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美学

乐读窝 > 其他书籍 > 美学

第299章

书籍名:《美学》    作者:[德]黑格尔


这种只产生民歌  作为民族精神的唯一的诗的表现方式的社会情况因此大半局  限于家庭生活,聚成了部落,但还没成熟到形成较高级的社  会组织,没有建立英雄时代的那种政权机构。如果他们回忆  起民族的功勋,场合往往是抵抗外族侵略的斗争,劫掠性的  远征,野蛮反对野蛮的行动,或是同族之中个人与个人的私  斗。叙述这类事迹的作品往往发泄失败者的哀怨或是胜利者  的欢庆。这种民族的实际生活还没有发达到能使人有必要的  独立性去聚精会神地回顾自己的大体上也还不很发达的内心  情感生活,纵使能够达到这一点,他们所能用的内容也往往  还是粗鲁野蛮的。我们对这类民歌是感到兴趣还是起反感,就  要看它们所描述的那种情境和情感究竟如何。这个民族认为  顶好的东西,在另一个民族看来也许是乏味的,可怕的,令  人起反感的。例如有一首民歌叙述一个女人被丈夫囚禁在一

        ①  这一节说明抒情诗的原始形式是民歌,民歌是表达民族精神的喉舌,所  以一,它的影响一般限于本民族,二,它不露诗创作主体,还不完全适合抒情诗  表达创作主体性的基本原则。

-----------------------------------------------

0  2  2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间四壁不通风的土牢里。经过她哀求,她丈夫才只准在墙上  凿一个洞,洞口小得只能让她把奶头伸出来给她的婴儿喂奶,  并且只准她活到婴儿能断奶的时候。这种情况是野蛮残酷的。  此外,盗劫,私斗之类野蛮行为绝对不能引起文化修养不同  的异族人民的同情共鸣。因此,民歌的内容往往顶特殊,没  有固定的标准来衡量它们,因为离开普遍人性太远了。所以  我们如果在现代把北美伊洛夸人和爱斯基摩人以及其他野蛮  民族的民歌弄得很熟悉,对诗的欣赏范围也未必就因此扩大  了。  ①

2.抒情诗既然是内在精神的全部表现,它在内容和表现  方式上就不能停留在真正民歌和后来民歌仿制品的水平上。

      2a)抒情诗的关键一方面在于精神要从凝聚幽禁状态中  解放出来而获得自由表达自己的能力。上面已经讨论过的那  些事例都不能完全达到这个要求。另一方面这种精神还应扩  展到一种包含各种思想,情感,情况和冲突的丰富多采的世  界,把人心所能掌握的一切在心中加以思索玩味,整理安排,  把它作为精神的产品表现出来和传达出去。全部抒情诗必须  尽诗所能及的最大限度以诗的方式把全部内心生活表达出  来,所以抒情诗是精神教养的一切发展阶段所共有的。

      2b)·其·次,自由的自觉性和忠实于自己的·艺·术自由是紧  密联系在一起的。民歌是直接出自深心的自发的自然音调,但  是自由的艺术是自觉的,它对于自己所创造的作品要有一种

①  这一节重申极原始的民歌的局限性。

-----------------------------------------------

第三章  诗

1  2  2

认识和意志,要经过一番文化修养才能达到这种认识,也要  有一种创作方法方面的熟练技巧。在史诗里诗人须把自己的  形像和活动隐藏起来,或是按照原始史诗的性质来说,这种  形像和活动根本就还看不见,因为史诗以民族生活为对象,而  民族生活并不是由诗人产生出来的,所以在诗里也不能显现  为诗人的产品,而必须显现为自生自发的产品。在抒情诗里  却不然,创作和内容都是出自诗人这个主体的,所以须把主  体性格如实地表现出来。

      2c)就是根据这个观点,比较晚起的抒情的·艺·术·诗跟民歌  就很明确地区分开来了,固然也有一种民歌是与真正艺术性  的抒情作品同时并存的。不过这种民歌所自出的个别作者或  集体对上文所说的文化修养还没有掌握,而且也没有和素朴  的民族意识脱节。但是民间抒情诗和艺术诗之间的这种区别  并不应理解为只有在反省力,艺术的知解力以及自觉的熟练  技巧这三者的结合最主要的因素都结合在一起了,抒情诗才  能达到它的顶峰。这就无异于说,例如贺拉斯和一般罗马抒  情诗人应该算作最卓越的抒情诗人,或则说,他们比起前一  代真正的爱情歌师还更伟大了。从上述关于民歌与艺术诗的  区别并不应作出这种极端离奇的结论。正确的理解应该是:正  是为着保持抒情诗表现独立主体的原则,主体的想象和艺术  必须在观念  (思想)方面有受过教养锻炼的自由的自觉性和  艺术创作的才能作为前提和基础,才可达到抒情诗的真正完

