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奔波在战争前线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奔波在战争前线

第31章

书籍名:《奔波在战争前线》    作者:刘卫兵


                                            由于家里孩子多,生活条件又差,孩子的教育就跟不上,再加上许多地方流行的近亲结婚问题,使整体人口素质受到影响。

        他认为巴基斯坦可以借鉴中国在人口政策方面积累的经验,  实行有计划控制人口的政策。

        当我告诉他一些西方国家曾反对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时,他摇摇头说:“他们根本不懂。”

        当我问他28  岁为什么不结婚时,阿蒂夫嘿嘿一笑说:“多交几个女朋友不是更好吗?”

        他补充说。

        “不过我结婚后最多只生一个孩子。”

        我从小伙子那里还得知一个重要信息,明天可能就有一批记者出发去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他或许有希望。

        羡慕之余,我说服了小伙子,如果他真的能去战场, 162  /  185  请他给做雇员,帮我们拍摄一些战场照片。

        我还一再向他强调:“我一定会付钱的。”

        小伙子有些不高兴地说:“我不为钱,为的是我们的友情。”

        这个人情味十足的回答让我听着欣喜万分。

        与这位小伙子相比,我找到的另一位摄影记者却有点“俗”

        。

        当时听说他有机会进阿富汗,我找到他请他作临时雇员,并把我的理光GR1  小型全自动相机及十个胶卷交给他。

        他答应后却一再表示,要我以后一定要多给他付些劳务费。

        塔利班办签证第二天一大早,我们把昨晚连夜准备好的申请材料附上照片,送往阿富汗使馆签证处。

        这是战争爆发以来,中国记者向塔利班当局递出的第一份,也是最后一份申请签证的材料。

        这次,我终于进入了塔利班的签证处院子。

        破旧的小院不过30  平方米,坑洼的土地上长着不少杂草。

        在一间办公室门前,一个表情疲惫的阿富汗青年挡住了我们的去路。

        我们赶紧递上申请签证的材料,他无精打采地接过材料,看都不看我们一眼,转头进屋。

        “签证什么时候能下来?”

        小伙子出来后,我们急切地追问。

        “Wait(等着).”

        青年人先是眯缝着眼睛,后来终于撩起半只眼皮,挤出这么一个字,然后独自坐在一旁的铁凳上晒太阳。

        我们无可奈何,只得坐下来和青年一起晒太阳。

        不一会儿,《联合报》的孙先生和两位越南记者也来了。

        孙先生告诉我,他已经把申请签证的材料送上去快一个月了,可至今杳无音信。

        而且据他透露,目前到使馆提出申请签证的外国记者已有800  多人。

        “800  人!”

        这个数字简直像一盆冷水泼在我的头上。

        我坐在使馆门外焦急地等待时,一位日本记者拿着摄像机走过来,一边用摄 163  /  185  像机对着我,一边问我:“你来到这里采访多长时间了?”

        “你觉得战争还会持续多久?”

        “准备什么时间回日本?”

        我提高嗓门,不耐烦地说:“不回日本,是回中国!”

        拿摄像机的记者突然意识到自己错了,连说了两声“对不起”

        走开了。

        听说塔利班使馆即将公布前往阿富汗采访的记者名单,使馆门前突然间变得热闹起来。

        三五成群的外国记者,有的相互交谈,有的在和使馆人员交涉,有的干脆躺在草坪上睡大觉,那架式颇有要“战斗到最后一刻”

        的样子。

        和记者聊天中知道,许多外国记者为了争取进入塔利班控制区的签证,很早就开始四处活动,拉关系、找门路,有的还不惜花费重金买通使馆的某些官员,  总之对于他们来讲,为了得到签证可以不择手段。

        当被问到哪些媒体最有可能“上榜”

        时,一位巴基斯坦记者望望我,直截了当地说:“肯定是CNN、BBC、美联社、路透社之类,那些世界上有影响的新闻媒体。”

        看着我有些失望的样子,他赶紧补充一句:“你们中国记者吗?或许也有机会吧。”

        我哼了一声走开了。

        对于他安慰式的答话,我心里并不领情。

        “哼,如果早点儿得到上面的指示,我恐怕已经赴阿富汗采访归来了!”

        想到这里,我的心里实在有些不服气。

        曾几何时,我在人大新闻系学习新闻摄影时,就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像真正的战地记者一样驰骋疆场。

        如今,作为惟一一名战斗在巴阿前线的中国内地摄影记者,面对西方大通讯社咄咄逼人的气势,我真想拼出个样子来,让外国人看看咱中国国家通讯社的实力。

        可现在,我感觉有劲儿使不上。

        准备出发一天午后,老许在当地的一位资深记者朋友突然打来电话,说:“你们可能 164  /  185  有希望。”

        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激动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立刻回分社准备行装,等待出发。”

        老许像个军官一样向我发出命令。

        “老刘,你真要去阿富汗战场,那可要玩儿命啦?”

        孙浩得知消息后,跑过来急切地问。

        面对共同战斗了近两个月的兄弟,面对此时此刻这兄弟般的关怀,  我有些说不出的感动。

        “这可能是最后的机会了。”

        我尽量压抑住自己的情绪回答。

        “那,你告诉家里人吗?”

