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三国随章侃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三国随章侃

第81章

书籍名:《三国随章侃》    作者:沉睡的天空


                                    不过,即便有这样的例子,但是那些在草原上,丛林中的少数民族却依然保留了自己的习俗,无论中华强盛无比也没有改变,然而令人惊奇的是,那些少数民族在进入中原后,却迅速的被同化,汉化,变得和一般的汉族无疑,甚至连自己的族群都忘记了,他们的民族消失或者说融合了。

        对这一现象,史学家称之为我们伟大的文明文化的功劳,是的,确实如此,但是这只是一个结果,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不是一句我们的汉文化汉文明包容一切的套话就可以说明的。

        “夷入夏则夏,夏入夷则夷”这句话存在已久,这句话的解释也很多样,在我看来,这句话正好可以解释“同化”一事。

        中原文明的根本是建立在什么上面的?我们都说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中原文明是在黄河流域农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我们是农耕文明,这十分的自然,只有农耕才能保证稳定的收成,在稳定的收成之上,文明才得以建立,东西方的文明莫不如此,也就是说,那些耕地,那些稻谷,是我们文明的基石。和我们不同,草原中的民族以游牧为生存方式,丛林中的民族以采集或者游猎为生存方式,这些差异决定了我们和他们的文明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我们的差异是建立在生活方式而上,这是没办法避免的问题,所以即便有着一两个部落或者城市会因为种种缘故汉化了,但是这并不能改变大体的格局,就好象在中原,再进行任何的胡化政策,能把所有的汉人头后留上大辫子,让汉人的服装消失,但是骨子里也改变不了汉人的文明,反而因为他们进入了汉人的地方而变得汉化。

        这一切是为什么?因为他们在草原上的那一套到了中原行不通,他们只能下马做起耕地的农夫来,既然做起了农夫,那就要接受农耕文明,而建立在农耕文明的汉文明是最适合的,这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他们再挣扎,再徘徊,再痛苦,也回不到以前,因为这是在他们选择进入了中原的那一刻便决定的了。汉化的魔力便在于此。当他们汉化完毕,做了正宗的农夫,建立起巨大的物质文明,回首那些草原丛林,看着他们祖先曾经驰骋过的土地上现在的那些牧民猎手们,不会惺惺相惜,而只会从鼻子里轻蔑的哼出一句:

        “那些蛮夷!”

        是的,他们那些当年的蛮夷已经成为中原的一部分,完全有资格称呼那些还留在草原丛林上的人为一句“蛮夷”,这与血统无关,即便再正宗的中原人进入了草原丛林,适应了那些生活方式,接受了他们的文化之后,也只能做蛮夷。

        与东方相似的故事,在欧洲,蜂拥而入的蛮族进入了古罗马帝国的大地,他们看到了大道,看到了黄金,看到了他们以前从没见过的文明,而且他们可以用刀枪得到这一切,于是他们烧啊,砸啊,抢啊,当一切结束,他们站在古罗马文明的废墟之上,他们发现,他们也不得不放下刀枪盾牌,占得一块土地,做起农夫,重新修路,重新迷恋上那些奢侈品,重建一次文明,即便这个文明在不久前是被自己或者自己的祖先亲手毁灭的。

        我们脚下的土地决定了我们的文明,这就是一个现实,假如中国在蛮族入侵的那一刻被杀光了所有人,当蛮族发现这块土地上只有他们自己时,除非他们把那些土地变为牧场,否则他们也只有乖乖的下马,放下弓箭,在汉文明的废墟上建立起另一个农耕文明。

        幸运的是,这一切并没有成为现实,我们并不需要在完全的废墟上重建,虽然同样有着蛮族入侵,但是我们几次为文明保留下了一颗种子,即便这几个种子喜欢内耗,北伐也总是功亏一篑,以至于我们称其为“偏安”。但是这至少是个种子,是个模式,当那些蛮夷们定下心来,发觉骑马不能解决一切,牛马不能代表文明,在这块土地上,只有那些从地上长出来的稻谷才是一切的基石,他们才小心翼翼的从马上跳下,战战兢兢的握起了锄头,他们不再满世界跑,他们脚下的那一块土地才是他们的一切呢!当得到了收成,不需要担心在寒冬中看着自己的牛羊死去,不需要忧心明年的族争能不能活下来,不需要过着那些血腥的日子后,他们需要文明了。而当他们发现这一切在原先的天朝,现在的偏安政权有这么一个现成的文明,而这些文明是如此的适应现在脚下的土地时,他们还不马上学习模仿吗?

