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梦中的台海之战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梦中的台海之战

第19章

书籍名:《梦中的台海之战》    作者:吴琦


                                    我发现它的外型有点不同,于是想过去看一看,可是很远就被卫兵挡住,说是没有首长的命令,任务人不得靠近。”

            这时她说道:“我也注意到了,当时想去看一看,结果被挡回来,后来我想打听一下,可惜谁也不了解他们的情况。”

            就在这个时候,战斗警报响了。“太好了!终于等到头了!”说着刘逸夫顾不上与蓝语烟聊天,几步就登上自已的座机,准备起飞。

            战斗警报一下达,各参战部队立即行动起来,其实所有人员早已都在各自的岗位旁等候,一场令下,立即各就各位,新的战斗马上就要开始!

            刘逸夫率领的8架歼-8F最先起飞,紧接着的是那几架很“神秘”的“飞豹”,当这几架“飞豹”从停机坪向起飞跑道滑行的时候正好从蓝语烟面前经过,这给了她一个近距离观察的机会,她数了一下,共有6架“飞豹”,其外形与她所知的情况有许多细微的差别,最让她感到惊奇的是机冀下加挂的武器,除了反幅射导弹之外,还加挂有一种她从没有见过的型号,从其外型判断应为空对空导弹,不过个头太大了,难道是超远程空对空导弹?她的判断是正确的,她看到的确是超远程空对空导弹,而且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她所看到这些特别的“飞豹”来自空军试飞团,按常规试飞团是没有机会参战的,可是在试飞团中某些想上前线的人的极力鼓动下,试飞团领导以“在实战条件下试验新机的战斗力”为由给上级打了几份报告,要求组织一支部队上前线。不知什么原因,空军领导竟被说动了,批准了请求,于是试飞团立即组织了一个特别大队,并定名为“雷阵雨”大队,将正在试飞中的几架“飞豹”改进型带来--“飞豹”的国土防空型与电子战型。

            台军空军出击之前,台军的信息战部队再次试图对解放军网络系统实施攻击,然而进展一直不顺利,已经尝试着采取了好几种攻击方法,可是每次都是毫无效果,这下可令台湾信息战部队的司令吴池大感不妙,他太困惑不解了,然而这一情况没有影响台军的作战计划。

            台湾空军的战机已滑向起飞线,行动已经开始。今天的出击与昨天依然是一样的,小编队分散出击。赵京等人依然象昨天那样,亲临塔台目送出征的将士。

            此时周韬的心情并不好,与其他人相比,他对于今天的行动不抱乐观的态度,然而他无力改变这一切,决策权不在他手中。现在他只能坐在空军作战指挥中心内观战。

            果不出他所料,台空军战机群一起飞,解放军战机就接着起飞了,“中国人的反应变得快多了,看来这将是一场苦战了!”周韬对旁边的同事说道,然而很快他又改口说:“中国人想不战而逃吗?”原来他发现解放军战机升空后,没有一架战机飞向海峡上空,准备实施拦截作战,相反纷纷向内陆飞去,几乎是不战而逃。“这是为什么?中国人想干什么?”周韬内心之中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不过他的思考并没有影响空战的局势,第一批台军战机飞过海峡中线,又越过海岸线,进入大陆上空。

            这时周韬大叫道:“上当了!”他想通的太晚了。这时解放军机群已经开始转向,与敌机对进。原来这是故意实施的后退,先实施后退,拉开了双方间的距离,将敌机引入内陆,然后机群实施转向,回过头来对敌实施反击。解放军机群很顺利的完成了转向机动,敌我双方距离较远,一时间无法实施攻击。待解放军机群完成转向机动,台湾机群已经越过了海岸线,整个作战空域也就随之向内陆延伸,台空军即陷入于困境之中。台空军认为台湾海峡上空的交战空域有限,不可能容下双方的全部战机,如果解放军在海峡上空实施拦截,则将是一场一对一的空战,凭借己方的质量优势,解放军必败。可现在整个作战空域已经向内陆延伸了,解放军有了发挥自己数量优势的机会,而且在后退的进程中,已经完成空中集结和战斗队形的展开,还抢占了有利的高度。

            双方机群马上就要接触了,如果台湾空军此时返航就只能被追着打,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前进,原来的空袭计划变成了空战计划,空中形势对解放军十分有利。

            诱使敌机在远离其基地的广阔空域内交战的目的达到了,下面就是动手“收获”了。几乎所有能够参战的飞机都出动了,不同型号的战斗机依照性能的不同被配置在不同的高度上,并保持相互间的间距很大,使得整个机群并不显得拥挤。相比之下,台军战机还象昨天一样,实施小编队分散出击,小编队相互靠近之后组成了大的机群,但显得得过于分散,还处于相对较低的高度上。

