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美学

乐读窝 > 其他书籍 > 美学

第303章

书籍名:《美学》    作者:[德]黑格尔


如果情况完全如此,主题就会凭这种独立地  位,获得像史诗和造形艺术中的生动鲜明、完满自足的形像  了。如果情况并不完全如此,诗人所设法表现和塑成形像的  就会正是诗人自己的主体性及其伟大。那就不是对象占领着  他,而是他占领着对象。他在惨淡经营,力图借对象来表现  他自己,因此在这种独立自由的地位,他任自己的情感思想  去打断主题的客观发展进程,从主体的观点去阐明它,乃至  改造它。这样,占统治地位的并不是主题内容,而是主体内  容所充实和激发的·主·体的激昂情绪。这里有两种不同的甚至  相反的因素,即内容的鼓舞力量和主体的诗艺自由,后者对  前者进行斗争,要控制住前者。这种矛盾对立的压力主要表  现于语言词藻的生硬勉强,内在结构和发展进程的崎岖突兀,  毫无规则,节外生枝,漏洞,突然的转折之类毛病;同时这  种压力也显示出诗人的内在的高度诗艺本领,凭这副本领他  用艺术的完美去消除上述矛盾对立,创造出一个本身完整的  整体,作为·他·的作品,这就显出他比他的对象更伟大。

·

-----------------------------------------------

0  4  2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在这种激昂振奋的抒情诗之中最杰出的是品达的许多颂  体诗,其中昂扬的内在的庄严表现于变化多方而仍有规则的  节奏。贺拉斯却没有能做到这一点,特别是在他最使力达到  崇高风格的地方显得枯燥乏味。他在摹仿方面的矫揉造作只  是设法掩盖写作方面玩弄纤巧的虚伪。克洛普斯托克的激昂  情绪也不尽是真实的,往往是矫揉造作的,尽管他的一部分  颂体诗也确是出于真实的情感,而表现方式也很庄严,很有  魄力。

      2b)另一方面是·第·二·种表现方式,其中内容本身不一定  要有重大意义,诗人却可以凭自己的个性而获得重大意义,赋  与·他用来作诗的微不足道的内容对象以高贵和尊严或是至少  一种较高的旨趣。贺拉斯的许多颂体诗就属于这一种,克洛  普斯托克和其他诗人也是站在这个立足点上的。在这一种颂  体诗里诗人所努力争取的并不是内容的意义,而是把外在机  缘和平常琐事等等中本身没有意义的东西提升到能使他自己  感到自己和表现自己的高度。

      3.抒情诗的无限繁复的心情和感想最后发展到·歌的阶  段。在歌里民族的特性和诗人自己的个性都可以充分表现出  来。歌有多种,很难加以严格的分类,大体说来,可以区分  如下:

      3a)·第·一种是·正·式·的歌,这是写来供诗人自己或在社交场  合歌唱或吟诵的。歌并不需要很多的内容,也不需要心灵的  伟大崇高;不仅如此,尊严,高贵,思想丰富这些优点反而  会妨碍兴致的自然流露。宏伟的感想,深刻的思考以及崇高  的情感都会迫使主体脱离他的直接个性以及兴趣和心情,而

-----------------------------------------------

第三章  诗

1  4  2

歌所要表现的却正是这种直接的,亲切的,毫无拘束的哀乐  情绪,所以每一个民族对本民族的歌都感到亲切有味。

      歌这个领域尽管内容极广,声调极多,它和上文提到的  那些诗种相比,却有一个总的特点,这就是它在题材,展现  过程,音律,语言和形像等方面都很简单朴素。它是从心灵  中自发出来,并不是在兴致焕发中从一个对象转到另一个对  象,而是一般把全神贯注到同一个内容上,无论这个内容是  一个独特的情境或是哀乐情绪的某一种具体表现,只要它能  感动人就行。在这种情境或心情中,歌总是平静安稳地顺流  下去,没有突兀的跳跃,也没有生硬的转折,只有观念的安  静的流转,自成一个整体,时而有些不连贯,过分简练,时  而比较舒展,一气呵成;在音律方面,节奏总是便于歌唱的,  韵总是容易记住的,没有复杂的变化。如果歌大半用本身容  易消逝的东西为内容,我们就决不设想一个民族在几百年乃  至几千年之中都唱同样的老歌。一个多少已经开化的民族不  会贫乏到只有一次产生过作歌的诗人。歌不像史诗,它永不  会死亡,总是不断地获得新生。这个花园里的花卉逢季就更  生。只有那些被压迫的割断前进机会的民族,才无力获得诗  的更新的欢乐,才保持一些古老的甚至最古老的歌。每一首  歌就像每一种心情一样随生随灭,开始时使人感动和欣赏,接  着就被人遗忘。举例来说,五十年前还是家喻户晓,人人喜  见乐闻的歌,今天有谁还熟悉和歌唱呢?每个时代都重新调  弦奏新歌,以前的歌调的声音就逐渐微弱以至于完全听不见  了。只表现作歌者本人个性的歌毕竟比不上具有普遍意义的  歌,因为后者的听众较广,打动的人较多,引起同情共鸣也

