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美学

乐读窝 > 其他书籍 > 美学

第242章

书籍名:《美学》    作者:[德]黑格尔




      1.雕刻和绘画中的人物形象是在空间中并列的,它们把  这种伸延  ②  表现为实在的或貌似的整体。音乐却只能通过使  一种占空间的物体的震动和往复运动来产生声音。这种往复  运动只有在先后承续·这·一方面才属于艺术,所以感性材料出  现在音乐里一般只凭它的运动的·时·间长度而不凭它的占空间  的形式。一个物体的每一运动固然也总要在空间中出现,因



原文是Zeitmass,Takt,Rhythmus。

②  “伸延”(Ausbreitung)法译作  “并列”。

-----------------------------------------------

第二章  音    乐

7  7  3

此绘画和雕刻尽管所表现的人物形象在实际上是静止的,却  仍有权去表现运动的外貌,而音乐却不利用这种空间性去表  现运动,所以剩下来让它表现的就只有物体往复运动所占的  时间。

      1a)根据上文已经说过的道理,时间不象空间那样是肯定  的并列关系,而是·否·定·的外在关系:作为已被否定的互相外  在的关系,时间是微点  ①  ,作为否定的活动,时间是否定·这·一  时间点而进入另一时间点,接着又否定这另一时间点而进入  那另一时间点,如此循环不断的过程,在这些时间点先后承  续之中,每一个别的声音可以有时独立地作为一个单元而固  定下来,有时也可以与其它声音发生数量上的联系,因此时  间变成·可·以·数·计的。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时间既然是这种  时间点的随生随灭的不断过程,这种时间点如果就这种未经  特殊具体化的抽象状态来看,彼此之间就没有什么差异,因  此就使时间也就象一条滚得很匀称的河流,本身无差异地持  续下去。

      1b)但是音乐不能让时间处在这种无定性  ②  的状态,而  是必须对它加以确定,给它一种尺度,按照这种尺度的规律  调整它的流转。通过这种有规律的处理,于是就出现声音的

·时·间·尺·度。这里就产生了音乐为什么一般需要这种时间尺度  的问题。一定时间量的必要性可以用这样的事实来说明:时



“互相外在”仍是空间性,时间否定了这种空间性,变成无数微点的先后

承续。

②  “无定性”即上文的  “无差异”或  “未经特殊具体化的抽象状态”。

-----------------------------------------------

8  7  3  第三卷  (上)  各门艺术的体系

间和单纯的自我  (这种自我须从声音里认识自己的内心生  活)处在最紧密的联系中,因为时间作为外在的现象来看,本  身所依据的原则也就是在作为一切内在精神活动的抽象基础  的那个自我中发挥作用的那个原则。所以如果在音乐里要由  内在因素而变成对象的就是单纯的自我,这种对象性  (客观  性)中的一般因素也就必须按照内心生活的原则来处理。可  是自我并不是无定性(无差异),无停顿的持续存在,而是只  有作为一种聚精会神于本身和反省到本身的主体,才成其为  自我。自我经受了否定,从而使自己变成对象,才获得自为  (自觉)存在,只有凭这种对自己的关系,主体才有自我的感  觉和自我意识等等。这种聚精会神于本身的活动在本质上就  须使原来无定性的一泻直下的时间之流中发生一种·间·断或停  顿。时间点的生灭和更新本来不过是从这一“此时”到另一  同样的“此时”的纯然形式的转变,因而只是一种毫不间断  的持续进展。和这种·空·洞·的持续前进相反,自我是一种镇静  自持的存在  ①  ,它的聚精会神于本身的活动就打断了时间点  的毫无定性的承续系列,在抽象的持续性中割出一道裂痕,现  出一种停顿,自我在这种回思返省本身中就想到自己,找回  了自己,因而从单纯的外在于自己而经受变动之中解放出来。

1c)按照这个原则,一个声音的时间长短就不是毫无定性

        ①  原文是Beisichselbstseinde,英译作  “与自己一阵持续下去的”(that    which  persists  along  with  itself),简直不知所云。实际上Beisich原有“镇  静自持”的意思;这里着重指出人的“自我”与“声音”毕竟不同,人能返观自  己,认识自己,所以有自觉性的存在。

