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三国随章侃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三国随章侃

第80章

书籍名:《三国随章侃》    作者:沉睡的天空


                                    民风纯朴的时代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过,中国传说中的三代便是圣人辈出,民风纯朴,便就算是那些被古人称为世风日下的时代,在我们现代人看来也可称得上民风纯朴了,按那一代不如一代的道理,我们现在早就该世风日下到街上公然砍人的地步吧,不过这种情况倒是在民风纯朴的古代时常出现,尤其是民风纯朴的蛮族们,往往越过界来洗劫一番,那些作为便在任何时代都显得纯朴不起来,这又是为何?

        其实,这蛮族的民风纯朴根本就不是自然性,而是社会性,在物质条件极端贫困的民族中,为了生存会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种社会自助的契约,因为在那种条件之下,假如不进行社会自助,等待着的便是灭亡一途,在每一个民族的初始阶段都出现过这样的情况,而那些渐渐发展起来的民族,物质条件上升,可以不必完全依赖之前的群体而生存,就好象我们现代世界,科技的发展一方面使得世界联络越来越紧密,但是个人之间的关系却可以越来越淡泊,二十年前的人际关系便与现在的人际关系大不相同,是我们的人性变了吗?是我们现在的人变的孤僻和坏心眼了吗?非也,而是社会变了。社会发生了变化,而我们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而已。在一族之中,穷地方的人也往往会显得比富地方的人纯朴许多,所以说这和民族无关,只和物质有关。蛮族在进入中原或者罗马这样的文明地区之后,往往变得不那么纯朴起来,有些人便认为是文明的中原人和罗马人污染了纯朴的蛮族。真的如此吗?并非这样,没人去改变他们,而是他们自己改变了自己,或者说他们的物质条件变化后,他们就不需要那些纯朴本性了。

        其实说什么蛮族纯朴的也只是看到了一鳞半爪而已,他们只看到蛮族的纯朴,而蛮族与纯朴本性共生的那些血腥他们就看不到了,或者说看到自动忽略过去了。其实那些高喊蛮族纯朴的人真让他们进入纯朴的蛮族中间,只怕呆不上几天便会逃出来吧。

        二论蛮族之少智说:其实说来也奇怪,这与纯朴本性挂钩的往往就是少智,好象那些蛮族人就是大大咧咧又不聪明,容易被文明人玩弄于股掌一般,便好象说三国演义,那诸葛亮对付孟获便是如此。不过,这蛮族人真的那么笨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翻开史籍,胡,夷,蛮族多诈,狡诈的字眼多不胜数,这与蛮族纯朴少智的形象格格不入,这也并非是文明民族对落后民族的诬蔑,而是事实,蛮族人并非是愚笨少智之人。或许在文明程度上,蛮族比之文明民族差了许多,但是这并非是智力上的差距,从个体上来说,无论是蛮族还是文明民族都是一样的,文明民族在文化上或许会高一些,但是在智力上没有任何优势。文化不能代表智力,就好象那些名将,并非只出于文明的中国与古罗马,那些蛮族中的名将也不少。

        说到这里,要说说这个三国演义被满清统治者当做兵书看的传说,先不管这是不是事实,便算是事实,莫非拿着三国演义作兵书的会比拿孙子兵法的人智力上有飞跃的进步?三国演义只是一本书而已,只有用他的人才是关键,再好象铁木真别说三国演义,连字都不一定认得,也不妨碍蒙古在那段时间席卷天下。这是在战场上,而在文化上,有了条件后的蛮族们所做出的贡献也不少,所以说,在智力上,蛮族并没有比文明民族少多少。就好象他们在本性上也并不比文明民族纯朴多少一样。

        说到这里,其实现在对于那些蛮族,甚至古代史籍中对于那些蛮族的看法便好象我们现代社会那些城市人对于偏远乡下的农民的看法吧,那些纯朴,善良,少智,或者野蛮,愚昧,我们在城里人对那些农民的评价中可以看到不少吧。这都是因为相距太远或者偶尔的几次接触造成的错误形象罢了。

        三论蛮族之善战说,说到蛮族,这有一点好象便与蛮族结上了关系,便是蛮族十分的善战,比如汉族古罗马等文明民族要善战得多,一些人甚至干脆就喊出了中国在对付外族时从来便没有胜绩,汉族打仗不行的说法。

        这种说法真是可笑至极,便不算汉唐宋明,便就是《三国演义》的时代,已经分裂成三国的曹魏蜀汉东吴对付起蛮族那是得心应手,远比他们之间的战斗轻松得多。若是中原文明不善战,次次都打不过那些蛮族,难不成是那些纯朴的蛮族在打胜之后,羞愧于我们光辉灿烂的文明,一个个自尽而死不成?

