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上下班路上能做的95件事

乐读窝 > 文学理论 > 上下班路上能做的95件事

第5章

书籍名:《上下班路上能做的95件事》    作者:日本现代情报工学研究会著


                                    

        想掌握一门外语的人很多.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那些每天要与外国人谈判的人姑且不说,不是迫切需要用外语的人,即使有意要学,也很难为了学外语而特地去上语言学校.由于工作忙而抽不出时间来上学的人当然很多.

        这样一来,只有自学了.因而,每年一到四月,大家就下决心,买来NHK(日本广播协会)的语言学讲座教材.听收音机,或看电视.

        开始阶段是初级内容,要记的单词也较少,所以,只要认真地听广播,是能够顺利地入门的.但是,一个月、两个月过后,要用到的单词越来越多,动词的活用越来越复杂,语法也越来越难,搞得人头昏脑胀.

        如果只在广播和电视播放语言讲座时学外语,那是无法学好的.听完后,看完后,若不抓紧复习巩固当天所出现的新单词和新语法,在下次播放之前把它掌握牢固的话,则应该记忆的东西就会像滚雪球似的,越积越多.

        这样一来,则只好放弃.渐渐地也懒得去听讲座了,教材也不买了.

        有数据显示,实际上,教材的销售4月号的是100%,5月号的是80%,6月号的是60%,7月号的则下降到25%.这也是许多人遇到挫折的一个证据吧.

        但是,即使不依靠任何广播、电视这些手段,完全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学语言,也能取得进展.

        前面已经说过,在记忆方面,利用像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旅途中的时间这样比较短的分散的时间,去反复地记忆是很有效的.对需要动嘴的外语的学习来说,利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来"记忆"和"温习"是最合适的.

        这里介绍几种利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来练习外语的方法吧.

        通过携带方便的单词卡来记忆单词

        不管学习哪种语言,如果不首先掌握一定程度的单词量的话,是写不出文章的,也更不谈会话了.

        记单词有一个较有效的方法,就是使用固定在圆环上的小卡片.这些卡片大家在初中和高中学习英语时肯定都受过益.正面写着单词,反面写着译文.看的时候,一张张地翻过去.写在卡片上的单词如果都能符合自己的目标,当然不错.

        就拿英语来说,有以TOEFL(针对赴美留学的外国人的英语水平考试)、TOEIC(旨在国际交流的英语水平考试)、英检(实用英语技能检测)等考试为前提的卡片.此外,还有《日常会话必备2000词》、《商业用语3000词》等等,各种各样可供挑选的单词集在书店里都有出售.如果从这些单词集里选记一些自己不知道的单词,则很有益处.

        如果是坚持听广播讲座的人,则以教材为基础,每月一次,将新出现的单词汇总,做成卡片,也许效果更好.

        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不要带太多的卡片乘电车.并不是说太多的卡片不好携带,而是如同前面多次提到的那样,记忆最重要的是"短时间""反复".

        如果去公司的路上要花一个半小时的话,200~300张卡片也能在路上反复看几遍.但是,如果单程只有30分钟,将同样数量的卡片带入电车,看1~2遍都很费劲.

        重要的是,根据自己路上的时间长短,来决定所带卡片的张数.所带的卡片,单程最少要看三遍为好.所带卡片上的内容确实掌握以后,再进入后面的内容.

        在新的卡片看完几打后,再定期回过头来温习前面已学过的卡片.虽然自己希望全部记住,但总有一些单词会从记忆里溜走.通过反复细致的复习,将一些模糊的内容深深地刻在脑海里.

        然而,也有人感到制作卡片很麻烦吧.一想到考前复习那辛苦的日子,也许有人再也不想看见卡片了.对这样的人来说,使用便携式游戏机里附带的英语单词软件较合适.

        索尼公司生产的袖珍词库软件"袖珍单词",里面收录了1600个单词.该软件在记忆单词时,前面一组单词如果不清除掉就不会进入下面一组单词.简直就是给人一种玩游戏的感觉."要想办法进入下一关",这种软件有意要唤起用户的兴趣.此外,作为提示,它还有显示一部分拼写的功能.所以,就如同解智力测验题一样,在这一过程中,能记住单词.

        第9节通过喜欢的电视节目来提高听力

        通过喜欢的电影或电视节目来提高听力

        记单词是学外语的第一步.但是,要了解这些单词实际上是如何发音的,在文章里又是如何应用的,还得通过听该国人的讲话录音或会话磁带来掌握.耳朵一听就懂的话,会话能力就会一下子提高了.

        但是,学习的最初阶段,到底是讲什么,听起来摸不着头脑.有时连单词与单词之间的分隔都搞不清楚.提高外语的听力,"习惯"是必要的.

