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争夺台湾:1949-1979国共对话秘录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争夺台湾:1949-1979国共对话秘录

第5章

书籍名:《争夺台湾:1949-1979国共对话秘录》    作者:刘丕林


                                    此时战局,法国侵略军已处劣势。

            1885年6月9日,中法议和,签订《中法新约》,清政府承认法国为越南保护国,法军撤出基隆、澎湖。法国侵略台湾的战争彻底失败,留下的只有基隆法军战士的墓碑。

            此役使清朝政府中一批有识之士更清醒地认识到台湾的重要战略地位。爱国将领左宗棠奏议朝廷:“今日之事势,以海防为要图,而闽省之筹防,以台湾为重地。”钦差大臣、两江总督沈葆桢则称台湾为“南洋之枢纽”、“七省之藩篱”,他很赞同两百年前施琅的结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弃台而不顾。

            当时清王朝的掌权者慈禧太后有时还有些眼力,她采纳左宗棠等人的建议,为加强台湾的防务与管理,于1885年10月下令筹建台湾省,并以抗法有功的刘铭传正式充任台湾巡抚。1887年,清政府改台湾为行省,下设台湾、台南、台北三府及台东直隶州,这样台湾正式以一个行省的行政建制,纳入了中央政权的管辖范围。

        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与悲壮的抗日

            日本从“明治维新”之后,就制定了发展远洋进攻型海军的扩军战略,到了19世纪90年代,它同大洋彼岸的美国一样,作为世界列强的后起者,已发展成为太平洋地区的海军强国。

            1894年7月25日即光绪二十年六月二十三日,日本海军在朝鲜牙山口外丰岛海面突然袭击中国军舰和运兵船只,接着28日又向中国驻牙山的军队进攻,清政府于8月1日被迫而仓促地对日宣战,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虽然中国的陆、海军英勇而顽强地抗击日本侵略者,但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末代王朝缺乏战略思想,在全局上指挥无能,连战连败,愈败愈惨,清王朝的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战中极其悲壮的全军覆灭,此时,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老佛爷”慈禧太后有些慌了,乃由李鸿章出面,请英、美、德、法、俄五国公使帮助调停,但只有美国应中国之邀,劝日本息兵,日本不予理会,提出了日本的条件:(1)朝鲜独立;(2)土地割让,并指明台湾为其一;(3)赔偿军费;(4)重新缔结与列强新约。这是日本第一次正式提出割让台湾。

            在如此咄咄逼人严峻的战争高压下,清政府不得不派出李鸿章出访日本,在马关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谈判。

            1896年4月17日,李、伊第五次会谈上,历史上著名的最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其中第二款第二项及第五款为割台条约。按照整个《马关条约》,中国要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权,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增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通商口岸,日本船只可沿内河驶入上述口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等等。

            消息传出,全中国人民悲愤至极,纷纷要求拒和废约,坚决与日寇血战到底,清政府中的一部分官僚也大为不满,有的提出以杀李鸿章以谢天下废约再战。与大陆人民血肉相连、休戚相关两百多年前历尽艰难曲折好不容易回到中华民族大家庭怀抱的台湾全岛人民,当清廷割让台湾给日本的恶讯传到台湾后,如同酣睡之中突然听到惊雷,“惊骇无人色,奔走相告,聚哭于市中,夜以继日,哭声达于四野”。群众悲愤到了极点,纷纷拥入台湾巡抚衙门,表示誓死反对,愿意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让出台湾。台北市民鸣锣罢市。绅士丘逢甲等联名致电清政府呼吁改变割台决议。在北京的台籍官吏、翰林、举人也向清督察院递呈,表示“以全台之地使之战而陷,全台之民使之战而亡,虽肝脑涂地而无所悔!”台湾人民并发出声讨檄文,指出全民与出卖台湾的投降派不共戴天!恰此时《马关条约》已经引起西方列强的不满,不满的原因主要是都不愿看到日本割占中国的辽东半岛,于是,法、德、俄三国发起“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其中俄国率先陈兵东北,并命令停泊在日本港口的兵舰升火欲向日本宣战,迫使日本撤销割让辽东半岛条款,以台湾巡抚唐景崧为首的台湾官民趁机为保台遍请列强出手相援,甚至愿以台湾所产之丰富煤、金及关税奉献。后来又想了一个计策,即建议以台湾土地作保,向英借款,以杜绝日本人的要求。对清廷绝望了的台湾绅士和军人于1895年5月25日成立了“台湾民主国”,仿西方民主政体推举巡抚唐景菘为总统,黑旗军勇将刘永福被推为大将军,客家人台籍进士丘逢甲被推为副总统兼团练使,陈季同任外交部长,台湾第一大地主林维源任议长,改元“永清”,铸印“民主国之宝印”,仿照清青龙旗式样,制蓝地黄虎国旗。唐景菘、丘逢甲等成立“台湾民主国”的动机,旨在反对日本统治,维护民族独立,希望以此能得到列强之援助,日后再求他图,返回祖国怀抱。

