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美学

乐读窝 > 其他书籍 > 美学

第239章

书籍名:《美学》    作者:[德]黑格尔


只有在用  恰当的方式把精神内容表现于声音及其复杂组合这种感性因  素时,音乐才能把自己提升为真正的艺术,不管这种精神内  容是否已由乐词提供详明的表现,还是用比较不明确的方式,  即单从声音及其和谐的关系与生动美妙的曲调中体会出来。

      1)从这方面来看,音乐的独特任务就在于它把任何内容  提供心灵体会,并不是按照这个内容作为·一·般·概·念而存在于  意识里的样子,也不是按照它作为具体外在·形·象而原已进入  知觉的样子或是已由艺术恰当地表现出来的样子,而是按照  它在·主·体·内·心·世·界里的那种活生生的样子。分配给音乐的艰  巨任务就是要使这种隐藏起来的生命和活动单在声音里获得  返响,或是配合到乐词及其所表达的观念,使这些观念沉浸  到上述感性因素  ①  里,以便重新引起情感和同情共鸣。

      1a)所以单纯的内心生活就是音乐用来掌握内容的形式,  并且凭此来吸取凡是可以纳入内心生活的尤其是可以披上情  感形式的东西。但是这里就包含一个条款:音乐不应希求诉  诸知觉,而应局限于把内心生活诉诸内心的体会,或是把一  种内容中具有实体性的内在的深刻的东西印刻到心灵的深  处,或是宁愿把一种内容中的生命和活动表现为某一个别·主  ·体的内心生活,从而使这种主体的亲切情感成为音乐所特有  的对象  (题材)。

1b)这种抽象的内心生活以·情·感为它和音乐发生关系的  最主要因素,情感就是自我的自伸展的主体性,它当然要结

①  声音及其组合。

-----------------------------------------------

第二章  音    乐

3  6  3

合到一种内容上去,但是让这内容保持这种直接的封闭在自  我中的状态,无外在性,只与自我发生关系。因此,情感永  远只是内容的包衣,这正是音乐所要据为己有的领域。

      1c)在这个领域里音乐扩充到能表现一切各不相同的·特  ·殊情感,灵魂中一切深浅程度不同的欢乐,喜悦,谐趣,轻  浮任性和兴高采烈,一切深浅程度不同的焦躁,烦恼,忧愁,  哀伤,痛苦和怅惘等等,乃至敬畏崇拜和爱之类情绪都属于  音乐表现所特有的领域。

      2)处在艺术范围之外时,声音作为感叹,痛苦的呼号,  叹息和喜笑,原来就已是心灵状态和情感的最生动的直接表  现,或则说,灵魂的“哎呀”和“呵呵”。在这种表现里已可  见出灵魂作为灵魂的一种自我生产和对象化,这种表现处在  心不在焉的沉思和回到内在的明确思维这两种状态的中间,  它是一种非实践性的而是认识性的创造,就象鸟儿在它的歌  唱里也有这种欣赏和这种自生产。

      不过感叹这种单纯的自然表现还不是音乐。因为这类表  现当然不象语音那样是代表思想的发音分明的人为符号,所  以不能把一种心里想到的内容按照它的普遍意义表现为观  念,而是只通过声音把一种心情和情感流露于声音本身,这  种心情和情感通过这种心声的迸发,就得到了宣泄或解放。与  此相反,音乐却须把情感纳入一定的声音关系里,把自然表  现的粗野性和放荡不羁性清除掉,使它合拍中节。

      3)总之,感叹虽然是音乐的出发点,却只有成为有节律  的感叹,才成其为艺术。就这一点来说,比起绘画和诗来,音  乐须对它的感性材料进行更高度的艺术调配,然后才能以符

-----------------------------------------------

4  6  3  第三卷  (上)  各门艺术的体系

合艺术的方式把精神的内容表现出来。关于音乐怎样把声音  调配得妥帖,我们要待将来详谈;现在我只复述已说过的话:  声音本身是一种许多差异面的整体,可以分散和结合成为样  式最多的紧密协调,本质性的对立与和解。这种对立和统一,  以及声音在运动和转变,出现,进展,斗争,自解决和消失  中所显出的各种差异和这种或那种内容以及心情和神智用来  把握这内容的情感这两方面的·内·在本质,有远近程度不同的  相  对应的关系,所以掌握和处理得很妥帖的声音关系  (乐  调)就给在精神中原已存在的确定的内容提供生动的表现。