        自然,学习模仿完毕,他们终于扎根于这块土地之上,他们不单对着草原丛林那边投去轻蔑的目光,也开始对南方的中原文明挑战了,这是一场谁代表中华的战争,但是实际上,无论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他们都是这个文明的捍卫者。

        每一次的蛮族的入主中原,结果都是如此,唯一变化的便是汉文明的留存多少,变异多少而已,而这决定于原本遵守汉文明的那些人死了多少,那些偏安的政权能坚持多久,死得越少,坚持越久,甚至复兴成果,那汉文明留存的越多。在这里,我们的汉化实在要感谢我们庞大的人口基数与那些坚持抵抗外地的英雄们。

        这是一个宿命,这是农耕文明与草原或者丛林的宿命,因为生存方式的差异,决定了他们不可挽救的宿命,当来自草原和丛林的人们来到中原那些农田,他们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摆脱不稳定的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存活下去,享受文明的果实;第二个选择:回到那个大草原,进行不稳定而且残酷的战斗。前者总有一天会面对后者的挑战,即便两者可能是兄弟,但是他们选择了不同的路,盗跖与下惠的道路。

        千百年来,尽管有些草原丛林变成了耕地,一些耕地变回了草原甚至沙漠,但是总体上看,草原丛林一直存在着,上面不时有着牧民赶着牛羊经过,有着猎人背着猎物回家,农田也一直存在着,农夫在自己的土地上注视着自己的果实。战斗永不停息,直到铁路带来了火车的轰鸣,机器展现着钢铁的力量,一切才告终止。

        或许,那又是另一个文明与蛮夷的争夺的开始。

        正文  第九十章  以夷治夷——诸葛亮的成本核算

        三国随章侃第九十章以夷治夷——诸葛亮的成本核算

        (演义第九十回驱巨兽六破蛮兵烧藤甲七擒孟获)

        诸葛亮南征用兵在史书上记载不详细,对孟获七擒七纵之事更是如此,不过在演义里这种不详却使得作者有了极大限度的发挥,作者在演义中用四章篇幅给了我们一个幻想的南蛮世界,因为没有限制,又是中原文化较少涉足的南蛮地区,这使得作者可以将各种神秘色彩都添加其上。尽管这其中的内容是多么的荒诞也无所谓,因为这是南蛮啊,对中原人来说,是个神秘的地区。

        大家或许听过画鬼比画狗猫容易的故事,画鬼比画狗猫容易就是因为鬼大家都没见过,怎么画都可以,而狗猫大家都见过,画的不象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这南蛮也是一样,中原再怎么大,大家也都是知道了,写得夸张了别人不信,但是南蛮之类的偏远地方都不一样了,没几人去过,那就可以发挥想象力,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了。可以写的和地狱一般,但是也可以写的和世外桃源一样,而实际上呢,其实那里和这里没什么两样,但是这可千万写不得,读者是要梦想的,若你告诉那海外没有仙山,那就没什么盼头了。外来的和尚不管会不会念经,总是好的。

        话头好象扯的远了些,我们还是继续说那孟获,诸葛亮在南征胜利后对于南蛮并没有派遣官员管理,而是继续由当地大族演义中代表便是孟获来管理南蛮,对此颇有人不理解,对此《汉晋春秋》中记载了诸葛亮对此的解释。

        “若留外人,则当留兵,兵留则无所食,一不易也。加夷新伤破,父兄死丧,留外人而无兵者,必成祸患,二不易也。又夷累有废杀之罪,自嫌衅重,若留外人,终不相信,三不易也。今吾欲使不留兵,不运粮,而纲纪粗定,夷、汉粗安故耳。”

        诸葛亮的解释假如从我们现代角度来解释,其实也很简单:控制这里的成本太高了,还不如建立傀儡政权花费的少,也就是以夷制夷或者说以夷治夷。

        为什么要以夷治夷,这便涉及统治方式,统治成本,当地环境诸多情况的要素,真要写可以写下一本书来,自然这里不可能有这样的篇幅,而且描述这种情况的著作很多,大家可以留心关注,我们这里就简单说几句。

        扩张或者殖民,在部分小说家的笔下总是十分的简单,仿佛只需要战胜然后留兵贴出安民榜就可以了,但是实际上却并非如此。从扩张来说,占领人烟稀少的地区是最方便的,只需要驱散当年原住民与大规模的移民即可。自然,在人类出现文明后,这样人烟稀少的地区往往是与环境恶劣挂起钩的,但是考虑到只需要付出驱散少数原住民和移民成本。(这种移民成本还往往以流放的形式付出。)那这种殖民成本可以说相当便宜的。这一点上,西方殖民者对新大陆的殖民便是一个绝好的例子。

        而对于人类聚居地的地区来说,扩张殖民就遇到了难点,而这种难度和当地人口数量与文明程度成正比关系,要想彻底征服这样的地区,则往往自身要具备远远超过当地文明的能力,比如能迁移而去的人口要大大的超出原住民数量,而且文明程度具备压倒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