        为了这种"习惯",同样的东西,只有反复地听.如果使用耳机的话,在每天上下班的电车里,就可实现这一目标.

        如果去书店的话,学外语的磁带和光盘多得不知道选哪一种好.

        在日本,学外语对那些不大有机会接触外国人的人来说,也许只有依靠这些教材.但是,就英语来说,身边就有教材.

        可以通过电视或录像,将美国的电影和电视剧的声音录到磁带里.

        电影和电视剧根据剧情的发展,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场面.如果是现代剧,就能学到"生动的英语表达".如果是自己感兴趣的作品,或是自己喜欢的明星,就更容易投入.想从简单的英语开始学的人,可以将面向孩子的作品或节目拿来作参照.

        除了电影和电视剧以外,英美媒体的报道节目也可作为参照.这些节目无论是卫星播放还是有线播放,亦或是地面差转,都能在民营电视台的通宵节目里收到.因为多半是将一个话题,花一定的时间做成一个特集,所以看的时候,注意力也容易集中.

        在这些节目里,有运动员、电影明星、音乐家等,有时为了挖掘思想,还会就一个人物进行长时间的采访.如果是自己感兴趣的人物的话,肯定会很愉快地进行听力的学习.

        此外,不管什么人,其说话方式和发音方面都有个人的习惯,所以,与其听许多人在一起对话,还不如听一个人长时间的说话更容易理解.

        但是,有一点和单词卡一样需要注意的是,在上下班的路上,不要反复听时间过长的磁带.像电影这样较长的资料,应该将其转录成适当的长度.

        要是MD(微型磁盘)的话,音质好,操作也简单,所以能从想听的部分开始听.因为用不着倒带,所以在外出的闲暇时间里,这是用于练习听力的最好的工具.

        把脑子里所想的当场说出来

        学习外语的最终目标还是自己能说吧.
        肯定也有人认为,"如果光是为了说,那只有去学校,用目标语言与对方交流.否则就很难掌握".

        但是,如果平时不熟,突然让你坐到外国人面前,恐怕很多人都无法熟练地运用外语交流吧.

        首先要自己一个人练习说.实际上,在与外国人交谈之前,还是进行一些演练为好.

        创工·能力开发研究所所长保坂荣之介,以《情景·控制的惊奇》(PHP研究所)等数部著作阐述了能力的开发方法.据他称,这种说外语的练习也能在上下班电车中进行.做法非常简单,就是把头脑中所想像的情景全部置换成英语.

        比如说,一想到"太累了",马上就换成"I'mverytired."

        有时也小声说出来,反正是在电车里.要是感到不好意思,就稍微动一下嘴唇就行了.

        例如,一想到明天的约定,就自言自语地说:"Tomorrow,Iwillgoto'S'company,andIshouldexplainnewplan."(明天我得去'S'公司说明一个新的计划).看到窗外美丽的晚霞,就感叹道:"Whatabeautifulsight!"

        也许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这么简单的方法能成为对话练习吗?把教材上写的会话样本全部记下来不是更好吗?

        但是,我们想像一下.

        比如去海外旅行时,把饭店房间的钥匙忘在房间里了.准备去服务台求助时,但不知如何表达,在脑子里想"这种表达方式确实在哪本教材里学过."这时,服务员恐怕会露出厌恶的神情吧.

        而且,例句中如果有记得模模糊糊的单词的话,则要表达的意思完全走了样.况且,教材里的例句能照搬使用的毕竟有限.

        因而,用自己知道的单词,把自己的想法立即转换成英语进行练习的话,在实践中非常有用.

        保坂说:"表达不好的话,回家查查辞典就行了.在这种反复的过程中,表达能力就会不断地提高."

        在这种说的练习的基础上,再加上前面介绍的记忆单词和听力的练习,所掌握的新的表达方法就会不断增加,英语的表达方式就会更加丰富.

        根据利用方法的不同,上下班电车也能成为了不起的语言学校.

        享受看人,"读"人的乐趣

        请想像一下这样一个场景.

        从自己家里到公司乘电车需一个小时.你是一个上班路上花的时间稍长一点的人.平时,在电车里都是看书.昨天那本书已经看完了,可今天又忘了把要看的新书装进包里.由于没有什么可看的,感到无聊,就浏览车厢里的悬挂广告.但是,在拥挤的电车里,所能看到的广告实在有限,一会就看完了.这时离公司还有40分钟的车程.哎,实在想读点什么.想读的东西…….

        请别着急.电车里可读的东西多着呢.而且比悬挂的广告还多.你可能已经明白了.那就是"人".

        也许有人要问:"人能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