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品读汉代风云人物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品读汉代风云人物

第8章

书籍名:《品读汉代风云人物》    作者:易中天


                                    观众等着看好戏,易中天却认为这是名副其实的“关公战秦琼”,“他揭红楼,我讲三国,PK得着么?更何况,我和刘老师之间相互都不认识。”他表示,《百家讲坛》是一个在和谐气氛下学术争鸣的地方,“就不赶PK这个时髦了”。

            央视的《百家讲坛》自从刘心武“揭红”后家喻户晓,但它从一档较为生僻的学术性栏目成为广受大众喜爱的节目,很大程度上要感谢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的“揭汉”———爆增几倍的收视率就是明证。因此,有“乙醚”替偶像抱冤,认为是“易中天种树,刘心武摘桃”。对此,易中天坚决表示“不能这么说”:“学术这东西没有先来后到之说。刘心武受欢迎也是因为他自身过硬,当然和他讲的题材也有关系,毕竟《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难以逾越的高峰。”

            对崇拜没思想准备

            去年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上确实如日“中天”:广博的学识、优雅的谈吐,为他赢得了不少铁杆“乙醚”,甚至有“粉丝”为他建立了专门的网站。本来是来讲学的,一不留神却成了“超级教授”,易老师笑道:“有观众欢迎当然是好事了。什么超级不超级的都是人家封的,可不是我本意。”

            易中天表示自己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自己将“平民意识”融入其中,“也许是自己不是科班出身的原因吧,让我摆脱了历史研究套路的束缚,过去的生活经历让我更明白老百姓需要什么、想看什么。所以我选择了用尽可能直白的文字、现场感的表演,将历史的本来面目通俗地讲出来,迎合了大众的思维接受方式。”因为自己就是平民,所以易中天对“偶像”的概念颇为“过敏”,“我脑子里就没有偶像意识,如果被当成偶像的话,我会不知所措,而且是长时间内都不会有思想准备。”

            对指责只管“接着讲”

            正如所有的大众偶像一样,易中天在受到“粉丝”追捧的同时,也同样遭到一些非议。而他的罪状则是“吃人家消化过再吐出来的东西”。对此,易中天表示自己不是在抄袭前人的思想,而只是按照“接着讲”的方式来讲历史。

            易中天对记者表示,自己的《帝国的惆怅》确实有不少是苏轼等古人的观点,但不能因此就被指责是抄袭。“记得冯友兰先生讲哲学的几种讲法,有‘照着讲’和‘接着讲’等。其实我讲历史基本上还是‘接着讲’的,但是既然要接,就一定要先把要接的对象重复照着讲一下,否则接都接不上,别人怎么能接受你的新东西?”

            而对于“讲评历史的方式过于随意”的指责,易中天也表示自己绝不是在“戏说”。“历史应该是鲜活的,不能像做八股文那样死板地面对历史,必须要有历史感,感受历史的血肉和肌理,其次才谈得上研究”,易中天认为“我不是‘戏说’,而是在争取‘妙说’。就是历史其里,文学其表,既有历史真相,又有文学趣味。”在他看来,这才是“以人为本”

        /*  20  */

            说在前头

            大汉,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王朝。因为在它之前的秦朝,持续的时间很短,而汉王朝强大,持久,影响深远。比方说,我们现在称汉人、汉族,我们说的是汉语,都是以这个王朝为标记的。这个王朝前后持续了四百多年,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王朝。当然由于王莽篡汉,这个王朝被一分为二,分为前半段和后半段,历史上称为前汉和后汉,又叫西汉和东汉。那么,在汉王朝的四百多年中,应该说最精彩的是在西汉;而西汉王朝两百多年,最精彩的是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武帝刘彻这一段。那一段历史,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轰轰烈烈”。在那样一个轰轰烈烈的时代,人才辈出,英雄辈出,纵横捭阖、波澜壮阔的大历史风貌让人无限向往,其中又有许多历史谜团有待开解。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择其精要,为你一一道来。

        /*  21  */

            第一讲  冤死的晁错(上)(1)

            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中,晁错是第一个出场的重要人物,也是第一个被冤杀的功臣。当时就有人认为他死得很冤。

            晁错是西汉初期的政治家,他学贯儒法,知识渊博,深受文、景两帝的器重和宠信。景帝前元三年,为巩固大汉王朝的千秋大业,晁错上书《削藩策》,他被杀就是因为削藩。晁错“衣朝衣斩东市”的历史真实是被骗至刑场腰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晁错的死,是西汉初年的一大冤案。西汉这个王朝应该说冤案不少。比方说,晁错之前的韩信,韩信的死是一个冤案。晁错之后的窦婴,窦婴的死也是一个冤案。但是比较而言,晁错死得最冤。为什么呢?晁错是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而死的,而他的这个政治理想又是在他死后实现的,而且是正在实现他的政治理想的时候,他被冤杀了,所以他死得特别冤。这个冤呢,也不是我们现在人看他是冤的,当时就有人说他冤。

