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品读汉代风云人物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品读汉代风云人物

第2章

书籍名:《品读汉代风云人物》    作者:易中天


                                    

            平民立场、现代视觉、三维结构

            ?  记:您要开讲“三国”,一讲就讲一年,这次的讲座是怎么计划的?

            ?  易:三国,其实是比较难讲,从天下大乱到诸侯割据,从三国鼎立到重归统一。正史记录,野史传说,戏剧编排,小说演义。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评点,不同作品有不同的描述。是非真假众说纷纭,成败得失疑窦丛生。我们给讲坛定了一个十二字的方针:平民立场、现代视觉、三维结构。怎么说呢?首先是把这些英雄当作人,“诸葛亮是人不是神,曹操是人不是鬼”,把他们还原成人,他们也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这叫平民立场;其次现在回过头来看历史,总要比古人看得清楚一点吧,我们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当代人的角度,怎么看待我们的历史;再有是从人物、事件、问题三个维度来结构三国这段历史,比如说到“真假曹操”就是以人物为中心,比如“一决雌雄”,讲关渡之战,就是讲事件,再有是讲问题,比如曹操的用人之道。每一集都有一个悬念,到结尾会引出一个新的悬念,像电视连续剧的结构。

            ?  记:为什么选择三国开讲?三国这段历史究竟有什么魅力?

            ?  易:三国确实是让人神往的,文人的态度是向往,民众的态度是喜欢,文人向往的是三国时代,民众喜欢的是三国故事。

            ?  记:那么真实的三国是什么样子呢?

            ?  易:所谓“历史”就是“过去的事”,也就是“故事”。在一般民众看来,故事是可以随便说的。而在历史学家看来,历史不能随便说。于是,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就有了三种面目。一种是历史的本来面目———“历史形象”,这是史学家主张的样子,比如《三国志》。一种是文艺作品包括小说和戏剧中的面目———“文学形象”,比如《三国演义》和各种“三国戏”,这是文学家的主张。还有一种是老百姓主张的样子,是一般民众心中的面目,我们称之为“民间形象”,比如民间传说和习俗、信仰。这三种形象的差别很大,比如关羽,在《三国志》当中是人,到了《三国演义》就变成了神,到了民间信仰那里,就不但是神,而且变成了财神。

            ?  所以说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三国,我们这个节目要做的工作就是讨论这三种形象。一是要“还原”,就是告诉大家历史的本来面目是怎么样的。二是要“比较”,就是看看这三种形象究竟有什么不同。三是要弄清楚历史形象为什么会变成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其实“尽入渔樵闲话”的,又岂止是“六朝兴废事”,又何止“三国事”?那是可以包括一切的历史,正所谓“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4  */

            “麻辣史学”教授易中天访谈实录(1)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与邓晓芒合作)等著作。近年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

              韩信是待业青年”、“诺,相当于现在的OK”、“朝廷派人去查吴王,也没有发现什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嘛”……你听过这样的历史授课方式吗?尽量不用专业术语和文言,而是以讲授者自己风趣的语言翻译正史,融现代语言于古代生活,非常易于接受。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就是用这种手法将风云变幻的大历史从容地表达出来,创造了中国的“麻辣史学”,并在这种形式下塑造出了刘邦、韩信、晁错、袁盎等鲜活的人物形象。许多观众正是受他的吸引重新引发阅读历史、钻研历史的兴趣。易中天主讲的《汉代风云人物》也由此成为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中的一档超人气节目,2006年1月16日,《汉代风云人物》的讲稿结集,《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正式面市,起印15万册。

            2月12日,中央电视台大型人文讲堂“百家讲坛”再次走进这位以“麻辣史学”而著称的学者,从即日起开讲“三国”,他的“麻辣史学”将再次轰动神州。2月8日,本报记者采用网络、电话的形式,独家采访了易中天教授。