            不过广阔的空域也令解放军的兵力显得相当分散,全部兵力无法同时投入战斗,而且不知什么原因,部分兵力被有意保留,没有投入战斗。相比之下,台湾空军兵力相对集中,而且质量较好,结果处于有利地位的解放军损失不小。这让许多台军飞行员有了信心,认为形势还是相当乐观的,依然相信胜利属于自己。

            完成转向机动后,刘逸夫再次认真的检查一下各系统的情况,在确信绝对不会有问题之后,他打开了机载雷达。这是一种中国自行开发的机载雷达,原准备用在歼10上,可惜后来发现歼10上没有足够的空间可供按装它,而且当时性能也达不到原订要求。经过改进的它被按装到歼-8F上,并且性能也有很大提高,它的确是最好的国产雷达,雷达一开机就轻松的捕捉到目标,目标的各种信息清楚显示于前面的液晶显示器上。

            很快刘逸夫就跟踪到分配给他的敌机,并打开武器控制系统,目标是台湾的IDF型战斗机,此时两方的接近速度极快,可供搜索、攻击的时间很短。雷达顺利的锁定了目标,在距离目标80公里时,他使劲地按下外挂武器发射扳机。这时,只觉得机身轻微晃动了一下,看着导弹弹射离梁、点火、加速,喷着火焰飞了出去,与此同时他的队友也发射了导弹,他们发射了全部远程空对空导弹——16枚红光导弹,红光导弹就是传说中的霹雳12的最新改进型,其性能不次于任何国外的同类导弹。这些导弹取得非常好的战果,共击中了8架敌机,计有10枚命中目标,但仅击落了一架敌机,其余都是击伤,原来这些红光导弹的引信出了点问题,使导弹过早爆炸。

            刘逸夫没有时间去注意导弹是否击中了目标,因为几架幻影-2000已经冲过来了。冲过来的是由第十一战斗机新任大队长王明飞带队的。王明飞抢先开火,可惜他发射的中程导弹无一命中目标。原来法国当年向台湾出售幻影-2000和配套的空对空导弹时,将有关技术资料送给了中国方面一份,因此解放军早已掌握了对付它的方法。双方迅速接近,近程格斗开始了,于是刘逸夫与幻影-2000间展开了近程格斗,很快他们都发现自已遇到了一个强敌,而最令王明飞感到吃惊的是,对手好象了解幻影-2000的性能,所用的战术也都是专门幻影-2000的,令他无法有效发挥出幻影-2000的性能特点。其实这并不奇怪,解放军飞行员早就飞过幻影-2000了,对其的了解并不比台湾飞行员少,对付它的战术早就研究出来了。凭借着头盔瞄准器与霹雳-9D的优异性能,刘逸夫逐渐占了上风,最终王明飞犯了一个小错误,被他找到机会,于是一枚霹雳-9D飞出。霹雳-9D的性能的确不错,霹雳-9D基本上与霹雳-9C相同,不过由于采取了最新的红外制导系统,性能有很大提高,有人称其为中国最好的近距格斗导弹,王明飞没能躲过这一击,不得不弃机跳伞,着陆后被俘。

            今天的作战方案与昨天一样,幻影-2000因空战性能较好而担负掩护任务,F16、IDF处于中低空,发挥其中低空性能好的优势,负责实施轰炸。实际上,许多台湾飞行员放弃了轰炸,纷纷投入到激烈的空战之中,即便有机会,对地面目标的实施攻击,也要面对强大的地面防空火力。一名台湾飞行员回忆道:“太可怕了!四周都是炮弹爆炸后形成的黑云,我感到自己无处可躲。”

            昨天的晚饭虽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但也可以说是很丰盛的,可是刘海峰仅吃了几口,而且整个晚上几乎没睡觉,其实不仅仅是他,几乎第210防空旅的全体官兵都这样。昨天中午,亲眼目睹敌机轰炸后扬长而去,令他们感觉受到奇耻大辱,不由心中怒火冲天,一心想报仇雪恨。今天战斗警报下达,他们的神情为之一震,报仇的机会来了,然而此后就是漫长的等待。直到眼看着太阳要升起的时候,才传来敌机已出动的消息。

            “报告,雷达发现敌机4架正向我阵地飞来!”

            “好,准备战斗,绝不能让历史重演!”随着刘海峰一声命下,第210防空旅进入战斗。

            这次奉命轰炸4号机场的还是昨天轰炸过这里的那8架F-16,可以说是轻车熟路,不过路上受到解放军战斗机的拦截,最后只有4架F16按计划到达目标上空。

            桂伟又是第一个进入轰炸航线,已经可以从座舱中看到机场的路道,他举目搜索着适合于攻击的目标,最后他将目标确定为停机坪上的一排战斗机,其实那是假目标--排列整齐的飞机模型,正待他准备投弹之时,突然发现从机场侧面的树林中升起一个快速移动的亮点,接着机上的报警器大叫,原因只有一个,飞机受到导弹攻击,他看到的亮光就是已发射的地空导弹,不待他采取措施,导弹就已击中他的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