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品读汉代风云人物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品读汉代风云人物

第7章

书籍名:《品读汉代风云人物》    作者:易中天


                                    为什么是从晁错开讲?单是因为当时正在热播的电视剧《汉武大帝》,这样比较好切入吗?

            易:讲座中人物的出场次序是没有特意去安排的,因为“汉代风云人物”不是一个事先通盘策划的节目,至于从哪说起完全是偶然的,当然,也和当时正在热播的《汉武大帝》有一定的关系。

            记者:有人认为您应该第一个先讲讲司马迁,觉得他才是您讲史的源头,您怎么看?那么,现在的历史学家您最欣赏的是哪一位呢?

            易:我曾在陕西电视台《风追司马》现场直播时讲过,“我们可以没有汉武帝,但不能没有司马迁”,司马迁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司马迁又不是适合《百家讲坛》来讲述的人物。因为这档节目面对的是广大的电视观众,挑选人物的时候就要偏重于戏剧性,而不是从一个人物的学术分量和历史分量的角度来判断的。杨洁导演曾拍过电视剧《司马迁》,但收视率却不理想,所以说一个人物重要不一定是演出来讲出来好看。

            我最欣赏的当然是黄仁宇了,他的《万历十五年》我认为是极其杰出的作品,在历史解读和写作的境界上我都是非常认同的。

            记者:汉代这一时期,正如您一再强调,对中国人影响深远,那时候无论从帝国整体还是个人心气都是开阔的,对此您有什么见解?您对电视荧屏是一段时间里充满清宫戏怎么看?

            易:我认为汉代是我们民族的一个上升阶段。前边是春秋战国,是我们民族思想最活跃、生命力最旺盛的黄金时代。马克思说过“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童年时代”,而春秋战国就相当于西方古希腊时代,马克思曾对古希腊这个童年时代给予很高的评价,我们也应对我们民族的这个童年时代给予很高的评价。接下来的汉代是我们民族的成年期,是在经历了春秋走向成熟的阶段。这个时期,一方面有青少年的青春活力,另一方面又开始走向成熟。这个成熟主要表现在形成了宇宙观,在先秦是不怎么谈自然、天的问题,汉代提出了“天人合一”观念,汉代在哲学上思考宇宙人生;文学艺术上也有很多探索;政治上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帝国制度,为后世的政治奠定一个基础。

            我用八个字来总结汉代和清代的特点:汉代恢弘,清代成熟。因为清代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历史朝代,老百姓会比较熟悉,而汉代就比较遥远了,我想这是电视荧屏清宫戏比较多的一个原因。

            ”品读”比”普及”重要得多

            记者:有评价说,您完全打破了沉重说史的沉闷局面,为历史知识的普及开拓了一条道路。

            易:我在《帝国的惆怅》的后记里说:历史总是让人惦记的。因为我们不能割裂历史来创造现实,这也是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里谈到的。只能在前人给我们创造出来的已经确定的文化氛围、文化环境、文化条件下来进行现实的创造,绝对不能割裂历史,一个伟大的民族、伟大的人物是有历史感的,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要关注历史。

            我从来不使用“普及”这个词,“普及”是只要把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就行了,而事实上绝非这么简单。我用的是“品读”,我以前出版过《品读中国》,刚出的这本叫《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我认为“品读”比“普及”重要得多,“品读”是要去品味、去阅读,能找到里面能给现代人以启迪的东西,这才是最重要的。

        /*  17  */

            易中天访谈实录(2)

            记者:您所说的“品读”主要指对历史事件、对历史人物哪些方面的体悟呢?

            易:品读就是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背后的人性的解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不管历史怎么发展,有一点是不会变的,那就是“人性”,大家都是人嘛。你所说的我讲座中的“灵魂”其实就是人性和对人性的解读,而表述方式只是吸引人的原因,我选择了一种让人更容易接受的方式。

            评判历史人物”反脸谱化”

            记者:在您的这本《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中介绍了韩信、项羽等人物,他们以悲剧收场,在历史上、他们成为后人心目中的理想人物。他们在政治上的失败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应该如何去“品读”历史人物呢?易:这些人物失败都是因为他们人格上的缺陷。比如说韩信,他的重要问题就是“不彻底”,朋友没有维系到,也没有太大的敌人,他对刘邦有忠诚的一面,却没有忠诚到底成为一个忠臣,也有反叛的一面,但是没有成为一个彻底的反贼。这与他人格的缺陷有关。项羽是“匹夫之勇”,也是一大缺陷。但他是一个本色英雄,后世得到很多的同情。我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告诉大家项羽不仅是值得同情、值得喜欢的一面,他还是有缺陷的。包括《汉代风云人物》所讲的晁错也是有缺陷的,但他也有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奋不顾身、一往无前等优秀的品质。

