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美学

乐读窝 > 其他书籍 > 美学

第144章

书籍名:《美学》    作者:[德]黑格尔


因此,精神的和解只应理解和表现为精神的一  种活动或运动,即一种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发生了一种挣扎  和斗争;灾难、死亡和空无的痛感,精神和肉体的痛苦作为  一种重要的因素而出现了。正如神首先要摆脱有限的现实,有  限的人,从神的领域之外出发的人,也要接受到一种任务,要  使自己上升到神,摆脱有限,消除空无,通过他的直接现实  存在的毁灭,去变成神在显现为人之中所化为客体的那种真  正的现实存在。这种个人主体性的牺牲所带来的无限痛苦和  死亡是古典型艺术多少要避免表现的,或是仅作为自然灾难  而出现的,而在浪漫型艺术中却第一次成了它所特有的必然。  希腊人不能说是已理解了死的基本意义。他们并不把单纯自  然的东西和与肉体统一的那种精神的直接存在看作本身消极  的东西(否定的因素),所以他们把死看作只是一种抽象的消  逝,值不得畏惧和恐怖,看作一种停止,对死人并不带来什

-----------------------------------------------

序论  总论浪漫型艺术

1  1  3

么天大的后果。但是等到主体性变成精神本身的自觉性因而  获得无限的重要性的时候,死所含的否定就成为对这种高尚  而重要的主体性的否定,因而就变成可怕的了,——  就成为  灵魂的死亡,灵魂从此就成为对本身的绝对的否定面,永远  和幸福绝缘,绝对不幸,受到永无止境的刑罚。但是希腊的  个人,作为精神的主体,并不自认为有这样高的价值,所以  对于他来说,死有比较和悦明朗的形象。因为人只有对他认  为最有价值的东西的消亡才产生畏惧。只有当主体认识到自  己是精神的具有自我意识的唯一的实在,有理由怕死,把死  看作对自己的否定时,他才意识到上文所说的生的无限价值。  另一方面,死在古典型艺术中也不曾获得它在浪漫型艺术中  所获得的那种·肯·定·的  (正面的)意义。希腊人对于我们近代  人所说的不朽并不那么认真。只有到后来在苏格拉底的思想  里,不朽对于主体意识才有一种较深刻的意义,才满足一种  文化较前进的时代的需要。例如俄底修斯(见《奥德赛》,卷  十一,428—491行)在阴曹地府中颂扬阿喀琉斯,说他比先  来后到的人都更幸福,因为他过去象神们一样受到崇敬,而  现在又要成为死人世界的统治者,阿喀琉斯自己却不大重视  这种幸福,回答时请俄底修斯不要对他的死说安慰的话,他  宁愿当一个农家奴隶,穷到须当一个穷人的雇佣,也不愿在  被迫到阴曹地府的人们中当皇帝。在浪漫型艺术里,死不过  是自然灵魂和有限主体的一种消逝,这种消逝不过是对本身  已是否定的东西的否定,把空无否定  (消除)掉,从而使精  神摆脱掉有限和分裂,达到主体与无限在精神上的和解。对

-----------------------------------------------

2  1  3  第二卷  理想发展为各种特殊类型的艺术美

于希腊人,生只有在与自然的,外在的,尘世的存在统一起  来时才是肯定的,所以死只是单纯的否定,对直接实际存在  的解脱。但是在浪漫型的世界里,死却意味着否定的否定,这  就使它转化为肯定,成为精神从单纯的自然性和不适合的有  限性之中解放出来的复活。消逝的主体的痛苦和死亡转化到  自己的反面,转化到欣慰和幸福,转化到经过和解的肯定性  的存在,要达到这种存在,精神就必须脱离否定它自己真实  生命的那种存在。所以这个基本定性不只涉及从自然方面来  看的死亡,而且涉及精神为着过真实生活就必须经过的与上  述外在的否定无关的一种过程。

      c)形成精神的这种绝对世界第三方面的是人,这里所说  的人既不是直接在他本身上表现出绝对和纯粹的神性,也不  表现人上升到神以及与神和解的过程,而只是停留在人所特  有的范围里。这里形成人的内容的是纯然·有·限·的东西,无论  是从精神性的目的、尘世的旨趣、情欲、冲突、苦与乐、希  望与满足方面看,还是从自然和它的个别现象领域的外在方  面看,都是如此。要理解这种内容还可以从·两·个观点来看。从  一个观点看,精神既然获得了自肯定,它在人这个境界就是  碰上了一种恰当的满意的活动场所,在这里面它只显示出这  种自肯定的性质,反映出它的肯定方面的满足和亲切感;从  另一个观点看,这同样的内容  ①  就降低成为纯粹偶然的东西,  说不上有什么独立的价值,因为精神在这种内容里找不到它