-----------------------------------------------

2  4  2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较容易,会由众口流传下去。凡是当时就不是一般人都歌唱  的歌根本就很少是真正的艺术。

      关于歌在表现方式上的重要特征,我只想提出两种,都  是上文已经说过的。一种是诗人把他们的内心世界及其活动,  特别是欢乐的情绪和情境,坦率地随便地说出来,这样就会  把凡是在他内心里出现过的东西尽情吐露出来。另一种是诗  人处在另一极端,用哑嗓子把他们收视返听,凝聚于本身的  心灵隐约暗示出来。前一种方式主要属于东方诗,特别是伊  斯兰教系统的诗。这种诗所表达的是无忧无虑无欲望的舒畅  心情,用的是光辉灿烂的景象,巧妙的组合和低徊往复的节  奏运动。后一种方式比较适合北欧各民族的那种屏息内省的  心情。心灵在这种沉静状态中往往只抓住一些纯然外在的对  象,利用它们来暗示压在深心里说不出来吐不出来的东西,结  果就像《魔王》  ①  那首歌谣里的小孩跟他父亲在黑夜里冲风骑  马奔跑,终于窒息而死一样。以上两种方式的区别也适用于  一般的抒情诗,例如民间诗和艺术诗之间的区别,实际上就  是心情和广泛感想的区别。就歌的范围来说,上述两极端之  中又有很多浓淡差别和过渡阶段。

最后,歌所派生的诗种,现在只提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民·歌,由于它的直接性,它主要还是站在歌的  立足点上,大多数是可以歌唱的,甚至还用音乐伴奏。民歌  有时保存住民族功勋和事迹的记忆,从这些功勋和事迹中,一

①  《魔王》(Brlko  A  nig)是德国民间一个老传说,歌德曾根据这个传说写了一  首歌,这首歌很著名,情节在正文里一句话就说明了。

-----------------------------------------------

第三章  诗

3  4  2


个民族可以认识到本民族所特有的生活;它有时也表现不同  社会阶层的情感和情境以及他们与自然界和附近亲邻的共同  生活,所用的音调极其繁复,便于表现欢乐和愁苦的各种不  同的情调。

      ·其·次,与民歌相对立的是一种文化已相当发达的情况所  产生的歌。这种歌为社交娱乐提供最丰富多彩的滑稽戏谑,漂  亮词藻,意外事故以及饶有风趣的装饰,或是带着对自然和  穷苦人的生活的敏感,描写这些对象和所涉及的情绪。在这  种情况下,诗人爱返躬自省,吐露出自己的主体性和心情激  动。如果这种歌只局限于单纯的描写,特别是对自然界事物  的描写,它就易流于猥琐,缺乏创造的想像力。对情感的描  写往往也不比描写自然事物强。在对事物和情感的描写中,诗  人首先应该摆脱私人的切身愿望和欲念,以认识性的自由态  度把自己提高到能克服私人利害计较的高度,只满足于纯粹  的想像所给与他的乐趣。举例来说,希腊享乐派诗人阿那克  里安和伊斯兰教诗人哈菲斯的许多诗歌以及歌德的《西东胡  床集》之所以显出精神的自由和最优美的风趣,就是因为他  们都具有这种毫无拘束的自由,心腑的开展和从想像的形像  中享受乐趣的心习。

      ·第·二,抒情诗到了这个阶段并不排除较高的和较有普遍  意义的内容。新教的赞圣歌大多数属于这一种。它们表现了  新教徒对上帝的向往,祈祷和谶悔,希望,信心,疑虑,宗  教信仰等等。它们固然出于某些个别心灵的切身的心情和情  境,却仍具有普遍性,每个新教徒多少都可能处在类似的情  境,发生类似的情绪。

-----------------------------------------------

4  4  2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3b)可以列在这一总类中的还有十四行体,六行体,挽  歌体,书信体等等。这些体裁已经越出上述歌的范围了。在  这些体裁里直接的情感和表现方式已让位给思索,主体向各  方面巡视,把个别的观照和心灵经历纳入普通的观点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