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美学

乐读窝 > 其他书籍 > 美学

第290章

书籍名:《美学》    作者:[德]黑格尔


又如夺  得敌方的一个城市却不只此,因为它实现了一个自觉的目的。  像耶露撒冷从伊斯兰教徒和异教徒的桎梏下解放出来,或则  用更好的例子来说,像阿喀琉斯的狂怒这样一种动机及其满  足,才能以史诗事迹的形状熔铸成为一个本身完满的整体。但  是只有人才能发出动作和贯彻目的,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和  目的与动机在一起成长起来的·个·别·人·物就站上了顶峰。如果  整个英雄人物性格  (目的和动机都导源于此)的动作情节和  目的的实现只有在完全具体的情境和机缘下才可发生,而这

①  列达见第一卷277页注①。

-----------------------------------------------

6  7  1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种情境和机缘又朝过去方向派生出广泛的联系,如果目的实  现又朝未来方向既产生多种多样的原因,又产生多种多样的  结果,这些旁支派生的原因和结果和所写的具体情节就没有  诗所要求的紧密联系了。例如阿喀琉斯的狂怒和海伦的私奔  或巴里斯对三美女的评判,尽管后两件事对于前一件事是一  个发生在前的条件,却说不上有什么直接联系,就和它和特  洛伊的实际陷落没有什么联系一样。如果依某些人的看法,说  《伊利亚特》既没有必然的起点,也没有必然的终点,这种看  法就没有明确地认识到《伊利亚特》所歌唱的主题是阿喀琉  斯的狂怒。就是这个主题提供了全诗的整一性的中心点。如  果我们牢牢地掌握住阿喀琉斯的形像,把阿迦门农所引起的  他的狂怒当作全诗的贯串线索,我们就找不出荷马可用的还  有更好的起点和终点了。上文已经说过,这次狂怒的直接起  因就是起点,而此后所叙述的都是这次狂怒的后果。反对者  固然提过不同的意见,说如果是这样,诗的最后几章就没有  用处,大可以删掉了。但是就全诗来看,这个反对的意见是  站不住脚了,因为阿喀琉斯拒绝参战而在海滩战船边袖手旁  观,这件事就是他的狂怒的后果之一,因为他的袖手旁观不  久就导致特洛伊对希腊的优势,这又导致他的挚友帕屈罗克  鲁斯的战死。这件事又引起他的哀悼和发誓报仇,接着就是  他战胜和打死了特洛伊的主将赫克忒。这些都是一环套着一  环的。还有人认为人一死就完了,就可以走开不管了。说这  种话的人就只能证明他思想粗鄙。人死了,完了的只是·自·然  (肉体),并不是人本身,不是·道·德·习·俗,而道德习俗却要求  为死在战场上的英雄们举行葬礼。因此接着上文就加上在帕

-----------------------------------------------

第三章  诗

7  7  1

屈罗克鲁斯墓旁举行的葬礼游戏,普里亚姆哀求还赫克忒的  尸体,阿喀琉斯的和解和应允,这就使死亡者获得了葬礼。这  是最美的圆满收场。  ①

      3c)我们既已把个别的具体动作详细地溯源到自觉的目  的或主角的性格,并且说明了史诗整体就从这个具体动作里  找到它的整一性和圆满结构的中心点了,现在还要回答一个  问题:这是否把·史·诗·的整一性和·戏·剧·的整一性混淆起来了呢?  因为·戏·剧也是由自觉的目的和人物性格所引起的一个具体动  作及其冲突为中心点的。为着不要使这两种诗有哪怕是表面  的混淆,我有必要再提一下我在上文关于动作和事件的区别  所说过的话。此外,史诗的兴趣并不局限于某一个导源于人  物性格,目的和情境的具体动作本身,这种动作的冲突和解  决的全部过程在史诗里还要能在一个民族社会及其整套实体  性理想的大范围里去找更广泛的起因,所以这种民族社会所  包含的多种多样的人物性格,情况和事件也要纳入史诗叙述  里去。从这个观点看,史诗的圆满结构就不限于某一具体动  作的特殊内容,而是更多地要涉及当时的·全·部·世·界·观,史诗  所要叙述的就是这全部世界观的客观实际情况。史诗的整一  性就要靠两方面,一方面所叙述的具体动作本身应该是完满  自足的,另一方面动作进展过程中所涉及的广阔世界也要充  分表现出来,使我们认识到。这两方面还要融贯一致,处于

        ①  这一节举《奥德赛》为例,说明史诗事迹应有它所必有的起点和终点,不  能因为因前有因,果后有果,就顺这种因果系列而永无休止地歌唱下去。《奥德  赛》全诗事迹都围绕着阿喀琉斯的愤怒发展下去,所以应以这场愤怒为起点,以  这场愤怒的解除和特洛伊的陷落和死亡者的葬礼为终点。

