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美学

乐读窝 > 其他书籍 > 美学

第96章

书籍名:《美学》    作者:[德]黑格尔


  在  这  些  次  要  的  神  之  中  最  高  的  是  因  陀  罗  (Indra),代表大气和天空;他们的主要内容是一般自然的力  量,例如星辰、河流和山岳在不同情况下的作用、变迁以及  施福或降祸、护持或破坏的影响。

      但是印度幻想和艺术的主要题材之一就是神和万物的起  源,即神谱和宇宙谱。因为这种幻想总是不断地把最没有感  性  (最抽象)的东西纳入外在现象里,反过来又使最自然最  感性  (最具体)的东西消失在极端抽象的处理方式里。就是

①  即第三神应是第一神和第二神的矛盾的统一  (具体的整体)。

-----------------------------------------------

第一章  不自觉的象征

1  6

用这种方法,印度人既把神的起源追溯到最高的神,又把梵  天、毗湿奴和湿婆的作用和存在描绘为就在山川人事之类个  别具体事物里。所以这样的内容可以一方面容纳一系列的个  别的神的形象,而另一方面这些个别的神又消失在最高神的  普遍意义里。印度有许多这样的神谱和宇宙谱,它们的花样  多到无限。所以如果有人断言印度对世界的创造以及万物的  起源的看法就是这样或那样,这种断言也只能适用于某一派  或某一部著作,因为随时随地都可以碰到不同的看法。这个  民族的幻想所创造的图景和形象是无穷无尽的。

      贯串在这些起源史里的一个基本观念不是·精·神·创·造的观  念,而经常复现的是·自·然·生·殖的描绘。我们只有在熟悉了这  种观照方式之后,才能获得打开许多描绘的秘密的钥匙。这  些描绘简直要搅乱我们的羞耻感,因为其中不顾羞耻的情况  达到了极端,肉感的泛滥也达到难以置信的程度。《罗摩衍  那》里有一段有名的故事,叫做“恒娥(Ganga  A  )的降临”,对  这种构思方式提供了一个鲜明的例子。这故事是在罗摩偶然  来到恒河时讲述的。据说山中之王,寒冬积雪覆盖的喜玛凡  峰(Himava  A  n),和娇弱的麦娜(Mena  A  )结了婚,生下两个女  儿,长女叫做恒娥,幼女是美丽的乌玛(Uma  A  )。天神们,特  别是因陀罗,命令喜玛凡把恒娥送给他们,让她完成神圣的  典礼。喜玛凡很乐意照办,于是恒娥被升天到了神们那里。接  着就是乌玛的故事。她完成了刻苦的修行之后,就和楼陀罗  (Rudr-as),也就是湿婆,结了婚,生下了一些不长草木的  荒山。湿婆和乌玛交媾,一次就达一百年之久,中间从不间

-----------------------------------------------

2  6

第二卷  理想发展为各种特殊类型的艺术美

断,使得众神对湿婆的生殖力感到惊惧,替将来的婴儿担忧,  就央求湿婆把他的生殖力  (精液)倾泻到大地上去。英国翻  译者没有敢照字面把这段话译出,因为这段描绘把一切贞洁  和羞耻都抛到九霄云外了。湿婆听从了众神的央求,不再进  行生殖,以免破坏了整个宇宙,就把精液倾泻到地上;经过  火炼之后,这堆精液就长成了白山,把印度和鞑靼隔开。乌  玛对此勃然大怒,就咀咒世间一切当丈夫的。这些故事往往  是些离奇可怕的画面,对我们的想象和理解简直是引起反感  的;它们不是在表现什么,只是令人猜测它们背后的意义。许  莱格尔把这部分故事删掉不译,只约略叙述了恒娥再度降到  地  上  的  经  过  如  下。  据  说  罗  摩  有  一  位  祖  先,  叫  做  莎  伽  拉  (Sagaras),生下一个坏儿子,后来再娶,第二个妇人却生下  六万个儿子,生下时都藏在一个葫芦里,但是他们都在沥净  的黄油瓶里长成魁梧奇伟的男子汉。有一天莎伽拉想宰一匹  马祭神,但是毗湿奴化身成一条蛇,把这匹马抢走。于是莎  伽拉就遣他的六万个儿子去追。他们经过许多艰难困苦,搜  寻了许久,才发见毗湿奴,毗湿奴向他们吹了一口气,就把  这六万人全都烧成灰。等了很久之后,莎伽拉的孙子,叫做  安苏曼(Ansuma  A  n),放光明者,才动身去寻他的六万个叔伯  和做祭供的马。他居然找到了那匹马,湿婆和那堆骨灰。这  时鸟中之王迦鲁达(Garudas)就告诉他:除非恒娥的水从天  上流下来,流灌到这堆骨灰,他的叔伯们就无法起死回生。于  是这位勇敢的安苏曼就登上喜玛凡峰,刻苦修行了三万二千  年,但是不见效。接着他的儿子竺里巴(Dwilipas)又苦修了

