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美学

乐读窝 > 其他书籍 > 美学

第288章

书籍名:《美学》    作者:[德]黑格尔






②  这一节讨论史诗应以导致冲突的情境为起点。

-----------------------------------------------

6  6  1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2.·其·次,从这种起点出发,史诗的进展方式既不同于抒  情诗,也不同于戏剧体诗。

      2a)首先要考虑的一点是史诗在派生枝节方面的·广·度,其  原由在史诗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我们前已说过,完全发展  出来的史诗世界是由多种多样的对象  (事物)来形成的,它  既包括精神的内在力量,动机和希求,又包括外在的情境和  环境。这一切因素既然都采取客观实在现象的形式,其中每  一因素就形成一种本身独立的内在的或外在的形状,史诗的  作者在描写和叙述中应该在这种形状上多花工夫,而且应该  展现它们的客观外在性相。至于抒情诗却把它所掌握的一切  集中成为亲切的情感或转化为概括的一般性的感想。客观事  物直接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特征,彼此分散的情况和五光十彩  的丰富性。就凭这一点,史诗就已比其它种类的诗都更有节  外生枝的权利,甚至可以使每一枝节都显得是自由独立的。但  是上文已经说过,对客观实在事物及其形状的爱好也不宜过  分,以致把与本题情节及其基础毫不相干的情况和现象都扯  进诗里;派生的枝节必须对事迹的进展起促进或阻碍的作用。  尽管如此,由于要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形状,史诗各部分  的衔接是比较松散的,因为在客观事物之间起中介或结合作  用的是内在本质的联系,而单从外表来看,个别特殊方面却  各有独立的存在。由于史诗各部分之间缺乏这种谨严的统一  和明显的联系,而且由于史诗起源于原始时代,它的形式也  是原始的,史诗比起抒情诗和戏剧体诗一方面较容易有后来  的增删,另一方面可以吸收过去一些独立的已经具有某种程  度的艺术形式的传说故事,作为它的组成部分,形成一种新

-----------------------------------------------

第三章  诗

7  6  1

的兼容并包的整体。  ①

      2b)·其·次,就史诗给与事迹生展以动力时所采取的方式  来看,凡所发生的事既不应只导源于主体的心情,也不应只  导源于人物的个性,因而侵犯到抒情诗和戏剧体诗的领域。在  这方面史诗也要保持客观事物的形式,这是形成史诗基本类  型的。关于这方面我已说过多次。对于叙事的表现方式来说,  外在环境之重要并不亚于人物内心生活的特性。在史诗里,人  物性格和客观事物的必然性二者是以同等重要性而并列在一  起的。所以史诗人物可以服从外在环境而不至损害他的诗的  个性,他的行动可以显得是环境情况的结果,所以环境情况  在史诗里是强大的动力,不象在戏剧体诗里那样,只有人物  性格在起主导作用。例如在《奥德赛》里事迹的发展几乎始  终伏因于外在环境。阿里奥斯陀以及其它取材于中世纪的史  诗所叙述的奇遇也是如此。再如在维吉尔的史诗里,伊涅阿  斯奉神诏去建立罗马的事迹及其广泛的派生枝节,如果从戏  剧的观点来看,对事迹提供动力的方式就很不高明。塔梭的  《耶露撒冷的解放》也是如此,其中基督教的十字军不仅遭到  伊斯兰教军的英勇抵抗,而且还碰到许多自然界事故的阻碍。  几乎一切著名的史诗都可以提供类似的例证,事实上史诗作  者选择这种材料正是因为它使叙事的表现方式成为可能和必  要的。

        ①  这一节说明史诗既容许有广泛的旁生枝节,所以结构比较松散。但是史  诗反映客观事物,客观事物在表面上虽仿佛是各自独立的,却仍有内在本质的联  系,史诗的各部分也是如此。

