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美学

乐读窝 > 其他书籍 > 美学

第336章

书籍名:《美学》    作者:[德]黑格尔


《马克

-----------------------------------------------

黑格尔生平和著作年表

1  0  4

思恩格斯全集》1∶588)

E  1790年·二十岁  E

F  两年,学完古典语文和哲学课程,哲学硕士论文获得通过;继

续攻读神学科目。

H  谢林  (十五岁)因中学学习成绩优异,得以提前进入图宾根神

学院;入学后,黑格尔和谢林、荷尔德林三人比较相投,关系密切。

H  八九十年代,康德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

理性批判》(1788)《判断力批判》(1790)陆续发表,产生了巨大的反

响,他本人亲自痛击沃尔夫学派的负隅顽抗,莱因霍尔德(K.L.Rein  B

hold,1758—1823)费希特这些门徒广为传播,费希特于本年冬季教学

生读《纯粹理性批判》,下年六月以所写《试批判所有启示》亲自往见

康德,以康德哲学宣传者蜚声哲学讲坛;即使这样,黑格尔直到离开

伯尔尼前夕才逐渐注意到并理解康德哲学。

E  1792·二二岁  E  崇拜卢梭

F  在校期间,崇拜卢梭,读《爱弥儿》《社会契约论》,读基督教

《圣经·约伯记》  G  。

F  开始写  《人民宗教和基督教》  GG  (Volksreligion  und  Chris  B

tentum)。

H  谢林(十六岁)以《圣经·创世纪》(第三章)为主题,撰写的

硕士论文获得通过。

G    据他的同学洛伊特魏因  (Christian  Philipp  Leutwein,生

于1768年)的回忆。

GG    又译:民众宗教和基督教,见汝信:青年黑格尔的社会政

治思想,收于《外国哲学史研究集刊·第一集》1978年,第205页。

-----------------------------------------------

2  0  4  美学  第三卷

E  1793年·二三岁  E  主张共和政体

I  一月:法国革命人民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F  相传,黑格尔和谢林、荷尔德林共同模仿法国革命群众上年以

植树纪念大革命的方式,在一个初春节日,和一些同学结伴到郊外栽

种自由树,庆祝法国大革命。大部分同学并在校内一间小室为自由雕

像举行揭幕礼。

F  得到神学院结业证书,成绩平常。

C  伯尔尼时期  D  (1793—1796,三年)