            就在“台湾民主国”成立的前一天,日本海军大将、首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率领赴台就职的文武官员三百余人自日本出发,与此同时由日本陆军中将北白川宫能久率领的侵台陆军的主力在澳底登上台湾岛举起了屠刀疯狂镇压台湾人民的反抗,很快占据了台湾北部大部分土地。唐景崧本来就缺乏抵抗到底的决心,眼下一看大势不妙,丢下“台湾民主国总统金印”换上便衣偷偷跑到淡水,坐上德国轮船“亚沙号”逃回厦门。但台南的刘永福的黑旗军和民众的“义勇军”仍坚持抗战。使侵台日军其后的战斗非常艰苦,日军司令北白川宫能久亲王和山根少将均在血战中被黑旗军击毙,迫使日本把侵台陆海军增至9万人,大大加强了攻势,而刘永福得不到大陆的任何支持,山穷水尽,最后悲愤地仰天长叹:“内地诸公误我,我误台人!”10月20日,在英国领事的掩护下,刘永福登上一艘英国船,躲过日军的无数次搜索,逃回厦门。10月28日,日本海军攻入台南安平港,以武力的手段占领了台湾,从此台湾沦陷为日本殖民地长达半个世纪之久。但台湾人民争取重返祖国怀抱的斗争从未间断过,大规模起义斗争就有二十多起,先后牺牲达数十万人之多。

        反法西斯战争与《开罗宣言》(1)

            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是多事之秋,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灾难之一出现了法西斯主义。它是帝国主义时代的一种最反动的专政形式,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实行武力侵略和残酷的种族迫害。法西斯在此期间挑起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战争,进行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屠杀,其罪恶之手首先伸向了积弱积贫的中国。1931年9月18日中日战争爆发,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很快地占领了中国的东三省,紧接着侵略中国华北地区,终于1937年7月7日爆发了“卢沟桥事变”,向中国发动了全面进攻。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亡种的危急关头,国共两党在民族大义的基础上,抛弃前嫌,终于第二次握手,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组成了全民族统一抗日战线,英勇而顽强地抗击侵略者。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中将南云率领由6艘和14艘战列舰组成的攻击性和杀伤力极强的舰队偷袭珍珠港。在两个小时内,日本飞机在港口里狂轰滥炸击毁击伤美军主要舰只十余艘,飞机270架,美军伤亡3400余人,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到惨重损失。在日军偷袭珍珠港的同时,开始对香港、菲律宾、马来西亚进行空袭,日本挑起的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珍珠港事件把远在北美洲的美国拉入了反法西斯战争。12月8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对日宣战。

            就在美国宣布参战的当天上午,当时中国政府最高领导人蒋介石召开中常委会,决定对日宣战,并且很高明地提出反法西斯战争三原则:(1)太平洋反侵略国,应即成立正式同盟,由美国领导,并推举其为同盟军总司令;(2)要求英、美、苏与我国一致对德、意、日宣战;(3)联盟各国相互约定:在太平洋战争胜利之前不单独对日言和。蒋介石提出的适用于整个反法西斯的三原则,对于争取美援、提高他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地位起到很好的作用。12月9日,中国政府宣布对德意日进入交战状态,在《对日宣战公告》中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布:“有关中日两国之一切条约、协议、盟约,自此一律无效!”

            尽管是迟到的宣战,但值得中华民族特别是被日本霸占近半个世纪的台湾同胞欣喜的是,根据中国的《对日宣战公告》,那么过去中日两国于1895年4月17日签订的《马关条约》即于中国对日宣战之日起失效,日本由该条约第二款所获得的对台湾和澎湖列岛的领土权已经完全失去了法律上的依据。更使台湾同胞兴奋的是,蒋介石特地在招待中外记者时发表声明,斩钉截铁地说:“我国战后决定恢复台湾、澎湖和东三省土地。”这话虽出自蒋介石之口,但在远离祖国的台湾同胞的心目中,这好似祖国——这位多灾多难的母亲终于挺直身子扬起双手在召唤远离自己受尽外人欺凌的儿女了!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极秘密的奔走相告,庆幸黑暗的日子终有盼头了!台湾被日本霸占是中华民族的千古遗恨,蒋介石决意洗去国耻,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意愿,这是应该肯定的。

            1942年1月1日,反法西斯同盟的26个成员国发表《同盟会共同宣言》保证共同对付法西斯,彻底摧毁法西斯政权。