        其实一个民族有盛有衰,是十分自然的事,但是将什么外族打仗比汉族厉害的帽子戴了上来,就无趣得很了,历史不是小说,随便怎么捏都行的。

        蛮族,或者说部分蛮族在个人素质上或许比汉族古罗马等民族要好些,但是这不是人种的因素,而更是一种社会环境淘汰的关系,汉族,古罗马这些农耕民族的文明物质条件比蛮族要优越许多,能养活更多的人口,有更细的社会分工,不需要把全部的精力和职业放在生存之上。而蛮族不同,他们的物质条件使得他们不得不将全部精力放在生存之上,或者在草原上,或者在丛林中觅食,在生存边缘游走,不能生存的情况下便要死去,这决定了一方面蛮族人口稀少,另一方面活下来的人在一些战斗素养上要好于农耕民族,非他,握锄头与草木打交道的农民在战斗上不可能与拿弓箭与人和野兽的猎人比较。就好象我们现代社会,坐办公室上网的同志假如不健身锻炼,即便再好的营养,也比不上体力劳动者。再举个例子,古代日本人在体型上比我们东亚大陆的人种都要矮小,但是他们的战斗力并不低,为什么?因为打仗比得是战士的素养,而不是一般的平民。而在用蛮族与文明民族相比的人,往往忽视了这个职业因素,他们往往用一群战士和一群一多半是农民商人一少半是战士的相比,那样比平均值自然比不了了,更有甚者,将更强的战士与最弱的农民商人比较,那得出的结果更是错误的夸张了。

        其实若是那些握锄头与草木打交道的农民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变成职业战士之后,其个体实力便远远要超出那些蛮族了,因为毕竟从整体实力上来说,文明民族往往比那些在生存线上徘徊的蛮族要强大得多。

        无论是蛮族还是相对文明的民族,从个体上基本上没有任何差距,但是在整体实力上来说,文明民族要比蛮族强大的多,蛮族尽管因为他们的生存条件在战斗素养上好了一些,但是他们的生存条件使得他们的人口只能局限于一个狭小的范围内,无法增加。而文明民族拥有更多的物质资源,可以提供更多的事物,增加更多的人口,在技术上也领先蛮族,他们有足够的物质资源与人口来训练出比蛮族更强大的战士们,(有时,这是被迫的,比如乱世时期。)即便是握着锄头的农民,在开拓耕地,生存空间时也依然可以将那些蛮族一步步逼到绝路。

        说起来这是相当残酷的事,蛮族和文明民族并没有不同,只是文明民族的先辈抢先了一步,获取了更好的生存条件,慢慢的发展出了文明,而那些蛮族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徘徊在生存条件恶劣的草原山地之上,因为物质的缺乏不断的向文明民族进行掠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蛮族并没有错,他们只是想活的更好而已,但是至于文明民族的先人更是没错,他们的心血为现在的后人争得了一份土地,而不至于在寒风凌厉的草原与野兽出没的丛林中艰苦求存,唯一有错的是我们这些后人,在衣食无忧之后,浑然忘记了过去的种种,将那些为了生存而残酷搏杀的先人们的故事全部忘记,反而对民族优越性或者劣根性津津乐道起来。

        正文  第八十九章  汉化的秘密

        三国随章侃第八十九章汉化的秘密

        (演义第八十九回武乡侯四番用计南蛮王五次遭擒)

        在本回演义中出现了这样一个人物,孟节,孟获的哥哥,与蛮王孟获不同,孟节显得文质彬彬,更象一个儒家文士,所以诸葛亮在得知孟节的身份后大吃一惊,随后便感叹盗跖、下惠之事。

        盗跖、下惠是什么样的故事呢?相信不少人知道柳下惠的故事,坐怀不乱的君子,其实柳下惠本姓展,乃是一个清正严谨的官员,后来归隐,柳下其实是他日后归隐的地名,而“惠”乃是他死后的谥号,这在古代也是常见的事,他被世人称为君子,不过最出名的还是那坐怀不乱的故事了。(一直以来有很多人质疑甚至嘲笑柳下惠的坐怀不乱,不过也很正常,君子就如英雄,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指望每一个人都象君子一样坐怀不乱是不现实的,君子英雄毕竟是少数。)至于盗跖在传说中是柳下惠的弟弟,乃是手下有着数千人横行天下的大盗匪,打家劫舍,无恶不作,便是一般的诸侯见之也要躲避,《庄子》中制造出孔子见盗跖的故事,为得是嘲讽儒家。盗跖柳下惠的故事都是传说,所以诸葛亮称之不信,因为两兄弟一极善一极恶实在是很少见的事。(当然,现代大有将两者颠倒的观点。)所以见到孟节孟获两兄弟时,诸葛亮便说到这故事了。

        还是回到我们的主题上来,其实两兄弟善恶相反,虽然不常见,但是也不是太希奇的事。孟节变得如儒家谦谦君子或者说汉化一些也不是什么令人惊奇之事,演义中的孟节虽然是虚构,但是少数民族的君王甚或一城之人变得如中原习俗一般,这在中原东西南北都有例子,尤其是在中华强盛之时,一些国家甚至有小中华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