      F  毕业后,继续往南,前往瑞士伯尔尼,在一个贵族家庭教室馆。

平时教三个孩子,业余阅读英、法等国学术著作,继续关心法国革命

的发展。

H  十二月,莱因霍尔德离开耶拿去基尔,歌德建议学校邀请费希

特,费希特复函耶拿大学校长福格特  (Voigt)表示谢忱。

E  1794年·二四岁  E  批评雅各宾专政

H  五月,费希特到耶拿大学任教。

H  康德《仅在理性范围内的宗教》出版。十月:宗教大臣沃尔纳

禀承御命,警告康德,令其勿再在讲课和著述中发表与基督教教义相

抵触的意见。康德当即复函表示服从,不再发表宗教和神学方面言论。

F  十二月:黑格尔在书信中指责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家罗伯斯庇尔

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专政——  雅各宾专政,并指责罗伯斯庇尔实行

革命镇压的行动。同时赞赏热月政变。  G

F  黑格尔大量的来信,最初只少量附于米希勒等所编《黑格尔全

集》第十七卷(第473—634页)出版。1887年,经其子卡尔·黑格尔

(Karl  von  Hegel,1813—1901)  补充编为  《黑格尔来往书信集》

-----------------------------------------------

黑格尔生平和著作年表

3  0  4

(Briefe  von  und  an  Hegel)上下两册出版于来比锡,收为米编本

第二  版  第  十  九  卷。1952年  至  1960年:  霍  夫  迈  斯  特  (Johannes  

Hoffmeister,?—1955)和弗勒希西格  (Rolf  Flechsig)把其后所发

现者加以整理补充,发函417封,收函313封,共730封,编为四卷

本《黑格尔来往书信集》,前三卷(1952—54)书信包括的年份为1785—

1812,1813—1822,1823—1831;末卷补遗之外,包括附录帐单、题

词之类以及人名齐全、有简单传记材料的索引。收于其所编《黑格尔

全集》第27至第30卷。  GG

G    参看侯鸿勋:论黑格尔对法国革命的态度,见  《哲学研究》

1980年第八期第29—37页。

GG  这个四卷本,第四卷  (327页),1977年另出版第一册  (365

页),未包括索引,北京图书馆藏;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藏(前三卷和

第四卷第一册)。中译本:苗力田选译《黑格尔关于哲学史书信十六

封》,收于《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第381—434页;《黑格尔通信

百封》(致荷尔德林、谢林、歌德、道布四人)。

E  1795年·二五岁  E  向谢林请教

F  春季:黑格尔去日内瓦。

F  五月:撰写《耶稣传》(Das  Leben  Jesu)。

F  八月:对于谢林所寄阅的一篇文章,黑格尔表示:评论你的文

章,你不该要我来做。我不过是初学者而已。……

F  秋季:读费希特《全部知识学的基础》(1794)。

F  十一月:撰写  《基督教的实证性》  (Die  Positivita  A  t  der  

christlichen  Religion)

G

,次年四月写毕。

F  黑格尔写于伯尔尼和法兰克福的著作,对基督教进行历史的考

察,探讨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1907年,经诺尔  (Hermann  Nohl,

1879—?)编为《黑格尔青年时期神学著作》(Hegels  theologische  

-----------------------------------------------

4  0  4  美学  第三卷

Jugendschriften)出版于图宾根。莫尔登豪尔和米歇尔(Eva  Molden  B

hauer  und  Karl  Markus  Michel)则编为《早期著作》(Frühe  

Schriften)收于其所编《黑格尔著作集》第一卷。

H  费希特参加同事尼特哈默尔  GG  (Friedich  Immanuel  Ni  B

ethammer,1766—1848)主编的《哲学杂志》继续支持康德哲学。

H  谢林在来比锡教家馆,至1797年。

H  谢林的《论一种哲学形式的可能性》(1794)发表于图宾根大学

学术杂志,短论拥护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去年,写完文章,就直

寄费希特请教。

I  普鲁士、俄国和奥地利对波兰进行第二次瓜分,波兰亡。

I  普鲁士和法国在瑞士的巴塞尔签订“巴塞尔条约”,普鲁士割让

来因河西岸几个省给法国。

G    又译:见薛华:青年黑格尔对基督教的批判,论基督教的实

定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1页。

GG    又译:尼特加墨尔,见  〔苏〕塔尔列著,任国升、陈国雄

译《拿破仑传》1976年,第413页;尼特汉玛,见叶青编《黑格尔,其

生平其哲学及其影响,附费尔巴哈》(论文集)上海辛垦书店,1935年。

E  1796年·二六岁  E

F  夏季:写《德国唯心主义最早的系统纲领》(残篇)。1917年,经

罗森茨威格  (F.Rosenzweig)出版。

F  七至八月:游阿尔卑斯山伯尔尼段,写旅途观感日记。

F  他的妹妹所写关于他的早年生活,他所写旅途日记等,1936年,

经霍夫迈斯特编为《黑格尔思想发展文献》(Dokumente  zu  Hegels

  Entwicklung)出版于斯图加特。

F  秋季:黑格尔返乡小住。

H  荷尔德林在耶拿听到费希特的课,十分倾倒,称之为“一个为

-----------------------------------------------

黑格尔生平和著作年表

5  0  4

人类而战斗的巨人”。

H  谢林的《论自我作为哲学的原则或者人的认识中的无条件者》

(1795)发表于图宾根学术杂志。

C  法兰克福时期  D  (1797—1800,四年)

E  1797年·二七岁  E

F  一月:往北,赴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得到荷尔德林的介绍,到

一个商人家庭教家馆。课余进修哲学,进行有关宗教问题的研究,在

社会活动中结交若干政治法律方面社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