      声音这种媒介比起前此讨论过的那种感性材料更接近一  种内容的单纯的内在本质,因为声音并不凝定成为占空间的  形状,保持各部分并列和互相外在的关系,而是落在·时·间·的  观念性的领域里,所以不至发生单纯的内心因素与具体的肉  体形状和现象这两方面之间的差异。主要靠音乐来表现的那  种内容的·情·感形式也是如此。这就是说,在知觉和观念里,正  如在自觉的思维里,就已有发生知觉,观念和思维的自我与  被知觉,观念和思维的对象之间的区别;但是在情感里,这  种区别已消失了,或则无宁说,还没有出现,内容和单纯的  内心生活还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所以在音乐作为陪伴的  艺术而与诗结合在一起,或是诗作为讲解员而与音乐结合在  一起的情况之下,音乐就还不能按照观念和思想为自意识所  掌握到的样子把那些观念和思想表现为可以观照的外在形  状,或是着意要把它们再现出来,而是象上文所说的,只有  两种办法:一种是把单纯的内容表现于与它密切联系的那种  情感相适合的声音关系;一种是通过伴随着诗而且使诗深化

-----------------------------------------------

第二章  音    乐

5  6  3

的声音去直接表现知觉和观念的内容在既起同情共鸣而又发  生观念的心灵中所能引起的那种情感。  ①

c)音乐的效果

      ·第·三,从上文所说的话就可以转到音乐主要对单纯的心  情所发挥的威力。这种心情既不走到凭知解力的思索,也不  把自意识分解为一些零散的知觉,而是在情感的未经开放的  深处活动的那种心理状态。音乐所掌握的正是这个领域,正  是这种内心的敏感,这种抽象的自我认识;由于掌管了这个  领域,音乐就促使内心世界变化的发源地,即心情和神智,亦  即整个人的单纯的精神凝聚的中心,处于运动状态。

      1.特别是雕刻能使它的作品具有一种完全独立的持续存  在,一种在内容上和在外在艺术表现上都是独立自足的客观  存在。雕刻的内容是精神方面的实体性,虽然体现在个别的  人身上才有生气,却是独立的,本身融贯一致的。雕刻的形  式是占空间的完整的形象。所以一件雕刻作品作为观照的对  象也有最充分的独立性。至于绘画,我们在讨论绘画时已经  见到,它已和观众发生了一种较紧密的联系,部分地由于它  所表现的内容在本身上较富于主体性,部分地由于它所描绘  的是现实事物的单纯的·外·貌,因而显出它不是自为的,独立

        ①  以上一节要义在于音乐以情感为内容,也是以情感为形式,内容尚未成  为明确的观念,所以也只能诉诸观众的情感。这一节值得特别注意,因为它阐明  了内容决定形式的基本观点,是无标题音乐或纯音乐之类形式主义的最深刻的批  判,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音乐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不同于其它艺术。

-----------------------------------------------

6  6  3  第三卷  (上)  各门艺术的体系

的,而是为旁人的,即为起知觉和情感的主体(观众)的。不  过纵使面对着一幅画,我们观众也还有一种独立自由,因为  我们要应付的总是一种外在的现成的对象,只有通过观照才  能使我们认识到,因而只能对情感和想象发生作用。所以观  众看一幅画,可以来回走动,时而看它的这一点,时而看它  的那一点,可以分析立在面前不动的整体,进行多方面的思  索,这样就保持充分的自由去进行独立的考察。

      1a)音乐的艺术作品却不然,作为艺术作品,它一般当然  也显出欣赏的主体和作品客体之间的初步区别,因为作品在  它的实际的响声中维持着一种不同于内心生活的对立,却不  象在造型艺术里那样,不是上升到使声音成为在空间中保持  一种外在的持久的存在和可以观照的自在的客体,而是使声  音的实际存在蒸发掉,马上就成为时间上的过去。另一方面,  音乐也不象诗那样,不是把外在材料和精神割裂开来,使观  念离开语言的声音而独立,成为各种艺术中最使观念与外在  材料割裂开来的一种艺术  ①  ,创造出诗所特有的一整串精神  性的想象的形象。这里当然还要指出,音乐象上文所说的,也  可以使声音丧失内容而变成独立的,但是这种脱离内容的独  立却不符合真正的艺术,艺术却要求音乐运用和声和乐曲运  动去表现原已选定的内容以及这内容所能引起的情感。音乐  所表现的内容既然是内心生活本身,即主题和情感的内在意  义,而它所用的声音又是在艺术中最不便于造成空间形象的,

①  诗用语言为感性材料,语言的声音只是意义  (观念)的符号,本身并没  有意义,而在音乐里声音本身自有价值,与所表达的内容有直接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