-----------------------------------------------

第一章  不自觉的象征

3  6

三万二千年,仍毫不见效。最后,竺里巴的儿子,雄伟的巴  吉拉陁  (Bhagi  A  rathas)又苦修了一千年,才完成了这件伟大  的事业。于是恒娥从天上奔流而下。为着不至使水冲碎大地,  湿婆就垂头让水从他头发上流过。要使恒娥的水在这头发上  畅通无阻,巴吉拉陁还得再进行一番刻苦修行。最后,恒娥  的水分成六条河流,巴吉拉陁费大力把第七条河流引灌六万  人的骨灰,于是这六万人就升了天,而巴吉拉陁本人则统治  了他的民族许久,做到国泰民安。

      其它民族的神谱,例如斯干的那维亚的和希腊的,也和  印度的相类似。在这些神谱里主要的范畴都是生殖,但是其  它民族的神谱都不象印度的那样放荡恣肆,在塑造形象方面  那样随意任性,不顾体统。特别是赫西俄德的神谱就比较清  楚明确,使人不至茫然不知所措,而是很容易认出它的意义,  因为这意义表现得很明显,它的外在形象就足以把它显现出  来。赫西阿德的神谱从浑沌神、黑暗神、爱神和地神开始,地  神单靠她自己就产生了天神,于是和天神交配,产生了山岳  河海等等;还产生了库若诺斯  ①  ,独眼巨人们和韧提曼人们  ②  ,  这两者的后裔从出生时就被天神关进阴曹地府里。地神于是  怂恿克罗那斯把天神的生殖器阉掉,血流到地上,就产生了  复仇女神们和巨人们。阉掉的生殖器落到海里,从海沫里就  生出女爱神阿弗洛狄特。这一切都是很清楚,很融贯一致,而

后来的农神。

①  ②  Zentiman待考。

-----------------------------------------------

4  6

第二卷  理想发展为各种特殊类型的艺术美

且不限于纯然自然神的体系。

3.净化与忏悔的观念

      我们现在如果要找过渡到真正象征的转折点,在印度幻  想里也就已可以找到它的萌芽。尽管印度幻想忙于把感性现  象提升为许多神,而这些神在漫无边际和幻变无常这两点上  是在其他民族神话中所见不到的。从另一方面看,在这些多  种多样的看法和叙述里,印度幻想总是经常想到最高神那个  精神的抽象品,与这最高神相对立的个别具体感性现象却是  非神性的,不适合的,因而是应作为消极的或反面的东西来  看待而加以否定的。我们一开始就说过,正是这种  〔精神与  物质之间的〕交互转变形成了印度观照方式的基本特点,使  矛盾得不到和解。因此,印度艺术总是不惮烦地用最多样的  方式去表现感性方面的自否定  ①  和凝神默想、收心内视的力  量。属于这类的有关于长期忏悔和深刻内省的描述,不但最  古的史诗如《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以及其它许多诗  篇都描述了这种最严重的考验。这种忏悔确实往往受荣誉感  的指使,或至少是祈求某种确定的目的,这种目的并不导致  忏悔者与梵天的最高最终的统一或对尘世事物的抛舍;例如  目的之一就是达到一个婆罗门教僧侣的威权,同时还有一种  想法,就是坚信忏悔以及日渐离开一切具体有限事物的长久

①  即禁欲苦行。

-----------------------------------------------

第一章  不自觉的象征

5  6

默想可以使人越过自己所出生的等级,还使人不受制于自然  和自然的神。因此,神中之王因陀罗很反对严峻的忏悔者,总  要设法诱导他们放弃这种修行,如果诱导不成功,就要呼吁  最高的神们来支援他,免得天上完全陷于混乱。在描绘这种  忏悔及其不同的方式、步骤和等级方面,印度艺术是很富于  创造力的,不亚于它在描绘神的体系方面,而且以极端认真  的态度从事于这种创造。

这就提供了一个出发点,从此我们可以对这问题作进一  步的考察。

C.真正的象征

      无论是象征还是美的艺术,都有必要使它所要表现的意  义不象在印度艺术里那样和它的外在存在处于原始的直接的  统一  ①  ,还没有见出什么区分和差异,而是要使这意义离开直  接的感性形象而自由独立。只有当感性的自然的事物是作为  应该否定而且已经否定的反面来理解和看待的时候,这种自  由独立才能实现。

      此外还要求自然事物自否定和消逝的这种否定过程达到  显现,作为一般事物的·绝·对·意·义,即神性的方面来理解和表  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