在,而理念的现实性,只有在具体个别事物里  才能得到  ②  。

      这里要区别个别事物的·两·种形式,即直接的·自·然·的形式  和心灵的形式。在这两种形式里,理念都使自己具有客观存  在,所以在这两种形式里,实体性的内容都是理念,而在我  们讨论的范围里,都是美的理念。就这个观点看,还应该说,

英译本这句作:“主体性可以下这样的定义:它就是根据观念性的统一原  则来进行的观念性的确定,这观念性的统一原则是通过对当前差异面的  否定,使它们成为一个客观现实的互相调和的部分,而表现出来的。”俄  文照原文直译,因从之。

②  概念具体化为实在,形成概念与实在的统一,这就是理念。在这统一体

中概念否定了实在的片面的个别性,实在也否定了概念的片面的普遍  性,所以叫做“否定的统一”。概念本身设立自己的对立面就否定了自己,  同时又否定了这种对立面回到主体的统一,达到进一步的发展,原来抽  象的,片面的,就变成具体的统一体了,只有有自意识的人作为主体,才  能凭心灵设立和否定对立面并且认识到所形成的统一,所以这种统一叫  做  “主体的观念性的统一”。



-----------------------------------------------

4  0  2  第一卷  艺术美的理念或理想

自然美和理想  (艺术美)具有·同·样·的内容。但是从另一方面  看,也应该说,上面所说的理念达到现实的那双重形式,即  自然界个别事物与心灵界个别事物之间的差异,也对内容本  身  (表现为自然的形式或心灵的形式)带来一种·本·质·上·的·差  ·异。因此就产生这样一个问题:哪一种形式才真正符合理念  呢?只有在真正符合它的形式里,理念才能把它的内容的·真  ·实·整·体全都表现出来。

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要讨论的一点,因为个别事物的这种  形式上的差异也就是自然美与理想的差异。

      首先关于一切·直·接·的个别事物,应该说,它属于单纯的  自然界,也属于心灵界。它也属于心灵界,是因为第一,心  灵在身体里才得到它的外在存在;其次,即使在·心·灵·的关系  上,心灵也是首先在直接现实里才得到一种存在。因此,我  们可以从·三·种观点来研究这直接的个别事物。

1.在直接现实中的内在因素  仍然只是内在的  ①

      a)我们已经见过,动物躯体只有通过它本身的对无机自  然作斗争的继续不断的生命过程,吞食这无机自然,消化它,  从它吸收营养,把这外在的东西转化为内在的,才能实现它  自身的存在。同时我们也见过,这种继续不断的生命过程是  一系统的活动,由一系列的器官来进行的。这种本身完满的

①  “直接现实”即直接呈现于感官的自在的个别事物,也就是单纯的  “自

然”。

-----------------------------------------------

第二章  自然美

5  0  2

器官系统的唯一目的就是通过这种过程来达到生物的自我保  持,所以动物的生命就只是一种欲念的生命,这些欲念的生  展和满足就是通过上述器官系统来实现的。生物就按照这种

·目·的·性来构造成它的各部分:每一部分都只是一种工具,服  务于自我保持那唯一目的。生命就由这些部分内含着,这些  部分和生命是互相依存的。这种生命过程的结果就使动物成  为一种能感觉到自己的,受到生气灌注的东西,因而可以作  为个别事物而得到自我满足。在这一点上如果拿植物来和动  物比较,我们就可以看到,象上文已经指出的,植物还没有  自我感觉和灵魂性,因为它永远只是由自身分出新个体,不  能把这些新个体集中到可以形成个别自我的那种否定点  ①  。  但是活的动物身体摆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可以看到的不是这种  生命的统一点  ②  ,而是器官的繁复性;这样,生物还是不自由  的,还不能显现为个别的成为·统·一·点的主体,和它的分布于  外在实在界的各部分相对立③  ③  。有机生命的活动枢纽对于  我们还是隐秘着的,我们只看到形体的外在轮廓,而这外在  轮廓还是完全被羽毛、鳞甲、针刺之类遮盖着的。这种遮盖  固然是动物界所常见的,但是事实上还是植物的构造形式保  留在动物构造里。这就是动物生命在美方面的一个大缺陷。我  们从这种形体构造所看得到的不是灵魂;露在外面的到处显





negative  Punkt,否定点即使某个别事物得到它的特殊定性的辩证过  程,凡是限定(受到定性)都同时是否定。自意识否定单纯的自在生活。  即上文的否定点,亦即观念性的统一或灌注生气于全体各部分的心灵  性。

③  成为主体才能有统一,才有与部分相对立的自我整体。

-----------------------------------------------

6  0  2  第一卷  艺术美的理念或理想

现的都不是内在的生命,而是比真正生命低一级的那些构造。  动物只是在自身以内才是有生命的;这就是说,这种在自身  以内的存在之成为实在的,并不是取内在生活本身的形式  ①  ,  因此,这种生命不是在身体各部分随处都可以看见的。内在  的方面既然停留在纯然内在的状况,外在的方面也就显得是

·纯·然·外·在的而不是每一部分都由灵魂彻底灌注到的。

      b)就这一点来说,·人·的身体却属于较高的一级,因为人  体到处都显出人是一种受到生气灌注的能感觉的整体。他的  皮肤不象植物那样被一层无生命的外壳遮盖住,血脉流行在  全部皮肤表面都可以看出,跳动的有生命的心好象无处不在,  显现为人所特有的生气活跃,生命的扩张。就连皮肤也到处  显得是敏感的,现出温柔细腻的肉与血脉的色泽,使画家束  手无策。但是人体尽管使生气外现,与动物躯体有别,它的  外表,例如皮肤的裂纹,皱纹,汗孔,毫毛,脉络等等却仍  然显出自然的欠缺。就连皮肤虽然可以显现出内在生命,却  仍然是一种旨在自我保存的外部遮盖,只是一种适应自然需  要的达到目的的手段。人体现象的无比优越性在于敏感,它  虽然不是到处都实在现出感觉,至少是有现出感觉的可能。但  是这里也还是有缺陷,这种感觉还没有内在地集中到能呈现  于身体的每一部分;身体里有一部分器官和它们的形体还只  适合于动物的机能,只有另一部分器官才更能表现出灵魂生  活,感情和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