            现在我要做的事情就是纠正传统上品评人物的一个误区,就是一说到某个人物,这个人是君子,那个人是小人,完全把人物“脸谱化”。还有人在网上和我争论,袁盎就是小人,因为他陷害晁错。其实每个历史人物都很复杂的,尤其是大人物。晁错确实有值得肯定的一面,但是也有他不对的一面,他就有性格上的缺陷,他完全可以把事情做得好一些。在《帝国的惆怅》中我说到“王安石变法”,其实他的新法设计是很好的,但是推行方式是不好的。这也与他的性格有关系,脾气暴躁。所以说每个人的失败其实都是性格上的原因、人性的原因、制度的原因,而不要简单地归咎于个人的道德品质。我对历史人物不喜欢用“刀子手”的评判,就连严嵩这样公认的大奸臣,我在最后也表示了对他一定的同情。我做的这些历史研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反脸谱化,尽量地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把人性当中矛盾的冲突复杂的那面揭示出来,这样对我们才更有效果。

        /*  18  */

            易中天节后开坛讲“三国”

            北京晚报

            继去年在央视《百家讲坛》的“汉代风云人物”系列讲座掀起收视热浪后,易中天又和《百家讲坛》签约,准备再讲一年的“三国”。易中天透露,目前他已经搁下所有的工作,专门准备“三国”的演讲稿。他强调,自己是讲“三国”正史,不是讲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据悉目前节目已经录了十几集,春节后就会开播,在每个周末都有。

            超级女生的歌迷自称“凉粉”、“玉米”;年近60的“超级教授”易中天也有一批忠实的拥趸者,他们自称“意粉”、“乙醚”,还自发地在百度贴吧里为偶像建起了一个“易中天吧”。去年4月,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汉代风云人物”,他妙语连珠、充满活力的说史风格,迷倒了无数“意粉”,掀起民间“汉风”热潮。近日,《汉代风云人物》的讲稿已经结集出版。

            有人指责易中天讲评历史的表达方式过于随意,有“戏说”的嫌疑。对此易中天则认为历史应该是鲜活的,不能像做八股文那样死板地面对历史,而必须要有“史感”,感受历史的血肉和肌理,其次才谈得上研究。他提倡“妙说”历史,就是历史其里,文学其表,既有历史真相,又有文学趣味。坚持研究历史和讲述历史都要体现“以人为本”。讲座热播后,《百家讲坛》栏目负责人极力邀请易中天,希望他能再次到央视开讲座。

              “意粉”也强烈要求能再欣赏到易教授的演讲,于是易中天接受了《百家讲坛》的邀请,计划在央视做一年的“三国”讲座。《百家讲坛》负责人介绍,在央视开这么长时间讲座的,易中天还是头一位,他们看中的就是易中天难得的“平民意识”,这与《百家讲坛》“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宗旨是相契合的。

            在得到易中天即将开讲“三国”的消息后,很多出版社伺机而动,千方百计地争夺讲稿的出版权。此次各家单位将竞争点集中在起印数上,据悉,“三国”讲稿出版起印数已炒到了10万册起拍,然而10万之巨“起拍”印数并没有阻挡出版商的热情。北京共和联动图书公司刚刚以起印15万册的条件签下“汉代风云人物”讲座的讲稿,《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已经出版。记者在与易中天的接触中获悉,共和联动图书公司“乘胜追击”,又高价买下“三国”讲稿。“拿下”易中天只是共和联动图书公司整体推动《百家讲坛》系列图书品牌的一个插曲,该公司已经与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八位主讲人签约,继推出超级畅销书《刘心武揭秘》后,继续打造“百家讲坛”品牌图书。

        /*  19  */

            易中天不愿做“超级教授”

            华商网

            去年初登上《百家讲坛》后,著名学者、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赢得了众多“乙醚”(易迷)和“超级教授”的大号。春节期间,他将再次登陆央视“开批”三国,易中天对记者表示,自己不愿赶“超级”这个时髦,更没有和刘心武“较量”的意思。

            对传言不愿和人“较量”

            春节期间,易中天就要重回《百家讲坛》开讲了,外界纷纷评论“易中天这次‘二进宫’是要与刘心武‘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