①  指人。

-----------------------------------------------

序论  总论浪漫型艺术

3  1  3

的真实的客观存在,因而只有当它自己把精神和自然的这种  有限的方面作为否定面而破除掉了,它才能达到与本身的统  一。  ①

3.内容与表现方式的关系

最后,关于这全部内容与它的表现方式的关系,可以提  出以下几点:

a)首先是象我们在上文已经看到的,在浪漫型艺术的内  容里,神性的因素是大大地·削·减·了。第一,象我们已经指出

①  以上两节进一步对古典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进行比较,说明二者在主体

(精神)与外在世界(物质)的统一上有两点重要的分别。第一,在古典  型艺术中这种统一或和解是自在的,直接的,没有经过冲突和解的;在  浪漫型艺术里这种统一是自为的,由精神克服自己与外在自然的对立矛  盾才达到的精神性的和解。其次,这种分别影响到对生与死的看法。希  腊人把与自然相安的生看作肯定的,把死看作单纯的对生的否定。到了  基督教和浪漫型艺术出现时,生和死的意义都改变了,人和神统一了,耶  稣基督就是一个代表。人就是神或绝对精神的体现,具有自由和无限,所  以生有最高的价值。死所否定的就不只是肉体,而同时是与肉体统一的  精神,因而带来牺牲主体性的痛苦与罪恶。这是古典型艺术很少表现或  避免表现的,而在浪漫型艺术里死及其痛苦这一否定面就经常获得表  现。但是死对于浪漫型的人生观却不是单纯的否定,而是否定的否定,死  否定了生,也否定了自己,从而“精神才能摆脱本身的分裂,转入真实  与安乐的领域”,即“摆脱它的直接存在的有限性而上升到它的真实”,也  就是否定了有限而达到精神与它自己的较高一级的统一。黑格尔在这里  宣扬了基督教义,说这就是精神的“复活”。所以他认为浪漫型艺术在美  这一点上虽比不上古典型艺术,而在精神发展上却处于更高的阶段。

-----------------------------------------------

4  1  3  第二卷  理想发展为各种特殊类型的艺术美


的,自然已被剥夺去神性;海,山和谷,河流,泉源,时间,  夜以及一般自然过程都已失去了它们表现绝对和形成绝对内  容意义的价值。自然界的形象不再有象征性的引申义;自然  事物的形式和活动也不再担负代表神的特征的任务了。因为  凡是关于世界起源,被创造的自然和人从何而来,向何而去,  为何而来之类大问题以及象征时代和造形艺术时代为要解决  和表现这类问题所进行的尝试,现在都由于神在精神中启示  自己而不复存在了,而且就连在精神界,那丰富多采的世界  以及其中由古典型艺术所描绘出的那些人物性格、动作和事  迹也已集中到绝对及其永恒的赎罪史  ①  ·这·唯·一·的光的焦点上  去了。所以内容全都集中到精神的内在生活上,亦即集中到  感觉、想象和心情上。这种心情要追求和真理达到统一,竭  力挣扎要在主体身上产生和保持神性的东西;它·在·尘·世·里所  要实现的目的和任务并不为尘世的缘故,而无宁是把人本身  的内心冲突和人与神的和解看作它的唯一的基本任务,它所  要表现的也只是人格和保持人格的方式以及为实现上述目的  (任务)所采取的措施。从这方面来看,所能出现的英雄主义  并不是凭自己定法律,定措施,制造和改造情境的那种英雄  主义,而只是一种退让屈从的英雄主义,只接受超越自己的  一切现成的东西,它唯一的任务就在按照这些现成的东西去  调整时间性的东西,把较高的有绝对价值的东西运用到现成

①  指浪漫型艺术以基督教精神为中心,基督作为神代表绝对,他的死替人

类永远赎了罪。

-----------------------------------------------

序论  总论浪漫型艺术

5  1  3

的世界里,使其发生具有时间性的  (尘世的)效用。但是这  种绝对的内容既然集中到·主·体·的·心·灵那一点上,因而一切过  程都被纳入人的内心生活里  ①  ,所以内容的范围又无限地扩  大了,它就展现为无限丰富多采的事物了。因为形成上述客  观历史  ②  的尽管都是心灵中具有实体性的东西,主体毕竟从  各方面阅历到这部客观历史,展示出其中某些个别点,或是  不断更新地把人的特征加到它里面去,此外还可以把整个自  然界都吸收到自己身上来,作为精神所在的环境和场所,使  它服务于上述唯一的伟大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