-----------------------------------------------

8  7  1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不可分割的整一体。  ①

      这些就是我们所约略指出的正式史诗的一些本质性的特  征。史诗这种偏重客观性相的形式还被用来描述一些内容意  蕴并没有真正客观性相的其它题材。这类史诗变种会使理论  家们难于应付,如果有人要求他们进行分类,把一切诗包括  变种在内都摆进一类,他们应付这些变种就要感到困难。因  为符合类概念的事物才能纳入这一类;至于在内容和形式上  都不完全符合类概的事物,摆在一类就不很合适,所以关于  史诗的变种我在结束本部分之前只准备约略地提几种。

      属于史诗变种的首先有近代意义的·田·园·诗。田园诗只描  述处在纯朴天真状态中的人,至于精神生活和道德生活中一  切带有普遍意义值得深切关心的东西则一律抛开。这种纯朴  天真的生活只能意味着吃喝以外一无所知,只满足于很简单  的饮食,例如山羊奶,绵羊奶,在必要时至多有牛奶,青菜,  植物根,栗,果,鲜酪之类,我相信吃肉还是允许的,因为  田园诗中的牧夫牧妇饲养牲畜,并不完全用作敬神的牺牲。牧  夫牧妇的职务就是整天带着一条忠实的狗去看心爱的牛羊,  照顾它们吃草喝水。他们也谈情说爱,这种温柔情感在平静  安逸生活中还没有遭到腐化,他们有他们所特有的虔敬和温  柔。他们吹芦管吹笛,爱唱歌,特别是纯朴天真地互相友爱。  古希腊人的田园诗却不如此。他们在造形艺术中所描绘的是

        ①  这节说明史诗与戏剧不同,在整一性问题上关键还不在少数主角的性  格,目的,动作和结局的发展过程的统一,而在表现出一定时期和一定民族的全  部生活情况和它所根据的世界观,所以事迹应和当时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范围广阔  的客观存在统一起来。关于  “整一性”,下文论戏剧体诗部分还要着重地讨论。

-----------------------------------------------

第三章  诗

9  7  1

一个较热闹的世界:酒神,林神和牧神的信徒们无忧无虑地  围绕着一个神,以和近代田园诗完全不同的方式把兽性提高  到人类的欢乐情感,既生动而又真实,不像近代田园诗那样  虚伪的空洞的纯朴和虔诚。在希腊的牧歌里,例如提俄克里  特  ①  所写的,我们可以看到处理原始民族生活题材所表现的  生动的观照和真实的典型。无论是描绘渔夫和牧夫的生活实  况,还是描绘较为广阔的生活环境的事物,用的是史诗的,抒  情诗的还是表面像戏剧的方式,都现出同样的既生动而又真  实的生活画面。维吉尔的《牧歌》就已经干燥无味了。格斯  纳  ②  就简直令人生厌了,现在已没有人读他了。真奇怪,格  斯纳过去很合法国人的口味,被他们捧为德国最大的诗人。这  种偏好可能一方面由于法国人既想逃避现实而又不甘心毫不  活动的虚浮心情,另一方面也由于他们完全缺乏高尚的兴趣,  没有接受到德国文化教养中震动人心的东西。

      属于这个混种的还有像在英国流行的一种半描绘半抒情  的诗,大半取材于自然界和四时节令之类。此外还有多种多  样的·教·科·诗,例如物理歌诀,医学歌诀,天文歌诀,棋艺,钓  艺,猎艺乃至恋爱艺术之类手册,大半是散文性的内容穿上  诗的外衣。在希腊晚期和罗马时代,这类书就已出现,在近  代法国,这种教科诗特别受到艺术的锤炼,其中语调一般是  史诗的,有时也用抒情诗的方式。

提  俄克里特  (Theokrit),公元前四世纪希腊诗人,传世的有  《田园诗  集》,《箴言集》,西方田园诗的始祖。



②  格斯纳,见第一卷243页注①。

-----------------------------------------------

0  8  1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①和民歌虽然是诗,但没有明确的类性特征。它

们是中世纪和近代的产物。民歌的内容有一部分是史诗的,而  表现方式却大半是抒情诗的,所以既可以属于史诗,也可以  属于抒情诗。

      至于近代市民阶级的史诗,即小说,却完全不同。在这  种体裁里,一方面像史诗叙事一样,充分表现出丰富多采的  旨趣,情况,人物性格,生活状况乃至整个世界的广大背景;  但是另一方面却缺乏产生史诗的那种·原·始·的诗的世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