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奔波在战争前线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奔波在战争前线

第18章

书籍名:《奔波在战争前线》    作者:刘卫兵


                                            当时用这里的国际长途电话发稿每1  分钟就是120  卢比(合15  元人民币),法努克如果稍微有点精神,决不会轻易把“钱”

        交给别人掌管。

        法努克轻微的鼾声伴着墙上老式挂钟“嘀哒、嘀哒”

        的声响,像一首动人的催眠曲,引得我的眼皮不停地打架。

        已过午夜12  点,香港已是凌晨3  点。

        当香港分社摄影组值班的黄本强在电话中疲惫地问我还发不发时,我只好叹着气说:“就到这里吧。”

        我被“传真线”

        打败了,败得无可奈何,败得伤心至极。

        虽然扪心自问,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我毕竟是“失败者”

        。

        作为前线的摄影记者,我不能在第一时间将新闻图片发回编辑部,就是失败。

        我向来是个不肯服输又充满幻想的人。

        如今到了关键时候,更不会轻易服输。

        次日一大早,我又搬着电脑跑到前台继续传稿,令法努克直摇头。

        他不明白地问:“你这个人为什么这么执著?”

        我先后在早晨、中午、晚上连续3  次去发稿,每一次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那一整天,我先后共花了5  个多小时的时间,花费了8000  多卢比,却只勉强传出四五张照片。

        孙浩曾心疼地说:“这比烧钱还快!”

        为了能把照片及时传回总社,后来我不得不忍痛割爱,不惜牺牲照片的质量,  减少发稿数量。

        一般情况下,数码传真照片的大小应在300K  以上,而我不得不把照片做得很小,有时只有100K  大小。

        这样传回去的照片质量损失严重,照片的资料价值也随之降低,对于新华社和我个人都是一种损失。

        然而为了争取时效, 94  /  185  为了尽快把照片传回新华社,我只能这样做。

        “采访累不死,传真也要把人累死!”

        我向孙浩不停地发着牢骚。

        传真发稿遇到的困难,像块沉重的大石头,一直压在心上,使我整天闷闷不乐。

        “老跟它较什么劲呀,咱们到网吧试试吧。”

        看到我整天满脸“旧社会”

        的样子,孙浩安慰我。

        就这样,我在走投无路之际,抱着侥幸心理跟着孙浩去街上找网吧。

        这是我到白沙瓦的第4  天。

        “Stop”

        我们在附近转了半天,终于在一个市场二楼找到一家名为伯克利(Berkley)  的网吧。

        在孙浩的帮助下,我仅用了10  多分钟便将6  张照片全部发送成功,只花费了100  卢比。

        这个价钱只相当于旅馆发稿1  分钟的价格。

        “这玩意儿还真不错。”

        我高兴起来。

        以前很少用因特网发稿的我,今天尝到了它的甜头。

        可以后,我还是经常不由自主地跑到旅馆前台,抱着电话发稿,总希望这条传真线有朝一日能够对我好起来。

        说实话,我毕竟对使用了多年的通讯器材和发稿方式存有某种留恋之情。

        我这人的毛病,说好听些叫“从不服输”

        ,说难听点儿叫“固执己见”

        。

        人有情,可现实无情。

        在此后的一段日子中,我虽然抱着电话线不放,一次、两次、三次,可等待我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遭受一次又一次失败的打击和折磨之后,我终于决定“放弃”

        ,放弃旧的观念,放弃落后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

        虽然我不是那种喜新厌旧的人,可我毕竟担负着太多的重托,我只能往前走,努力完成组织上交给我的任务。

        95  /  185  第二次到白沙瓦,随着去“网吧”

        的次数增多,我慢慢地习惯并喜欢上了它。

        到网吧发稿令人愉快,不仅省时、省力,还节约了新华社的不少资金,特别是自己不用再整天愁眉苦脸地站在众人面前发呆,更不用一到发稿时就心惊胆战满身流汗,这个小小的网吧使我重新拾回了自信和希望,我又可以像我的属相“马”

        一样,驰骋疆场!

        因为几乎天天要到网吧发稿,我和伯克利网吧以及那里的人也慢慢地建立了感情。

        在前线采访的艰苦日子里,我们通过网吧这个“红娘”

        ,结识了许多当地朋友,这些朋友给过我们许多帮助。

        这其中就包括我们后来最要好的朋友——网吧技术员纳扎尔。

        难民营出身的纳扎尔,没有上过多少学,自学成才。

        据说,他以前既不懂英语,更不懂电脑。

        后来他给一个日本人打工,一边干活一边学习英语和电脑知识。

        如今,他英语说得不错,他的电脑技术竟使他成为朋友开的伯克利网吧的“技术专家”

        。

        尽管如此,到网吧发稿有时也不可靠,比如周六、周日,当地的网吧统统关门。

        有些时候,上网的人太多,网上拥挤不堪,发稿速度很慢,也让我着了不少急。

        有一次在网吧发稿,为了加快速度,就差点儿出事。

        那是10  月上旬的一天,大约晚上六七点钟,我跑到伯克利去发稿。

        通过雅虎的网上信箱发稿时,恰好遇到上网高峰,网络异常拥挤,一张照片用了将近1  小时愣没“粘贴”

        到自己的邮箱里。

        情急之中,我请网吧的老朋友纳扎尔帮我找其他网站发稿,他老先生满口答应,顺手点开一家网站忙碌起来。

        发稿间隙,我扭头问纳扎尔发稿速度快了没有。

        纳扎尔没顾上理我,趴在电脑前专心致志地干活。

        我走过去仔细一看,老先生正把我的照片往一个外国的黄 96  /  185  色网站上“贴”

        。

        “Stop、Stop(停)!”

