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美学

乐读窝 > 其他书籍 > 美学

第207章

书籍名:《美学》    作者:[德]黑格尔




-----------------------------------------------

第三章  各种表现方式和材料与雕刻的历史发展

3  0  2

一切可能想到的美妙意像。不过文克尔曼曾就斯妥希  ①  的收  藏说过这样的话:“我从这里首先窥见一个真理,后来对我解  释最难懂的古代杰作有极大的用处,这就是无论在雕刻过的  宝石上还是在大型雕像上,所雕的事迹很少有发生在特洛伊  战争之后或是在俄底修斯回到他的故乡伊特卡之后,尽管人  们把赫库勒斯的后裔的事迹看作例外,因为这类事迹的历史  仍接近艺术家所用为正当题材的传说。我亲眼见到的关于赫  库勒斯的这类的雕像只有一个。”(卷二,序论第27节)

      第一关于·宝·石,这上面雕的真正精工细作的人物形体都  具有极高度的美,简直比得上有机的自然作品,只有用放大  镜才看得出,却仍丝毫不损失容貌细节的纯真。我提到这点,  只是要说明这里所用的艺术技巧已变成一种凭触觉  ②  的艺  术,因为这里艺术家不能象大型雕像的作者凭眼睛去看和控  制自己的工作,而是凭触觉来体会它。他把嵌在蜡里的宝石  放在转动的细而锐的轮齿上磨,这样就刻成所需要的形状。通  过这种方式,指使手精巧地刻出心中所构思的线条点划的正  是触觉;使得人们把这类石雕放在阳光里去看时,就觉得看  到的仿佛是一种浮雕。

      其次,·雕·花·玉·石则与上述的情况相反,在这里形象是在  玉石上浮雕出来的。用作材料的特别是条丝玛瑙,古代人运  用这种材料特别善于把它的各种颜色  (尤其是白色和棕黄



斯妥希  (P.Stosch),十八世纪德国画家和搜藏家。

②  原文是  Gefuhl,英译作“直觉”,法译作“感觉”,俄译作“触觉”,作  “触觉”似较妥。

-----------------------------------------------

4  0  2  第三卷  (上)  各门艺术的体系

色)的纹理很精妙地烘托出来。伊米琉斯·泡路斯  ①  曾经把  大量的这类雕花玉石和小

器皿从希腊搬到罗马。  在运用这类简单的材料来进行雕刻之中,希腊艺术家所  根据的并不是虚构的情境,而是神话和传说  (只有关于酒神  祭典和跳舞的题材是例外)。就连在骨灰瓶上表现死者生平事  迹时,他们也一定要着眼到确与死者有关的某些特点,借此  来纪念他。有心要用寓意的表现方式却不属于真正的理想,它  只有在较晚的艺术里才出现  ②  。

3.雕刻的历史发展

      以上我们把雕刻作为古典理想的最适合的表现来研究。  但是理想并不只是在它本身上有一种向前的发展,通过这种  发展,它凭本身的力量造成符合它的概念的东西,然后开始  走向越出这种与它所特有的本质的协调一致;而且象我们在  第二卷讨论各种艺术类型的过程中所已见到的,理想除此以  外,还有象征的表现方式作为它的先行条件,它须越过这种  象征的表现方式,才能成其为理想,而且也还有一种进一步  的艺术,即浪漫型艺术,这种艺术就要越过理想本身。

象征型的和浪漫型的艺术也都同样采用人的形体为它们

伊米琉斯·泡路斯(Emilius  Parllus),公元前三世纪罗马执政,他和他  的儿子  (同名)先后举兵征服希腊北部马其顿。



②  西方重雕不重塑,所以黑格尔不提泥土。

-----------------------------------------------

第三章  各种表现方式和材料与雕刻的历史发展

5  0  2

的表现题材,同样要保持人的形体的空间形式,因而也都要  用雕刻的方式去表现。所以要谈到历史发展,我们就不仅要  谈希腊罗马的雕刻,而且还要谈到东方的雕刻和基督教的雕  刻。不过在用·象·征·型作为他们的艺术创作的基本类型的各民  族之中,只有埃及人才特别开始运用刚在挣脱纯粹自然生活  状态的人的形体去表现他们的神,所以我们主要在埃及人那  里才碰到雕刻,因为他们一般总是凭纯然物质的东西来使他  们的观点获得一种艺术的存在。至于基督教的雕刻却是一种  更广阔更丰富的发展,无论是就中世纪它的独特的浪漫性格  来看,还是就它在进一步发展中力求重新结合到古典理想的  原则,因而恢复特别符合于雕刻的情况来看。

