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美学

乐读窝 > 其他书籍 > 美学

第89章

书籍名:《美学》    作者:[德]黑格尔




从·客·体或对象方面来看,艺术的起源与宗教的联系最密  切。最早的艺术作品都属于神话一类。在宗教里呈现于人类

理想与现实尚未分裂。  这段话的大意:人与自然一体时还没有惊奇感;人完全认识自然时已不  复有惊奇感。只有在这两阶段之中,即主体与客体尚未完全分裂而矛盾  已开始显露的时候,人才有惊奇感。  观念(Vorstellung)指意象,即对于一类事物所获得的一种总的印象,但  还不是抽象的概念。这个词也可译为  “表象”。

①  ②



④  即不用思考的感性认识能力。

-----------------------------------------------

序论  总论象征型艺术

5  2

意识的是绝对,尽管这绝对是按照它的最抽象最贫乏的意义  来了解的。这种绝对最初·展·现为自然现象。从自然现象中人  隐约窥见绝对,于是就用自然事物的形式来把绝对变成可以  观照的。这种企图就是最早的艺术起源。但是即使从这方面  来看,艺术也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才会出现:人不是只从现成  的现实事物中直接见到绝对而就满足于神性的这种实际存  在,而是要由意识·本·身既产生出从本身外在的事物中所得到  的对绝对的认识,又产生出或多或少地符合这种认识的客观  形象。因为艺术必须有一种通过心灵来理解的内容意义,这  种内容意义固然直接显现于外在事物,而这外在事物却不是  现成的,俯拾即是的,而是·由·心·灵·创·造·出·来,既能用以认识  那内容而又能用以表现那内容的。所以只有艺术才是最早的  对宗教观念的形象翻译,因为只有到了人成为精神方面的自  觉者,摆脱了生活的直接性  ①  ,从而获得了自由,认识到客观  世界是外在的,和自己对立的时候,人才会对客观世界有散  文性的看法  ②  。不过这种主体与客体的辨别是比较晚的事。对  真实界的最初的认识却处在完全沉没在自然中的无心灵性  (不自觉性)和完全从自然中解放出来的心灵性这二者之间。  在这种中间状态里,心灵  (精神)之所以只能用自然事物形  象去表现它的观念,是因为它还没有取得一种较高的形式,但

即摆脱了自然蒙昧状态的生活方式。

①  ②  即抽象的凭知解力的看法,与上文“形象翻译”对立,人到认识自己是

主体而外物是对象时,对客观世界才开始有较客观的反映,也才有散文  意识。

-----------------------------------------------

6  2

第二卷  理想发展为各种特殊类型的艺术美

是已在企图使观念与形象在这种结合中互相适合。正是这种  中间状态形成诗和艺术的立场,与散文性的知解力相对立。因  此,只有在主体精神自由的原则实现于它的抽象的和真正具  体的形式时,也就是只有在罗马时代和近代基督教世界里,完  全散文性的意识才能出现。

      其次,象征型艺术所努力追求的,而且一旦达到,它就  不再是象征的那个最后分界点就是·古·典·型·艺·术。古典型艺术  虽然找到了真正的艺术表现,却不是最早的艺术类型,它须  有象征型艺术的许多转化和过渡阶段作为它的先行条件。因  为适合古典型艺术的内容意义是精神的个性,而精神的个性,  作为绝对与真实的内容和形式,只有在经过许多转化和过渡  之后,才能呈现于意识。艺术在起源时在内容意义上总是抽  象的,未受定性的,精神的个性却须本身是真正具体的。它  是由自确定的概念  (本质)体现在适合它的实际存在里,这  概念只有在把它所调解的两个抽象方面的片面性消除  (否  定)掉之后,它才能变成可以掌握的。如果这一点做到了,概  念既已按照它的本质现为整体了,上述那些抽象的方面也就  消除了。  ①  这就是古典型艺术的情况。古典型艺术结束了艺术  象征和崇高的趋向,因为精神的主体性既然本身就带有适合  它的形象,正如自确定的概念也从它本身里产生出适合它的  具体的实际存在。到了艺术找到了这种真正的内容因而也就

