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梦中的台海之战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梦中的台海之战

第18章

书籍名:《梦中的台海之战》    作者:吴琦


                                    大口径火箭炮分为多种,口径多在300毫米左右,战斗部重达数百公斤,加上使用了许多新技术,使其威力非常大,一般情况下,只是一发命中就足以摧毁目标。

            经过多年的详细侦察,解放军对金门守军的布防情况已经一清二楚,以及精心的布置,炮弹从开始就准确的落在了守军阵地上,尤其是炮兵阵地。先以122毫米火箭炮对目标区实施压制,然后152毫米炮对目标进行精确打击。经过多年经营之后,大部分阵地都能承受住152毫米炮弹的轰击,因此真正据有决定性的还有大口径火箭炮弹。再坚固的工事只要命中几发战斗部重达数百公斤的大口径火箭弹,就是没有被摧毁,也没有用了,工事表面几乎被消去了一层,产生的大量碎石等将整个阵地埋在下面。不过工事过于坚固的,摧毁的多为表面部分,深埋地下的部分则保存较好,而大部分人员正都隐蔽在这些最安全的地方,所以人员伤亡不大,但上层部分被摧毁之后,把许多人埋在了下面,一时出不来了。

            面对如此猛烈的炮击,金门竟然没有立即开炮还击,守军只接到了进入战备状态的命令,而命令中没有可以还击的内容。对于这些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来说,炮弹的爆炸声使他们的心跳加快、紧张、恐惧,惊荒失措,仿佛又回到了1958的金门炮战。李纱早预料到解放军的行动,事先已让全体人员进行地下工事,因此人员伤亡不大。

            由于对手迟迟不见行动,让他感到长夜难熬,到了下半夜,他让人弄了点酒来,与沈光明喝了起来,一是为消磨时间,二是为借酒消愁,必竟这场战争他不想打。当两人喝得正高兴时,炮击开始了。炮击开始后,指挥部内就有点显得混乱了,炮弹的爆炸声不断传来,不时还有地动山摇的感觉,这是大口径火箭弹穿入地下后爆炸引起的,这些都使人感到这里很不安全,虽然实际上这里是安全的。

            李纱在简单的了解了情况之后,为想试探一下情况,命令几个阵地开火还击。没过多久他就发现情况不妙,不得不下令停止射击。因为只要一开火,马上就会引来更强大火力的压制,受命开火还击的那几个炮兵阵地,很快就被摧毁了。炮击结束之后,他到现场视察情况时才发现他们的工事并非坚不可摧,在大量炮弹的轰击之下,工事既使没有被摧毁,也无法使用了。

            炮击行动在进行了近1个小时之后结束,原来弹药消耗的太快了,已经供应不上,而且炮管已经热的不能再发射了。不停的装填、瞄准、发射已经让战士们都累坏了,然而疲劳并没有影响到人们的斗志,人们的精神状态依然很好。这时天也放亮了,打了半天的士兵们终于有机会欣赏一下自已的“杰作”。海风把岛上的硝烟吹向海面,形成了一道厚厚的灰黑色的烟墙,将整个金门都掩护着了,虽然能从烟墙的某个漏洞中看到金门,但样子已经不敢让人相信那是金门。与此同时,后勤部队将一车又一车的弹药运送到发射阵地上来,为下一次战斗做准备。

            经过简单的统计之后,叶知秋相信自己的初步目标已经达到了,摧毁了全部重点目标。金门守军仅发射炮弹62发,造成解放军伤亡12人,其中阵亡2人,少量装备损失。现在金门除了少数的高炮和肩射的“毒刺”导弹之后,其它防空武器不是被摧毁,就是无法使用。同时作为情报收集站的作用也失去了,金门雷达系统被全毁。大部分炮兵阵地已经无法使用了,尤其是面对大陆方向的,同时能投入的炮兵兵力也不多,许多火炮不是与阵地一起被摧毁了,就是被埋在地下了,可以说金门已经失去了还手之力。由于仅以纯军事目标为打击对象,营房、居民住宅等根本没有受到攻击。此时李纱也是非常高兴的,虽然失去许多,但人员伤亡很小,总计伤亡320人,其中阵亡112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精力构筑的工事发挥作用。

            炮击金门的同时,解放军也对马祖实同施了炮击。由于马祖离大陆较远处于一般的火炮射程之外,解放军除使用少量的大口径火箭炮外,还投入了威力不比大口径火箭炮差的武器--反舰导弹。这些反舰导弹都是老式的,已不适合现代战争的要求,正逐渐退出现役,不过用这些经过改装的导弹轰击地面目标还是很有效的。反舰导弹那重达数百公斤的战斗部击中目标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而且马祖守军明显缺少应有的防备,他们以为这里距大陆较远,炮弹打不到,结果他们为此付出血的代价,基本失去反击能力。

            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将许多人从梦中惊醒,许多厦门市民纷纷举目远望这壮观的景象,一时间炮击金门的消息传开了。事前接到通知的电视台立即转播了实况,此消息让人们感到了鼓舞,解放军终于有所行动!

