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美学

乐读窝 > 其他书籍 > 美学

第110章

书籍名:《美学》    作者:[德]黑格尔


就这一点来看,谜语是一种有  意识的运用象征的戏谑,它考验人们的机巧和拼凑配合的本  领,它的表现方式既然引人对谜语进行猜测,猜出了,它自  己就消灭了。

      所以谜语主要地属于语言的艺术,尽管它在造形艺术里,  在建筑、园艺和绘画里也可以有地位。它的历史上的发祥地  主要在东方,产生在由较幽暗的象征方式转到见出智慧与普  遍性的较有意识的象征方式之间的过渡时期。过去常有整个  民族和整个时代欣赏解谜语的玩艺。在中世纪,在阿拉伯人  和斯干的那维亚人中间,以及在德国诗里  (例如在瓦特堡的  歌咏竞赛中)都起过很大的作用  ①  。在近代,谜语降落到娱乐  和社交游戏的地位。

此外还有奇思妙想的无限广阔的领域也可以附在谜语范  围里,例如文字游戏  (音义双关之类)以及就某一情况、事

①  隐语在中国诗中的地位,可参看刘勰的  《文心雕龙》里  《谐隐》篇。

-----------------------------------------------

4  3  1  第二卷  理想发展为各种特殊类型的艺术美

件或事物所作的隽语。这里一方面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对象,另  一方面是一种主观的幻想,出乎意料地以卓越的敏感在这个  对象中看到经常不被人看见的一个方面或一种关系,使它在  一种新的角度之下现出一种新的意义。

2.寓意  ①

      在从普遍意义出发的比喻这一类里,·寓·意是和谜语相对  立的。寓意固然也设法通过感性具体对象的相关的特性,来  使某一普遍观念的既定的特性较清楚地呈现于感性观照,但  是不是为着隐藏一半,叫人猜谜,而是抱有明确的目的,要  达到最完全的明晰,使所用的外在形象对于它所显现的意义  必须是尽量通体透明的。

      a)所以寓意的·第·一·个任务就在于把人和自然界某些普遍  的抽象的情况或性质,例如宗教、爱、正义、纷争、名誉、战  争、和平、春、夏、秋、冬、死、谣言之类,加以人格化,因  而把它作为一个·主·体来理解。这种主体性格无论从内容看还  是从外在形象看,都不真正在本身上就是一个主体或个体,它  还只是一个普遍观念的抽象品,只有一种主体性格的·空·洞·形  ·式,其实只是一种语法上的主词。一个寓意的东西尽管被披

①  寓  意  (Die  Allegorie)  在汉语中也有译为  “寓言”  的,在西方,寓言

(Fabel)专指以动植物影射人事,寓意则指抽象概念的人格化。新古典  主义文艺喜用寓意,后来遭到启蒙运动和浪漫运动中多数批评家的反  对,在当时寓意是经常辩论的题目之一。

-----------------------------------------------

第三章  比喻的艺术形式:自觉的象征表现

5  3  1

上人的形状,却没有一个希腊神、一个圣徒或是任何一个真  正主体的具体个性:因为既要使主体性格符合寓意的抽象意  义,就会使主体性格变成空洞的,使一切明确的个性都消失  了。所以人们对寓意批评得很正确,说寓意是冷冰冰的东西,  就连它的意义也不过是知解力的抽象品;从创造的角度来看,  它只是知解力的运用而不是想象力的具体观照和深刻体会。  象维吉尔之类诗人特别爱写寓意性的人物,因为他们不会写  有个性的神,象荷马所写的那样。

      b)·其·次,寓意的意义尽管是抽象的,毕竟还是·明·确·限·定  ·的,所以是容易认识的。所限定的特殊性原来并不直接属于  后来普泛地加以人格化的那个概念,就必然外在于主体,作  为说明主体的属性(谓语)而出现。这种主体与属性的分裂,  一般与特殊的分裂,就形成寓意体的枯燥性的第二个因素。表  现受到限定的起标志作用的那些特殊性时所用的材料,是从  意义如果体现于具体现实存在时就会出现的那些外貌、活动  和效果中取来的,或是从意义用来实现它自己的那些工具或  手段中取来的。例如战争用武器、刀矛、枪炮、战鼓、战旗  之类来表现,春夏秋冬用每个季节气候特别适宜于使其茂盛  的那种花来表现。这类对象还可以只有象征的意义,例如法  律用天秤和发巾来表现,死用计时的沙漏和镰刀来表现。但  是寓意中起统治作用的是意义,而用来表现意义的材料只是  以抽象的方式隶属于意义,感性表现象内容本身一样,也只  是抽象的,所以形象在寓意里所显出的定性也只起一种外加  属性  (Attribut)的作用。

