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奔波在战争前线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奔波在战争前线

第19章

书籍名:《奔波在战争前线》    作者:刘卫兵


                                            在采访中,我曾多次被当地人警告:“不要对着女人拍照。”然而职业现念又逼着我一次又一次将镜头对准她们。

        我也不止一次遭到过她们的“白眼”

        ,乃至“咒骂”

        。

        在纳扎尔·巴难民营采访时,我看到远处河对岸上坐着几个年纪约七八岁的小女孩,有的怀里还抱着婴儿,就悄悄地用长镜头对准了她们。

        谁知还是被机警的孩子们发现了,说时迟那时快,几个女孩抱起孩子撒腿就跑,其中一个身手敏捷的孩子顺手捡起一块石头向我扔来,我也迅速地钻进汽车逃之夭夭。

        “这就是你拍人家女孩的结果。”

        孙浩一边开着车,一边开玩笑讽刺我。

        还有一次,我坐车路过一处阿富汗人居住区时,见迎面走来几位身穿黑色长 99  /  185  袍的妇女。

        我隔着车窗抓拍她们匆匆走过的样子,但被对方发现,她们一边躲闪一边怒斥我。

        我不明白她们说的话,坐在后面座位的阿富汗朋友告诉我,她们说的是:“瞧这个坏蛋!”

        恐惧的目光被别人骂心里自然不舒服,但是,我经常安慰自己:“这是我的职业。”

        在我从前线发回的数百张新闻照片中,反映战争给妇女带来的灾难和痛苦的照片占很大的比重。

        在我的观念中,原本就属于“弱势群体”

        的妇女是这场战争最主要的受害者。

        我应该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用自己手中的相机和图片去为她们呼吁,呼吁和平早日到来。

        在历次的难民营采访中,我见到的最多的是妇女、儿童和老人。

        由于连年的战乱,许多阿富汗男子被迫去当兵打仗,侥幸逃到难民营里的男人,大部分男子又出去干活打工,想方设法挣钱养家,家中的重担就全部落在妇女们的身上。

        “我们拼了命地跑出来,可现在没吃、没喝、没家,我们什么都没有。”

        两位刚刚从坎大哈逃到扎卢扎伊难民营的妇女“勇敢”

        地站在我的面前,向我诉说她们几天几夜的逃生经历和眼前的生活窘况。

        另一位眉头紧缩的妇女看到我拍照,瞪着眼睛毫不客气地质问我:“你能帮我们干什么?”

        我赶紧拿出几十卢比塞给对方,那位妇女不再说话。

        难民营里到处是贫困潦倒、神情呆滞的妇女守着她们空空如野的残破帐篷,  她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太多的忧伤、恐惧、无奈和渴望。

        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但是我的镜头中分明记录下许多这样的妇女和这样的目光。

        在扎卢扎伊难民营外国际救援机构门前,几位刚刚逃到这里不久的妇女蹲坐在地上,苦苦等待着可能的援助。

        面对陌生的世界,她们的眼睛里充满了恐惧、 100  /  185  胆怯。

        那种恐惧,已不仅仅是对战争的恐惧,更有对前途的恐惧和无奈。

        出外采访中,几乎随处可以碰到沿街乞讨的妇女和少女。

        她们中有的已是年迈老人,更多的是妙龄少女。

        只要我们的车子在路口停下来,站在路边的孩子们就会跑过来,扒着车窗,向我们伸出可怜的小手。

        每每遇到这种情况,随车的朋友或同事就提醒我:“赶快关窗。”

        我不忍心关上车窗,觉得那样太不近人情。

        施舍了几次后却发现,根本给不过来。

        我的“爱”

        是可怜而有限的。

        与生活在甜蜜生活中的现代女性相比,这些挣扎在战争阴影下的妇女仿佛生活在另外一个世界。

        她们期待战乱尽快结束,自己能够回到家中,过一种普通的女人的生活。

        握手遭遇在白沙瓦,我曾有过两次与女士握手的“不平凡”

        经历。

        每一次都让我记忆深刻。

        记得第一次握手是9  月中下旬,那是刚到白沙瓦不久。

        我和孙浩到联合国难民事务署,正坐在尼亚兹先生的办公室和他聊天,一位50  多岁的女士走进来,  尼亚兹起身笑着向我们介绍:“这是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的某某女士。”

        我赶紧站起来,不由自主地伸出手去和那位女士握手。

        这位女士轻轻地和我握了握,似乎有些不大自在。

        等到双方落座后,她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在白沙瓦见到女士,不要去和人家握手,这在穆斯林国家是不允许的。”

        同时又讲了些诸如此类的“禁忌”

        。

        看到我一副犯了错误的懊悔神情,她又赶紧笑着安慰我:“不过,我可以握手。”

        从那以后,我牢牢记住了那位女士的教诲,绝不再轻举妄动。

        我不长记性,采访一紧张,脑子里“不能和女士握手”

        的这根弦就松了。

        10 101  /  185  月底的一天,我到纳扎尔家做客。

        当时因为我们已经来过纳扎尔家,感觉和他的家人比较熟悉,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在与他们全家人合影时,我正好和纳扎尔七八十岁的老奶奶站在一起。

        合影之后,大家笑着互致问候时,我又不自觉地伸手抓住了老奶奶的手握了老半天。

        老人家和我握完手,慢慢地抽出手,赶紧笑着走开。

        我猛然想起第一次的教训,可为时已晚。

        直到今天,我还在心里一直埋怨自己对不起那位老人家。

        第十三章:偷喝啤酒战争爆发后的一段时间,白沙瓦一会儿是抗议示威,一会儿又演变成暴乱冲突、军警镇压。

        “整天采访像打仗一样的抗议活动,真烦了!”