-----------------------------------------------

8  6  1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这番话也适用于行动结果应该导源于个别人物的实际决  断的情况。这里所应突出表现的也不是戏剧意义的人物性格,  按照以片面方式来激发他的那种目的和个人的情欲,利用环  境情况,去针对外在事物和其他个别人物来保持他自己的个  性;史诗的人物性格既要排除这种取决于主体性格的行动,也  要排除单纯的主体心情和偶然情感的流露,而是一方面要紧  紧掌握住环境及其实际情况,另一方面要使事迹的动力来自  具有绝对价值和普遍意义的伦理观点。在这方面特别是荷马  的作品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研究资料。例如特洛伊的老王后赫  库巴对她的儿子赫克忒的哀悼,阿喀琉斯对他的挚友帕屈罗  克鲁斯的哀悼之类在内容完全可以用抒情诗的方式去处理,  荷马却从来不离开史诗的语调。荷马史诗中也有许多情境可  以用戏剧的方式去表现,例如将领会议中阿迦门农和阿喀琉  斯的争吵,赫克忒向他的妻子安竺若玛克的告别之类,可是  荷马在这些场合从来不用戏剧的风格。举上述告别的场面为  例,这一段叙述在这部史诗里算是最美的。就连在席勒的戏  剧作品《强盗》里,阿玛利亚和卡尔的唱和也是夫妻告别,本  来是应当全用抒情方式处理的题材,我们却还可以听出摹仿  荷马史诗的韵味。荷马在《伊利亚特》第六卷里写上述告别  场面,所产生的史诗效果多么美妙!赫克忒在家里没有找到  妻子,后来在到城墙的斯康门的路上才碰见她。她疾忙地走  上前来,到了他身边。他带着安静的微笑,看着她怀里抱着  的小男孩,她就说,“神奇的人啊,你的英勇会终于使你遭到  毁灭啊!你既不怜惜这弱小的儿子,也不怜惜我这个不幸的  女人,我不久就要成寡妇了。希腊人就要把你杀掉,他们集

-----------------------------------------------

第三章  诗

9  6  1

合起来围攻你一个人。如果我失去你,我宁可埋到黄土里去。  如果你死了,留给我的就没有什么安慰,就只有痛苦了!我  既没有父亲,又没有母亲。”接着她详细地叙述她父亲的遭遇  和她的七个弟兄都死在阿喀琉斯手里,她母亲也成了俘虏,赎  回来就死去了。然后她又向赫克忒哀求,要这位既是她父母  又是她弟兄的丈夫,这位还在青春鼎盛时期的丈夫,留在城  堡上,不要让儿子成为孤儿,妻子成为寡妇。赫克忒怀着同  样沉痛的心情回答了她,“我也在为这些事忧虑,妻子,但是  我也很担心特洛伊人民,如果我留在这里逃避战斗,做一个  懦夫。我也不会受暂时激动心情的驱遣,因为我一向惯于奋  不顾身地站在特洛伊军队的最前列战斗,保卫我父亲的荣誉,  也保卫我自己的荣誉。我在深心里也预感到有朝一日,神圣  的祖国都要陷落,神矛手普列亚姆,我的父亲,以及他的人  民都要同归于尽。但是我最难忘怀的倒不是特洛伊人民的灾  难,也不是我父母的灾难,也不见我的同胞弟兄,他们终会  在敌人的压力之下倒到尘土里,而是你,将来终会有一个身  披铁甲的希腊人把你这个泪流满面的寡妇拖走,剥夺你的自  由,你就得在希腊替另一个家庭纺纱,或是辛苦地挑水。你  不情愿,但是强有力的必然会压在你身上,你不干也得干。那  时会有人看到你啼泣,就说,‘瞧,这就是在为保卫特洛伊而  战斗的特洛伊人中间最英勇的战士赫克忒的妻子!’也许会有  人这样说,那时你会痛心,想到你失去了这样一个丈夫,失  去了一个本来可以使你不当奴婢的人。我宁愿埋在尘土里,也  不愿听到你哀啼,看到你被人拖走。”赫克忒的这番话是沉痛  的,动人的,但是表达的方式既不是抒情诗的,也不是戏剧

-----------------------------------------------

0  7  1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的,而是史诗的,因为他对这种灾难的辛酸描绘一方面表现  出当时的环境和单纯的客观情况,而另一方面也显出推动他  的力量不是个人的意愿或主观的决断,而是一种必然,这种  必然并不等于他自己的目的和意志。

      以同样的·史·诗·的·方·式来打动情绪的还有战败者用环境之  类理由向战胜者恳求饶命的情节,因为一种内心的激动如果  只是由环境引起的,如果只是企图用客观情况和情境去产生  感动人的效果,那就不是戏剧性的,尽管近代悲剧作者也往  往利用这种产生效果的方式,例如席勒在他的悲剧《奥莲女  郎》  ①  里所写的英国骑士蒙歌玛利和姜·达克在战场上的一  景(第二幕第六景),象旁人早已正确地指出,就是史诗性多  于戏剧性的。这位英国骑士在危急关头丧失了一切勇气;当  他遭到勇猛的法国战士塔尔博  (他用死亡惩罚怯懦)和姜·  达克  (她能战胜最勇敢的人)两人追逐时,他不逃跑,却大  声叫喊说;

    ……但愿我不曾乘船过海,      我真倒霉!让虚荣置我于死地,      妄想在法国战争中建立勋名,      而今毁灭人的命运竟把我带到      这场血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