      根据这个观点,我在这第二部分的结束时·首·先还要略谈  一下·埃·及·雕·刻和希腊雕刻的差异以及埃及雕刻作为真正理想  的准备阶段。

      所以真正·希·腊雕刻的发展完成就形成·第·二阶段,这个阶  段终结于·罗·马·雕·刻。不过在这方面我们只须主要地巡视一下  直接出现在真正的理想的表现方式之前的那一阶段,因为在  本卷第二章里我们已详细讨论了理想的雕刻本身。

·第·三,剩下来还要略加讨论的就是基督教雕刻的原则。在  这方面我也只能涉及最一般性的东西。

a)埃及雕刻

      如果我们要·从·历·史·观·点在希腊去追寻雕刻这门古典型艺  术的概念,在达到这个目标之前,我们就要先遇到以雕刻形  式出现的埃及艺术,这当然不仅就具有最高的创作技巧和独

-----------------------------------------------

6  0  2  第三卷  (上)  各门艺术的体系

特的艺术风格的那些伟大作品来看,而且还要就埃及雕刻作  为希腊造型艺术各种形式的出发点和源泉来看。关于这后一  点,是否根据史实确曾有过希腊艺术接触到外来的影响,向  埃及有所学习和借鉴  (无论是就神话领域的所表现的神像的  意义来说,还是就艺术的处理方式来说),这种问题的解决是  艺术史的任务。关于希腊人的神的观念和埃及人的神的观念  的一致,这是希罗多德所深信不疑而且加以证明的。至于希  腊和埃及艺术处理方式的一致则是克洛伊佐的看法,他认为  这种一致在钱币上是显而易见的,他特别看重古雅典的钱币。  他曾让我看过他所藏的这样一枚钱币。上面的侧面像完全具  有埃及雕像的轮廓(1821年)。不过我们在这里不妨把这类史  实暂置不谈,只追问除掉史实以外,是否还可以找出一种内  在的必然联系。我在上文已谈到这种必然联系。要有理想,要  有完善的艺术,先须有不完善的艺术,只有通过对这种不完  善的艺术的否定,即消除它的缺点,然后理想才成其为理想。  在这一点上古典型艺术当然有一个·形·成·过·程,这种形成过程  在古典型艺术本身之外须有一种独立的存在,因为古典型艺  术既是古典型的,就须把一切缺陷和一切形成过程都已抛在  后面,而在本身上就是完满的。这种形成过程之所以是形成  过程,就在于表现中的内容意义开始还与理想相对立,还不  能按照理想来掌握,因为它属于象征型的观照方式,还不能  使普遍的意义和个别的可观照的形象形成一体。我在这里所  要约略讨论的一个论点就是·埃·及雕刻具有形成过程这样一种  基本性格。

1)首先应该提到的就是埃及雕刻缺乏一种内心方面的创

-----------------------------------------------

第三章  各种表现方式和材料与雕刻的历史发展

7  0  2

造的·自·由,不管它在技巧上多么完善。希腊雕刻作品都凭自  由和活跃的想象把当前的宗教观念体现在个别具体形象里,  通过这种创作的个性化,使它的独特的理想的观点和古典形  式的完满变成为客观的东西。埃及的神像却不然,它们都有  一种一成不变的类型,象柏拉图早就说过的:“这些表现方式  自古以来就由僧侣们规定了的,无论是画室还是其他造型艺  术家都不许有所新创,不许有所发明,只许谨遵古老的传统,  到现在还是如此。因此你会发见亿万年以前  (不是象人们随  便说的亿万年而是实实在在的亿万年)所制造的东西比起现  在的作品既不能说更美,也不能说更丑”(《法律篇》,卷三,  2)。这种忠实于一成不变的陈规的风气也和另一情况密切相  关,象希罗多德  (《历史》,卷二,第167章)所指出的,在  埃及,艺术家们受到轻视,他们和他们的子女都要比不从事  艺术的公民低一等。此外,在埃及,艺术并不是一种任人选  择的自由职业,由于等级制的统治,儿子总是跟着父亲走,不  仅是在社会地位上,而且就在运用工具和技艺的方式上也是  如此,后人总是随着前人亦步亦趋,象文克尔曼所说的,“没  有哪一个人留下一个可以说是自己的足迹”(第三册,卷二,  第一章)。因此,艺术被拘禁在这种精神奴役状态中,丧失了  一切自由艺术天才的活泼灵敏除名利以外别无较高尚的动  机,即要做一个·艺·术·家,不仅要作为一个匠人或手艺人,根  据现成的形式和规矩,用机械的抽象的一般化的方式进行工  作,而且要在自己所特别创造的作品中见出自己的独特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