        他追问着。

        “没想好呢。要不就先不说吧。”

        我心里突然一阵发酸。

        这两个月,家里人整天为我担心受怕,如果再听说我要去冒更大的危险,他们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我不知道。

        眼前不禁浮现出夫人和儿子的形象。

        整理摄影器材时,我突然意识到,在阿富汗传真照片可能会遇到更大的困难。

        从阿富汗难民那里得知,美国的军事轰炸已将塔利班及“基地”

        组织的通讯设施全部炸毁,即使在首都喀布尔,也几乎找不到国际长途电话。

        因此,发稿只能靠海事卫星。

        可眼前趴在分社已经一个多月的海事卫星,经过我和同事们的无数次反复调试、试验,始终无法正常发送图片。

        “不行的话,我只能想办法借外国记者的海事卫星了。或许还能找到别的什么办法?”

        我自信,进去后总会有办法。

        次日,那位当地资深记者的电话始终再没有打来,我的那位临时雇员也一直没有踏上征途。

        塔利班使馆那边的消息越来越少,似乎一切都在一夜之间乱了,  我们也被弄得糊里糊涂。

        恰在此时,伊斯兰堡前方报道组接到上级最新指示,停止办理进入阿富汗采访的一切签证手续!

        我这边突然得到阿富汗伊斯兰新闻社最新消息:11  月7  日,北方联盟已攻克 165  /  185  阿富汗北部军事重镇马扎里沙里夫,并已逼近首都喀布尔。

        6  天后,11  月13  日,  塔利班撤出喀布尔,北方联盟顺利占领首都喀布尔。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塔利班已经危在旦夕。

        塔利班下台1996  年9  月,成立仅仅两年的塔利班武装攻占首都喀布尔,宣布成立临时政府接管政权,并于1997  年10  月27  日,改国名为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

        总统拉巴尼流亡海外。

        塔利班当时虽控制了阿富汗90%的国土,但只有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阿联酋三国承认塔利班的合法性,与其建立外交关系。

        阿富汗在联合国的席位仍由拉巴尼流亡政府的代表拥有。

        塔利班在国际上处于十分孤立的地位。

        据《简氏防务周刊》等对塔利班武装力量的预测,塔利班拥有4  万名武装人员,500  辆坦克和各种装甲车,拥有飞机近百架,但其中仅有10  架苏-22  战斗机和5  架米格战斗机及少量运输和战斗直升机等。

        塔利班武装部队配备有一般性武器装备,如最早由前苏联设计制造的步枪、冲锋枪、重机枪、火箭炮等。

        塔利班的防空力量主要有数百门火炮、重型迫击炮和车载多管火箭炮。

        另外,最让美国担心的是,塔利班可能还拥有“毒刺”

        地对空导弹。

        2001  年10  月7  日,美国开始对阿富汗塔利班实施军事打击。

        11  月9  日攻克北方军事重镇马扎里沙里夫。

        2001  年11  月13  日,在美国持续1  个多月的军事打击下,北方联盟向塔利班发动地面进攻,攻占首都喀布尔。

        阿富汗北方联盟领导人拉巴尼,在被塔利班夺取政权5  年后重新回到喀布尔。

        12  月7  日,塔利班部队在坎大哈向当地纳吉布拉领导的武装缴械,标志着塔利班对阿富汗的统治宣告结束。

        166  /  185  塔利班政权从兴起到崩溃,前后只有短短的7  年时间。

        第二十四章:“想见拉登!”

        “见到拉登了吗?”

        从前线归来时,同事和朋友经常开玩笑似地问我这样的问题。

        《南方周末》在有关新华社记者赴阿富汗前线采访的报道中,第一句话也是如此。

        面对同事们善意的玩笑和新闻媒体的报道,我和我的战友们一样,泰然处之,一笑罢了。

        玩笑过了,待人们纷纷散去之后,我的心中却不免有些惆怅。

        “想见拉登”

        ,这恐怕是包括我在内的所有去过前线的记者梦寐以求的心愿。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不想采访拉登的记者也一定不是个好记者。

        然而,就连美国倾全部力量都找不到的人物,记者要想找到更是“白日做梦”

        。

        一个“9·11”

        事件,一个阿富汗战争,使拉登这个几年前还名气不大的人,  一下子成为全球最大的新闻人物。

        为了这个人,美国人可谓大动干戈,不惜为此发动一场反恐战争,整个世界为此担惊受怕、劳心劳力,数以千计的人为此葬送了生命。

        拉登死活美国“9·11”

        事件以及随后爆发的阿富汗战争,至今已经1  年多了。

        可时至今日,“9·11”

        事件最大的嫌疑人和战争的“肇事者”

        本·拉登的生死仍然是一个谜。

        美国人当时发出的拉登“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的誓言至今难以兑现。

        有关拉登死活的各种小道消息更是漫天飞舞,有的说“他死了,其实他还活着”

        ,  有的说“他活着,其实他早就死了”

        ,传得人晕头转向,难辨真伪。

        认为拉登还活着的人这样说: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2002  年1  月18  日,在 167  /  185  接受美国有线新闻网(CNN)的专访时表示,不能完全排除本·拉登仍然藏匿在阿富汗或者已经逃入巴基斯坦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