-----------------------------------------------

6  3  1  第二卷  理想发展为各种特殊类型的艺术美

      c)由此可见,从意义和表现两方面看,寓意都是枯燥的;  它的普泛的人格化是空洞的,它的受到定性的外在形象也只  是一种本身没有意义的符号;至于必须把许多属性结合在一  起的那个中心点也没有主体的统一体所具有的力量  (所谓主  体的统一体就须凭它本身而获得在现实存在中的形象,而且  只对它本身发生关系  ①  ),它只是一种抽象的形式,塞进这抽  象形式中去的那些降低到谓语地位的特殊性也还只是外在于  形式的。因此,寓意以及它就抽象意义和标志进行人格化所  形成的那种独立自在性  ②  是值不得严肃对待的,因为凡是绝  对的独立自在的东西  ③  都不能由寓意性的人物所能真正表现  出来的。例如希腊神话中狄克  ④  就不应看作是寓意的。它是  普遍的必然性,永恒的正义,普遍的有威力的主体,自然和  精神生活中各种关系的绝对的实体性,因而是绝对独立自在  体本身,一切个体,无论是人还是神,都得服从她。上文已  经提过,弗·许莱格尔先生固然说过:每一件艺术作品都必  然是一种寓意,但是这句话只有在一个意义下才是正确的:即  每一件艺术作品都必须包含一种普遍的理念和本身真实的意  义。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寓意却专指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处于  从属地位的,不完全符合艺术概念的一种表现方式。每一件  人类事件和纠纷、每一种关系等等都包含某一种普遍性,都

即本身融贯一致,独立自在。  即主体或人格。  理念或实体。

①  ②  ③  ④  狄克  (Dike  A  ),掌管时令、法律和正义的女神。

-----------------------------------------------

第三章  比喻的艺术形式:自觉的象征表现

7  3  1

可以从其中抽绎出一种普遍意义,但是这样的抽象品不通过  寓意也可以在意识中找到。寓意所能给的只是散文气的普遍  性和外在的标志,都和艺术不相干。

      文克尔曼曾就寓意写过一部不成熟的著作,他在其中搜  集了一大堆寓意体的作品,但是在绝大部分他把象征和寓意  混为一谈。

      在运用到寓意的表现方式的各部门艺术之中,诗最不宜  于  采用这种方式作为隐身之所,而雕刻却不能完全不用  它,——  特别是近代雕刻必须运用寓意,因为它下工夫最多  的是塑像,须较精确地把所塑的个别人物的复杂关系刻划出  来。例如在柏林这里建立的布柳肖  ①  的纪念坊上,我们看到  荣誉和胜利的护神,尽管在对解放战争的一般处理方面,正  式寓意由一系列场面例如大军出发,进行,凯旋之类所代替  了。一般说来,在雕像方面人们都喜欢在像座周围配上一些  变化多方的寓意性的人物。古代人却不这么办,他们在石棺  雕像上一般喜用睡神和死神之类较一般性的神话表现方式。

      寓意在古代用得较少,在中世纪浪漫型艺术里才用得较  多,尽管寓意本身并没有什么浪漫因素在内。寓意的构思方  式在中世纪之所以流行,是由于下列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  是中世纪用作内容的是一些特殊类型的人物个性和他们的一  些主观目的,例如爱情和荣誉以及他们的信仰,浪游和冒险

①  布柳肖(Blu  B  cher),普法战争中普鲁士的元帅,曾驱逐拿破仑的军队出境,

并且反攻到巴黎。

-----------------------------------------------

8  3  1  第二卷  理想发展为各种特殊类型的艺术美

事迹。这许多个别人物和事迹的丰富多采使想象力有广阔的  用武之地,去构造出一些偶然的任意的冲突和解决。另一方  面,和这五光十色的尘世冒险事迹相对立的还有生活关系和  情况的普遍性因素,这种普遍性因素不是象在古代艺术里那  样个性化为一些独立自在的神,因而就很自然地以分化出来  的普遍性因素出现在那些个别人物性格和他们的形象和事迹  的旁边,和他们并列着。如果艺术家要表现他的观念中的这  种普遍性因素不想让它披上偶然的描绘形式的外衣,只想把  它仍作为普遍性因素表现出来,那么,除掉运用寓意的表现  方式之外,他就没有其它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