-----------------------------------------------

第二章  音    乐

9  7  3

地拖延下去,它有起点有终点,这起点和终点就是受到定性  的,这就否定了一系列的时间点先后承续的无差异状态。如  果许多声音先后承续,而其中各个声音在时间长短上各有差  别,结果就不再是空洞的无定性状态,而是许多特殊音量所  形成的任意性的因而还是无定性的嘈杂的复合体了。这种不  规则的随意流转,也还是和抽象的自运动一样,与自我的统  一发生矛盾,自我就不能在这种定性不同的时间点先后承续  的情况里重新发见自己,使自己获得满足,除非是把许多个  别的音量变成·一·个统一体。这种统一体由于统辖着那些·个·别  ·特·殊的音量,本身就必须是一种·受·到·定·性·的·统·一·体,不过最  初还只是·外·在·的音量的统一体,它的性质就只能还是外在  的。  ①

2.这就把我们引到进一步的调节作用,这是由·拍·子产生  的。

      2a)这里要研究的第一点就是象上文已经说过的,在这统  一体里自我要独立地实现和它自己的同一。自我在这里既然  本来只作为·抽·象·的自我而提供基础,所以这和它自己的等  同  ②  ,联系到时间及其声音的持续进展来看,也就只能是一种  本身抽象的等同,这就是说,只是同一时间单位的·形·式·等·同  (·一·律)·的·复·演。根据这个原则,拍子的单纯的使命就只在于

            还没有结合到内心生活,即还没有内容,这一节说明音乐的声音既不能  是无停顿,无定性的单纯的持续,也不能是许多杂音的拼凑;它既要有时间段落,  又要有规律的抑扬顿挫。

②  原文是Gleichheit,法译作  “同一”。



-----------------------------------------------

0  8  3  第三卷  (上)  各门艺术的体系

确立一个确定的时间单位作为尺度和标准,既用来使本来无  差异  (无定性)的时间承续序列中出现分明的间断,又用来  使各个别声音的任意性的时间长短,变成一种受到定性的统  一体;此外,拍子还使这种时间尺度以抽象的一律方式不断  地更新。从这个观点看,拍子在音乐里的任务和整齐一律在  建筑里的任务是相同的,例如建筑把高度和厚度相等的柱子  按照等距离的原则排成一行,或是用等同或均衡原则去安排  一定大小的窗户。这里所看到的也是先有一个固定的定性  ①  ,  然后完全一律地重复这个定性。在这种一律性里自我意识重  新发见到自己是一个统一体,一半是因为它认识到它自己的  等同在任意性的错综复杂之中奠定了秩序,一半也因为在这  种统一或声音的时间单位每一次往而复返时就回想到这个单  位原已存在过,正是通过它的复现,显出它是起统治作用的  规律。但是自我在通过拍子而重新发见自己的过程之中所获  得的满足比单从统一和一律性本身所获得的就更大,因为这  种统一和一律性并不是时间和声音本身所固有的,而是只属  于自我,是由自我为自己的满足才把它们纳入时间里的。自  然事物里本来并没有这种抽象的同一  ②  ,就连诸天体在它们  的运动中也没有整齐一律的拍子,而是或快或慢,所以它们  在相等的时间里所走过的空间却不相等。下坠的物体以及抛  掷的运动之类也是如此,至于动物更少有按照某一固定的时  间尺度往而复返的原则去调节它们的奔走,跳跃和伸手攫物

①  ②  即以某一定性为标准所作的有规律的安排。

例如一定的长短高低。

-----------------------------------------------

第二章  音    乐

1  8  3

之类活动。在这些事例里,拍子比起建筑中的整齐一律的体  积在较大的程度上是由精神决定的,而雕刻还是比较能在自  然界找到类似点的。

      2b)所以如果自我通过拍子而在复杂的声音及其时间长  短里重新发见到自己或回到自己,经常觉察到自己与自己的  同一就是声音的同一,而且就是自己产生了声音的同一,如  果要感觉到某一有定性的统一  ①  就是规律,当前也就要有·不  ·规·则·的和·不·整·齐·一·律·的方面才行。因为只有通过尺度的定性  把任意性的不整齐一律的方面克服了,安排就绪了,上述有  定性的统一才显出它是偶然的错综复杂现象中的统一和规  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