            让学者和电视在共谋中传播历史

            记者:往往,人们认为历史事实的传播是历史学家们的事情,在古代,这种传播是司马迁那样的史记官们做的,后来是老师们向学生教授的,当然也少不了利用书籍阅读的方式来完成。目前,电视的普及带来一大堆戏说历史甚至歪曲历史的现象,您利用电视这个特殊的方式,将历史知识和电视传播方式结合在一起,为历史知识的传播与普及做出了一个文化人所做的事,完成了将历史知识传播的途径从精英品读转到了大众普及,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易:“历史事实的传播是历史学家做的事情”这是一个误区,这个误区的形成是近现代以后的事情,这是由于引进了西方学术研究的模式:分科、分类、分专业,划分得非常细。而中国传统学术研究是没有这种分类的,也没有历史学家的概念,只要兴趣所在就可以做,比如苏轼被定义为文学家但他也研究历史。中国传统的学术研究没有专业和分类概念。当然,古代也有专职的史官,但他主要任务是记录当时的事实,而对过去的历史进行研究、传播是大家都可以来做的,不会画地为牢。

            我们不能割裂历史来创造现实,只能在前人给我们创造出来的已经确定的文化氛围、文化环境、文化条件下来进行现实的创造,绝对不能割裂历史,一个伟大的民族、伟大的人物是有历史感的,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要关注历史。

            过去的很多历史著作实在太艰深了,一般的观众和读者很难接受。历史学家担负学术的责任,他负责的对象是学术界。但是我认为应该有一些人来向大众负责,但这种负责又不是用“普及”能来概括的。我从来不使用“普及”这个词,“普及”是只要把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就行了,而事实上绝非这么简单。我用的是“品读”,我以前出版过《品读中国》,刚出的这本叫《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我认为“品读”是比“普及”重要得多的,“品读”是要去品味、去阅读,能找到里面能给现代人以启迪的东西,这才是最重要的。

            电视是一种很重要的大众传媒,它的覆盖面和传播的效率是其他传播方式无法比较的。作为一个有良知和良心的知识分子应该尽可能好地利用这样一种高科技的、效率最高的文化传播方式。因此,我是赞成和主张有条件的学者走上电视。《汉代人物风云》讲座的成功,让我体会到电视和学者的关系,我以前说过,学者和电视台的对接,做好了是“双赢”,学术扩大了传播范围,电视提高了文化品位;做坏了就是“双输”,学术失去了自身品质,电视失去了广大观众。
            记者:您所说的“品读”主要指对历史事件、对历史人物哪些方面的体悟呢?您的“说史”方式符合了时下大多数人的胃口,您认为这是否代表历史解读的潮流和方向?

            易:“品读”就是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背后的人性的解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不管历史怎么发展,有一点是不会变的,那就是“人性”。我怎么能代表潮流和方向呢?(笑)这还是要大家来评判、历史来评判。

        /*  5  */

            “麻辣史学”教授易中天访谈实录(2)

            汉代是中国历史中的“第一帝国”时期

            记者:汉代的许多历史人物与事件因为时代久远而鲜为人知,您的书一问世就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请问,在中国历史阶段中,您选择汉代的出发点在哪里?您认为它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易:汉代确实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在我看来汉代可以称为“第一帝国”,它给我们留下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比如现在仍然说汉族、汉语、汉人。但这个王朝的历史久远,鲜为人知,所以在和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合作的时候,选了这样一个不太被大家关注的时代。另外,我当时一个出发点,认为汉代不但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而且是我们民族的一个辉煌的时期。我们要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应该回顾我们的辉煌时期。

            记者:汉代对中国人影响巨远,那时候无论从帝国整体还是个人心气都是开阔的,对此您有什么见解?您对电视屏幕一段时间里充满清宫戏怎么看?

            易:汉代是我们民族的一个上升阶段。前边是春秋战国,是民族思想最活跃、生命力最旺盛的黄金时代。春秋战国就相当于西方古希腊时代,马克思曾对古希腊这个童年时代予以很高的评价,我们也应对我们民族的这个童年时代给予很高的评价。汉代是我们民族的成年期,在经历了春秋走向成熟的阶段。这个时期,一方面有青少年的青春活力,另一方面又开始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