        我立刻用命令的口气让他关掉那个网站。

        “找什么网不行,为什么偏用这种网站?”

        我语气中带着责备。

        “你不是想快吗?  这个网传输速度最快。”

        纳扎尔认真地回答。

        看着纳扎尔委屈的样子,我连忙解释说:“我们中国新华社不让用黄色网站发照片,你还是用其他的网吧。”

        纳扎尔摇摇头有些不明白,重新帮我打开其他的网站。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如此黄色的网站。

        黄色不黄色和我无关,但是我是个共产党员,置身战争前线,如果用黄色网站将标有“新华社传真照片”

        的稿件发回祖国,我可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终于找到了网站,但发稿并非一帆风顺。

        后方编辑部经常要1  个小时后才能收到稿件,有时稿件还找不到,为一张照片我不知要和编辑联系多少次。

        为了解决网上发稿的困难,我慢慢摸索“发明”

        了一种新的方法,就是在向编辑部网址发送图片的同时,向自己个人的网址也发送一次。

        发完后,立刻打开自己邮箱确认发稿成功后,再请编辑用我的密码打开我的邮箱。

        采用这种方法,  编辑就能很快地接受到稿件。

        这样既大大提高了时效,又增加了保险系数。

        后来编辑部还向前方记者推广了此法,效果甚佳。

        在前线采访的60  多天里中,我共向总社发回约300  张新闻图片,其中有一半是通过因特网。

        在前线“泡网吧”

        的有许多外国记者。

        在那里我认识了一位印度尼西亚的记者。

        他每天除了采访,几乎天天坐在这里写稿、发稿,他说:“这就是我的办公室。”

        网吧很拥挤,有时候,往往聚集着不少记者。

        外国记者们早已习惯了采用网上发稿的方式。

        97  /  185  发稿方式的变化,对于我来说应该属于一种“革命性”

        的变革。

        前线网吧发稿的波折和经历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使我更加坚信这样的名言:“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

        日后,每每想起自己走投无路的时候在网吧获得的“意外胜利”

        ,  我心里就充满了自信和自豪。

        第十二章:战争不让女人躲开在巴阿边境采访的日子里,见到最多的是妇女头上裹着的面纱,见到最少的是女人们真实的面孔。

        从前线回来后,经常会有朋友开玩笑地问我:“阿富汗女人长什么样子?”

        我苦思冥想,似乎得不出结论。

        “听说面纱后面的阿富汗女人长得很漂亮。”

        我尽力发挥,才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面纱背后阿富汗长达23  年的战乱,最大的牺牲者是老百姓,而其中更不幸的要属妇女。

        塔利班统治7  年来,明令妇女出门必须蒙面、女性不能进入学校接受教育、不能工作就业等,禁止放电影,严格控制娱乐活动。

        听当地的阿富汗朋友说,女人只能回到家中揭开面纱后,才能对着镜子梳妆打扮、涂脂抹粉。

        看来女士爱美的天性无法泯灭。

        我在前线采访中,所见的阿富汗女性大都蒙着面纱。

        这种面纱多数由棉布或其他纺织品制成,颜色有浅蓝色、深蓝色、黑色,从头一直盖到脚,包裹得严严实实。

        只是在眼睛的部位用透明的纱布制成网格状,像是个“天窗”

        一样,供她们走路时辨认方向。

        由于她们的视线受到很大限制,听说在喀布尔等阿富汗大城 98  /  185  市里,妇女出交通事故的比较多。

        朋友们向我介绍,阿富汗妇女穿着的这种传统服装在当地称Burga,英语是Veil,中文可称之为布尔卡(音译)。

        如今,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普什图族人生活的地方,绝大部分妇女都穿这种服装。

        随着社会的发展,也有一些妇女不再穿这种把全身都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服装,平时把面纱蒙在头上,脸露出来。

        当然,  如果见到男人,她们会动作神速地把面纱收紧或拉下来。

        按照塔利班的观点,让女性蒙面是为了保护她们安全,以免受到男人的侵犯。

        我在白沙瓦,曾经看到一家外国电视台播放的新闻纪实片,记述的是塔利班统治时期如何在刑场处决“犯人”

        。

        那是在喀布尔一座大型的运动场,一位穿着长长的蓝色罩袍、裹着面纱的女人,被几个塔利班士兵拖到场地中间。

        妇女跪在地上,周围看台上坐满了观众。

        不一会儿,随着一声枪响,穿蓝色长袍的妇女应声倒地。

        据说,她犯了和男人私通的罪。

        直到这位死去的妇女被几个人拉走,也没人看到她的模样,只看到蓝色的长袍在画面中慢慢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