            当此消息传入赵京的耳朵时,他正在赶往机场的路上,他准备再次为出征的将士送行,对此他并不感到什么惊讶,这是预料之中的事,然而此事在他心中引起一次震动,提醒他金门与马祖的存在,那可是台湾的前哨阵地。

            于是问他同行的欧阳涛:“金门与马祖是否守住?”

            欧阳涛非常自信的回答道:“没有问题,经过多年经营那里早已固如金汤,并驻有重兵,我们的陆军绝不是吃素的。”

            这些话多少让赵京感到一点安慰,不过他还是提出:“我们是不是应为守军做点什么?”

            “不必了!他们不需要什么支援,再说我们支援他们什么?他们的物资弹药储备充足,兵力也足够了。反正战争很快就会结束!”

            “也是,他们确实不急需什么,不过还是应该鼓励他们一下。”

            于是台湾方面并没有为金门与马祖守军提供任何支援,仅给守军全体官兵发出表彰的通令。

            这时赵京等人的注意力完全集中于马上就要开始的空袭行动上。此时台空军战机已整装待发;飞行员们已吃过早餐,飞行不仅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因此空着肚子飞行可不行,现在飞行员们正进行出击的准备,穿飞行服、听取任务指示、研究作战方案等等;一切基本就绪!

            开战第一天,大队长范德刚就受伤被俘对于第11大队长无疑是一个打击,然而这并没有影响该大队飞行员们的士气,引以为豪的战绩、让人引以为荣的军功章、丰厚的奖金足以让他们忘记了这一点。

            该大队副大队长王明飞接替范德刚出任大队长一职,王明飞没想到自已刚刚当上副大队长没几天就能由副转正,自然高兴的不得了。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王明飞自然要在部下面前好好表现一下,同时也为了向手下证明一下自已的实力,他决定今天亲率大队出击,而且是第一个起飞。

            与此同时,解放军也在准备,大战一触即发!

            空军地勤人员正在忙碌着,飞行员则多已在飞机旁等候起飞命令。

            “团长!什么时候出击?”姜凯涛的新僚机飞行员杨志问道,“不知道,等候命令吧!”姜凯涛回答的时候有点显得不自然,他已经是空12师的一名团长。他没有习俗别人称呼他为团长,这让他想起前任团长徐新跃,昨天徐新跃在战斗中不幸以身殉职。杨志一心渴望着战斗的机会,昨天他的好几位战友在战斗中牺牲了,他渴望着牺牲的战友报仇。

            “小伙子,别急!战斗的机会多着,你应该注意保持良好心态,集中注意力,不要胡思乱想。”姜凯涛教导道,对于杨志他不免感到一点忧虑,让杨志担任他的僚机有点出于无奈,以前的僚机飞行员(27)在昨天的战斗中受伤住院,杨志虽是一名不错的飞行员,只是经验太少,而且他们之间几乎没有一起飞行过,相互间很不熟悉。

            “团长,你放心吧!我不会拖你的后脚的,”杨志已看出姜凯涛的忧虑。

            “听着,战斗中跟紧我,机灵着点。”

            “是!”

            此时,刘逸夫则望着座机不知在想着什么,他对歼-8F太熟悉了。当第一眼看到它时,它根本没能引起他的注意力,外表与普通的歼-8根本没有什么区别,不过一进入它的机舱,看过机舱内先进的仪器仪表之后,他相信该机一点不比F-16差,甚至更好,这也是他主动请命改飞这种新机的原因。

            蓝语烟走过来向他报告情况。

            还没等她开口他就问道:“准备好了?”

            “是的,我们再次仔细的检查过了,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击?等候的感觉太难受了!我这才知道什么叫度日如年。”自从昨天下午转场这里之后,他们一处待命之中,苦等让他有点受不了,相比之下,她开朗一点:“我想不用再等多久了,马上就要天亮了!”

            两人聊了起来,这时她突然问道:“你看,那边的几架飞机好象有点‘怪’。”原来她注意到不远处的一处停机坪上的几架“飞豹”,一大群地勤人员正在它们周围忙着,显然也在进行起飞准备。

            然而她的话并没有引起他的注意,他说道:“我昨天就注意到了,它们是昨天晚上飞来的,它降落时发出的声音有点与众不同,好象是采用了新式发动机,不过具体型号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