        一天,孙浩有气无力地说。

        眼见这些日子,1  米8  多的孙浩又消瘦了许多,原本才100  斤出头的他,现在可能只剩下90  多斤了。

        这几天的抗议冲突事件,也把我搞得疲惫不堪。

        一天到晚抱着几十斤重的摄影器材东奔西跑,回来还要趴在电脑前发稿,我的体力也感觉有些支撑不住。

        晚上回到屋子里,通常是一躺下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孙浩诚恳地告诉我,我打呼噜的水平又有提高。

        我们在白沙瓦居住的小旅馆,位于离城市中心较远的大学城。

        说是叫大学城,  却看不出什么大学城的模样,街道和建筑显得破旧凌乱,为数不多的几栋高层建筑也是黑乎乎的,我和孙浩调侃过,与北京海淀的大学城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

        我们住的旅馆是在当地最常见到的那种私人旅馆,一栋不大的二层小楼,一 102  /  185  共也就十几间客房,其中多一半客人都是记者。

        在战时的白沙瓦,我们把这家几乎被记者包下来的旅馆称为“记者之家”

        ,一是叫起来亲切,二是减少些想家的念头。

        旅馆条件一般,能够“吃饱喝足”

        就已经达到了我的要求。

        这里也有缺点,  有时经常会突然停电、停水。

        有时候采访回来一身臭汗,刚刚开始洗澡,擦上肥皂,热水却突地没了,我只好咬牙切齿地洗个凉水浴。

        此外,我还会在旅馆里,  大半夜起床和蚊子们“战斗”

        。

        可能是受当地特殊环境的熏陶,这里的蚊子特别凶猛、毒辣,无论我往身上洒多少从香港带来的驱蚊水,这帮家伙还是一个劲地在我身上叮咬,而且叮出的包很长时间都下不去。

        后来,我曾经担心,被蚊子咬了会给我传染上什么“登革热”

        之类的传染病。

        因为巴基斯坦、印度等南亚地区一向是传染病的高发区。

        孙浩打趣说:“巴阿边界的蚊子也很勇敢,根本不畏惧香港的驱蚊水。”

        无奈之中,我赶忙跑到旅馆前台找法努克要了驱蚊香战胜蚊子。

        一瓶啤酒40  块!

        10  月中旬的一个晚上,我们发完稿子肚子已经饿得难受。

        可是一想起又要吃旅馆里的“巴餐”

        ,孙浩就大呼“没胃口”

        。

        说实话,旅馆的“老三样”

        巴餐虽说不对我们中国人的胃口,还是挺有营养,有咖喱牛羊肉、沙拉、馕之类,虽说通常只有几片干瘪的西红柿和黄瓜条,但动物蛋白和维生素也算齐全了。

        按我的理论,已“基本可以补充每天运动所消耗的热量”

        。

        当然,如果每天都是这一成不变的两样饭菜,味道又咸、又辣,咖喱味十足,确实有些让人倒胃口。

        “要能喝瓶冰镇啤酒,配上我从香港带来的午餐肉,那才棒呢!”

        我忍不住也透露出自己的想法。

        来巴一个多月,我们连瓶啤酒也没见过。

        103  /  185  “干脆,咱俩去找个地方喝杯啤酒吧。”

        我俩一拍即合。

        当我们把想法告诉门口的司机时,老巴司机吃了一惊,连连摆手说:“违法的事我可不做。”

        按照当地普什图族的民族宗教习惯,当地人是禁止饮酒的。

        我曾问旅馆一位混熟的小服务员,他是否喝过酒,他连忙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  然后告诉我,那属于一种“犯罪”

        。

        “当地人不允许喝酒,可我们是外国人。”

        我俩这样想。

        我们一再向司机解释,说只是自己买瓶尝尝,绝对不会说出去。

        看我俩不像那种容易出卖朋友的人,老巴总算答应拉我们去找地方。

        车子开出城时,外面漆黑一片。

        我们跑出半个多小时还没有找到要去的地方。

        街上没有路灯,也见不到什么人影。

        我们每次问司机还有多远,他总是不耐烦地回答说:“不远了。”

        其实他并非态度不好,而是有些害怕。

        因为如果我们属于“犯法”

        的“主犯”

        ,他就成了“从犯”

        。

        “荒郊野岭的,这哥们儿不会把我俩骗了吧?”

        我们心里开始犯开了嘀咕。

        “唉!要真是打劫的话,就把身上的东西都给他们,给咱留条命就行。”

        我嘴上说得轻松,心里却更加忐忑不安。

        车子左转右转,终于在一处僻静的小院中停下来。

        院子里黑乎乎的,隐约看到前面有几间小房子。

        司机示意我们别下车。

        他独自走进一间昏暗的房子里,好像在和什么人说话。

        过了半天,司机和一个老巴匆匆忙忙地从房间里走出来。

        司机走到车边飞快地从怀中掏出两个瓶子,塞进车里。

        “600  卢比。”

        司机喘着粗气说。

        “600  卢比,约合80  块钱人民币,差不多合40  块钱一瓶!”

        这个宰人的价格实在让人惊讶不已。

        “像北京这样高消费的城市,一瓶燕京不过卖两三块钱。”

        104  /  185  我气哼哼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