            当时有一个叫邓公的人就跟汉武帝说过,晁错死得太冤了。邓公是一个什么人呢?邓公当时的官职叫做“谒者仆射”。“谒者仆射”的级别叫做秩比千石,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相当于副部级。

            吴楚之乱的时候,汉景帝派“谒者仆射”邓公到前线去打仗。当邓公从前线回来,向汉景帝汇报军情时,汉景帝就问了他一个问题,说这个晁错现在已经被朕杀了,吴楚两国应该退兵了吧?汉景帝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呢?如果大家看过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就应该知道,所谓吴楚之乱,就是当时一个叫吴的王国,还有一个叫楚的王国,联合了另外五个王国发动叛乱。

            我这里有一张当时的形势图(见右页):吴国在这儿,楚国在这儿,另外五个国家在这儿。吴王就牵头联合楚王,然后再联合其他五个国家,组成七国联军,浩浩荡荡地杀向京师。他们当时打出的口号叫做“诛晁错,清君侧”。什么叫做“清君侧”呢?就是皇帝身边有小人,要把他清理掉。小人是谁?晁错。所以汉景帝就说,既然你们的口号是“清君侧”,说我身边有小人,小人是晁错,依你们的意见我把晁错杀了,你们应该退兵了吧?邓公说,他们怎么可能会退兵呢?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吴王想造反,已经准备了几十年了。好容易逮着一个机会,你杀了晁错他就退兵了?这是不可能的。邓公还说了一句话。他说,反倒是我认为天底下的人都会因此把自己的嘴巴闭起来。汉景帝就问他,为什么呢?邓公说,陛下想一想,晁错是为什么死的?晁错主张削藩,也就是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中央政权,这是我们大汉王朝的千秋大业。但是,他的计划刚刚实行的时候,自己却被冤杀了,像这样以后还有人说话吗?还有人说真话吗?还有人愿意向朝廷提建议吗?汉景帝听了这个话以后呢,默然良久,呆了很长时间,然后叹了一口气说,朕也是后悔莫及呀!

            那么现在看起来,汉景帝的后悔,我估计还是真的。为了表示这个汉景帝杀晁错是出于万不得已,我们看到在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里面安排了一场汉景帝和晁错两个人喝酒话别的场面——这个情节在历史上恐怕是没有记载的。根据《史记》和《汉书》的记载,晁错被杀的时候,他是不知道自己要被杀的。被杀的也不是晁错一个人,是他们全家。而且诛杀晁错是朝廷大臣正式打了报告的,牵头打这份报告的是三个人,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这个张欧的欧就是欧洲的欧,但是根据古书的记载,这个欧字应该念qu,应该叫张区。他们三个人是正式向汉景帝打了一份报告的,给晁错拟定的罪名也是很重的。

            这三个人是什么人呢?我们要知道,汉代中央政府实行的制度叫做“三公九卿”制,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三个宰相和九个部长。“三公”中第一个是丞相,相当于现在的总理;第二个叫太尉,相当于现在的三军总司令,是最高军事长官;第三个叫做御史大夫,就是副丞相,管监察,相当于现在的副总理兼监察部长——这“三公”合起来叫宰相。“九卿”就是九个部长,里面有几个是叫做尉的。刚才说的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这都是尉。尉是什么意思呢?尉就是军事长官。那个时候可能是军警不分,有的是军官,有的是警官,有的是军官兼警官。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官呢?那就要看他前面的那个字。比方说太尉,“太”是最高的意思,至高无上谓之“太”,太尉就是最高军事长官、三军总司令。“中”是什么意思呢?中,是宫廷的意思,也是中央的意思,京城的意思,所以中尉就是首都卫戍司令,同时也兼公安部长。廷尉是什么官职呢?“廷”就是朝廷的意思,廷尉是管刑法的,管刑事、侦查、判案子,所以廷尉就是司法部长兼最高法院院长。

        /*  22  */

            第一讲  冤死的晁错(上)(2)

            那现在好了,一个政府总理、一个公安部长、一个司法部长,三个人联名弹劾晁错,这个分量可是很重的。拟定的罪名也很大,叫做“亡臣子礼,大逆无道”,所以当时拟定的处分是晁错腰斩。腰斩就是一刀从腰那儿切下去,是一种很残忍的刑法。腰斩以后人没有马上死,还会动,非常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