①  古典型艺术表现精神的个性,精神的个性消除了内容与形式,内在方面

与外在方面各自的抽象性和片面性,才达到这两方面协调一致的整体。

-----------------------------------------------

序论  总论象征型艺术

7  2

找到了它的真正的形式时,它对这两方的追求与挣扎  (这就  是象征型艺术的缺陷)自然也就停止了。

      如果我们追问在上述两个分界点之内,能否找到更精确  的原则作为划分象征型艺术阶段的根据呢?回答可以是这样:  象征型艺术既然对真正的内容意义和适合它的表现形式还在  挣扎追求,我们所要找的原则就可以说是还与真正艺术相对  抗的内容和对内容不适应的形式二者之间的·斗·争。因为内容  和形式尽管结成一体,却仍然互不符合,而且也不符合真正  的艺术概念,因而仍在挣扎着要拆散这种还有缺陷的结合。从  这个观点看,一切象征型艺术都可以看作对内容意义和形象  的互不适应所进行的继续不断的斗争,而象征型艺术的不同  阶段并不是不同·种·类,而只是这同一个矛盾的不同阶段和不  同方式。

      不过这种斗争起初还只是·自·在·的,这就是说,内容和形  式勉强结成一体的互不适应性还没有呈现于艺术意识,因为  艺术意识还不能认识到它所抓住的内容意义所具有的普遍  性,也还不能掌握住真正的独立自足的形象,因此它看不出  这二者之间的·差·异,而只从二者的直接·统·一的假定出发。所  以象征型艺术的·起·点就是艺术内容意义和所追求的象征表现  形式之间的虽未分裂而在结合之中却仍有矛盾的那种带有神  秘意味的不巩固的统一,这是一种地道的不自觉的原始的象  征方式,所用的形象还没有被定作象征  (符号)。

象征型艺术的·终·点就是它的消失和自瓦解,前此意义与  形象之间的自在或自发的斗争现在已为艺术意识所察觉到,

-----------------------------------------------

8  2

第二卷  理想发展为各种特殊类型的艺术美

因此象征过程终于变成内容意义与和它联系在一起的感性形  象之间的一种·有·意·识·的·割·裂,不过这种割裂之中仍然有一种  有意识的联系,这种联系还显不出·紧·密的统一,而只是意义  与形象之间的一种·比·喻,还现出前此未经意识察觉到的那种  差异。到了这个阶段,象征就成为意识到的象征:其中意义  是就它的普遍性来认识和领会的,它的具体显现是有意地摆  在意义下面的一个单纯的形象,和意义比较,显出某种类似  的。

      在上述起点和终点之间的就是·崇·高的艺术,其中意义是  独立的精神的普遍性,第一次和它的具体客观存在分裂开来,  具体客观存在显得是意义的否定面,对意义是外在的而又要  为意义服务的,所以意义如果要借这种客观存在来表现·自·己,  就不能让它保持独立,而要把它看作本身有缺陷,尚待消除  或否定的,——  尽管意义除掉这种对它是外在的否定的方面  之外,别无可以表现自己的材料。所以按照概念来说,意义  方面的崇高光辉须出现在真正的比喻之前,因为对自然现象  和其它现象的具体个性先以否定的或消极的方式来处理,使  它对绝对意义的高不可攀的威力只是一种装饰,然后才能对  那些向意义提供形象的,与意义既有关联而又有区别的现象  进行明确的区分和有所选择的比拟。  ①

①  这段大意:象征型艺术在起点时意义和形象的结合和割裂都还是自在

的,未经意识察觉的;在终点时意义与形象的结合是自觉的,是一种有  意识的比拟。在起点与终点的中间是崇高,其中形象不能完全表现意义,  外在于意义而且是意义要加以否定的东西。

-----------------------------------------------

序论  总论象征型艺术

9  2

上述三个主要阶段又可细分如下:

a)不自觉的象征  ①

      1)·第·一阶段还不能称为真正意义的象征,也还不能列入  艺术。它只是替象征和艺术辅平道路。它还只是用作精神意  义的绝对和还没有和绝对分开的感性客观存在这二者之间的  在一种自然形象中的直接的实体性的统一。

      2)·第·二阶段是到真正象征的过渡。在这个阶段上述原始  的统一开始分解,一方面普遍的意义溢出于零散的自然现象  之外,而另一方面意义的普遍性又要通过具体自然事物的形  式才能呈现于意识。在这种力求转化自然事物为精神事物和  转化精神事物为感性事物的双重努力之中,暴露出象征型艺  术在这个意义和形象还见出差异的阶段的离奇幻想,挣扎酝  酿以及颠倒错乱的拼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