-----------------------------------------------

2  2  2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美。  ①  3.·最·后关于上文提到的区别还有一点要指出。在民歌出  现的时代,散文性现实情况的意识还没有形成,真正抒情的  艺术诗所面临的却是一种已经形成的散文性现实情况,它要  摆脱这种散文性现实情况,凭主体的独立想象,去创造出一  种内心情感和思想的新的诗性的世界,通过这个新的世界,艺  术才会有效地产生人类内心方面的真正的内容和真正的表现  形式。此外还有第三种精神形式,即·哲·学·思·维。从某一方面  来看,这比情感和观感所涉及的想象所处的地位还更高,因  为它可以使它的内容以更彻底的普遍性和更必然的融贯性呈  现于自由的意识,而这是艺术从来不能做到的。不过另一方  面哲学思维这种精神形式也有缺点,它和抽象概念打交道,使  思想因素作为纯然理想的普遍性来阐发,使具体的人被迫要  用具体的方式,把他的哲学意识中的内容和结果表现为被心  情和观感,想象和情感所渗透的东西,才能使全部内心生活  获得完整的表现。

      在这方面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掌握方式可用,一种是想象  力力图越出自己的境界而侵入思考活动的领域,但终不能达  到哲学阐述的明晰和谨严。在这种情况下,抒情诗大半就成  了灵魂在内心斗争中的表现。这种灵魂在它的意匠经营中对  艺术和思想两方面都不免要施加暴力,因为它越出艺术领域

        ①  以上三小节说明真正抒情诗遵照主体原则要求诗人首先对内心所能掌  握的一切内容须有自由的自觉性,即能清楚地认识到,其次要有自由艺术所必有  的文化修养和熟练技巧,即有艺术创造的能力,第三要在内容和表现方式上都见  出主体的独创,不能单靠摹仿。

-----------------------------------------------

第三章  诗

3  2  2

而在思想领域又感到不那么自在,但是另一方面冷静的哲学  思考却能使情感灌注生气给明确掌握住和按系统推演出的思  想,通过表现变成可用感官接受,使从科学观点看来是明显  的必然的那些过程和联系变成是由各具体因素的自由组合所  发生的作用,例如席勒在许多诗里就是这样处理的。在这种  自由的组合中,抒情诗愈力图把它的内在协调隐藏起,也就  愈易流于教训议论的干枯语调。  ①

b)  抒情诗的几个特殊方面

      既已讨论了抒情诗的内容的一般性质,表现这种内容的  一些形式以及在不同程度上适合抒情诗的不同的文化教养阶  段,现在进一步的任务就是按照抒情诗的几个主要的·特·殊·方  ·面和关系来阐明上文的一般性的论点如何适用。

      这里我也还要提到上文所指出的史诗和抒情诗的区别。  在研究史诗时,我们首先注意的是原始的民族史诗,把次要  的史诗变种和史诗创作主体都丢开了不谈。对于抒情诗我们  却不能采取这种方式。在抒情诗里一方面是诗创作主体,另  一方面是各种派生的变种,都是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所以我  们依下列程序提出一些较详细的看法。

·第·一,关于抒情诗人的看法,  ·第·二,抒情的艺术作品作为主体想像的产品,

        ①  这一节说明抒情的艺术诗所面临的是在散文性现实情况已经形成的世  界,它必须摆脱散文现实情况和散文意识,凭想象力去创造一种内心生活的新的  世界。诗人还可以把哲学思考表现为想象,观感和情感所渗透,因而转化为诗的  内容。席勒就是一个例。

-----------------------------------------------

4  2  2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第·三,抒情表现的总概念所派生的各种抒情诗。

(一)  抒情诗人

      1.上文已经说过,抒情诗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广泛的客观  存在及其情况的一般性的观感,另一方面是丰富多采的个别  特殊事物。但是纯粹一般性的观感和个别特殊的观点和情感  这两方面都是抽象品,要互相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生动具体  的抒情诗的主体性,而这种结合又必须是内在的,也就是说,  在主体身上的结合。因此,抒情诗的中心点和特有的内容就  是具体的诗创作主体,亦即·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